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艺术的历史与事实》《艺术的历史与修正》由吕澎老师主讲的专业课“20世纪中国艺术史”学生论文集编撰而成,是书写艺术类论文的参考读本。原价126元,现团购价40元,全国包快递

×

推荐理由

16开软精装
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教授吕澎编著
由“20世纪中国艺术史”课程的学生论文集编撰而成
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艺术类论文参考读本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读者评论

◆如果写民国时期的艺术类论文,还是比较有用处的
——米米


◆一本系统阐述现代中国艺术史的学生论文集。很有看头,仔细地看,会在里面发现很多有趣的内容
——志远


◆作品“左顾右盼”在不停强调的关键词就是“疑惑”与“沉思”,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艺术也同样需要“左顾右盼”。
——张宋振

编辑推荐

《艺术的历史与事实》
  由美术史论系2003、2004级本科学生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课程论文(吕澎老师主讲)编撰而成。《艺术的历史与事实》分为上下卷,此次出版的是1900-1949之间的研究文集,1950-1999部分将在本学期完成。在“下卷”出版后,两本文集将共同构成这一百年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文献。文集的论文选题是在老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吕澎老师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同学们不仅夯实了写作基本功、了解了论文写作的基本学术规范,同时也学习到了出版编辑技巧,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创作和日后美术史研究方面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艺术的历史与修正》
  是一本针对中国美院史论系二年级学生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以及综合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所进行的一次教学设计的学生作品集。书中的作品在创作观念上无芥蒂,放手描绘当今时代的风流人事,无需文章标榜时代感,无意留心当代中国油画的各种流行标签或实验风格。其中有些作品整体给人一种很环保的感觉,把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利用起来了,而且很好看头,仔细地看,会在里面发现很多有趣的内容。                                   

作者简介

    吕澎,1956 年出生于重庆。1977—1982 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1982—1985 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1986—1991年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1990 —1993 年任《艺术 • 市场》杂志执行主编;1992 年为“广州双年展”艺术主持;2004 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9 年,第53 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策展人【联合策展人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2010 年,“改造历史:2000-2009 年中国新艺术”策展人。2010 年,伦敦Louise Blouin Foundation “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策展人。2011 年,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策展人;2011 年,“2011 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兼当代艺术展策展人【联合策展人阿基莱 • 伯尼托 • 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2013 年,第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历史之路”策展人;数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展览的策展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
  主要著作:《欧洲现代绘画美学》(岭南美术出版社1989 年版)、《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1999 年再版)、《艺术——人的启示录》(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 年版)、《20 世纪艺术文化》(与易丹合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年版)、《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 年版)、《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与易丹合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年版)、《艺术操作》(成都出版社1994 年版)、《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20 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2009 年增订版)、《艺术史中的艺术家》(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年版)、《美术的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1979 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与易丹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年版)、《20 世纪中国美术编年史:1900-2010》(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年版)、《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与孔令伟合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年版)。
  主要翻译著作:《塞尚、凡 • 高、高更书信选》(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 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再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再版)、《论艺术的精神》The Spirit in Art,(康定斯基)(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 年版)、《风景进入艺术》Landscape into Art,(肯尼斯 • 克拉克)(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 年版)等。

本单详情






















 


艺术的历史与事实: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若干课题研究(1900-1949)
产品详细信息
作者:吕澎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1028229   
出版时间:2006-2-1
开本:16
页数:455
定价:58 元
内容简介:
  很多年过去了,艺术理论和艺术历史的研究已经成为各个艺术院校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内容。可是,如果我们将观察的视线限于20世纪的“艺术的来历”就会发现,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一部贯穿这一百年中国艺术变化的历史著作。大量的艺术家评传(包括传记、研究文章)、时期或专题研究以及文献资料不断出版,可是,由于过去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原因,我们还没有一个关于这一百年艺术历史的整体面貌。任何人都能够发现,尽管有卷叠浩繁的著作涉及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直至处于所谓全球化时代的1999年的这段历史,但在很大的程度上讲,我们对这个时期艺术历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太多的基础工作需要去建设,而教学或者说在教学中提示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重新观察这段历史是这个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编辑这部文集是我用一学年的时间讲授“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教学内容之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考察,这样的结果是, 03、04级的五十八位学子将在一年的时间里共同完成关于这一百年艺术历史中的若干重要课题的思考与研究,不但如此,他们显然对历史有一种悟性,他们清楚20世纪的历史总与晚清、尤其是1840年之后的形势有脱离不开的干系,所以,他们也将自己的眼光投向了1900年之前,投向了与之后一百年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以说明历史的真正姻缘。尽管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但是,天赋、刻苦以及良好的学校环境给予了他们分析和判断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在选择课题、思考问题方面不时表现出敏锐与专业意识。自然,同学们在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过去不曾有的看法,无论成熟与否,我认为是应该给予提倡的,思想的自由是学校教育必须给予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润育着学生的进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画的命运:文人画、改良与趣昧转向
 1.趣味与传统——论晚清中国画趣味转型
 2.关于海派绘画商业化的探究
 3.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
 4.湮没在译海中的画家林纾
 5.变异与创新的距离
 6.陈师曾的文人画概念
 7.朽者不朽——论陈师曾的艺术贡献
 8.文人画新论——陈师曾文人画概念之我见
 9.齐白石绘画思想之变化
 10.张大干敦煌之行
 11.现包孕之精博——张大干先生敦煌行
 12.传统艺术的捍卫者潘天寿
 13.中国画的改良
 14.三十年的“革命”
 15.传承与改良——岭南画派关于中国画改良
 16.高剑父国画改良的思想资源
 17.岭南画派与林风眠——关于“中西”方面的探索与不同
 18.革命画师高剑父
第二部分 西方的影响
 19.历史的片断与猜想——关于清末广州十三行外销画
 20.封尘的历史——土山湾画馆
 21.向西方主动学习后的思考
 22.胡适的艺术观念与实用主义——从艺术领域看新文化运动的个案
 23.20世纪上半期西方艺术的流入及其影响
 24.天马会在20世纪20年代
 25.中西绘画的并立和交融——以20世纪20年代的社团为例
 26.写实主义在中国——写实主义的进入与写实绘画的问题
 27.在时间中理解时间——试论中国早期现代主义绘画
 28.中西方美术的对比
第三部分 留学、启蒙与美术教育
 29.中国油画的先行者——中国美术史上的留学运动
 30.冯钢百——坎坷中走出的大师
 31.李叔同在“一师”:1912—1918
 32.一江春水向东流——20世纪初的留学运动
 33.启新艺术之蒙——以林风眠为例看新艺术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34.西方文化对蔡元培的美术思想的影响
 35.蔡元培的美育实践
 36.蔡元培主要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7.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美术教育及影响
 38.开拓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术教育
 39.颜文梁与苏州美专
第四部分 艺术、政治与革命
 40.鲁迅的美术兴趣
 41.鲁迅美术译著的终极目标及其它
 42.鲁迅对外国木刻的介绍及其观念
 43.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
 44.鲁迅领导下的革命木刻运动
 45.左联时期版画的一些介绍
 46.延安的艺术:政治与艺术标准的确立
 47.延安时期的木刻运动
 48.抗战时期的延安美术
 49.古元
第五部分 通俗艺术、现代设计与摄影
 50.关于月份牌的研究
 51.海上 光影 年华——月份牌艺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缓冲作用及其地位问题
 52.装饰艺术的时代特征和设计的关系——近代装饰艺术与设计在装饰画、雕塑、建筑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53.20世纪上半叶中国装饰艺术与设计
 54.陈之佛,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先驱--
 55.摄影的形状——从分析郎静山作品中得出的一些摄影的看法
 56.矛盾中的变化——石库门里弄民居的形式与功能所反映出的趣味和观念
第六部分 艺术史:研究与方法
 57.民国年间《历代名画记》研究状况
 58.论艺术史写作中的“控制力”


艺术的历史与修正
产品详细信息
作者:吕澎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1032318   
出版时间:2007-3-1
开本:16
页数:227
定价:68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二年级“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以及综合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进行的一次教学设计的结果。史论系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有写作艺术史的基本能力,尽管写作艺术史的专业能力显然不是四年学习中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对于个别同学来说也未必,但这不是不给学生进行写作机会的理由。鉴于上学年我安排学生的已经是对艺术史具体单个课题的研究,同时也考虑到选修课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方向(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新媒体、建筑等等),他们对写作本身缺乏兴趣而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为了将教学要求不同的两个课结合起来,我给选修课的同学安排的作业是修改20世纪中任何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以便他们对某个艺术家的艺术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而让史论系的同学针对选修课的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性的评论,练习写评论文章。为了让这样的作业能够得到有效的交流,并且让史论系的同学实践展览策划和组织,我也让高年级的同学充当策展人和组织者,总之,我希望教学工作由师生共同来进行,有交流、互动、协调,并且在展览实践上尽可能靠近专业要求。                                   
目录:
吕澎 序言
蓝庆伟 前言
第一部分 文本
钱乃婧 “学古而变,取洋而化”
陆蓓容 会心岂在多
白晶文 从素描艺术到浮雕艺术——浅析奚秀霞的浮雕
吕明翠 心灵的坚守——观何泳霖作品《原罪》
钮俊卿 游走在中国画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关于李冉对徐悲鸿《树上》(1940年)的变体
慈玥剑 白石
穆争 经典的传承——解读漫画《新“三毛”流浪记》
李琪 从物质匮乏到精神空虚——解读《人群》
杨秀才 一次“倒退”的尝试——对陈之佛花鸟画中装饰设计情结的思考
卜欣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略谈潘天寿绘画中的“传统性”
闫信利 传统的继承与形式的创新——解读陆俨少的作品与其变体
禹培龙 国画精神的抽象化表现——尝试黄宾虹山水画中精神的变体再现
王道杰 天地精华,吐心中真情——体会王开通的变体画《山河水》
刘晓玲 国画 生活 传统——对李可染山水风格运用的一次尝试
杨倩倩 历史情境的再现——解析陈妍晖《江山如此》
高松寅 红色的变迁——读王亚霞的《风雨红岩》
刘璟 红色的渗入与渗入的“红色”——对渠国强《新红岩》的解读
陈淡宁 “文革”,我开始摇滚了——刘晨旭和他的“过去与现在的记忆”
洪羽 从抗战“平面”走到抗洪“现实”——评高桂子抗洪题材油画一张
谭洁 另一种继承和发扬——赵潇变体刘海粟《黄山白龙潭》
陶寒辰 对历史与艺术的重新解读——浅析蒋坷均和他的作品《父亲……父亲!!父亲,父亲。父亲?!》
薛路 关于《“田”系列1号》的几个关键词
李清 中西融合与传统回归
张书彬 心灵的净化,心性的融合——观陈伟颜变体画《红蜻蜓》有感而发
李静 解读之作——《<墙上秋色>的“萌芽”》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