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古籍索引丛书”精装繁体字版,《汉书索引》《后汉书索引》《十三经新索引》《三国志索引》均以中华书局版本为底本编纂而成,内容全面,编排合理,检索方便,以应社会各界之需。四册任选,原价700-800元,现团购价159-179元,全国包快递!
★ 16开精装,繁体字版
★ 《汉书索引》以中华书局1987年标点本《汉书》为底本编纂而成
★ 《后汉书索引》以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后汉书》为底本编纂而成
★ 《十三经新索引》以中华书局1979年11月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为底本编纂而成
★ 《三国志索引》以中华书局1982年版标点本《三国志》为底本编纂而成
★ 内容全面,编排合理,检索方便
★ 《汉书索引》《后汉书索引》《十三经新索引》《三国志索引》4册任选
★ 四部大型逐字索引的工具书
◆作品极见功夫,这才是真正学人的真东西,是必备的工具书,性价比极高。
——刘小
◆这部索引是单字索引加句子索引,实在是好用。但是书是在廊坊印的,估计节约了不少成本,印刷质量一般。
——思思
索引是一种查检图书资料的学术工具。其得名始于20世纪初年,源自英文index,故亦有直接译称“引得”者。
古籍索引是专指以古籍为检索范围的索引,其性质属于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其功用则有助于提高利用古籍的效率,有助于发现古籍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古籍整理图书的学术质量。
古籍索引的构成有三项基本条件:(1)一定的检索范围。(2)特定的检索对象。(3)便捷的检索手段。
《 汉书索引》
总定价:800元 团购价:179元 折扣:22折 节省:621元
作 者: 李波 李晓光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I S B N : 9787504337221
出版时间: 2001-9-1
开 本: 16
页 数: 2740
装 帧: 精裝本
定 价: 800 元
内容简介
一、本书以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标点本《汉书》为底本编纂而成。索引的字形、标点与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本《汉书》相同,可以对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以来诸版标点本《汉书》 (涵中华书局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缩印本《汉书》)进行检索,其中如略有差异,以一九八七年本为标准。
二、索引不包括《汉书》颜师古注的内容。
三、全书分单字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援引著作索引、专有名词(包括天文名词语、年号名、神仙名、学派名等)索引、补造索引、衍文索引等部分。
四、人名、地名、援引著作、专有名词、补遗、衍文等均以标点本《汉书》划定的为准。
五、索引的全部内容以《辞源》部首笔划的顺序为序排列。并附部首检字表、汉语拼音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供查检。
六、索引正文由检索的字(或词)及其引文组成。黑括号内的即检索的字(或词),它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宁(或词)在《汉书》中出现的次数。随后是引文,每条引文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句子在《汉书》中的页、行。
七、索引引文:
(一)引文指出检索的字(或词)在《汉书》中的位置。
(二)引文以 《汉书》中相邻的两个标点符号之间的内容为一个自然语言.单位引出。顿号不作划分语言单位的标志。
(三) 《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等八个表,每一竖栏为一行:每一竖栏中的一小格有标点的按一般句子形式处理;无标点的则按每一小格马一十固自然语言单位处理,其中有关计算年月的数字单独作为一个语言单位处理。
(四)索引引出的文句也按《辞源》部首笔划的顺序排序,即引文正文第一个字部首笔划数少的排在前:部首笔划数多的排在后。如引文正文第一个子相同,则第二个字部首笔划少的排在前:部首笔划多的排在后。下依此类推。
八、人名、地名、援引著作、专有名词、补造、衍文等索引排序方法与单宇索引的相同。
九、同人异称在人名索引中,同地异名在地名索引中均分别列出,不予人工归纳。
十、拼音检字表只供本书检索之用,无确定读音的作用。
目录
部首梭字表
正文
单字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援引著作索引
专有名词索引
补遗索引
衍文索引
附录
一、拼音检字表
二、四角号码检字表
三、人名检索表
四、地名检索表
五、援引著作检索表
六、专有名词检索表
七、补遗检索表
八、衍文检索表
《后汉书索引》
总定价:700元 团购价:159元 折扣:23折 节省:541元
作 者: 李波等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I S B N : 9787504339331
出版时间: 2002-6-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42240
定 价: 700 元
内容简介
一、本书以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标点本《后汉书》为底本编纂而成。索引的字形、标点与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后汉书》相同,可以对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以来诸版标点本《后汉书》 (涵中华书局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缩印本《后汉书》)进行检索,其中如略有差异,以一九六五年版本为标准。
二、索引不包括《后汉书》注释的内容。
三、全书分单字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援引著作索引、专有名词(包括天文学词语、年号名、神仙名、学派名等)索引、补遗索引、衍文索引等部分。
四、人名、地名、援引著作、专有名词、补遗、衍文等均以标点本《后汉书》划定的为准。
五、索引的全部内容以《辞源》部首笔划的顺序为序排列。并附部首检字表、汉语拼音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供查检。
六、索引正文由检索的字(或词)及其引文组成。黑括号内的即检索的字(或词),它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字(或词)在《后汉书》中出现的次数。随后是引文,每条引文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句子在《后汉书》中的页、行。
七、索引引文:
(一)引文指出检索的字(或词)在《后汉书》中的位置。
(二)引文以《后汉书》中相邻的两个标点符号之间的内容为一个自然语言单位引出。顿号(\)不作划分语言单位的标志。
(三)索引引出的文句也按《辞源》部首笔划的顺序排序,即引文正文第一个字部首笔划数少的排在前;部首笔划数多的排在后。如引文正文第一个字相同,则第二个字部首笔划少的排在前;部首笔划多的排在后。下依此类推。
八、人名、地名、援引著作、专有名词、补遗、衍文等索引排序方法与单字索引的相同。
九、同人异称在人名索引中,同地异名在地名索引中均分别列出,不予人工归纳。
十、汉语拼音检字表只供本书检索之用,无确定音读的作用。
目录
部首检字表
正文
单字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援引著作索引
专有名词索引
补遗索引
衍文索引
附録
一、拼音检字表
二、四角号码检字表
三、人名检索表
四、地名检索表
五、援引著作检索表
六、专有名词检索表
七、补遗检索表
八、衍文检索表
《十三经新索引》
总定价:700元 团购价:159元 折扣:23折 节省:541元
作 者: 李波 等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I S B N : 9787504341570
出版时间: 2004-1-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162
定 价: 700 元
内容简介
一、本书以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为底本编纂而成,对《十三经注疏》的经书正文进行索引。索引的字形、断句以该本为准,我们对个别讹误的字形和断句进行了修改。
二、本书的单字索引,可以利用部首笔画检字表、拼音检字表和四角号码检字表选行检索,人名、地名、职官、引书、其他专有名词及校勘记索引等内容,则依部首笔画排列顺序另设专类检索表,以便查检。 、
三、索引的全部内容,包括索引条目和引出的文句,均以《辞源》部首笔画的顺序排列——引出文句第一个字的部首笔画数少的在前,多的居后;引出的文句第一个字相同的,则依第二个字的部首笔画的多寡排列,下依此类推。其他索引项(人名、地名、职官、引书、其他专有名词、校勘记索引等)也照此处理。
四、本书采用分经索引的方式,即列出一个索引条目(包括单字、人名、地名、职官、引书、其他专有名词、校勘记索引)后,标出该索引条目在《十三经》中出现的次数,然后按《十三经》从《周易》到《孟子》的顺序,分别标出该索引条目在每一经中出现的次数,接下引出含有该条目的所有文句。
五、引出的文句后面用阿拉伯数字标明该句在阮刻本《十三经注疏》中的页、栏、行。
六、索引条目(单字、人名、地名、职官、引书、其他专有名词、校勘记索引)在引出文句中用o表示,文句中顿号用\表示。
七、人名索引中的同名异称,地名索引中的同地异名,及其他索引中的同事异名、同勿异称,均依原文列出,不予人工归纳。
目录
检字表
部首检字表
拼音检字表
四角号码检字表
正文
单字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职官索引
援引著作索引
其它专有名词索引
校勘记补遗索引
校勘记衍文索引
误漏索引
附录
人名检索表
地名检索表
职官检索表
援引著作检索表
其它专有名词检索表
校勘记补遗检索表
校勘记衍文检索表
误漏检索表
《三国志索引》
总定价:750元 团购价:165元 折扣:22折 节省:585元
作者:李波、宋培学、李晓光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39324
出版时间:2002-7-1
开本:16
页数:1065
定价:750 元
内容简介
一、本书以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标点本《三国志》为底本编纂而成。索引的字形、标点与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版《三国志》相同,可以对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以来诸版标点本《三国志》 (涵中华书局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缩印本《三国志》)进行检索,其中如略有差异,以一九八二年版本为标准。
二、本书分《三国志》索引和《三国志》裴松之注索引两部分。裴注索引所用的版本与《三国志》的一致。
三、全书的两部分均分单字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援引著作索引、专有名词(包括天文学词语、年号名、神仙名、学派名等)索引、补遣索引、衍文索引等部分。
四、人名、地名、援引著作、专有名词、补造、衍文等均以标点本《三国志》及裴注划定的为准。
五、索引的全部内容以《辞源》部首笔划的顺序为序排列。并附部首检字表、汉语拼音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供查检。
六、索引正文由检索的字(或词)及其引文组成。黑括号内的即检索的字(或词),它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字(或词)在《三国志》或裴注中出现的次数。随后是引文,每条引文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句子在《三国志》或裴注中的页、行。
七、索引引文:
(一)引文指出检索的字(或词)在《三国志》或裴注中的位置。
(二)引文以原文中相邻的两个标点符号之间的内容为一个自然语言单位引出。顿号(\)不作划分语言单位的标志。
(三)索引引出的文句也按《辞源》部首笔划的顺序排序,即引文正文第一个字部首笔划数少的排在前;部首笔划数多的排在后。如引文正文第一个字相同,则第二个字部首笔划少的排在前:部首笔划多的排在后。下依此类推。
八、人名、地名、援引著作、专有名词、补遣、衍文等索引排序方法与单字索引的相同。
九、同人异称在人名索引中,同地异名在地名索引中均分别列出,不予人工归纳。
十、汉语拼音检字表只供本书检索之用,无确定音读的作用。
目录
部首检字表
正文
单字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援引著作索引
专有名词索引
补遗索引
衍文索引
附录
一、拼音检字表
二、四角号码检字表
三、人名检索表
四、地名检索表
五、援引著作检索表
六、专有名词检索表
七、补遗检索表
八、衍文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