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艰难创生,从译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体系,诞生了许多重量级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14种16册,荟萃民国时期多部经典教育学著作,如王国维《教育学》,罗廷光《教育行政》,艾伟《教育心理学》,钟鲁斋《教育之科学研究法》,陶孟和《社会与教育》……皆为历经50年以上时间检验、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著作,是那个年代的扛鼎之著、先声之作、综合之论、特色之述。学者们融会古今,兼采中外,成就了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的经典篇章。定价326元,现团购价196元包邮!

×

关键字
民国 教育
团购价¥196.0 ¥326.0 折扣6.0
已售123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平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14种分别为:王国维《教育学》,罗廷光《教育行政》上下册,罗廷光《教育科学纲要》,张子和《大教育学》,陶孟和《社会与教育》,艾伟《教育心理学》,张栗原《教育生物学》,史襄哉《教育卫生学》,钟鲁斋《教育之科学研究法》,吴俊升、王西征《教育概论》,程湘帆《中国教育行政》,陈科美《新教育学纲要》,李浩吾《新教育大纲》,常导之《增订教育行政大纲》上下册
每一种书,皆以第壹版或修订版为底本,在各册扉页前,附印原著的封面
感悟20世纪中国教育学人的学术智慧,探寻中国教育学科的历史足迹,彰明这些学科在新世纪发展的路向参酌

友情提示:部分书籍封面有胶痕,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书友说
  • 164*** 2020/6/7 16:50:41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集成,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 hnl*** 2020/6/3 20:21:44
    这套书大部分都是民国学者的心血,物美价廉,对教育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救亡图存的热血隐含于字里行间
  • *** 2020/5/27 20:00:05
    非常好,便宜,很喜欢。非常是适合老师。
  • dey*** 2018/12/20 15:02:36
    特别好,非常喜欢,感谢中图!
  • sun*** 2018/12/7 22:20:45
    这套书全部是教育的经典,印刷清晰,装帧大方。
  • ztw*** 2018/12/1 12:56:52
    书有一点点旧没有封皮,不过还是很划算的,书比较薄小开本方便携带。
  • ztw*** 2018/9/30 10:49:13
    品相很好,书的内容、排版都很好。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王国维《教育学》
本书是王国维于1901年翻译的日本立花铣三郎《教育学》和他于1905年编著的一本《教育学》的合辑,1901年所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编著的《教育学》是引进中国的第壹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而他于1905年编著的《教育学》,是国人编著的第壹本《教育学》。这两个“第一”,使王国维足以名垂中国教育学史册。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

罗廷光《教育行政》上下册
从上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自己撰写教育管理学著作始至解放前,共有二百多本著作问世,其中有两本蕞具代表性,一是杜佐周《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另一本就是罗廷光的《教育行政》。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教育行政本论,下册为学校行政,都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上册六个方面为:概论,学制系统,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教育人员,教育经费,教育视导;下册六个方面为:行政组织,教务,训育,事务,体育卫生,研究与推广。此外,最后还附有民国时期主要教育行政政策和法规文件的文本资料。

罗廷光,1896年生,别号炳之,1950年后只用号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外国教育史专家。《教育行政》是他蕞为著名、也蕞重要的一部经典作品。该书从出版至今,虽已近半个世纪,但对教育行政领域提出的许多见解仍有现实意义。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并未过时。在进行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吋,重温一下该书的研究成果,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罗廷光《教育科学纲要》
全书共七章,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一、“教育”及“教育学”的涵义;二、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以及教育学是何种性质的科学;三、教育上所用的科学方法;四、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及其他科学的关系。从这些问题来看,它是一本论述教育学的专著,具有“元教育学”的性质。

张子和《大教育学》
《大教育学》由张子和编纂、蒋维乔校订,是张子和在两江师范学校和安徽省立师范学校讲授《教育学》时的讲义。本书据商务印书馆1916年12月出版的《大教育学》第3版编辑而成。全书共分七编,每编各分为6、2、9、4、9、6、3章,共39章,分别从教育学的起源、教育学与术的关系、教育学的范围及与其它科学的关系,教育的意义、效力、界限和必要,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学校七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的教材内容。《大教育学》在当时已开始由“译著”向“编著”迈出了自己可贵的一步。诚如作者所言:“余为中国产,思欲讨论修饰,以适合于中国教育界之理想实际,遂不惮搜集近今东西人之名著,参合而折衷之。”“适合于中国教育界之理想实际”是《大教育学》的一大追求。

张子和,生卒年代不详,江苏南京市溧水县人。1905冬从日本归国,就职南京两江师范学校东文教习兼翻译。1906年春,正遇日本教习松本孝次郎应聘来华主讲本校教育,他便被安排做翻译。随着学堂“增加学级扩充学额”,“每周应有之教育时间,溢出日本教习原订应授时间之数”,他被安排“分担十小时”的教育学课程教学。在“编纂日文讲义外”, “课余之暇,以经验所得量加修整”,写成了《大教育学》这本教育学教科书, “不独冀其可备高等师范生之研摩,亦且足供我同志 诸君担任是科者之采撷”。 张子和后又编写《实用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出版)。

陶孟和《社会与教育》
《社会与教育》是我国第一部明确以教育与社会之关系为研究对象,并较为系统地研究教育社会学的著作,标志看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形成。它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命题在今天看来,都不失为高见。同时,亦深切反映了陶孟和先进的教育思想。

陶孟和(1887—1960),社会学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他从1949年10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直接领导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工作,提出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主张,对科学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艾伟《教育心理学》
本书一共有16章,分三块介绍了当时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大体内容。第一部分为概论性质,分两章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介绍的是发展心理,从第三章到第十章,分别论述了儿童智力、情绪、语言图画、社会行为、食宿习惯的发展以及儿童的个别差异、心理卫生和母子健康问题;第三部分介绍的是学习历程,从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历程、学力测量、国语科的学习心理、算术科的学习心理、常识科的学习心理和艺术科的学习心理。

艾伟(1890—1955),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1919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应聘为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心理学教授,从事中学学科心理之研究,尤重语文学科之研究。1927年任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1932年为伦敦大学统计学研究员。1934年与夫人范冰心在南京寓所创办了万青试验学校。1938年创办教育心理研究所,任所长,在国内首次招收教育心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代表作有《高级统计学》《初级统计学》 《初级教育心理学》《师范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张栗原《教育生物学》
本书运用了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系统阐述了人的生命的产生、孕育和发展的过程,论及了人类遗传的基本原理以及遗传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介绍了各种生物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对它们的偏颇之处进行批判,特别是将论述的焦点放置于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关系之上,为当时尚处于初创阶段的教育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相关科学实验和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格进行论证说明,资料丰富,态度严谨,内容详实。

张栗原,曾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文理学院教授。编译著作《结晶化学》《地质学》等,主要著作有《教育生物学》《人类学大意》等。

史襄哉《教育卫生学》
本书始终着眼于当时中国教育卫生事业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介绍了当时西方教育学、医学和卫生学中关于学校卫生、学生保健方面的先进理念、科学知识和具体方法,小到教室的采光、换气、采热,书籍、膳堂、厕所卫生,学生的眼、耳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大到学校卫生课程设置、教育卫生行政制度建设,等等,均一一详加论述,并广泛引用了大量相关科学实验和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格进行论证说明,态度严谨,内容详细。
作者针对我国当时学校普遍开设了书法课程的独特国情,于书中专辟了“书法卫生”一章进行详细阐述。凡此种种,都为当时尚处于“胚胎阶段”的我国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较强操作性、实践性的具体经验和有效做法。这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治学风范,也仍然值得今入学习和效法,读者当可细心体会。

钟鲁斋《教育之科学研究法》
20世纪上半叶,可称得上是我国教育学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我国教育学不仅完成了引入、草创,乃至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而且在参酌中国教育实践、译介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直接影响我国教育学发展的本土学者和著作。钟鲁斋教授及其《教育之科学研究法》,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本书讲述了教育的科学研究法,内容包括科学方法概论、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历史法、问题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课程编制法等。

钟鲁斋(1899—1960),现代著名教育家。民国20年(1931)后的六七年间,先后任上海沪江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等职,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在此期间,他写出许多教育论著,有的编成教育丛书出版,有的被列为大学教材。抗战初,他在香港创办南华学院,亲任院长,开设文史、金融、法律、商学、外语、会计等新科系。不久,因日寇南侵,南华学院迁往梅江区城北教溪口。为办好学院,他曾远涉南洋,奔走于印尼、新加坡等地募集资金,得到爱国华侨的热心赞助。虽身为院长,仍亲自任课。据一些南华学院校友回忆,他待人和蔼,知识渊博,善于辞令,深受师生爱戴。民国27年(1938),广州沦陷,大专学校内迁,钟鲁斋为南华学院聘请了一批教授,招生人数达到700人,为当时梅州地区和闽粤赣边区培养了一批人才,为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吴俊升 王西征《教育概论》
本书编辑完全依照师范学校及乡村师范学校教育概论课程标准,对于“使学生认识教育上显著之事实及问题,唤起其专业研究之兴趣”;“使学生理解教育上主要原则及方法,为专业研究之准备”;及“使学生体认教育与民族及社会之关系,激发其对于专业之忠诚”等三项目标,尤特别注意与兼顾。各章详略不同,所遵原则如下:(一)凡关于师范学校或乡材师范学校专业必修科目之学识(如教育心理、教育测验及统计、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实习等),陈述较略,迟钝免重复;(二)凡关于教育思潮、比较教育及教育史等方面之问题,因师范学校或乡村师范学校课程中未规定为专业必修科目,故陈述较详,以资补充。

程湘帆《中国教育行政》
《中国教育行政》较全面地交待了教育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介绍了中央、省区、地方及学区的教育行政机关,并对视察机关、参议机关作了论述,具体探讨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与职责,及其改革趋势;讨论了学校系统,阐述了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的设置与职能,对私立教育、义务教育都作了论述;研究了教育人员,重点对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员的任职资格、培训与待遇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时亟待解决的教育经费与教育事业报告及统计等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陈科美《新教育学纲要》
《新教育学纲要》在展示教育学“简略图”的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研究教育学的真知灼见和改造教育学的一些尝试。它可作为初次接触教育学的后学一本率真的启蒙读物,也能为研究教育学的学者提供有益的滋养。此书泛论教育,其目的在于习教育者一普泛而正确之教育观,以助其进修各种教育学科,而为研究教育之基础,故措辞浅显,以便利初学。

李浩吾《新教育大纲》
本书主要内容:一是教育的本质,主要在说明教育的起源、教育的作用及其变态、教育的效能,并纠正对于教育的几种曲解;二是教育的进化,历叙自原始共产社会以迄正在开始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意义的变迁,教育制度的更易之事实及其理由;第三是教育的概观,将和教育有关的几项社会现象——政治、经济等——说明它们中间的关系,将在教育上占重要地位的教育者及被教育者,重新估定他们的性质;将教育上的两大事业,就是劳动阶级的教育运动及教育劳动者的国际组织,叙述它们的历史和现状;最后将美国的教育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的实例,将苏联的教育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的实例,援引事实来证明两种社会的两种教育的根本差别。

常导之《增订教育行政大纲》上下册
本书的编著者是一位早期留学欧美、学术有成的知名教育学者。这部《增订教育行政大纲》也是一本有代表性的、颇有影响的教育行政学专著,也是国人完整撰写教育行政问题的同类专著中较早的一本。此书由中华书局首印发行于1930年,刊行后,被各大学用作教本,短短几年多次再版重印。编著者又着手修改,到1935年刊行第6版,即现在这本《增订教育行政大纲》。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大教育学》
作者:张子和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2650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209
定价:18元

目录
自叙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学之起源
第二章 教育之意义
第三章 教育之效力及限界
第四章 教育之必要
一、个人的方面
二、社会的方面
第五章 教育学与术之关系
第六章 教育学之范围及与他科学之关系
第二编 教育者论
第一章 教育者之天职
第二章 教育者之资格
一、身体上之资格
二、精神上之资格
第三编 被教育者论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被教育者身体之组织
一、组织系统
二、营养系统
三、运动系统
四、神经系统
五、生殖系统
第三章 身体发育之顺序
第四章 身心之关系
第五章 心之所在与特质
第六章 知、情、意
第七章 个性及男、女性
第八章 被教育者之社会的关系
第九章 教育期之区分列表
第四编 目的论
第一章 意义及关于目的论之诸家见解
一、关于教育对象之见解
二、关于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之见解
三、关于社会与个人之见解
第二章 关于目的思想之历史的变迁
第三章 教育之十原则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编 教授论
第一章 教授之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教授之心理的及论理的基础
第三章 教材之选择及分类
一、修身科
二、语学
三、历史
四、地理
五、理科
六、数学
七、图画
八、手工
九、音乐
十、游戏及体操
十一、裁缝
第四章 教材之排列法
一、直进法
二、圆周的循环法
三、中心统合法
第五章 教授细目、教案及日课表
第六章 关于教授方法之三条件
第七章 形式的段阶
一、教授概括的知识之段阶
二、教授事实的知识之段阶
三、教授技能的教科之段阶
第八章 教式
一、注入式之说明
二、开发式之说明
第九章 教态
第六编 训育论
第一章 训育之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训育之二主义
一、服从主义
二、道德自由主义
第三章 训育与教授之关系
第四章 训育之心理的基础
一、意思之要件
二、意思陶冶之法则
三、品性
第五章 训育之统一
一、家庭训育
二、学校训育(寄宿舍生活附)
三、社会训育(教育者之感化附)
第六章 训育之方法
一、何为教授
二、何为示范
三、何为游戏、体操
四、何为作业
五、何为威权
六、何为命令
七、何为惩罚
八、何为褒赏
第七编 学校论
第一章 教育场
第二章 学校系统
第三章 各种学校


《教育学》
作者:王国维 编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1691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61
定价:12元

目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教育之意义
第二章 教育之目的
第三章 反对之教育主义
第四章 教育者
第五章 被教育者
第六章 教育之始终
第七章 教育学所当究之事项

第二篇 教育人类学
第一章 何谓教育人类学
第二章 人之所以与动物异之理由
第三章 教育人体学
第一节 此学之区分
第二节 运动装置
第三节 营养装置
第四节 神经装置

第四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幼儿之心
第二节 感觉及知觉
第三节 表象之再现
第四节 类化
第五节 思考
第六节 感情
第七节 欲望及意志
第五章 教育期之区分

第三篇 教育方法学
第一章 教育方便之种类
第二章 卫生
第一节 营养装置之卫生
第二节 运动装置之卫生
第三节 神经装置之卫生

第三章 训练
第一节 训练之意义
第二节 训练之种类
第三节 示例
第四节 言语
第五节 习惯
第六节 作业
第七节 看护
第八节 赏与
第九节 课罚

第四章 教授
第一节 教授之目的
第二节 教材之选择
第三节 教材之统一
第四节 教案
第五节 教段
第六节 教式
第七节 发问之方法
第八节 发问时必要之条件
第九节 答辩之处置法
附文 教育学


《社会与教育》
作者:陶孟和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1684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189
定价:16元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何为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学
第三章  社会调查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第五章  社会成立的要素
第六章  人的心灵的要素
第七章  人的交通方法
第八章  社会成训
第九章  家庭与教育
第十章  职业与教育
第十一章  游戏与教育
第十二章  邻里与教育
 乡村教育
第十三章  国家与教育
第十四章  民治与教育
第十五章  社会的演化
 遗传与教育
第十六章  社会演化与社会进步
 人为的淘汰代自然淘汰

《教育心理学》
作者:艾伟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8929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436
定价:34元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刺激与反应
  第一节 刺激一反应的举例
  第二节  刺激一反应的解释
  第三节  刺激一反应的公式
  第四节  反应本能和习惯
  第五节  刺激一反应的种类
  第六节  刺激一反应与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七节  心理学的意义
  第八节  心理学的分类
  第九节  心理学与教育
  第十节  教育心理学之两大任务
 第三章  儿童智慧的发展
  第十一节  智慧的界说
  第十二节  研究智慧量法的经过
  第十三节  儿童智慧的发展举例
  第十四节  智慧商数
  第十五节  智慧上的个人差异
  第十六节  人类智慧的分配
  第十七节  智慧发展与遗传
  第十八节 智慧发展与环境
  第十九节  环境与遗传的重要比较
 第四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二十节 情绪的意义
  第二十一节 忿怒的情绪
  第二十二节 惧怕的情绪
  第二十三节  亲爱的情绪
 第五章  儿童语言、图画的发展
  第二十四节  语言发展与智慧之关系
  第二十五节 语言发展的分期
  第二十六节  语言能力测验及其量法
  第二十七节  图画心理的意义
  第二十八节  儿童图画发展的分期
  第二十九节  研究儿童图画心理的方法
 第六章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三十节  社会行为的萌芽期
   第三十一节  个人化与社会化
   第三十二节  儿童年龄问题
   第三十三节  发展之条件
   第三十四节  社会行为的分类
  ……
 第七章 儿童食宿习惯的养成
 第八章 儿童的个性差异
 第九章 儿童的心理卫生
 第十章 母子健康问题
 图的目录
 表的目录
 上册中西文名词对照表
下册
 第十一章 学习历程
 第十二章 学力测量
 第十三章 国语科的学习心理
 第十四章 算术科的学习心理
 第十五章 常识科的学习心理
 第十六章 艺术科的学习心理
 图的目录
 表的目录
 下册中西文名词对照表
教育心理实验目录
实验图表目录

《教育生物学》
作者:张栗原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7267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130
定价:11.5元

目录
张著教育生物学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学与教育的关联
 第二节 生物学上的生命观
 第三节 教育生物学研究的趋势
第二章 人类之发生与发育
 第一节 关于发育的学说与批判
 第二节 生殖与发展的事实
 第三节 胎儿期与人类之进化
第三章 遗传与环境
 第一节 遗传的意义
 第二节 遗传之种类
 第三节 遗传之统计的研究
 第四节 遗传之实验的研究
 第五节 遗传之细胞学的研究
 第六节 环境的作用
 第七节 获得性是否遗传的问题
 第八节 教育与遗传之关系
第四章 本能问题与教育
 第一节 关于本能问题之理论的检讨
 第二节 目的论的本能观与机械论的本能观
 第三节 本能派的教育观与理性派的教育观之批判
第五章 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意识的有无问题
 第二节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之发展
 第三节 人类心理之发展的原因
第六章 人类身体的发育现象
 第一节 胎儿期之身体
 第二节 儿童期之身体
 第三节 青春期之身体
第七章 天才与低能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天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三节 天才儿童之特征与教育
 第四节 低能儿童
第八章 两性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过程中的性教育问题
 第二节 两性之决定
 第三节 性教育

《教育卫生学》
作者:史襄哉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4951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416
定价:31元

目录
弁言
编译例言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教室卫生
第三章校舍之位置与建造
第四章学校采光法
第五章教室之换气
第六章学校中之采热
第七章学校设备卫生
第八章书籍之卫生
第九章膳堂之卫生
第十章厕所之卫生
第十一章学校之火灾及预防法
第十二章学校教室之清洁法
第十三章学校美观之研究
第十四章康健调查
第十五章学生之姿势
第十六章学校生活与目力
第十七章耳之卫生
第十八章发音器之卫生与言语之弊病
第十九章学校中之疾病
第二十章学校饮食卫生
第二十一章体育教育
第二十二章特殊教育之研究
第二十三章学校中不测之祸
第二十四章露天学校
第二十五章书法卫生
第二十六章疲乏
第二十七章合乎卫生之教授
第二十八章合乎卫生之课程
第二十九章中学课程中卫生教育之位置
第三十章小学卫生课程纲要
第三十一章卫生课目之教授
第三十二章性教育
第三十三章教师之卫生
第三十四章教育卫生行政
第三十五章新教育与卫生


《教育之科学研究法》
作者:钟鲁斋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2643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313
定价:25元

目录
杜序
自序
第一章 科学方法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方法
第二节 假定的构成
第三节 观察的要素
第四节 资料的分类
第五节 总束的程序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的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科学教育学将来之希望
第三章 历史法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法
第二节 史料的搜集
第三节 史料的鉴别
第四节 史料之分组与比较
第四章 问题法
第一节 什么是问题法
第二节 问题的寻求与其目的
第三节 问题的来源与其资料
第四节 问题的分析与综合
第五章 调查法
第一节 何谓调查法
第二节 学校调查的范围
第三节 搜集材料之方法
第四节 整理材料的方法
第五节 结论与献议
第六章 实验法
第一节 何谓实验法
第二节 问题之寻求与实验范围之确定
第三节 采集资料和实验的工具
第四节 实验的方法
第五节 实验结果之整理
第七章 测量法
第一节 何谓测量法
第二节 测验之分类及其用处
第三节 制造测验的方法
第四节 测验之使用法
第五节 整理测验之结果
第八章 课程编制法
第一节 何谓课程编制法
第二节 课程编制之史的考查
第三节 课程编制的原则
第四节 课程编制的方法
第九章 常模法及其他
第一节 常模法
第二节 观察法
第三节 例案研究法
第四节 发生法与比较法
第五节 哲学的分析
第六节 图书之分类法与阅读法
第十章 论文之起稿与出版
第一节 论文的内容
第二节 论文的注脚
第三节 论文的校订
第四节 印刷的对稿
第五节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两性学习差异的调查与研究
附录二 文纳特卡式的教学法实验
附录三 中西译名对照表


《教育概论》
作者:吴俊升 王西征 编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7533445295
出版时间:2006年9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269
定价:17元

目录
编辑大意
第一篇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
   第一节 幼稚期
   第二节 生长发展的顺序
   第三节 养护的要点
   第四节 行为的变化
 第二章 学习的功能
   第一节 遗传与环境
   第二节 学习的过程
   第三节 体智差异和个性
 第三章 社会的适应
   第一节 发展与适应
   第二节 社会的性质
   第三节 社会的演变
   附录 中国农村现况与教育
 第四章 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传统的主要学说
   第二节 现代的有力学说
   第三节 教育意义的确定
 第五章 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目的的性质
   第二节 传统的主要学说
   第三节 现代的有力学说
   第四节 教育目的的确定
第二篇
 第六章 教育机关(上)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教育组织
   第二节 家庭教育
   第三节 学校教育
   第四节 职业教育
 第七章 教育机关(下)
   第一节 社会教育
   第二节 国民训练
 第八章 学校系统
   第一节 学制的构成及其沿革
   第二节 各国学制举例
   第三节 中国学校系统的变迁
   第四节 各级学校的职能
 第九章 教育行政
   第一节 教育行政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各国教育行政系统举例
 ……
第三篇
 第十章 课程
第四篇
 第十一章 教学
第五篇
 第十二章 教员


《中国教育行政》
作者:程湘帆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1707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334
定价:26元

目录

中国教育行政序
第一段 教育行政之背景
第一章 教育行政之学理的背景
第二章 我国教育行政之历史的背景

第二段 教育行政之机关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关研究之方法
第二章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第三章 省区教育行政机关
第四章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县区教育行政机关
第五章 学区教育行政机关
第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进化之迹及建议
第七章 视察机关
第八章 指导办法与其需要
第九章 参议机关及今后问题

第三段 学校系统与教育设施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学校系统
第三章 县市乡与初等教育之设施
第四章 省区与中等教育之设施
第五章 国家与高等教育之设施及留学问题
第六章 私立学校及其问题
第七章 义务教育之设施及其问题

第四段 总论 教育人员之意义
第一章 教育人员
第二章 教育行政人员
第三章 学校校长
第四章 教员之资格与任用
第五章 教员之训练与检定
第六章 教员之待遇

第五段 教育行政问题
第一章 教育经费问题
第二章 学事报告及统计问题


《教育行政》上下册
作者:罗廷光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1738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427
定价:62元

目录
重版小言
邱序
自序
卷上 教育行政本论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教育行政的背景及其趋势
  第三章 中国教育行政之史的考察
  第四章 教育宗旨与教育政策
 第二篇 学制系统
  第五章 学制系统
  第六章 现行各级教育制度
  第七章 我国今后之学制问题
 第三篇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
  第八章 中央教育行政
  第九章 省教育行政
  第十章 地方教育行政
  第十一章 教育行政组织问题
 第四篇 教育人员
  第十二章 教育行政人员
  第十三章 学校校长
  第十四章 学校教员
  第十五章 学校教员(续)
 第五篇 教育经费
  第十六章 教育经费之扩张及其来源
  第十七章 教育经费之分配
  第十八章 教育经费之管理
  第十九章 教育经费问题
 第六篇 教育视导
  第二十章 教育视导概说
  第二十一章 教育视导制度
  第二十二章 教育视导人员(附视导原则)
卷下


《新教育学纲要》
作者:陈科美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7533445287
出版时间:2006年9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93
定价:9元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意义
 一 教育意义与之重要及选择
 二 字义
 三 意义
 四 撮要
第二章 教育基础
 一 教育基础及教育可能
 二 教育之生物及生理基础
 三 教育之心理及社会基础
 四 撮要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 目的之发生与重要
 二 特殊目的
 三 普遍目的
 四 研究目的
 五 撮要
第四章 教育材料
 一 教育材料与教育目的之关系
 二 教育材料之意义
 三 教育材料之选择组织及分配
 四 撮要
第五章 教育方法
 一 教育方法与教育目的、教育材料之关系
 二 教育方法之意义
 三 教学原则
 四 教学定律
 五 撮要
第六章 教育组织
 一 教育组织与之设立与功用
 二 学校
 三 教育行政机关
 四 撮要
第七章 教育环境
 一 教育环境之意义
 二 学校环境之内容及其影响
 三 撮要
第八章 教育效果
 一 教育效果之功用与性质
 二 教育效果之测度
 三 撮要
第九章 中国新教育概况
 一 教育目的——三民主义教育
 二 教育方法
……
第十章 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纲要》
作者:罗廷光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8950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77
定价:8.5元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何谓教育
 第二节 何谓教育学
 第三节 教育学的演进
第二章 最近教育学的派别
 第一节 各家的分类法
 第二节 最近各种教育学派
第三章 教育学之科学的特征
 第一节 教育学是一种科学吗
 第二节 教育学属于何种科学
 第三节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教育上的科学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 生理学的方法
第五章 教育上的科学方法(续)
 第一节 医学的方法  
 第二节 社会学的方法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
第六章 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
 第一节 科学与哲学
 第二节 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
第七章 教育学与他种科学
 第一节 教育学与生物学
 第二节 教育学与心理学
 第三节 教育学与社会学
 第四节 教育学与经济学
 第五节 教育学与政治学
 第六节 教育学与伦理学
 第七节 教育学与论理学
 第八节 教育学与美学
参考书
中文名词索引

《新教育大纲》
作者:李浩吾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7250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293
定价:24元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 教育是什么
 第二节 教育的本质及其变质
 第三节 对于教育的几种曲解
 第四节 教育的效能
第二章 教育的进化
 第五节 原始共产社会的教育
 第六节 封建社会的教育
 第七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第八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第三章 教育的概观
 第九节 教育与经济
 第十节 教育与政治
 第十一节 教师
 第十二节 学生
 第十三节 劳动阶级的教育运动
 第十四节 教育劳动者的国际组织
 第十五节 美国的教育
 第十六节 苏联的教育
参考书目


《增订教育行政大纲》上下册
作者:常导之 编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4876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389
定价:32元

目录
上册
增订本赘言
原本弁言
最近中央教育法令上之重要修正
绪言
第一卷 行政组织
第一篇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组织
第一章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教育部
第一节 教育部之地位
第二节 教育部之职权
第三节 教育部之内部组织及职掌
第四节 教育部之人员
第五节 教育部部务会议
第六节教育部之各委员会——大学委员会
第二章 省教育行政机关——教育厅
……
下册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读史明智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