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 大8开全铜版散页装,印刷精美
★ 收入96幅高清晰图片,48张双面印刷
★ 《水陆画经典》收入佛、菩萨、明王、护法、阿修罗、山岳江海诸神、儒教、毒恶诸神等题材。
★ 《永乐宫壁画》收入永乐宫三清殿、纯阳殿的壁画精品
★ 可临摹或收藏
书友说
-
fgh***
2015/3/21 10:19:09
神态逼真,画质不错,就是颜色有点暗,可能是时间太长了
-
wwl***
2015/1/21 13:51:58
虽然不懂绘画,但是看看色彩,然后告诉自己看不懂,慢慢的学习,也许能懂点,呵呵
-
wwl***
2014/11/6 16:21:42
就是喜欢那些壁画,虽然我也不懂,但是看着挺好
-
qio***
2014/9/30 16:28:29
画册印刷精美,神态细节清晰,收藏。
-
物超所值。买来送给朋友的。
-
101***
2014/4/25 16:01:36
为单页双面印刷,质量不错。印刷精美,有一定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
434***
2014/3/13 13:04:25
图片的颜色偏暗
读者评论
◆水陆画本身多源自民间,又属佛教大中国由盛至衰后期产物,历来不被收藏、研究界重视,这本画册的出版极有意义。对水陆画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往事随风
◆这本书这对我学画画的人来说临摹非常不错,开本够大,很清晰。
——逗逗
绘画特点
《水陆画经典》
水陆画最初是佛教寺院中举行水陆法会时所用的神像画。所谓“水陆法会”即“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别称甚多如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无遮水陆大斋.略称水陆大斋、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悲济会等。后来道教亦沿用。《益州名画录》载,唐代水陆法会已经形成,水陆画随之产生.唐僖宗中和年间.画家张南本在成都宝历寺水陆院绘制了一百二十幅水陆画,这是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水陆画。
水陆画的内容丰富.不仅有各种佛教、道教诸神、民间诸神,还有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六道四尘、地狱鬼众、神话传说、水陆缘起等。“内容极为广泛,超出了一般佛教绘画的范围。水陆画中一般都有地藏菩萨、也有十大冥王的形象,还有菩萨化现的明王组像等,这些都与地藏信仰有关。”“反映出中国人万物有灵之宗教观念的水陆系统画作,在佛教神仙系统、道教神仙系统,先贤、圣哲以及山岳、树木、河流、溪沼、星象等各成系列,终致汇聚一炉,集为太成,列为道场法会之用的水陆画”。
至明清时期.水陆法会已成为一种寺庙文化活动,广泛流行于社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全国各地的大型寺院、道观都要举行水陆法会。现存水陆画来。多是明清时代的作品。这些画像大多采用工笔重彩画囤法,勾勒、渲染十分细腻,毫发入微,即便是衣服上细小的图案纹样都画得十分精致;人物造型形神兼备,线条流畅,色彩鲜亮,层次、质感、疏密、气氛无不动人心魄。表现出明清时代民间绘画事业的发展和特色。水陆画在中国宗教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学者称之为“可流动的壁画”,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唯一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的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经典。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之墙壁。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广泛,画技高超,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元代绘画特点,形成特出无二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永乐宮壁画中又以三清殿壁画为代表。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上清、玉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墻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P2宮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是中国壁画精华中之精华,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三清殿内的壁画是有名的《朝元图》,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是永乐宫壁画中的重点。
为了壁画免受强光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的布帘遮挡,三清殿内漆黑,进殿适应了殿内微光方可以看到壁画。西北东三壁绘满了4公尺多高的神仙群像,三壁的画面连成一气,表现的是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率诸神神祗,朝拜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宏大场面。
环绕三清塑像的斗心扇面墙上,东西面分别是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和玄元十子等;扇面墙背面为三十二天帝君;正面北壁东部是中官紫微北极大帝、天至大圣及北斗七星、十一曜、二十八宿及历代传经法师:北壁西部是勾陈星宫天皇大帝、南斗六星、二十八宿和天、地、水三官以及历代传经法师等。东壁是大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只和扶桑大帝、十二元神、五岳、四渎、地府诸神;西壁是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和十太乙、八卦、雷雨诸神:南壁两侧是青龙君、白虎君。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肃穆庄严。
西壁堪称是整个《朝元图》中最精彩的部分.画面以东王公、西王母夫妇为中心,各天官簇拥左右.西王母端坐椅中,凤冠品服,仪态端庄典雅,表情温柔亲和。在她面前有一身着蓝袍的长者,据说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他头微低,脸微侧,双手持笏,似有要事启奏西王母。在太乙真人的身后有两位天神作交谈状,似乎真人所稟奏之事正是他们也关心的事.这一组人物相互呼应,特别是对太乙真人的心理传神的描绘,为我们刻画出一个眉宇间显现出焦虑、心事重重的长者形象。
《朝元图》不仅反映了道教的完整体系,而近三百身群像,男女老少,壮弱肥瘦,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统一,多样中和谐。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分、.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甲,鬓发飞扬;玉女则含情地微笑,有的在对话,有的在沉思,也有些在凝神、在顾盼,形象各具特色。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来.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更多的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过”画上去.好像一条条钢线镶在壁画上一样,造就了迎风飞动的飘忽感,加强了画中仙人的生动性。这种画法不但承继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
本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