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超低价17.9元!“自然国学丛书”3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科技”,如蚕桑丝织、颐和园景观的周易智慧、《国语》提到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从不同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科技内涵。

自然国学,是指国学中的科学技术及其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研究,社会上常常不知道国学中有自然国学这回事。本丛书从全新的角度,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详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每本书都是各领域资深学者的长期学术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海天出版社出版
其他国学类图书相比,本丛书是从传统自然观、传统科学技术的角度来阐述传统国学,因此观念新、角度新、内容新,是具有突出创新特色的国学类图书
具有重要的文化创新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有填补意义
“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强调“紧紧围绕中国传统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交互相融”这个纲要进行写作,大专家写小书,图文并茂,文字通俗,阅读轻松,开卷有益

3册分别为:《〈周易〉智慧与颐和园文化景观》《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轻纨叠绮烂生光:文化丝绸》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编辑推荐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传统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结出了丰富的成果。本书通过阐述它在传统农业、中医药、冶金、器械(弓箭、车辆)、音乐、水利、阴阳历等的应用,列举一些事例,加以说明,以显示有关的中华传统科学技术是归属于一个与西方科学技术体系的“优胜劣汰”等存在很大差异的另一个科学技术体系。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笔者徐道一认为: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论断可以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更合理地解释大多数事实和现象,显著优于“优胜劣汰”的发展观。“和实生物”与“优胜劣汰”观念存在显著区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立足于不同事物各有特点,强调各有长处,相互包容,以他人长处来补充自身的不足,着眼于发挥整体协调性,达到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的效果;而“优胜劣汰”则强调某一事物的所谓“优势”,而对所谓的“劣势”事物则忽视,以促其淘汰。

【作者简介】
徐道一,1934年生,浙江鄞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工作,研究员。曾从事数学地质、天文地震、天文地质、天地生综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发起和组织了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20世纪90年代提倡天地生人系统观。代表性著作有:《数学地质引论》、《天体运行和地震预报》、《天文地质学概论》、《中国天文地质事件》(英文版)、《周易科学观》、《周易与当代自然科学》、《周易与21世纪》等,已发表论文410余篇。

《轻纨叠绮烂生光:文化丝绸》
本书以各个时期的蚕桑丝织生产为“经”,阐述丝绸这项大发明具体出现时间以及它又是如何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蚕桑丝织技术为“纬”,阐述丝绸技艺特色及对其他工艺技术的影响;以丝绸文化和丝绸对外输出为“花”,以窥探丝绸几千年发展不竭的原因和蕴含在丝绸中的人文追求。
首先,把丝绸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展示清楚。其次,从经济、实用的角度,看丝绸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三,从技术的角度,看丝绸特色及技术发明创造点。第四,从丝绸对社会秩序和人民思想的影响,看丝绸的文化意义。第五,从丝绸的对外输出,看丝绸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第六,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兼顾趣味性,收录一些与丝绸有关的故事,以说明问题。期望读者阅后能从中国丝绸兴衰起伏的史实中,寻求本源,理清脉络,对中国丝绸的历史地位有个大概印象。

【作者简介】
赵翰生,1962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纺织史研究,出版专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部分章节)、《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等5部,发表纺织史论文及科普文章30余篇。

《〈周易〉智慧与颐和园文化景观》
建造皇家园林是一个国家文化风格、文明程度的体现,颐和园是中华民族哲理智慧《周易》的结晶。这体现在颐和园造园艺术的三个方面:(1)阴阳互补、阴阳结合的园林选址;(2)依地形层层升高对世界结构想象的园林设计,从下到上依次为水底龙王界、水面码头、桥、島界、岸边世俗生活界、官府朝廷界、艺术界、神仙菩萨界、佛界,支撑世界的四大部洲的景观设计;(3)以《周易》卦象“九宫八卦”方位布局的主体建筑。
本书第一次以自然国学的视角,还原清代中叶对中国皇家园林的文化理念。一座颐和园就是当时观念中的一个世界。大年世界的结构构造是纷繁的,也是有序的。他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活体,在结构上又是从水下、水面、岸边、丘壑、浅山、深山、高山直至天上分层的。他在平面图的布局上严格按照中国自然国学时空一体,周易八卦的方位来安排陸门、水门、殿堂、轩室、迴廊、碑坊、城关、道路、庙宇、桥梁、山石、瀑泉、河流、湖泊、林木、花卉……。总之,一座颐和园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大典,一座颐和园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浓缩,她是《周易》智慧的结晶。

【作者简介】
于洪,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就职于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参与编写《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走进地理生涯——旅美地理学家谢觉民传记》等书。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
作者:徐道一/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03001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150
定价:25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内涵
 (一)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二)晏婴的有关论述
 (三)“和”是多样事物的统一
 (四)“生”与“继”
 (五)“和”与“同”
 (六)“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的异同
 (七)“和实生物”的理论基础——阴阳的对待统一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一)《周易》有关论述
 (二)诸子百家有关论述
 (三)秦以后有关学者的论述
 (四)当代学者有关论述
第三章 “和实生物”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成果和应用
 (一)多元的中华文明的形成
 (二)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
 (三)传统农业
 (四)中医药
 (五)冶金
 (六)器械 (弓箭、车辆)
 (七)音乐
 (八)水利
 (九)阴阳历
 (十)建筑
第四章 “和实生物”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
 (一)西方发展观的主流是进化论
 (二)进化论的核心观念是优胜劣汰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优胜劣汰
 (四)对“优胜劣汰”的质疑
 (五)两种发展观的比较
 (六)两种发展观的关系:融合、拼合或互补
第四章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一)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二)发展大成智慧学
 (三)中国自然科学应选择“和实生物”的发展道路
 (四)“和实生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总跋


《轻纨叠绮烂生光:文化丝绸》
作者:赵翰生/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03162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112
定价:20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造福宇内——历代丝绸生产
1.“吃”出来的丝绸
2.九州的物产
3.马王堆墓葬的发现
4.“户调”制度
5.《兰亭集序》与蚕桑丝绸
6.丝绸生产的南盛北衰
7.江南三织造
第二章 天孙机杼——丝绸技艺
1.桑土既蚕,降丘宅土
2.细圆匀紧,缫丝之诀
3.一往一来,匪劳匪疲
4.练丝练帛,彰显本色
5.玄黄朱绿,五彩彰施
6.黼黻文章,参同品色
第三章 以文化之——丝绸文化
1.贵者垂衣裳,贱者桓褐裳
2.相沿成风,相习成俗
3.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
第四章 绫罗锦缎西行记——丝绸及其技艺的外传
1.丝绸西传的故事
2.条条大路通罗马
3.文明的纽带
参考文献
总跋


《〈周易〉智慧与颐和园文化景观》
作者:于洪/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03179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145
定价:25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颐和园——表达了中华民族心中的世界结构
 第一节 《周易》智慧对世界结构的认识
 第二节 域外民族对世界结构的想象
第二章 颐和园文脉
 第一节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第二节 “三山五园”中的一明珠
 第三节 海涵春育的清漪园时期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颐和园
第三章 颐和园主题思想与整体结构
 第一节 有序的天上仙境、《周易》的造园艺术
 第二节 颐和园景观的文化意象
 第三节 分层立体景观与对世界结构的认识
 第四节 《周易》“九宫八卦的”平面布局
第四章 龙宫与水下世界
 第一节 水景在颐和园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由十七孔桥进入水底世界
 第三节 西海龙王的龙宫广润祠
 第四节 水底龙宫的南湖岛园林艺术
第五章 水面世界
 第一节 昆明湖中的岛和半岛
 第二节 堤岸与桥梁
 第三节 石舫与船坞
第六章 岸边的世俗社会
 第一节 长廊及世俗小说中的“大干世界”
 第二节 世俗商业经济生活场景——苏州街后溪买卖街
 第三节 农业、纺织生产场景——耕织图
第七章 朝廷界
 第一节 主题“门脸”——东宫门景区
 第二节 处理政务、接见朝臣的仁寿殿景区
 第三节 帝王读书之地宜芸馆
 第四节 盛大庆典的排云殿景区
第八章 艺术界
 第一节 孕育“京剧”国戏的德和园景区
 第二节 谐趣园——书法艺术的中心
 第三节 皇家绘画艺术的中心——绘芳堂、画中游
 第四节 皇家音乐厅——听鹂馆和玉澜堂景区
 第五节 纪念诗圣杜甫的场所——杨仁风
第九章 神仙界和菩萨界
 第一节 菩萨界
 第二节 转轮藏
 第三节 文昌阁、紫气东来城关与宿云檐城关
 第四节 邵窝殿
 第五节 宝云阁
 第六节 花承阁、多宝琉璃塔和五圣祠
 第七节 蚕神庙、五方阁和清华轩
第十章 众香界与四大部洲
 第一节 众香界智慧海
 第二节 四大部州
 第三节 香岩宗印之阁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总跋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