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道寻踪
作者:许钧
出版社:文心出版社
ISBN:9787806832325
出版时间:2005-12-1
开本:32
页数:353
定价:18 元
内容简介:
翻译的产生本是出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交流和沟通的需要,时至今日的文学翻译,它已经超出语言本身的转换,而是上升到更高精神层面一一通过对包括异族和异域之间文学和艺术等文化因子的相互译介和传播来相互交流、滲透、吸收和融合,以达到开拓译入语读者的视野和审美情趣,丰富其文化生活,改善其思维方式的目的,为培育出更美的人类文明之花作准备。
作者简介:
许钧,1954年生,浙江龙游人。现任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大学顾问教授,并兼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高教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科学文献委员会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已发表法语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150余篇,著作6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余部,主编和合作主编《法国中篇名作精品丛书》、《现代性研究译丛》、《夏多布里盎作品精选集》、《外国翻译理论研究丛书》、《巴别塔文丛》、《杜拉斯文集》和《法兰西书库》等大型丛书或文集,1993年、1998年两度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奖译金”,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其译著《追忆似水年华》(卷四)、《名士风流》、《邦斯舅舅》、《中国之欧洲》(上、下卷)及著作《文学翻译批评研究》、《文字 文学 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作品,先后十余次获国家或省级优秀成果奖。
目录:
序
译道纵横
翻译的层面透视
在选择中翻译
译作与原作的生命律动
交流与沟通
重复与超越
一孔之见
文学翻译批评原则谈
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度
是否还有个度的问题
蕴涵义与翻译
文学翻译的自我评价
译本整体效果评价
从翻译的层次看词的翻译
句子与翻译
形象与翻译
“借尸还魂”与形象变异——德 瑞那夫人形象比较
风格与翻译
傅雷译文风格谈
《红与黑》风格的鉴识和再现
社会、语言及其他——读海峡彼岸的《红与黑》
学译琐谈
翻译家谈翻译四题
译者的倾向
文本、价值和翻译策略
鼠、猫和鸦雀
“遭遇”莎士比亚
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翻译的对谈
“形”与“神”二题
“忠实”与“再创造”
文字 文学 文化
译者的追求、读者的期待及其他
译者、读者与阅读空间
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文本再创造的个案批评
不断丰富的内涵——诗《译林》百期贺词有感
附录:许钧主要著述
译理浅说
作者:郑海凌
出版社:文心出版社
ISBN:9787806832301
出版时间:2005-12-1
开本:32
页数:348
定价:17.8 元
内容简介:
“和谐说”的核心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译理浅说》则是对“和谐说”的进一步阐释。
传统与创新是一个相反相成的统一体。我们生长在传统的土壤之上,呼吸着传统的文化和哲学美学思想的空气,不可能不受传统风气的影响。因此,当我们在传统译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概念的时候,读者千万不要误以为我们是孤立悬空隔断了传统的。其实在翻译原则方面,我们所持的态度是很宽容的。译者可台紧跟原作,亦步亦趋,去追求“忠实的再现”,也可以“和而不同”,与之保持一定距离,去追求另一种境界。
《译理浅说》讲的多半是文学翻译的理外之理。但愿聪明的读者能从中读出一些新意,或者对其中的某个细节、某一句话有所会心。
作者简介:
郑海凌,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安徽大学外文系,后进修干北京外国语学院,曾在中国民航局和军委空军联络部任翻译和军职,1985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翻译理论与比较文化研究,著有《文学翻译学》、《译理浅说》,已出版译作16部,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其著译和理论见解得到钱钟书、草婴、许渊冲、辜正坤、许钧等学者的鼓励。曾获得我国首届文学翻译彩虹奖和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目录:
序
和谐译理
常识立场和科学立场
文学翻译观念的革新问题
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
多元视角看翻译
沃尔特 本亚明的玄理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
和谐与不隔
和谐是一种对话
和谐是一个系统
译者的选择
“和谐说”与传统译论
反逆与和谐
和谐与再创造
和谐是一个整体
关于“和谐说”
和谐与“度”
可贵的和谐意识
变译 变异 和而不同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距离”问题
译艺研究
“化境说”的创新意识
“陌生化”与文学翻译
译者的形象
漫话“神”“形”统一
韵味的流失与弥补
美丽的不忠实
文化的解读
从心所欲不逾矩
“异化”与“归化”问题
翻译与修辞
“直译”“意译”之误
解读“优势竞赛论”
关于“宁信而不顺”的艺术法则
飞现笼子去唱
翻译批评与其他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译诗与非诗
关于“复译”
误译问题
浦宁的小说及其抗译性
……
附录:郑海凌主要著述
译学津原
作者:辜正坤
出版社:文心出版社
ISBN:9787806832332
出版时间:2005-12-1
开本:32
页数:364
定价:18.5 元
内容简介:
这个集子收入笔者20多年来有关翻译的文章。这些文章陆续发表在各类书刊中,在撰写它们时,作者是从一个具有机联系的整体框架来考虑的。所以作者本拟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前后连缀的理论著作,但是给稿的同志希望保护这些文章原来发表时的独特状态,使之具有单篇论文集的形态。作者觉得这个建议有意义,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集子。
作者简介:
辜正坤教授,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文学与翻译研究学会会长,曾兼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美国瓦西塔大学客座教授,《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翻译》编委,中国译协理事、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一级书画师等等。创作国画水墨荷花图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并收入国内外出版的若干画册。通英语、法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世界语和日语等。学术方向:中西文化比较,莎士比亚,翻译学,诗学。有著、译、编、校著作40种(部),论文100余篇。
目录:
序
玄翻译学
玄翻译学引论
论翻译与翻译学新定义——序孙迎春主编《译学大词典》
翻译学通论提纲
元翻译学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多元化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依据
直译与意译问题
诗歌可译与不可译问题
超过原作的译作是最佳译作辩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境辩
外来理论与本土创造的关系
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论略论——序郑海凌《文学翻译》
玄翻译学原理与当代中国翻译学前途——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中国翻译学
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辨——序孙迎春教授编著《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
应用翻译学
多元互补翻译标准与西诗汉译词的问题
从罗塞蒂的《闪光》看英诗汉译技巧
从莎士比亚商籁体诗翻译看翻译对策
从《致约翰逊的爵书》论散文翻译技巧
书名标题翻译问题
翻译批评
对西方汉学家《关睢》英译之批评
欣看译海新涛兼论译坛三病——序黄新渠教授《译海浪花》
英汉翻译教程读后——序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教程》
彩虹翻译奖获奖作品审读报告实录
泛翻译学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
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北一千年
比较文学学科定位探源于翻译问题
中西诗建行形式与翻译的关系
筛选积淀重译论与人类文化积泻淀重创论
……
附录:辜正坤主要著述
译笔生花
作者:许渊冲
出版社:文心出版社
ISBN:9787806832318
出版时间:2005-12-1
开本:32
页数:342
定价:17.5 元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精通英语和法语,是他六十多年翻译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具体提出了翻译中的三美论、三之论、三化论、超导论等等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为中国翻译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简介: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省南昌。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4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8年赴欧洲留学,1950年获巴黎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凭。自1951年起, 历任军委总参外语院校英文、法文教授,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国际文化教授。许先生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文学作品五十余部,是把中国历代诗词全面地、系统地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目录:
创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代序)
翻译新论(论从史出)
新世纪的新译论
关于翻译学的论战
中国文化与全球化
文学翻译与科学翻译
谈“比较翻译学”
形似 意似 神似“三似论”
文学翻译的心路历程
中国文学(古诗新生)
《楚辞》译话
魏晋唐诗译话
唐诗的辉煌
《唐宋词三百首》译话
宋词的辉煌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外国文学(中西交辉)
莎士比亚和德莱顿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拜伦诗选译话
雪莱诗选译话
法国诗选译话
关于《红与黑》的论战
罗曼 罗兰译话
附论:破译《大地之歌》
附录:许渊冲主要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