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窑洞》精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分理论篇和实例评析篇向读者展示中华民族住文化的独特奇迹。窑洞作为全球惟一尚存的地下穴居,对未来建筑学的发展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本书可供土木建筑系师生及对窑洞感兴趣的文化旅游人士阅读。原价98元,现团购价28元,全国包快递

×

推荐理由

16开黑白与彩色图文,铜版印刷
书中照片除署名者外均由西安摄影家协会与课题组实地拍摄
部分附有平面及剖面图,具有永久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本书可供土木建筑系师生及对窑洞感兴趣的文化旅游人士阅读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rcz*** 2016/5/6 9:44:14
    硬面精装书。彩色内页、铜板纸印刷。内容翔实。
  • mcw*** 2015/12/15 12:34:46
    还可以,纸张印刷都不错
查看下一条 >>

读者评论

◆实在没想到,生活书店竟然重张开业了;第八期的《读书》开卷便是四篇关于恢复设立生活书店的笔谈,里面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不同的政治环境,生活书店还会是那个生活书店吗?
——布里亚特


◆生活书店是解放前重要的进步文化机构。前后出版发行了大量进步的社会科学和文艺书籍,本书可作为现代书店的业务人员资料参考。
——ever

作者简介

    侯继尧,男,1927年8月12日出生,辽宁省新民人。195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西安水彩画学会会员,第三、六、八届地下空间国际会议组委、巴黎会议分会主席,国际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协会理事,1999年西安《第八届地下空间国际会议》的倡议者和主持人,《地下空间》学刊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第一届美代会代表,西安立秦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兼所长,当代国际华裔书画家海联会美术顾问,历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来华博士生导师。主要成果:著有《窑洞民居》、《建筑画理论与技法》、《中国窑洞》等书;《美术辞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卷》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第6集》撰稿人。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国际23篇)。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出席国际会议和讲学。擅长水彩画、城市风景画,其作品在历届省市美展中获奖,《褒河水库》、《女大学生像》水彩分别获三等奖和佳作奖。是西安春蕾水彩画会创始人之一。50年代曾出版过《西安名胜》水彩画小辑;1997年出版的《侯继尧画选》是其50周年艺术生涯的结晶。作品《红玉兰》(彩墨画)选入《世界当代书画真迹博览大典》;《中国美术家年鉴》刊出的《古城夕照》(水彩)和《中国美术集》入编的大型水彩《古刹暮鼓》及《风雪夜归人》水彩画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展特别金奖,是其代表作。《世界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书已载入其名:荣获世界16个国际艺术团体颁发的书画艺术名人证书。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近年来潜心研究中西画融汇之路,为中国“老年关怀杯”书画展展出的《东方绘画之源》是其探索的新作。
  王军 1951年出生,西安市人,1977年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秘书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室内设计学会会员,第8届地下空间国际会议组委委员。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工作。并致力于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窑洞与生土建筑的研究,以此研究方向培养硕士生6名。1997年曾赴意大利罗马大学进行学术交流。1998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编辑推荐

    《中国窑洞》是一部以“窑洞——地下住居”为题而撰写的大型民居著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著。编著者侯继尧教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国际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协会(ACUUS)理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是我国生土建筑学科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自1980年我们共同创立生土建筑分会之后,2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窑洞民居;另一位编著者王军副教授是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负责人、生土建筑分会秘书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是致力于生土建筑与窑洞研究的中坚科学家、优秀的学科继承人,他所招收的历届硕士研究生均以此选题为专攻方向。为了提高此书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保存价值,他们特邀摄影家张小郁先生协助拍摄了大量反映窑洞风貌的精美图片。他们涉足陕西、山西、河南等各省窑洞村寨,行程近万里,又发现了许多窑洞民居中的精华,如具有生态优势的地下窑洞和具有耕读文明的窑洞村落以及富人住的窑洞庄园,在理论层面上和“住文化”内涵上又有新的感悟。

章节介绍

    《中国窑洞》一书分为理论篇和实例评析篇两大部分。理论篇分两章论述:
  第一章为中国窑洞概论,介绍了中国窑洞产生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窑洞区的分布与窑洞的类型。
  第二章为黄土高原窑洞聚落环境,论及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传统窑居村落的形态、窑居村落的民俗与文化和窑洞民居的装饰特征,以及黄土高原窑居村落的更新与发展。
  实例评析篇以大量精美的实例图片和逐例评析文字分类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窑洞。这些丰富的图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摄影家张小郁先生在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侯继尧教授和基金项目负责人王军副教授亲自率领下行程万里进行调查、测绘、拍摄而成的。其中:
  第三章评析典型的窑洞村落,主要展示晋南与豫丙的下沉式窑洞村落,如河南省巩义市西村下沉式窑洞村落的空中摄影(留华日本博士生八代克彦摄)和山西省平陆县下槐村下沉式窑洞群等。
  第四章评析各地窑居和窑洞学校,展示了陕北窑洞、渭北窑洞、陇东窑洞、洛阳窑洞和郑州窑洞诸例。
  第五章评析具有耕读文明的窑居村落及窑洞庄园: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清代窑洞民居聚落、陕西米脂县刘家峁姜耀祖窑洞庄园、杨家沟扶风古寨、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清代窑洞民居精粹、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窑洞庄园。
  附录为本世纪中外学者对中国窑洞的研究文献。
  本书第一章、第四章、附录为侯继尧撰写,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为王军撰写。

本单详情











































 


作者:侯继尧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24422     
出版时间:1999-9-1
开本:16
页数:184
定价:98 元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与实例评析篇两大部分。理论篇从保护生态环境、节能节地,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研讨中国窑洞对未来建筑学发展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一章阐述窑洞产生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和窑洞民居的分布与类型。第二章论述黄土高原和自然景观,传统窑居村落的形态,窑居村落的民俗与文化,窑洞民居的装饰特征,进而讨论了黄土高原窑居村落的更新与发展。本书可供相关专业研究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土木建筑系师生参考,也可供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旅游者欣赏保存。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中国窑洞概论
一、中国窑洞产生的自然条件
(一)中国黄土的分布
(二)黄土的形成
(三)黄土的地质划分
(四)黄土的物理性质与窑洞的关系
(五)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与窑洞民居
二、中国窑洞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穴居时期
(二)人工穴居和半穴居时期
(三)窑洞民居的形成
三、中国窑洞民居的分布与类型
(一)中国窑洞民居的分布
(二)中国窑洞区的划分
(三)中国窑洞的类型
(四)各区窑洞民居的特征
第二章 黄土高原窑洞聚落环境
一、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自然环境
(二)黄土高原民居概况
二、传统窑居村落的形态
(一)丘陵沟壑区的冲沟村落
(二)高原沟壑区的村落
三、窑居村落的民俗与文化
四、窑洞民居的装饰特征
五、黄土高原窑洞村落的更新与发展
(一)窑洞的优势
(二)窑居村落的困境
(三)窑居村落面临的选择
(四)窑洞的发展与未来
实例评析篇
第三章 窑洞村落实例
一、陕西渭北窑洞村
(一)淳化县十里原乡梁家庄村
(二)乾县韩陵乡韩家堡村
二、豫西窑洞村
(一)洛阳邙山乡苗沟窑洞村
(二)洛阳邙山乡冢头村
第四章 窑洞实例
一、窑居实例
(一)陇东庆阳县南大街83-86号张宅
(二)河南省洛阳市冢头村郑连亭宅
(三)陕西省乾县韩家堡村混合窑院
(四)陕西省乾县韩家堡村韩文新宅
(五)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村薄宅
(六)河南省荥阳县竹川仓宅
(七)河南省洛阳冢头村郑真洁宅
(八)河南省荥阳县田六宅
(九)河南省洛阳市冢头村刘学诗宅
(十)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庄革新实验窑洞
二、窑洞学校实例
(一)陕西省榆林农校
(二)陕西省米脂中学
(三)陕西省延安大学学生宿舍
第五章 具有耕读文明的窑居村落——“寒窑”的升华
一、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清代窑居村落
二、陕西省米脂县刘家峁姜耀祖宅院
三、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技扶风古寨
四、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
五、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窑洞庄园
附录 中外学者对中国窑洞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