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北京旧闻故影书系”《老北京与满族》《日下回眸》《老北京公园开放记》,讲述满族文化、北京历史、民俗及公园开放前后的历史故事,图文并茂,并配有诸多黑白历史照片,从多角度为读者展开一幅幅老北京多姿多彩的市井民俗画卷。原价92元,现团购价35元,全国包快递

×

推荐理由

作者爱新觉罗瀛生,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十三世孙
作者胡玉远,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监事会主席兼副秘书长
作者王炜、闫虹,首都图书馆从事地方文献研究人员
图文并茂,配有诸多黑白历史照片黑白线图等
内容翔实,史料丰富
为读者展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市井民俗画卷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592*** 2014/3/19 17:36:58
    整体感觉一般,品相不好,内容还行,给三星吧。
  • yj5*** 2014/3/18 15:39:45
    北京旧闻故影书系这套书反映老北京民俗旧闻掌故,我爱读,只可惜书不全,保存不好,印刷质量一般。
  • sss*** 2014/3/18 10:38:58
    有一页从中间裂开了,没法读,又换不了,其他的都好。另一本书排版有问题,中间空白的太多,刚才开始以为文字漏掉了呢。就剩内容还可以读了。
查看下一条 >>

读者评论

◆写的很落地,各种吃穿住行的细节、北京话中的许多词句,都是如何从肃慎、到女真、到当时的北京、到今天的演化过程。像满汉全席、萨满祭祀方面,特别有收获。
——陶武士《老北京与满族》


◆老北京的故事异彩纷呈,说之不尽,本书带你循着北京的足迹溯及历史传奇
—— hrbdaiqq《日下回眸》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民国以来老北京公园的开放情况,以及那些公园那时的状况,作为于今日公园对比的依旧!有根有据,有图有像,值得收藏!
——sdwxh5457《老北京公园开放记》

编辑推荐

    “北京旧闻故影书系”丛书所涉猎的范围,都与古都的历史文化有关,它将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承传做出不少资料补充。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别,就是它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可读性,有如一幅白描长卷,将北京的历史风貌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本单详情

























 


老北京与满族

作者:爱新觉罗瀛生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24707   
出版时间:2008-10-1
开本:16
页数:241
定价:30 元
内容简介:
  北京本非满族故土,满放原是白山黑水的土著居民,只因清初由于某一偶然的历史机遇而使满族人大量移居关内,以北京为中心而展开各种活动,其活动规模之巨,范围之广,力量之强,持续之久,渗透之深,熏染之遍,等等,绝伦罕见。满族在北京二百余年活动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已遍渗于文化肌体细胞深处,早已无痕无迹,平日视如不见,听若不闻,但如加意细究而挖之,则无处不使人大为惊异,堪称为一门学问。
  老北京的语言中,一开口就带出满语词。老北京的歇后语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从满族生产、生活内容来源的。老北京的习俗中,来自满族者数之不尽。老北京的衣、食、住、行、体育、娱乐、戏剧、曲艺、婚丧、喜、寿、诞、年、节、花、鸟、虫等等,以及诸般器物、各项物品及其他等等,一切多与满族有关。有的是满人从白山黑水故土带来的,有的是满人到北京一带创造发展而成的;有的一直保存满式原貌,有的则是入关后与汉式相结合而成的满汉混合式。本书讲的就是这些。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瀛生,名文蓬。满族。辽宁省宾满族自治县人。1922年12月生于日本国横滨市。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十三世孙,清最后一代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文葵之胞弟。启字辈。
  1945年北京大学农学院毕业。曾任燕京大学助教,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译局编辑,北京农业大学讲遇,高等教育出版社农学编辑宝主任,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教授,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目录:
作者世系图
多罗顺承郡王府
与满族习俗有关的老北京歇后语
与满族习俗有关的老北京俗语和童谣
老北京话里的满语词
谈谈满族人的姓名
满族婚俗中的女真传统
老北京的满汉合璧婚仪
老北京的满汉合璧育儿风俗
满族丧俗中的女真传统
老北京的满汉合壁丧仪
御膳房
老北京唯一的满族风味菜馆
老北京味儿
老北京的小吃
老北京串胡同儿叫卖的吃食
老北京的肉铺
老北京旧俗与旧行当
几个废绝的老北京行业
老北京的提笼架鸟
老北京的满族传统体育活动
老北京满族与通州
《红楼梦》中的满族习俗
《儿女英雄传》中的满族习俗
忆同门学长受申(代跋)


日下回眸-老北京的史地民俗

作者:胡玉远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18287   
出版时间:2008-10-1
开本:16
页数:340
定价:38 元
内容简介:
  “日下”为北京别称,本书分清宫琐记、文史春秋、街巷拾珠、郊坰寻古、寺庙塔冢、碑碣集锦、岁时杂谈、京味余香等八部分,收录了整个北京地域包括四九城以外的史料、遗迹和民俗趣闻。这些文章均为作者实地踏访或长期考证所得,填补了北京史上的一些空白,有的还纠正了史书上的一些错误,可由此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民俗、文化。
作者简介:
  胡玉远,1934年8月生,河北涿州人。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学教师、级主任、校长。1981年后,在北京市文物局任副处长、处长等职。后为北京市文物局文物报总编。副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监事会主席兼副秘书长。编辑出版有《京都胜迹》、《燕都说故》、《春明叙旧》等作品,并发表了大量关于文物古迹、历史民俗方面的文章。
目录:
清宫琐记
清朝在良乡圈地琐记
“正阳门”门匾的“门”字为什么没有钩?
龙旗作国旗始于同治
清礼部大堂今何在?
顺天府大堂
明、清出征与班师统军将帅出入何门
宫门的门槛为什么被锯掉
清代军机处
中南海的丰泽园
紫禁城内的断虹桥
故宫的雨水哪里去了?
中南海里西洋楼
北京皇城内的牛郎桥与织女桥
“金銮殿”与“冬至”节
慈禧赏识刘春霖
雍正帝曾改刻揆叙碑
康熙儿女知多少
慈禧“敕封八大怪”
北京熙和园石舫的由来
慈禧赏罚伶人轶闻
 北京颐和园石舫的由来
 慈禧赏罚伶人逸闻
 北京可称“春明”和“日下”
 清宫祭灶
 抽签抽中的状元
 侥幸状元
 进士题名碑与中国科举制度
 人参状元
 唯一出使欧洲国家的状元
 “老伴”原来是对太监的尊称
 逊清宗人府办厂始末
 南苑旧衙门行宫及遗存
 太监整治内务府大臣
……
文史春秋
衔巷拾珠
郊坰寻古
寺庙塔冢
碑碣集锦
岁时杂谈
京味余香
后记


老北京公园开放记

作者:王炜、闫虹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31477   
出版时间:2008-9-1
开本:16
页数:192
定价:24 元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北平,北平顶好的地方是公园。”(谢冰莹《北平之恋》)本书选取农事试验场(动物园)、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城南公园(先农坛)、京兆公园(地坛)、北海、天坛、颐和园这七座公园,讲述它们开放前后的历史故事,附有大量历史图片。这些公园,都是在清末、民国时期从皇家禁地转变为公共空间,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公园的开放,促进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也显著地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
作者简介:
  王炜,1975年生,河北玉田人。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副主任,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北京文史和地方文献研究。曾主持编写《旧京戏报》、《北京历史舆图集》等书。
  闫虹,1977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3年进入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地方文献采访和信息开发,曾参与编纂《北京地方文献工具书辞典》等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一、近代北京公园的开放
 二、公园改变了市民生活
 三、票价与市民消费
第二章 农事试验场开放记
 一、筹建农事试验场
 二、万牲园
 三、游患之乐园
 四、验票长人的传奇
 五、从农场到动物园
第三章 中央公园开放记
 一、草创
 二、古老的社稷坛
 三、开放日
 四、公园董事会
 五、文明高尚的大众园林
 六、开园第一人
 七、景物见证历史
 八、难忘茶座
第四章 城南公园(先农坛)开放记
 一、众神的渊薮
 一、平民公园和街市
第五章 天坛公园开放记
 一、皇家禁地与踏青去处
 二、1913年元旦:免费开放10天
 三、1918年元旦:正式售票开放
第六章 北海公园开放记
 一、五次提议,十年始成
 二、旧报寻踪:从筹备到开放
 三、河灯和冰嬉
第七章 京兆公园(地坛)开放记
 一、1530~1911:明清地坛
 二、1925:京兆公园
 三、“于公共游息之中,寓提倡教育之意”
 四、1928:市民公园
第八章 颐和园开放记
 一、最后的皇家园林
 二、逊清皇室的私产
 三、1928:正式成为公园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