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开软精装
★ 由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编写
★ 《追问历史》是继《万历十五年》《天朝的崩溃》之后又一部反思中国历史的力作
★ 《重新发现历史》尹振环,杨继绳,黎鸣吴,思联袂推荐
★ 《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于建嵘,鄢烈山,笑蜀,信力建联袂推荐
◆很不错的文章集,饱含人文情怀,针砭时弊,有几篇极其精彩至今回味。中国基层政治组织建设与改革才是社会改革的金钥匙。
——缺德的苹果《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
◆吴祚来是个直言不讳,用词犀利,又时不时来几句冷嘲热讽的辛辣学者,再看他的书,你又不得不惊讶,如此一个十足愤青,竟可这般温声和气谈现今时政,但每个轻许认可之后,都隐着沉重的弩声。对于改善与进步我们应当看到,但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我们才爬了一点点。
——江引 《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
◆旗帜鲜明的批判秦王朝的暴君专制以及中国的帝王文化传统。
——匆匆飞狐 《重新发现历史》
◆这本书可以说是引领我重新进入历史研究的一个入口,一个通道,但就个人观点,儒家思想适合现代更甚过去,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学术思想没有研读,以上的看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定在进一步研究之后对此进行总结思考。
——Falcon 《重新发现历史》
◆以杂文的形式批判历史,思古今,很有思想的历史见解,推荐
——jennyljd 《追问历史》
《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准公民社会我们的人文思考)》
收录了作者吴祚来对公民社会建设与人文精神的真诚思考,具体分为政治话语、城市论衡、基层叙事、社会公义、科教之道、网络传播、文化情思等八章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重新发现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软肋的剖析》
以全新的视角解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重谜团。尹振环,杨继绳,黎鸣吴,思联袂推荐。
《追问历史:对历史常识的质疑和颠覆》
这是第三版,十年来常销不衰,由著名历史学家《潜规则》一书的作者吴思作序,是继《万历十五年》《天朝的崩溃》之后又一部反思中国历史的力作。
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
作者:吴祚来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9787801787200
出版时间:2010-11-1
开本:16
页数:237
定价:26 元
内容简介:
收录了作者吴祚来对公民社会建设与人文精神的真诚思考,内容不仅涉及近年来社会生态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从章节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所涉范围之广:政治话语、城市论衡、基层叙事、社会公义、科教之道、网络传播、文化情思、“无形”传承,文章合为时而作,《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准公民社会我们的人文思考)》里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力,和出于公义的良苦用心。公民社会的建设与转型、人文精神、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改良与进步,是作者关注与探讨的核心问题。
作者简介:
吴祚来:知名学者、专栏作家。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并为信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天大(香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主编有:《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中国青少年年鉴》,《阅读奥林匹克》丛书等,出版专著有:《阅读奥林匹克》(古代卷:上、下)、《文化是一条河流》、《中国古典艺术观照》等。在各大媒体发表时评与文化评论文章近五百篇,个人博客文章2000余篇(数千万点击率)。多次被门户网络媒体评为年度十大博客、百位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
重新发现历史
作者:刘济生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9787801787170
出版时间:2010-9-1
开本:16
页数:357
定价:32 元
内容简介:
此书是刘济生教授对传统文化反思的力作。全书分四辑,第一辑秦家店批判;分析了中国秦王朝的政制与阶级基础;第二辑帝王文化,揭露了中国历代帝王的阴暗心理、腐朽生活和血腥争斗;第三辑历史上的左倾,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所谓改革的负面作用;第四辑孔孟之道解读,总结了儒家思想的精华与历史局限性。作者的观点冷静公允、视野开阔、令人沉思、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刘济生,汉族,1949年2月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有周恩来思想与生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中国改革、传统文化等。在国家级和省级32家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参编《周恩来大词典》、《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版专著《解读周恩来》、《历史的误读》、《突破与变革》。提出了周恩来精神、秦家店、四大传统文化、历史上的左倾等概念与命题。
追问历史
作者:刘兴雨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9787801787798
出版时间:2011-1
开本:16
页数:255
定价:26 元
内容简介:
刘兴雨先生历尽五年心血所著(《追问历史》一书,终于得以出版,可喜可贺。承蒙广大读者垂青,迅速得以再版,让人感慨万千。
刘兴雨是在用生命为历史立言,每一个字背后都渗透着他的良知、激情、理性和磨难。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查证考据、多少次扼腕叹息……在生活中他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在做文章时他同样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他没有被权力异化,同样没有为赢得市场而媚俗。他吃着方便面,喝着稀饭,一边含辛茹苦地培养着儿子,一边痛心疾首地为中华民族苦苦寻找着精神的出路。
好像是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历史每一个字都可疑。刘兴雨不仅是一个爆破手,更是一个建筑师。刘兴雨先生用自己的才华和耐心,通过对历史常识的颠覆和普及,以及对历史细节的复原,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神经,仿佛夜来的风雨和啼血的布谷,生发春的气息。《追问历史》一书的价值,既不同于学院派历史学家的枯燥沉闷,也不同于流行文人的慷慨激昂,而是力图唤醒国人麻木灵魂中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让每一个公民感受到思想的尊严和人的尊严。
中国的知识界,大多是被专制异化的软体动物,要么就是哗众取宠的名利之徒。《追问历史:对历史常识的质疑和颠覆》的再版,既说明了吾道不孤,又为媚俗成癖的中国作家和摆弄花拳绣腿的小杂文家展示了严肃的力量。
作者简介:
刘兴雨,当代杂文家,名列中华杂文网89位中国杂文家行列。1955年12月出生于辽宁本溪,1983年毕业于辽宁师大中文系。连续9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杂文》等杂文选本,连续4年入选《中国年度文史精华》选本。有50多篇作品入选40多个国家级选本。
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贾植芳于仙逝前在网上发文称:“刘兴雨,好样的!文章谓天下一绝,鲁迅先生的骨髓流淌在现代人骨骼中的一种写照。”
《追问历史》是他用5年时间写成的杂文随笔集。通过对历史上大家熟悉而有误解的事件和人物的剖析,结合现实,进行文化与人性的探讨。2003年10月出第一版,2004年再版两次,并有了盗版。多次荣登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图书排行榜。
该书出版后,读书界反响强烈,成为《新书推荐》2004年第一期推荐的十本书之一。《中华读书报》、《创新作文》将他与铁凝、王朔、余华、王小波、孔庆东等6人的作品并列向读者推荐。翰林芬芳网站将他的书与柏杨、林语堂、余秋雨的书一起向大学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