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纪念首日封、邮折。中国石窟艺术、漆器与陶器、中国景德镇瓷器、彩陶四种,(3种首日封+1种邮折),纪念邮票、纪念邮戳与特种信封有机结合,其艺术性、史料性和收集过程中的趣味性不言而喻,此套颇具收藏价值。仅30套,不再有货。书友专享价58元全国包邮。
英文:First-day cover
首日封是指在邮票发行首日,贴用该种邮票并盖首日普通邮戳或纪念邮戳的信封,信封可贴上一枚、数枚或全套邮票,最好使所贴邮票和应贴邮资相符或尽可能的相近。经邮政部门实际寄递的称为首日实寄封。
制作首日封所用信封可以是特制信封,也可以是普通的信封或纪念信封。首日封的关键是邮戳,邮戳一定要清晰,以便察看是否为发行首日的,普通邮戳、纪念邮戳、邮政部门特许邮票公司专用的邮戳都可以。首日封使邮票、邮戳、信封有机结合,相映成趣,很有收藏价值。
集邮初始,并无首日封一说。随着集邮的发展,人们对邮票的发行日期越加重视,这时集邮者就在新发行的邮票上盖个当天的日戳,或把邮票贴在一张纸上盖上邮戳,作为资料收藏。久而久之,首日封应运而生。
首日封寓知识性、艺术性、史料性于一体。它记录下邮票的发行首日成为研究邮票发行史最为真实权威的证据。美国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首日封博物馆。
收藏价值
首日封的市场价一般是要高于邮票的,因为:
1、从绝对数量上来说,首日封的制作数量要远远小于该首日发行的邮票。
2、由于诸方面条件的限制,制作首日封对于处于很多地方的邮迷来说都有一定难度。
3、其存世量小,在通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首日封存世量更为稀少。
首日封的历史
从邮票诞生以后,就有在邮政通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首日封。出于集邮目的而专门邮寄的最早的首日封,是美国于1909年9月25日发行赫德森•富尔顿2分邮票时,一位私营文具商为此专门制作的首日信封。这种做法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广泛传开。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首日封是英国1840年5月6日开始使用“黑便士”邮票时寄出的信封。欧洲发现的较早的首日封实物,是1911年5月英国发行第一枚乔治五世邮票时出现的一些首日信封。为邮票发行还出现了专门刻制的“首日发行”字样的邮戳,最早的是美国于1937年刻制使用。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在40年代初开始使用“首日”邮戳。
首日封家族中不乏惊天动地的精品。英国皇家邮集中的“镇集之宝”之一即是一枚首日封—珍贵的“柯库布莱特”首日封。“柯库布莱特”首日封发现于1968年,2000年11月2日,英国王室以25万英镑的特惠价格从斯坦利•吉本斯公司处购得。 即是在专题邮集中,首日封仍可以作为素材使用,只是首日封要受些“委屈”,不能全部展示,只能将首日封开天窗,选用其邮戳,因为除此之外皆是无效信息。如果想整体展示,则选择实寄且邮资相符的。但对于罕见的首日封,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了,比如那枚珍贵的“柯库布莱特”首日封。
1957年11月7日中国发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时,中国集邮公司首次正式印制发行了首日封。自此,中国集邮公司开始系列发行纪、特邮票首日封。 首日封以它的艺术性、史料性和收集过程中的趣味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众多集邮者的欢迎。美国约有55万人专集首日封,并建立了首日封集邮协会和首日封公司,以及国立首日封博物馆等。
中国邮票总公司及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票公司在新邮票发行时都专门设计、印制、发行首日封供集邮者收藏。这种首日封左侧印有与新邮票发行有关的图案,信封背面印有文字说明,信封上贴有单枚或全套邮票,在邮票一角盖有纪念邮戳。制作精美。
1.首先套上护邮袋;
2.最好是插入首日封册保存,因为有的邮票太多,因此首日封也会很大,这个时候推荐使用活动插页,正反可以放4张首日封
3.在阴雨潮湿的天气,尽量不要打开首日封欣赏,避免受潮;在天气好的日子,可以打开首日封欣赏,但是不宜在太阳下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