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党员党权与党争》《革命与反革命》签名+题签版,各3个名额!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力作,两种任选。(普通签名版将于近期上线,可填写到货通知)

×

团购价¥48.0-49.0 ¥48.0 折扣10.0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签名本)¥48.0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签名本)¥49.0

已售6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本书看点

王奇生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人文学部副主任,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豆瓣评分8.6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曾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7),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0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一,豆瓣评分9.2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2/10/8 17:14:50
    已过去的出版时代
  • *** 2022/9/19 23:41:42
    这次亲笔签名内容非常完善。
  • *** 2021/11/22 13:56:21
    有幸买到了题签本。受益良多。
查看下一条 >>

作者简介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1963年11月6日出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本科、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1988年7月至1993年6月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任职,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任讲师、副教授,兼副所长。1997年11月至1999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底博士后出站后留近代史所工作,2004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名人评论

派系政治可谓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共始终。是国民党大陆统治政时期的顽症。蒋介石依靠对派系的掌控与运用而登台,并因此而成为国民党内说一不二的威权领袖。然亦因其对派系纷争的失控,而致国民党内矛盾激化。终至倾覆。可谓成亦派系,败亦派系。金以林的力作《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为读者细致勾勒出国民党派系政治的由来、演变及相关人物的活动与作用,史料丰富、叙事详实。论证有据。颇见功力,诚为研究者与读者不可不读之佳作。 
             ——汪朝光 历史学者 

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20余年,最后所以会败给共产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内部始终派系林立,稍有风吹草动,难免会四分五裂,土崩瓦解。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多多,但蒋介石特有的统治手法毫无疑问是造成这一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本书很好地勾勒出了蒋在南京政府建政之初的几年里,用派系政治的手法对付派系政治的种种做法和情况。通过此书。读者当不难了解蒋的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起来,又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的。 
             ——杨奎松 历史学者

本单详情

《党员党权与党争(修订增补本)(签名本)》
作者:王奇生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33026
出版时间:2010/11/1
开本:16开
页数:423
定价:48

目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五   “四大”的分合
六   蒋汪合作与“五大”
第五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一 清党与逆淘汰
二 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
第六章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
一 劳资纠纷案例
二 劳方、资方与党方
三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订
四 两不讨好
第七章 党治与军治
一 中政会与中常会
二 重军轻党
第八章 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一 党政分开
二 双重衙门的权力之争
第九章 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
一 党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二 入党与入仕的关联
第十章 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
一 力行社:派系党化
二 CC系:党与派的双重面相
三 支撑与内耗
第十一章 战前党员群体分析
一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
二 党员的社会构成
三 不好意思公开承认是党员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二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二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三 基层:空、穷、弱、散
第十四章 “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
一 中央委员的派系构成
二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
三 革新与自省的限度
第十五章 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一  二十年之预言
二  军权唯大
三  弱势独裁
征引文献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签名本)》
作者:王奇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12375
出版时间:2010/1/1
开本:32开
页数:457
定价:49

目录
前言
**章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同一个《新青年》,新文化人的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的言说有相当的出入。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得到不同党派、政治力量以及官方与民间的共同纪念,且持久而不衰。五四运动的意义,越纪念越深巨;而五四运动的本相,则越纪念越模糊。
  一 “普通刊物”
  二 “复活”与“渐兴旺”
  三 与《东方杂志》竞争
  四 新文化形成“运动”
  五 各方视野中的《新青年》
第二章 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演进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均因被视为基于“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的价值理念而遭否定,社会主义则因被建构为“平等”、“互助”而大受欢迎。
  一 个人、国家、社会
  二 社会与社会主义
  三 社会运动:群众与党
第三章 “革命”与“反革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
 1920年代,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并起。政治道路的不同选择不再被定义为“革命”与“改良”之争,而是被建构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圣魔两立,水火不容。
  一 从一党独“革”到三党竞“革”
  二 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
  三 “革命”与“反革命”
第四章 “北伐”“南征”与“反革命罪”的缘起
 《反革命治罪条例》的出笼,**次将“反革命”作为一种刑事罪名列入法律。此后,“反革命”既是一项受打击和处治*严厉的法律罪名,又是一顶*随意、*泛滥、*令人恐惧的政治污名,既具有法律的威严性,又具有相当的随意性。
  一 “北伐”与“南征”
  二 “忠于职守”与“反革命”
  三 “杀鸡吓猴”
第五章 党员、党组织与都市社会:上海的中共地下党
 中共对帮口并未因其“封建”属性而拒斥,而是利用其组织网络作为动员工人的媒介,并转化其组织能量为党的目标服务。中共在利用帮口的同时,也反被帮口所利用。工头介乎党组织与工人之间,实际隔断了党组织与工人群众的直接联系。
  一 “精英党”向“群众党”转变
  二 “学生很危险”
  三 工人与帮口
  四 政治力量强,组织力量弱
  五 团与党的竞争
第六章 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
 在“赤色乡村”,自雇农到地主都赞成革命,而在“白色乡村”,自地主至雇农都反对革命。“赤色乡村”在进行武装暴动和屠杀反革命时,往往将与自己有宿怨的宗族和村落当作革命的对象,从而使阶级斗争的革命行动异化为村落之间的械斗。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支部生活
  三 党费、党内交通与情报传递
  四 地域社会、农民与党
第七章 国民党*高权力机构的演变
 在国民党历史上,1924年的广州改组,比1927年的南京开府更具有界标意义。就党治体制而言,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是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继承和延续。廖仲恺案和西山会议派,亦有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之面相。
  一 以俄共中央政治局为蓝本
  二 孙中山逝世后的权力继替
  三 国民党二大之后
第八章 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
 在西南联大这所具有自由主义历史传承的高等学府,竟有半数左右的教授加入了国民党。时人誉西南联大为“民主堡垒”,在很大程度上乃是称许其兼容并包的“宽容”精神。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与其说是“民主堡垒”,不如说是“自由堡垒”。
  一 大学党部的筹设
  二 教师入党,学生入团
  三 教授入党的情境
  四 联大区党部的组织运作
  五 联大区党部与学潮
  六 比较中的审视
第九章 “武主文从”:战时国军的政工与党务
 朱家骅承认:“军事胜于政治,政治胜于党务。”“在战地,*先瓦解的是党部,其次是各级政府,*后才是军队;收复某一个地方,*先到达的是军队,其次是政府,*后才是党部。”在国民党那里,党务几乎沦为军政的附庸。
  一 以党治军的蜕变
  二 军队政工与党务的恢复
  三 文武关系的变奏
  四 政工与党务的困境
第十章 湖南会战:战时国军的作战能力
 蒋素有越级指挥的习惯,导致前方将领欠缺自主作战意识和机动应变能力。湖南会战,近40万国军兵力的投入,9万国军和6万多日军的伤亡,足证国军对日军的积极出击。但国军士兵要六七个人才能抵抗一个日本兵,亦可见敌我战
  斗力之悬殊。
  一 对日军战略意图的判断
  二 战略部署
  三 指挥与协调
  四 官兵素质与战斗力
第十一章 绅权:乡村权势的蜕变
 在京兆农村,凡受过高等小学教育的人就不肯在田间工作。在江西寻乌,一些地主子弟在城东小学混张毕业文凭后,就大摆其架子,在名片上赫然印上“城东小学毕业生”几个字,煞是神气!而且每年可以和那些老资格的秀才举人在家族祠堂里平分学谷和胙肉。
  一 传统士绅的没落
  二 知识分子城市化
  三 民国绅权的社会构成
第十二章 县长:基层地方官的转型
 县长置身于现代官僚群体与地方豪强势力的夹缝之中,上穷下拙,左右为难。对上应付不当,动辄撤职查办;对下稍有不慎,反对控告随至。
  一 铨选和任用
  二 资格与出身
  三 年龄、籍贯
  四 薪俸、待遇
  五 任期与出路
  六 职责与施政
  七 省权膨胀下的县长角色
  八 双重结构下的县长角色
第十三章 区乡保甲:县衙与村庄之间的政治
 约从1934年开始,县以下开始分区设署,国家行政机构下沉到“区”一级。1939年实行“新县制”以后,国家权力进一步由区署下沉到乡保,连甲长也成为国家政权的“跑腿”。国民党政权的向下扩张,为土豪劣绅提供了一个僭取法理权威的绝好机会。
  一 假托自治
  二 重建保甲
  三 “新县制”
  四 区长
  五 乡镇长
  六 保甲长
征引文献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