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牟宗三文集”6册,本系列遴选牟宗三先生的著作6部,是他重要学思历程的精心著述。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原价212元,现团购价63元,全国包快递

×

推荐理由

16开,珍藏版
牟宗三被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牟宗三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 
东海大学荣誉教授蔡仁厚题写导言
汇集原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的牟宗三先生重要著作6种
精读牟宗三作品,贯通古今、融会中西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读者评论

◆研究新儒家,牟宗三先生是重点!他构建了新儒家最后的也是最庞大的哲学体系,要好好品读才能了解!这是大陆如此大规模的出先生的文集,虽然有些改动,但亦值得购买!
——墨魂

 

◆两岸文化交流以来,让人们认识到,原来在台湾的文化大师让人仰慕。读了牟大师的书,才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哲学。大陆的冯友兰的哲学著作与牟大师相比观,真有云泥之别。
——和家村

 

◆本书是牟先生的遗著,有意义的学术书,文笔优美,内容很有深度。集合趣味性和文学性,非常值得一读,
——jushi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编辑推荐

  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
  清季民初以来的人文复兴课题,使中国的知识界一直处于困扰和焦虑状态,主流对于目迷五色的现代物质文明的追慕,催促中国进人了一个现代化的图腾崇拜时代,传统的中国文化被看做过时和不髦的而被“打扫”,新儒家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延至当下,或者稍早些,中国突然发觉自己面对的是传统的破碎败坏和“洋泾浜”式的现代化,人文复兴走向了误区,诉诸和回归传统再次成为一个轮回的主话题。于是,中国知识界“发现”了新儒家,也“发现”新儒家思考的价值。国内出版界也开始陆续出版牟宗三的作品,并一度形成了“牟宗三热”。
  本系列汇聚了当代哲学大师牟宗三先生重要学思历程的精心著述。

内容简介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从陆象山到刘囗山

作    者: 牟宗三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I S B N : 9787546313931 
出版时间: 2010-1-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39
定    价: 38 元
内容简介:
  朱子方面之心态与反应:中和旧说下之笼统光景、《中和新说》之大义、《中和新说》后之发展、朱子对于象山之称赏、朱子之攻其为禅等。
目录:

第一章 象山之“心即理”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年谱》各重要阶段之简述
第三节 论学书选录
第四节 《语录》选录
第二章 象山与朱子之争辩
第一节 象山鹅湖之会诗乃孟子学之表现——本体论的直贯与认识论的横列
第二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切义:直贯形态与静涵形态
第三节 朱子方面之心态与反应:中和旧说下之笼统光景
第四节 《中和新说》之大义
第五节 《中和新说》后之发展
第六节 朱子对于象山之称赏
第七节 朱子之“诵言以攻之”
第八节 朱子之攻其为禅
第三章 王学之分化与发展
第一节 王学是孟子学
附录:致知疑难
第二节 王学底分派
第四章 《致知议辩》疏解
甲 引言
乙 王龙溪《致知议略》原文
丙 龙溪、双江《致知议辩》:双江难,龙溪答
第一辩 关于先后天、良知即中即和、良知即寂即感以及现成良知等之论辩
第二辩 关于“乾知”之论辩
第三辩 关于“独知”之论辩
第四辩 关于“几”之论辩
第五辩 关于“不学不虑”之论辩
第六辩 关于“空空”之论辩
第七辩 关于“格物有工夫无工夫”等之论辩
第八辩 关于“误现成良知为告子生之谓性”之论辩
第九辩 余辩
第五章 两峰、师泉与王塘南
第一节 自双江、念庵横生枝节后首判谁为王学之嫡传
第二节 刘两峰之“以虚为宗”
第三节 刘师泉之“悟性修命”
第四节 王塘南之“以透性为宗.研几为要”
第六章 刘蕺山的慎独之学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引文献以作系统的陈述

 

 

《道德的理想主义》

道德的理想主义-牟宗三文集

作    者: 牟宗三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I S B N : 9787546330334 
出版时间: 2010-7-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36
定    价: 35 元
内容简介:
  《道德的理想主》一书汇集了牟宗三先生的十四篇论文。全书以“仁”的观念为中心,对中西学术问题、现实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学说。该书“从事文化生命之反省,庶可得其原委而不惑”,旨在唤起民众的历史、文化及价值意识,寻出中国文化的出路的所在。
目录:
修订版序

第一章 儒家学术之发展及其使命
第二章 理性的理想主义.
第三章 道德的理想主义与人性论
第四章 理想主义的实践之函义
第五章 论无人性与人无定义
第六章 自由与理想
第七章 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第八章 人文主义的完成。
第九章 论“上帝隐退”
第十章 世界有穷愿无穷
第十一章 救国中的文化意识
第十二章 关于文化与中国文化
附录一 悼念唐君毅先生
附录二 文化意识宇宙一词之释义
后记

 

 

《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

作    者: 牟宗三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I S B N : 9787546330327 
出版时间: 2010-6-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93
定    价: 48 元
内容简介:
  《历史哲学》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牟宗三先生初到台湾,痛感时运之剧变,发愤著书,从历史入手,围绕众所周知的先秦两汉的大事件,通观时代精神之发展,进而探明精神本身的表现途径,解决中国“内圣”之学的“外王”问题。
目录:
新版自序
第一部 夏商周
第一章 国史发展中观念之具形与氏族社会
第二章 周文之含义
第三章 平等与主体自由之三态
第二部 春秋战国秦
第一章 五霸与孔子
第二章 战国与孟荀
第三章 秦之发展与申韩
第三部 楚汉相争:综论天才时代
第一章 天才时代之来临
第二章 综合的尽理之精神之历史文化的意义
第三章 综合的尽气之精神之历史文化的意义
第四部 西汉二百年:理性之超越表现时期
第一章 萧规曹随,躬修玄默
第二章 仲舒对策,汉武更化
第三章 更化后有关文献摘录
第五部 东汉二百年:理性之内在表现时期
第一章 光武之人格
第二章 光武之凝敛的理性人格所决定之时代
第三章 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之间之斗争
附录一 唐君毅先生著: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
附录二 关于历史哲学

 

 

《名家与荀子》

名家与荀子-牟宗三文集

作    者: 牟宗三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I S B N : 9787546325545 
出版时间: 2010-4-1 
开    本: 16开 
页    数: 186
定    价: 26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牟宗三文集”之《名家与荀子》,该书是牟宗三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思想深邃了明,文化义蕴丰富,即使是文集所收亦无不是文化意识贯串流溢的睿智碎金,皆牟先生动心忍性、长途跋涉的学思结晶。它展现了牟先生学思生命和牟宗三哲学的大悲情、大智慧、大气象、大格局和典范意义。
目录:

第一讲 惠施与“辩者之徒”之怪说
第一节 惠施之名理
第二节 惠施与“辩者之徒”之公孙龙以及《天下篇》之怪说二十一事
第三节 对于“合同异”组之考察
第四节 对于“离坚白”组之考察
附录
第二讲 公孙龙之名理
小序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名实论篇》疏解
第三节 《白马论篇》疏解
第四节 《通变论篇》疏解
第五节 《坚白论篇》疏解
第三讲 荀学大略
前序
附录

 

 

《人文讲习录》

人文讲习录

作    者: 牟宗三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I S B N : 9787546325552
出版时间:2010-04-0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40
定    价: 32 元
内容简介:
  牟师宗三先生,自一九四九年夏秋之间渡海来台,次年起任教“台湾师范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前身)。校中社团有“人文学社”,设有人文讲座,经常讲习国学、史学与文化思想,青年学子多所兴发。唯学校社团不免有所局限,而社团之活动亦难免于浮泛。先生有感于此,乃另行发起“人文友会”,本乎开放独立之精神,采取师友聚会之方式,进行课外之讲学。
  人文友会,彼此是师友关系,师友是一伦,师友之关系是人格与人格相接之关系。故彼此要处得亲切,要相知,要常见面问学。人不可“孤学寡友”,必须“亲师取友”,以期道义相勉,学问相益。如此,乃能敦品励学,陶铸人才。
  友会之聚会,皆有记录。《人文讲习录》遴选了牟宗三先生时任台湾师范学院时,在学校社团“人文学社”的友会之聚会记录。
目录:
编印说明
第一篇 友会之基本精神与愿望
第二篇 反灰色
第三篇 恻隐之心与良知
第四篇 生命之坦荡与开朗
第五篇 理智与意志对立
第六篇 生命与理性对立
第七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第八篇 意志与超意志
第九篇 逻辑的我与道德的我
第十篇 具体的解悟与抽象的解悟
第十一篇 无可奈何的缺憾
第十二篇 时代使命与文化意识
第十三篇 自然与文化的对立
第十四篇 质的世界之根源心性之学
第十五篇 王学的歧出
第十六篇 古人讲学的义法
第十七篇 王学的正解
第十八篇 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十九篇 理与事
第二十篇 略论儒家的工夫
第二十一篇 通向新外王的道路(一)
第二十二篇 通向新外王的道路(二)
第二十三篇 通向新外王的道路(三)
第二十四篇 理性的运用表现与架构表现
第二十五篇 民主政治与道德理性
第二十六篇 普遍性与个体性
第二十七篇 黑格尔哲学与存在哲学
第二十八篇 中西思想诸问题之讨论
第二十九篇 存在的进路与非存在的进路
第三十篇 精神哲学与自然哲学
第三十一篇 理智美学与道德意识
第三十二篇 怀悌海哲学大意
第三十三篇 怀悌海哲学之问题性的入路
第三十四篇 唐君毅先生讲人学”
第三十五篇 师友之义与友道精神

 

 

《圆善论》

圆善论

作    者: 牟宗三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I S B N : 9787546322315 
出版时间: 2010-2-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60
定    价: 33 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牟宗三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探讨东西方生命哲学的专著。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的义理;心、性与天与命;所欲、所乐与所性;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康德论圆满的善所以可能之条件;圆教与圆善六章。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基本的义理
 《告子篇》上疏解
 第一章 附录:康德:论恶原则与同善原则之皆内处或论人性中之根恶(基本恶)
 开端综论
 Ⅰ 人性中根源的向善之才能(Anlage)
 Ⅱ 人性中“性癖于恶”之性癖
 Ⅲ 人本性上是恶的——“无人可生而免于恶”(Horatius语)
 Ⅳ 人性中恶之起源
 V 一般的解说:根源的向善之能之恢复——恢复而至其全力
第二章 心、性与天与命
第三章 所欲、所乐与所性
第四章 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
第五章 康德论圆满的善所以可能之条件
第六章 圆教与圆善
 第一节 人格化的上帝一概念之形成之虚幻性
 第二节 无限智心一观念将如何被确立?
 第三节 圆教将如何被确立?佛家之圆教与圆善
 第四节 道家之圆教与圆善
 第五节 儒家之圆教与圆善
附录 “存有论”一词之附注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