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社会学丛书”2册,由美国知名学院教授编写,《制度变迁与全球化》《制度是如何演化的》,汇集了当前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精华,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探讨,对问题作出了全新解答。原价70元,现团购价23元,全国包快递!
★ 16开软精装
★ 收录美国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约翰·L.坎贝尔、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凯瑟琳·西伦的著作
★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论证充分
★ 书后附有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汇集当前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精华
◆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对各种制度研究进行了综合探讨。他强调了各种制度研究中所存在的共同思想,分析了制度变迁的重要机制。他的理论综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论证充分。
——尼尔·弗利格斯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
◆这是一本给人印象深刻的书,该书内容全面、论证充分、观点清晰、立场鲜明。该书对各种制度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考察,与“全球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制度变迁与全球化》一书通过深入的理论与实证探讨,既促进了制度主义的理论研究,也促进了我们对现代世界持续转型与否的理解。
——伊丽莎白·S.克莱门斯,芝加哥大学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
◆为什么不同国家制度迥异?随着时间流逝,制度是如何延续以及变迁的?通过探寻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职业技能培训,凯瑟琳.西伦对这些基本的问题作出了全新的理论解答。这本优秀的著作不仅是研究发达工业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学者,而且也是致力于解释制度是如何发展的社会科学家的必读之物。
——西达·斯考切波,哈佛大学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这是一本优秀的著作。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及日本四国间的比较研究,对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作出了三点开创性的贡献:第一,西伦建构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比较理论框架,解释了发达国家今天技能培训体系不同的成因,她认为这种不同根源干一个世纪以前或更早以前的企业、工会以及工匠之间所达成的对制度安排的不同,第二,她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与标准断续均衡理论的观点相反),为我们展示了在面对严重的外部冲击时,制度是如何通过重组而保持连续性的过程,第三,她的分析说明了企业在技能培训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而且,作者表现出来的分析技巧以及驾驭丰富的历史素材的能力使这本书不可不读。
——戴维·索斯凯斯,杜克大学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如何赞美西伦对制度理论尤其是制度变迁理论一直以来的贡献都不为过。通过对四个国家出色的比较分析,她对制度和经济体系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理论提出了批评。
——沃尔夫冈·施特雷克,马克斯·普朗克社会研究所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
作 者: (美国)约翰.L.坎贝尔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 S B N : 9787208091689
出版时间: 2010-5-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46
定 价: 32 元
内容简介: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是一部关于制度变迁的著作,探讨的是当某种制度变迁发生时,我们如何认识这种制度变迁,以及如何认识导致这种制度变迁的机制。《制度变迁与全球化》首次界定了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以及比较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中的重要研究视角之一,即“新制度分析”所存在的共同问题。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指出了制度分析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供了系统的概念、方法和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分析全球化现象。在此过程中,他不仅纠正了人们关于全球化的理解,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与全球化》指出,不同的理论范式应该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和交流,以促进新制度主义的发展。
作者简介:
约翰·L.坎贝尔(John L.CamDbell),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社会学教授,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哥本哈根大学政治学兼职教授。他的著作还包括《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制度分析》(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1章 制度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制度变迁的方式问题
第3章 制度变迁的机制问题
第4章 思想观念问题
第5章 全球化问题
第6章 我们从此走向何处
附录各种国家子群体的税收水平与税收结构分析
图表目录
图2.1 美国1916-1986年个人收入税的平均税率、累进税率和人口覆盖率
图2.2 美国1916-1986年问平均税率、累进税率和人口覆盖率的聚类分析
图4.1 不同行动者及其思想观念
表1.1 理性选择的、组织分析的和历史的新制度主义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表4.1 思想观念的类型及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表5.1 OECD18个成员国家的总体税收岁入(占GDP的百分比)
表5.2 OECD17个成员国家中央政府的三种税收岁入(占整个政府岁入的百分比)
表5.3 OECD18个成员国的公司收入税(占整个政府岁入的百分比)
附表1 补救型福利国家、基督教民主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福利国家的总体税入(占GDP的百分比)
附表2 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与合作市场经济国家的总体税入(占GDP的比重)
附表3 补救型福利国家、基督教民主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福利国家中央政府税收岁入(占整个政府岁入的比重)
附表4 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与合作市场经济国家各类税收(占中央政府岁人的比重)
附表5 补救型福利国家、基督教民主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福利国家的公司收入税(占整个政府税收岁入的比重)
附表6 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与合作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收入税(占政府总岁入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
作 者: (美国)凯瑟琳·西伦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 S B N : 9787208092389
出版时间: 2010-8-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03页
定 价: 38 元
内容简介: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简介:对有些读者而言,职业培训并不是最闪耀思想火花的主题,这一点我很清楚。但我依然希望他们能够耐心地听我讲完整个故事,我会告诉他们在职业培训故事中含有很多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理论方面有价值的洞见。就我个人的研究而言,我在追问是什么界定并维持了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模式的多样性?技能形成体制是我研究的一个分支。
作者简介:
凯瑟琳·西伦,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美国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美国政治学会比较政治分会、欧洲政治与社会分会以及定性方法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她的著作有《部分联合:二战后德国的劳动政治》、《结构化政治:比较分析中的历史制度主义》等书,她还在《世界政治》、《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年度评论》、《政治与社会》以及《比较政治》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劳动政治和历史制度主义的文章。她曾获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柏林高等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德国洪堡基金会、美国博金斯基金会以及德国学术交流项目的资助。
目录:
前言
第1章 比较历史视野下的技能政治经济学
技能与技能形成
简论
制度成因与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起源与制度演化:现有研究的启示
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2章 德国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
德国技能形成体系演化过程中工匠经济的重要性
大型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企业的行动战略
政治联盟与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
反改革的政治联盟
第3章 英国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
国家政策与英国工匠的命运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中的工会与雇主的行动战略
一战前的改革尝试
战争对技能形成的影响
比较和结论
第4章 日本和美国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
日本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
国家的角色与日本工匠的命运
大型金属加工企业的行动战略
日本企业管理体系的演化
德国与日本的比较
美国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
美国早期工业化时期的技能形成
一战之前金属加工制造业中的工会与雇主的行动战略
一战期间及战后的技能培训政治
比较和结论
第5章 德国职业培训体系的演化和变迁
法西斯统治时期职业培训体系的演化
德国二战后的职业技能培训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是在没有计划之下慢慢地被侵蚀的吗?
第6章 经验结论和理论结论
跨国比较:多样技能形成体制的起源
制度匹配
制度演化与制度变迁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