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伯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91535
出版时间:2010-11-1
开本:16
页数:1692
定价:248 元
内容简介:
这次《中国医学文化史》改版重梓,将笔者所著《中国医学文化史》和《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收入其中,全书以《中国医学文化史》总其名。
此次合版,就将原文化史中之“佛教与中医”,“景教、伊斯兰教等对中医文化的影响”及“医学的跨文化传通”三章移并本版第二卷。本版第一卷中则增加了“中国历史上的天花治疗和人痘预防接种术”、“中医文化的主流发展”、“中医生命之根和未来前途”三章。第二卷中则增写了中国人痘术传到欧美的历史、近些年西方针灸热、中医热的掀起、中西医文化比较、医学跨文化传通的某些规律等等内容。这些增写章节包含了我近年在英国做中医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
目录:
(上卷)
总序
英文摘要
自序
凡例
第一编 中国医学起源的文化背景
第一章 原始中国人及其卫生文化生态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态和文化
1.人类起源与中国
2.中国的旧石器文化及自然生态
3.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及自然生态
二、中国早期人类的体质和疾病
4.原始中国人的体质及演化
5.考古病理学方面的发现
三、原始中国人的卫生文化及能力
6.“南巢北穴”的居处卫生文化
7.钻燧钻木取火与熟食卫生
8.饮食卫生文化及其他
9.衣着卫生文化
10.原始舞蹈、音乐和体育运动
11.“食人之风”与丧葬卫生
第二章 原始思维、原始崇拜与医学文化
一、原始思维与医学文化
12.“集体无意识”和神秘感受
13.关于“灵魂”的观念
14.实物器用的体验和积累性思维
二、原始崇拜及与医学的关联
15.自然崇拜
16.图腾崇拜
17.生殖崇拜
18.祖先崇拜
19.鬼神崇拜
第三章 原始生老病死观和对长生不死的追求
一、最早的生死观
20.人类生命含义的最初理解
21.生从何来
22.死亡意味着什么
23.关于人体和解剖的初步知识
二、最早的疾病观和病因认识
24.什么是疾病
25.鬼神致病论及其他
三、对长生不死的追求
26.鬼神与长寿
27.不死之乡不死药
第四章 巫觋世界的治疗之术
一、巫觋世界
28.“绝地天通”与巫觋
29.巫术的行为特征与心理基础
30.巫术与宗教及科学
二、巫医与巫药
31.上古巫医
32.祝禁、钻卜与医学
33.占星、占梦与占筮术
34.大傩驱疫和祓禊之祭
35.按摩乎?灸熨乎?草药乎?
36.《山海经》中的巫药
第五章 医学启源
一、医学起源的概念和相关诸因素
……
第二编 本土哲学思想、宗教及政治对医学的浸融
第三编 生态环境、科技及一般文化习俗中的医学
第四编 中医文而化之的过程和结晶
(下卷)
下卷 原序
英文摘要
第一编 中医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交流
第一章 迹寻影辙超迈远古
一、西王母与不死之药
1.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2.西王母原型之蠡测
3.十巫所操不死之药
二、徐福东渡扶桑觅求仙药
4.徐福东渡扶桑
5.海上三神山及羡门方士
三、丝路.张骞.香药
6.张骞再通丝路带回胡药+
7.汉武帝赐药与西使献香药
8.张骞副使通身毒(印度)
第二章 中朝医学金石之锲
一、中国医学文化传人朝鲜之肇端
9.朝鲜筒史
10.药商瑕丘仲建扶馀国
11.知聪携医书到高句丽
二、高丽的人参、针术和僧医
12.高句丽的金丹、其他道地药材
13.高丽针灸师及高丽老师方
14.僧医与《新罗法师方》
三、医官医籍与药材交流
15.朝鲜医学仿唐宋制度
16.中朝医学交流至宋大盛
17.医药往返绵延不息
四、东医集成而自立体系
18.《济众立效方》与《乡药集成方》
19.《医方类聚》
20.“第一名医”许浚编撰《东医宝鉴》与东医学派的兴起
21.明清中朝医学继续交流
22.中国治天花和种人痘术传入朝鲜
23.《寿世保元》与“四象医学”理论
第三章 一衣带水同明相照
一、中国移民和医学传日
24.中国移民分批多番入日
25.汉医经朝鲜入日
二、佛法东传挟汉医而进
26.遣隋、唐使僧惠日到华学医
27.大化改制制定《大宝律令》仿唐医制
28.唐鉴真大师入日兼传医药
29.入唐使学医回日成名医
三、日本汉方医学第一次大总结
30.九世纪《日本国见在书目》的汉方医籍
31.《大同类聚方》和《金兰方》集汉医之大成
32.丹波康赖与《医心方》
33.丹波医学为日本汉方奠基
四、吃茶养生及中国茶文化的浸染
34.日本闭关锁国期的医学衰退
35.入宋僧荣西携茶种回曰《吃茶养生记》启茶文化风气
36.日式茶道
五、宋元明清医学的再度传日
37.日本医家医著袭承汉医汉方
38.室町医学三书:《顿医抄》、《万安方》、《福田方》
39.李朱医学、仲景方术风靡日本
40.日本翻刻中国医书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