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王蒙文集2部:《王蒙谈话录》《王蒙演讲录》,汇集关于文学、文化、乃至思想的阐述,浸透王蒙个人的经历、修养和智慧。
《王蒙谈话录》,汇集关于文学、文化,乃至思想问题的谈话:从先生与叶嘉莹、秦伯益等大家的对话,到漫说红楼内外的文论、政治、公案,从上古的老子、庄子到中古的“岳阳楼”,从读书再到学习,无不浸透着先生的思想火花。
《王蒙演讲录》,收录王蒙先生关于文学内外的演讲:从文学的观念、功能,到个人对文本的解读、感受,从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现状,到网络文学、多媒体介入后文学的未来,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建构出自己独到的文学观。
★ 16开平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王蒙的作品是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幽默、修养和智慧
★ 《王蒙谈话录》,收录作者关于文学、文化,乃至思想的谈话。语言平易,内容精彩,海阔天空,进退有据,智慧闪光,思想沉潜
★ 《王蒙演讲录》,收录了作者近十年关于文化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对“传统文化”“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生”“文化自信”“文化梦”等,进行了充满王蒙特色的思考与分享
友情提示:本套书为特价库存书,书顶或书底部有刻章,是出版方所作的特价记录,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王蒙谈话录》
本书是王蒙先生近年关于文学、文化,乃至思想问题的谈话汇编。内分五辑:“对谈录”是王蒙与叶嘉莹、秦伯益等大家的对话,语言平易,且不乏思想火花;“答记者问”则是状态上佳的王蒙应对新闻采访,于文化问题中进退有据,聊出了精彩,侃出了智慧;“漫说红楼”植根于“中国文化”,围绕《红楼梦》内外的文论、政治、公案说开而去;“杂谈文化”,则是近年来王蒙关心的问题,从上古的老子、庄子到中古的“岳阳楼”,从近代昆曲到今日的“传统与现代”、全球化等诸多问题,体现了王蒙广博的视野与丰富的情怀;“思想和智慧”从宏观意义上谈读书、思想和学习,对广大读者,应有一定的启发。
《王蒙演讲录》
王蒙作为当代文坛重要作家之一,始终在对中国的文学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本书收录了王蒙先生近年关于文学问题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关心文学的内外问题,从文学的观念、功能,到个人对文本的解读、感受,从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现状,到网络文学、多媒体介入后文学的未来,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建构出自己独到的文学观。演讲生动、幽默,透出王蒙个人的经历、修养和智慧。作者也希望百忙之中的读者,能够触碰文学,以丰富自己的情感,充盈自己的精神,开拓自己的胸怀。
王蒙,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l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9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 代表作为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四部曲》、《青狐》,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坚硬的稀粥为、《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有《旋转的秋千》,散文集有《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有《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有《红楼启示录》、《老子十八讲》等。曾出版10卷《王蒙文集》、23卷《王蒙文存》,以及三部自传《半生多事》、《大块文章》、《九命七羊》。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王蒙谈话录》
作者:王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5875
出版时间:2011/1/1
开本:16开
页数:412
定价:36
目录:
自序:说话的活性
第一辑 对谈录
人·革命·历史——关于《王蒙自传》的对谈(2008年6月)
“只要能用得上的,我都不拒绝”——与宋炳辉先生对谈(2006年6月6日)
中国传统诗词的感悟——与叶嘉莹先生对谈(2005年9月6日)
学问、事业与人生——与秦伯益先生对谈(2007年9月25日)
有同情心的“革命家”——答斯洛伐克汉学家高利克问(2007年9月13日)
“文革”和中国崛起——与《朝鲜日报》主编姜天锡对谈(2007年6月26日)
第二辑 答记者问
“沧桑与热情同在”——答凤凰卫视许戈辉问(2004年8月)
“乐观是一种武器”——接受柏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2008年9月22日)
王蒙专访:“我清醒所以我困惑”——答《北京青年报》记者问(2004年2月1日)
“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答安徽电视台记者问(2009年5月18日)
人世后全球化能把中国文化怎么样——答《南方周末》记者问(2001年11月26日)
“相信”是我的光明的基调——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2008年7月11日)
作家的责任、境遇与存在方式——答《南方周末》记者问(2004年1月16日)
谈夫人:没有她就没有我——答《北京娱乐信报》记者问(2004年3月2日)
谈高行健获诺贝尔奖往事——答《南方周末》记者问(2008年6月4日)
“文学把自己提升到弥赛亚的位置是一种悲哀”——答《南方周末)记者问(2008年6月4日)
为历史存真——答《新民周刊》记者问(2008年7月1日)
关于当代文学的答问——答CC7V9主持人田薇问(2008年12月26日)
“俗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俗”——答《人民日报》记者问(2010年8月16日)
第三辑 漫说红楼
《红楼梦》与现代文论(2006年5月12日)
《红楼梦》中的政治(2001年11月)
……
第四辑 杂谈文化
第五辑 思想和智慧
《王蒙演讲录》
作者:王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5882
出版时间:2011/1/1
开本:16开
页数:322
定价:33
目录:
自序:说话的活性
泛漫与经典:当前文艺生活一瞥(2010年5月22日)
文学的方式(2009年5月17日)
文学的期待(2005年4月15日)
文学的启迪(2007年12月12日)
文学的说法(2006年6月30日)
文学的挑战与和解(2005年5月9日)
文学与人(2004年12月14日)
文学与生活(2005年)
文艺与异端(2007年10月8日)
想象与文学(2005年11月19日)
门外谈诗词(2005年10月26日)
小说的可能性(2007年9月21日)
小说漫谈(2007年4月)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2003年10月31日)
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2004年10月13日)
谈与当代中国文学相关的话题(2009年11月28日)
附录 我这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