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奖得主、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扛鼎之作《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全三册,总计约一百万字,以醇厚的文笔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鲁迅一生复杂的生活与精神历程,配以优美的版画插图,全景式再现了鲁迅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刻画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和社会众生相,堪为一部建立在丰厚史料积累、秉承科学实证、借鉴鲁迅思想研究成果等基础上的集大成之作。定价135元,现团购价45元包邮!
★ 16开平装,华文出版社出版
★ 全书选择鲁迅一生的早、中、晚三个点,分为《会稽耻》《野草梦》《怀霜夜》三部曲
★ 中国鲁迅研究会原会长林非、文学评论家陈骏涛、鲁迅研究专家郜元宝、作家凹凸、日本鲁迅研究专家李冬木、韩国鲁迅研究专家朴宰雨联袂推荐
★ 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网等深度报道
★ 一部富有时代精神的史诗性著作,一部“近于真相”的鲁迅全传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是一部建立在丰厚史料积累、秉承科学实证、借鉴鲁迅思想研究成果等基础上的集大成之作,是记录大时代背景下鲁迅生平经历、复杂的生命精神、呈现鲁迅真相的一部鲁迅全传,也是一部富有时代精神的史诗性著作。作者以醇厚、凄美、逼真的文笔,富有诗意地描述了鲁迅一生复杂的生活与精神历程,呈现出一位“近于真相”的鲁迅。
全书字数总计约一百万字,选择鲁迅一生的早、中、晚三个点,分为《会稽耻》《野草梦》《怀霜夜》三部曲,是全景式再现鲁迅和那个时代的长篇文学传记,旨在刻画鲁迅作为中国二十世纪zui痛苦的灵魂的心灵史,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物的社会众生相,展现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会稽耻》以绍兴鲁迅青少年时代从小康到没落的坎坷经历为主线,展现晚清中国社会的腐朽、没落与少年鲁迅——樟寿的精神成长。
《野草梦》以北京鲁迅中年写作《野草》《彷徨》时期与女师大学潮、三一八惨案、许广平爱情的纠葛为主线,展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与文人心态。
《怀霜夜》以上海鲁迅晚年与瞿秋白等的友情为主线,展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画面和围绕在鲁迅身边的各色人物的社会众生相,以及当时革命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不同时期,鲁迅生活的环境不同,三部曲表现的风格亦不同,《会稽耻》突出绍味,《野草梦》突出京味,《怀霜夜》突出海味。三部曲近一百万字,三部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成书。
本书在广泛搜集、校核鲁迅回忆录和有关史实基础上辅以笔者的文学想象与学术评议综合、融汇、“炼化”而成。文中使用了大量回忆文章,所有资料标题都附在书后的参考书目中。鲁迅研究虽然持续近百年,但是仍然有许多史实存有疑难,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经无法验证。例如“两个口号”的论争等问题就存有多种说法,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尽全力搜寻所有的史料,进行严格的考证。然后,用白描的笔法把事实写出来,由读者自己去判断。
鲁迅思想的前瞻性,直到今天这个时代,仍然适用,我们总能从他的话语中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活着的人,能从鲁迅的话语、鲁迅的传记中学到什么呢?当我们对某些社会问题有疑问、有不平、有感慨时,当我们的人生遭遇挫折、茫然无助时,读读鲁迅吧,想想我们活着该做些什么。
张梦阳先生研究鲁迅多年,掌握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所以他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翔实记录了鲁迅的一生,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文字醇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感。
——中国鲁迅研究会原会长 林非
张梦阳的《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国鲁迅学通史》已称不朽,今复以十数载“炼化”《鲁迅全传》,突破同类撰述瓶颈,如此壮举实属罕见。斯世得见斯书,诚槁梧而留独弦,秋昊尚遗疏星,可告慰往圣并昭来叶。
——鲁迅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郜元宝
很希望能有真正还原鲁迅本来面目的研究问世,其中也包括关于他的文学传记作品。张梦阳先生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正是在我等这样的期待中降生的。
——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陈骏涛
鲁迅的传记可谓多矣,然张梦阳先生的《鲁迅全传》却是戛然独造:它以史为经,全面、周致,每一细节都有文献根据;以文画魂,沉潜、细密、通透,诱人进入历史现场,与传主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极具艺术张力。其语言,从容、醇厚,直逼鲁迅小说风韵,让人拍案称奇!
——作家 凸凹
若论对“鲁迅资料”掌握得全面和系统,张梦阳以外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人。四十余年的浸泡和数百万字的论著,看似与“文学”无关的漫长的科研“劳役”,如今却酿制成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浑然一体地熔铸进“鲁迅”这个人物的历史故事里。
——日本当今著名鲁迅研究专家 李冬木
张梦阳先生的《鲁迅全传》记载了鲁迅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其规模之宏大,运笔之精辟,描写之逼真,真是难得。
——韩国鲁迅专家,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 朴宰雨
张梦阳,194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成果有:《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五卷一分册,共一千万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鲁迅学通史》(三卷,共一百八十七万字),获国家图书奖,收入《中国文库》;《鲁迅全传》(三部,共一百万字),获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另有学术随笔集《静斋梦录》《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张梦阳散文精品集》《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鲁海梦游(张梦阳卷)》和《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叙事抒情长诗《谒无名思想家墓》;译著《中国人气质》(与人合译)及长短文章数百万字。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之会稽耻》
作者:张梦阳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5500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开本:16开
页数:338
定价:38元
目录
序幕 绍兴古街
古街
酒店
惊天大事
第一章 三味书屋
书屋
后园
老寿先生
第二章 败落的肇始
异样的目光
“三味”的来历
杀头!杀头!!杀头!!!
第三章 乌篷船
船上行
忆童年
“老和尚转世”
姆娘
第四章 皇甫庄
偏要吃给你们看!
琴表妹
“一定要报这恶狗的仇!”
复仇
影写绣像
范啸风
女吊
第五章 周福清
杭州狱府
过堂
巡抚崧骏
第六章 娱园
冬雨
读《红楼梦》
春雪
女衫
雪罗汉
第七章 圣旨压魂
光绪皇帝
周伯宜
送别
慰藉
第八章 归家
梅雨
酒客
街市
“早”
《花镜》
阿云
第九章 从夏熬到秋
苦夏
“红蝙蝠”
长庆寺
“四个儿子”
秋雨
花牌楼
秋决
第十章 过年
祭灶
从祝福到除夕
新年
《海仙画谱》
父亲吐血了!
第十一章 春寒
清明上坟
坟邻的儿子
回家船上
安桥头
广思堂与武秀才
第十二章 又是从夏熬到秋
夏殇
宝姑
“白光”
说戏
颤栗
萧瑟秋风今又是
第十三章 父亲病了
转喜为忧
家有长子
从当铺到药店
情在书屋
第十四章 父亲的死
辞世
葬仪
无言
寂静
博览
第十五章 寿陪侍祖父
夜航船
西兴渡江
清波门
祖父
可怜的人间
幻想
第十六章 世相百态
夜梦
台门内
台门外
酒店轶闻
第十七章 故家败相
周四七死了
周桐生回来了
读李贺
分房会议
郁闷
第十八章 绍兴乱了
饥民
流言
骚乱
镇压
“救中国!”
“戛剑生”
大清音
第十九章 走异路,逃异地
阿如死了
人言可畏
被迫逃离
杭州行
“穷出山”
别诸弟
周树人
尾声
参考书目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之野草梦》
作者:张梦阳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5517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开本:16开
页数:346
定价:39元
目录
序幕 北京古城
古城
广和居
鲁迅先生
第一章 秋夜
西三条
八道湾
大上海
第二章 女师大
许广平
刘和珍
杨荫榆
许寿裳
第三章 过客
“野草”十株
忆往昔之一(1903—1908)
《过客》
第四章 丁香花开了
一个“小学生”的来信
“兄”字的解释
花香弥漫的小院
第五章大苦闷
“秘密窝”
忆往昔之二(1906—1913)
叩问嵇康
《死火》
第六章 青年们
许钦文兄妹和俞芬姐妹
《莽原》
沙滩“红楼”
忆往昔之三(1914—1922)
第七章 端午节
“害马”
地狱里的梦
“酒戏”
忆往昔之四(1922)
东安市场的小宴
第八章“训词”·“嫩弟”·“小刺猬”
“训词”
“嫩弟”
“小刺猬”
第九章 颓败线的颤动
难忘的日记
忆往昔之五(1923—1924)
再问嵇康
士穷而后文工
第十章 七月的晚风
“立论”
尚钺
《死后》
第十一章 酷暑八月
酷暑
温暖
未名社
郁达夫
《答KS君》
第十二章 秋天的果实
宗帽胡同
《孤独者》
“你战胜了!”
《伤逝》
第十三章 诗意的栖居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第十四章 冬日的冷箭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陈源的“闲话”
受伤的鸽子
第十五章 三一八惨案
惨案
洗尸
祭奠
第十六章 北京避难
尾声
参考书目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之怀霜夜》
作者:张梦阳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5524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开本:16开
页数:498
定价:58元
目录
序幕 上海外滩
外滩夜影
杨之华
大陆新村九号
第一章 秋之白华
秋白囚室
石榴树
医生和记者
“劝降”和“审问”
就义罗汉岭
第二章 诸夏怀霜
人生知己
《海上述林》
之华思秋
第三章 内山书店
内山完造
为秋白辩护
一面
第四章 三弟一家
周建人
王蕴如
周晔
第五章 相濡以沫
壶套暖心
“文学家的女人”
爱情的结晶——海婴
第六章 北平忆旧
俞芳
李霁野
苦雨斋
第七章 杂文战场
《申报·自由谈》
正义的声音
《清代文字狱档》
《病后杂谈》及其之余
病后杂谈
“悬想”
第八章 胡风与梅志
迎风返国
结识鲁迅
情遇梅志
“皇宫”里的家宴
《故事新编》
第九章 萧军与萧红
“两萧”传奇
来到上海
鲁迅的宴请
首访大陆新村九号
给《生死场》写序
第十章“横站”
弄堂“阿金”
当局的监视
内部的隔阂
第十一章 外国记者
山本实彦
斯诺
史沫特莱
第十二章 雪峰回沪
冯雪峰
棘手的工作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宋庆龄的信
代笔拟稿
仲夏夜的晚风
第十三章 萧红的苦闷
“两萧”的矛盾
萧红烟云中的鲁迅
萧红东渡
第十四章 答徐懋庸信
徐懋庸
周扬
茅盾
巴金
第十五章 写于深夜里
“第一个师父”与“暗暗的死”
《“这也是生活”……》
《死》
《女吊》
未完成的著作
《三十年集》
第十六章 探视者
增田涉
许钦文
徐诗荃
第十七章 临终前的活动
《海上述林》上卷成书
“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木刻展览会
怀念章太炎
访问鹿地亘
第十八章 鲁迅之死
病情恶化
内心独白
紧握广平的手离世
哭别
第十九章 葬礼
鲁迅逝世后的巨大反响
万国殡仪馆
万国公墓
北平的悲痛
萧红在日本的哭声
尾声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