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文化新论”精装3册,讨论了龙、花、性几大主题,由著名学者何小颜、性学专家刘达临、文物专家杨静荣等各领域的专家撰写,以考古、文物及古代文献为基础,资料丰富,并附以大量的插图,图文相辅,文字流畅,向读者呈现出全新的文化解释。原价116.50元,现团购价55元,全国包快递

×

推荐理由

32开精装,带护封内封面为布面
从龙、花、性三个主题解读中国文化,《性与中国文化》作者:刘达临、《龙与中国文化》作者:刘志雄, 杨静荣、《花与中国文化》作者:何小颜
图文并茂,内容翔实
具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
友情提示:书的部分护封有些小脏,内封面完好,不影响阅读,介意的读者慎拍!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heb*** 2017/9/24 18:38:53
    很有趣的一套书,旁征博引,材料丰富,适合拓展知识~~
  • zih*** 2016/11/2 12:54:06
    买来闲读,涨涨知识,资料搜集的还算不错,引用的也多
查看下一条 >>

读者评论

◆“性”加上文化就远离了低俗,再加上性学大师的阐述,便值得认真阅读。
——细雨藏山 《性与中国文化》


◆一个作者已经去世,另一个作者是专门研究陶瓷史的专家,经常在电视上露面,但是我没有想到他还写过这样一本书,只是感觉杨静荣在电视上点评陶瓷时,不但风趣,而且知识丰富。看过此书,方知作者其实是个严肃的学者,此书写得十分专业,学术性极强,至今没人超越其水平,佩服。
——yjr048918 《龙与中国文化》


◆此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艺术和文学的结合,细细的品味能给人一种享受!
——linli082 《花与中国文化》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新论”全面阐述中国文化。讨论了龙、花、性几大主题。资料丰富,并附以大量的插图,图文相辅,文字流畅,增强了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贯穿古今,向读者呈现出学界的最新观点与全新解释,完全有别于以往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角度。

本单详情























































性与中国文化

作者:刘达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29054   
出版时间:1999-1
开本:32
页数:620
定价:45.5 元
内容简介:
  《性与中国文化》重点阐述了性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昨天的文化对今天的文化的影响。现在,虽说社会比过去开明得多、进步得多了,可是性的社会历史作用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仍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目录:
第一章 性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第一节 “两种再生产”的理论
第二节 人类性行为的功能
第三节 对性的社会控制
第四节 中国古代性文化的特点
第五节 性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第二章 人类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第一节 人类性的生理进化
第二节 “万物有灵观”
第三节 生殖崇拜
第四节 生殖器崇拜
第五节 性交崇拜
第三章 婚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从群婚杂到一夫一妻
第二节 从男人出嫁到女人出嫁
第三节 暴力和金钱缔结的一夫一妻制
第四节 婚姻的离异
第五节 爱情之花的开放与夭折
第四章 禁欲和纵欲
第一节 “万恶淫为首”
第二节 女子贞操观的由来和发展
第三节 贞节牌坊下的呜咽
第四节 处女嗜好
第五节 “三寸金莲”的丑恶
第六节 妓家风月
第五章 性压迫与性剥削
第一节 宫闱淫乱
第二节 宫廷中的女性
第三节 宦官生涯
第六章 神秘的古代房中术
第一节 什么是古代房中术
第二节 房中术的兴衰
第三节 中国古代房中术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中国古代房中术的十大成就
第七章 性小说、春宫图及其他
第一节 褒贬不一的性小说
第二节 性小说屡禁不绝
第三节 春宫画——古代性文化的一朵奇葩
第四节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第八章 神秘文化和性
第一节 玄虚的巫术
第二节 《易经》和八卦
第三节 宗教的性禁锢和性修炼
第四节 色戒戒不住凡心
第九章 异常性行为
第一节 历史上的男风
第二节 “磨镜”与“金兰会”
第三节 性对象和性行为方式的倒错
后记


龙与中国文化

作者:刘志雄, 杨静荣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11905   
出版时间:1992-11
开本:32
页数:327
定价:32 元
内容简介:
  龙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身体各部具有不同动物的特征。这种现象使古今学者迷惑不解,并提出过种种假说。早在东汉,王充即指出:“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论衡 龙虚篇》)马和蛇虽都系动物,但绝非一类,它们是怎么,合为一体的呢?可惜王充只是以龙为“蛇、马之类,明矣”一句带过,显然他并未掌握答案,只好回避不谈了。闻一多先生解释龙形象的复杂性时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目录:

前 言
第—章 龙的起源
—、龙起源问题的研究现状
二、龙的定义
三、原龙纹出现的文化历史背景
四、原龙纹的种类、原型及含义
五、原龙纹的共性与演化模式
第二章 龙的形成
—、龙形成的序幕
二、龙形成的文化历史背景
三、龙的形成
四、龙的内涵
五、龙的含义
第三章 龙的历程
—、商代龙形象的演变
二、西周时代龙的含义及形象的演变
三、东周时代龙的含义及形象的演变
四、秦汉时代龙的含义及形象的演变
五、六朝时代的龙纹
六、隋唐时代的龙纹及“鱼龙变”纹
七、宋代的画龙理论与宋元时代的龙纹
八、明、清时代的龙纹
九、龙的繁衍与附会——龙生九子
第四章 龙与宗教
—、上古通天巫术中的龙
二、祈雨巫术中的龙
三、龙神的确立
第五章 龙与政治
—、以龙喻人
二、天子龙种的杜撰
三、统治台者对龙纹的垄断
四、明、清帝王对龙纹的使用
五、龙为祖先的神话
第六章 龙与绘画、文学、民俗节日
—、龙与绘画
二、龙与文学
三、龙与民俗节日
后 记


花与中国文化

作者:何小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27357   
出版时间:1999-1
开本:32
页数:448
定价:39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文化新论丛书”的一种。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尤其与人文精神绾结在一起的是人品与花格的渗透,人格寄托于花格,花格依附于人格。本书的主旨即是从人与花的交感来谈论花文化,对花与人生、与民族传统文化作一番提要钩玄的表述。全书三部分内容都环绕着花的人格化,人花交感这一题目着手:第一章是总叙,谈人格与花格的互相授受;第二、三章依时序和花种分述人花相融的心物相融境界;第四章写人从花的习染所兴发的感应。书末并附“中国的省(区)花和市花”及“中国历代花卉名著”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芳心解语 人格化身
一、不语还应彼此知
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三、花为友,莫轻孤负
四、天遣花神别致功
五、被薜荔兮带女罗
六、为爱名花抵死狂
七、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
八、翠幄围娇不受坔
第二章 丽质天成 应期而开(上)
一、一枝春雪冻梅花
二、不知迎得几多春
三、室有兰花不炷香
四、樱桃花发晴满柯
五、天下风流月季花
六、东风吹绽海棠开
七、杏花消息雨声中
八、人面桃花相映红
九、唯有牡丹真国色
十、杜鹃啼时花扑扑
十一、开到荼?花事了
第三章 丽质天成 应期而开(下)
一、佳名谁赠作玫瑰
二、石竹绣罗衣
三、一斛千囊苍玉粟
四、清芬六出出水栀子
五、五月榴花照眼明
六、笑摘荷花共人语
七、茉莉开时香满枝
八、夜捣守宫金凤蕊
九、紫薇长放半年花
十、绕阶更使种鸡冠
十一、桂花吹断月中香
十二、黄菊枝头生晓寒
十三、秋风万里芙蓉国
十四、山茶花开春未归
十五、得水能仙天与奇
第四章 香韵德泽 风化习染
一、荣华历四时
二、一年数番花信风
三、花朝月夜动春心
四、人生难得芳菲节
五、花市香飘漠漠尘
六、寻芳不觉醉流霞
七、酒客折枝传
八、闲来斗百草
九、有杏不须梅
十、最宜簪助美人头
十一、剩收芳蕊浮卮酒
十二、夕餐秋菊之落英
十三、茗杯初歇香烟烬
十四、见说寒英能愈疾
十五、浴兰汤兮沐芳
十六、小窗瓶水浸春风
十七、九华今在一壶中
十八、赏心乐事谁家园
附 录
附录一、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附录二、中国的省[区]花和市花
附录三、中国历代花卉名著
后 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