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说中国系列”6册,集合6位中国文化领域知名学者,结合珍贵的插图与史料,从寺院、道观、民间传说、节日、寓言和玉石6种元素中,透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
本书承袭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选取若干精彩靓丽的内容,通过宗教、文字、诗歌、民俗日常等六种不同的元素,解读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演变,并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描绘华夏传统的不同侧面,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性俱佳。
★32开平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荟萃历史地理学者张晓虹、民俗学家仲富兰、现当代文学学者段怀清、人类学家叶舒宪等6位国内知名学者专家
★六本书均囊括九个维度与九例个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案例中蕴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九说中国”从文化表现的角度着眼,系统展示五千年文明的核心元素与基本样貌,凸显中国思想的博大精深、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国精神的丰富多彩
★全书涵盖面广,兼顾古今,并恰当引入中外比照,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描绘华夏传统的不同侧面
《道观可道的中国》
由于这遍布神州的洞天福地,其分布与形成都与道教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故而本书选取九个有代表性的洞天福地,试图通过它们反映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从中透视道教这一本土宗教对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简介
张晓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2002-2003年度哈佛燕京学者,现任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学与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研究项目。专著《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古都与城市》,编著《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洞天福地》等。
《节日里的中国》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凝聚着中国人的丰富智慧,维系着中国人的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选取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影响很大的九个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从节日的源起、习俗、相关传说等多方面进行梳理,追本溯源,阐发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与丰富意蕴。
作者简介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学会会长,多年潜心研究中国民俗文化学、民俗传播学。著有《中国民俗学通论》《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水清土润:江南民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民俗传播学》等,部分论著被译为英、俄、日、韩等国文字。另有大量论文和文章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杂志,并承担多项国家与上海市文创研究课题。
《民间传说里的中国》
作者段怀清一共选择了九个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地域空间上传播都较为久远的民间传说--白蛇传说、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梁祝传说、目连救母传说、八仙过海传说、端午·屈原传说、狐精传说、钟馗捉鬼传说。每个传说在体例上都按照本事、播衍、内蕴及参考文献这四部分来完成。叙述工整、引典详实、见微知著。作者通过九个传说,一方面悉心体认中国民间社会、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和宇宙的浪漫想象;另一方面,从侧面认知中国人、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的某些特性,包括集体文化心理以及集体记忆方式等。
作者简介
段怀清,1966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著有《〈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苍茫谁尽东西界: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报人——小说家:海上漱石生研究》、《王韬与近现代文学转型》、《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译著)等。
《寺院映现的中国》
本书主要从汉化寺院的建筑特点、四大佛教名山、各地佛教胜迹、寺院的分布格局、寺院的僧侣生活、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因袭的佛教传说。寺院与城市生活空间的关系、它对明清江南女性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中国佛教宗派组织形态的流变等九个方面来切入主题,加深读者对中国佛教文化的理解。
作者简介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地理研究》《历史研究》《热带地理》编委,长江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尤擅长历史文化地理,是国内*早开展佛教地理研究的学者之一。著有《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学问的敬意与温情》等。
《寓言里的中国》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人文宝库。从寓言里,我们可以体味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理解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懂得历史发展的趋势,领悟到宇宙的无穷奥秘……作者夏德元从九个角度选取中国古代寓言若干则,加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通俗解读,试图展示寓言所折射出的中国文化品格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夏德元,湖北省浠水人,1963年10月生。博士,编审,曾任职于复旦大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出版有《格言演义》《读者有其书》《中国格言漫话》《中国家风故事》《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人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和《传播的焦虑》等着作。
《玉石里的中国》
本书主旨是用玉文化解说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先通过考察玉文化的生发路线,带着读者领略和读懂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解说国土博大的所以然和历史精深的万年深度新线索,再选择玉文化所构成的中国文化奇观,彰显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风貌和定制信仰的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首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1999-2000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英国学术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教授;2003年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1993年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专攻中国上古文化和文学方向,已出版《文学与人类学》、《中国神话哲学》等著作30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等刊物开辟个人专栏,在革新文学研究方法乃至国学方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所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国内形成声势可观的新流派。
《九说中国:道观可道的中国》
作者:张晓虹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2429
出版时间:2019-07
开本:32开
页数:161
定价:23.00
目录
道教与中国文化
一、 祭天告成与封禅泰山
二、 北魏寇谦之与中岳嵩山
三、 终南捷径与洞天之冠
四、 清虚真人与王屋山
五、 五斗米道与青城山
六、 陶弘景与三茅山
七、 皇室家庙武当山
八、 正一祖坛龙虎山
九、 司马承祯与天台宗
结语:道教与中国人
附录:道教地理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目
《九说中国:节日里的中国》
作者:仲富兰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1378
出版时间:2019-07
开本:32开
页数:259
定价:29.00
目录
序论:节日里的中国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一 华彩新年——春节
二 上元佳节——元宵
三 梨花寒食——清明
四 端阳风物——端午
五 银汉迢迢——七夕
六 秋暮夕月——中秋
七 霜菊涵秋——重阳
八 亚岁消寒——冬至
九 逐疫驱傩——腊八
补录 花朝染碧——花朝
《九说中国:民间传说里的中国》
作者:段怀清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0982
出版时间:2019-07
开本:32开
页数:252
定价:27.00
目录
前 言
一 白蛇传说
二 孟姜女传说
三 牛郎织女传说
四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五 目连救母传说
六 八仙过海传说
七 端午?屈原传说
八 狐精传说
九 钟馗捉鬼传说
参考文献
后 记
《九说中国:寺院映现的中国》
作者:张伟然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1774
出版时间:2019-07
开本:32开
页数:357
定价:30.00
目录
前言
一、庭院深深深几许——汉化寺院的构成
二、起愿即是道场——四大佛教名山
三、天下名山僧占多——各地佛教胜迹
四、南朝四百八十寺——历代寺院分布的变迁
五、更向何处度此生——寺院与社会生活
六、桃花源与竹林寺——寺院与佛教传说故事
七、人人避暑走如狂——佛寺作为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八、姐儿打扮去烧香——佛寺与明清江南妇女生活
九、东西南北随缘路——地理环境与中国佛教宗派形态
主要参考文献
《九说中国:寓言里的中国》
作者:夏德元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2528
出版时间:2019-07
开本:32开
页数:246
定价:27.00
目录
写在前面
一 龙的传说
二 农夫与伯乐
三 杞人和愚公
四 两只了不起的青蛙
五 哭之悲之,福兮祸兮
六 得而忘形,见利失真
七 狐狸、老虎、驴和鼠
八 南郭先生与东郭先生
九 橘与枳,梅与人
参考书目
《九说中国:玉石里的中国》
作者:叶舒宪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2634
出版时间:2019-07
开本:32开
页数:229
定价:25.00
目录
一 为何讲“玉石里的中国”?
二 全景的中国
三 万年的中国
四 动力的中国
五 统一的中国
六 “国”的隐喻
七 玉礼器:原编码中国
八 典籍:再编码中国
九 从神界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