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广西师范大学出品“都市文化研究丛书”6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剑龙、施晔等撰著,汇集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与社会变革之探讨,对十九位解放前后有过工作经历的上海职业女性之访谈,与顾彬、杉本达夫、梁燕城等诸多学者就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问题的讨论,对长三角大都市区域内主要的三大亚文化圈及带有地域特色的五大文化类型之介绍,以及对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问题的分析。定价303.8元,现团购价69.9元包邮!

×

团购价¥69.9 ¥303.8 折扣2.3
已售36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 16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都市文化是一个颇为宽泛的概念,是人们在都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城市建筑、园林、教堂、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交通工具等,也包含精神形态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艺术、宗教、法律、习俗及市民的生活方式等

★ 都市文化研究论丛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先生主编,是该中心近期研究成果汇编

★ 丛书作者集合了该研究中心的中坚力量,立足本领域学术研究前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公认的成就

★ 本套书涉及了文化批评、文化生产、职业妇女、区域文化、城市小说、文化文学等诸多方面,呈现出都市文化研究丰富与复杂的多重面相

友情提示:本套书切口有划线,是装包时的记录,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书友说
  • ztw*** 2020/1/4 8:36:45
    内容很丰富,可读性很强,很有特色。
  • 笑靥未*** 2019/1/16 22:16:35
    资料书,很划算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近代小说的城市书写与社会变革》

近年来,讨论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关系的文章陆续出现。城市如何通过成为故事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影响小说的写作,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包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学术课题。基于此,《都市文化研究论丛:近代小说的城市书写与社会变革》所探讨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不是一般性地研究小说中所描写的有关城市的内容,而是特别关注作为空间性存在的城市与小说的内在关系,将城市作为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所指出的,具有多重空间性特征的物质与文化存在来加以认识和思考。


作者简介

施晔,1965年生,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社会科学》、《明清小说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专著《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论文《高罗佩小说主题物的汉文化渊源》等成果分别于2010、2012年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坐而论道:当代文化文学对话录》

收入了作者杨剑龙等与诸多学者就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问题的讨论文章。第一辑“高峰论谈”中,收入了与著名学者顾彬、杉本达夫、梁燕城、蓝海文、庄钦永、陈德锦、谢冕、孙玉石、骆寒超、王纪人、邱明正、钱文亮等学者的晤谈与讨论。第二辑“博士互动”中,收入了与博士生就文化研究、长篇小说等的讨论。第三辑“友朋之间”收入了与学界朋友就文化与文学的相关热点问题的讨论。第四辑“师生论道”收入了与研究生关于新生代小说、80后文学、留学生文学等的讨论。第五辑“作品重读”中收入了与研究生就《受戒》、《透明的红萝卜》、《棋王》、《顽主》、《冈底斯的诱惑》等经典作品开展的研讨。参与者在学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学术成就,论题典型而有意义。


作者简介

杨剑龙,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明报月刊》特约记者。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老舍与都市文化》等著作多部。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金牛河》、散文集《岁月与真情》等,发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多篇。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作者亦为杨剑龙。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上海最早出现了产业工人群体,职业妇女也是上海的风景线之一。本书作者先后访谈了十九位1949年前即已在上海就业的女性,了解其生活、工作情况。这些女性均年事已高,工作类型多种多样,亦颇具挖根性,较好地展现了近代上海职业妇女的风貌。部分口述者的回忆,与上海史业已形成的观念有纠正作用,可为上海史、近代史提供一些旁证,资料性极强。

本书作者对十九位解放前后有过工作经历的上海职业女性进行访谈,记录她们的个人职业生涯与婚姻家庭生活,了解她们在两个时代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探索时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书中收录的采访对象,职业颇具代表性,既有曾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家,也有普通工人;既有教师、护十和职员,亦有小商贩和家政工作者。上海曾是纺织大城,纺织女工更占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养成工又有童工,既有私营厂工人又有外资企业工人,还包括解放后著名的劳动模范。她们的叙述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为妇女史提供史料,更为上海工业史、上海社会史提供珍贵的旁证。


程郁,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妇女史研究,出版《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纳妾》《话说中国•宋代卷》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朱易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女子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妇女学会副会长。著有《唐诗书录》《李白的价值重估》《唐诗与音乐》《女娲的眼睛》《唐诗学史论稿》《中国诗学史•明代卷》《女性与社会性别》等,主编《全宋笔记》。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古委会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多项。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创办上海东方女儿节,探索并推动女性高等教育和文化产业学的发展。


《长三角都市文化演进与体验》

以长三角地区的大都市区为背景,介绍区域内主要的三大亚文化圈及带有地域特色的五大文化类型,为广大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切实可行的主题体验线及都市体验圈。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文化要素、形态、系统等历史演进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与梳理,再现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宝库,挖掘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锦绣灿烂的江南文化、异军突起的海派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如玉、陶、丝、竹、茶、酒、戏曲等,多角度、多层次演绎和诠释长三角地区独具魅力的都市文化。

本书通过系统介绍当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演进过程,组合并展示长三角城市群丰富的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怡人的旅游环境,设计并提供独具江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路线。


作者简介

钱智,博士,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处处长、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贡瀛翰,上海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研究生,师从陈恒教授。杜芳芳,上海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研究生,师从陈恒教授。


《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当代中国最广阔的社会背景,在此背景下,都市文化的生产也呈现极为纷繁复杂的样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传统、现代、后现代等各种文化现象都混杂于同一个平面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社会文化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当代中国在文化认同上的艰难和多元化,同时也说明了文化认同建构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


作者简介

郑崇选,1977年生,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专著《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合著《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编著《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在《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文化中国》、《上海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独立承担及参与课题多项。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近代小说的城市书写与社会变革》
作者:施晔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34661
出版时间:2013/5/1
开本:16开
页数:240
定价:39.8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近代城市小说的滥觞:从《风月梦》到《海上花列传》

第一节 城市书写织就小说叙事的内在纹理

第二节 “城漂”一族和城市“恶之花”的盛开

第三节 欲望地图中凸现的城市焦虑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商业生态: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

第一节 城市:商业小说的孵化地

第二节 本土视角下的商人群像

第三节 叙事镜像中的金融世界

第四节 近代商业小说的边缘特征


第三章 市民社会中的“人生断片”:徐卓呆的新市民小说

第一节 作为新市民的徐卓呆

第二节 徐卓呆笔下的新市民

第三节 徐卓呆对新市民品格的犀利剖析

第四节 徐卓呆的小说艺术


第四章 辛亥革命双城记:时事小说的纪实与虚构

第一节 辛亥革命双城记述略

第二节 纪实与虚构

第三节 作为战争叙事背景的城市书写


第五章 民初黑幕小说的再审视:以《上海秘幕》及《北京黑幕大观》为例

第一节 一份报纸引发的文学浪潮

第二节 双城黑幕述略及比较

第三节 黑幕作者之特性

第四节 作为文学作品之黑幕小说


第六章 性别视野下的城市新女性小说

第一节 放足,入学,就业——趋同化的新女性小说三部曲

第二节 从文本到现实——新女性的自我定位与期待

第三节 暧昧——注视她们的男性目光


第七章 “陌生化”叙事中的城乡隔膜与对峙:乡愚游沪小说

第一节 猎奇与猎艳:乡愚游沪小说的叙事重点

第二节 陌生化:乡愚游沪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语码背后的“上海他者”及城乡对峙


第八章 文化乡愁与都市憧憬:陆士谔小说的上海书写与想象

第一节 欧风美雨中的城市变迁

第二节 文明面纱下的飞地与歹土

第三节 都市憧憬:上海1951

第四节 陆士谔辈海上文人群体的文化乡愁


第九章 作为“他者”的域外城市镜像:向恺然留东系列小说中的东京

第一节 东京印象——繁华表层下的先进城市肌体

第二节 倭女娇娃——唯美与情色的载体

第三节 菊与刀——悖论叠出的日本国民性

参考书目


《长三角都市文化演进与体验》
作者:钱智 贡瀛翰 杜芳芳等 编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45094
出版时间:2014/1/1
开本:16开
页数:235
定价:42.0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长三角都市区范围及概况

第一节 长三角都市区范围

第二节 划定长三角都市区范围的判据

第三节 长三角都市区发展概况


第二章 长三角都市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长三角都市区文化的构筑与形成

第二节 长三角都市区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长三角都市区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四节 都市化进程中长三角都市区文化的新发展


中篇

第三章 长三角服饰文化

第一节 服饰文化概况

第二节 极具特色的服饰形式

第三节 服饰文化的新发展


第四章 长三角饮食文化

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况

第二节 稻米文化

第三节 典型菜系

第四节 茶饮文化


第五章 长三角建筑文化

第一节 建筑文化概况

第二节 民居文化

第三节 园林文化

第四节 现代建筑文化


第六章 长三角漕运文化

第一节 漕运文化概况

第二节 漕运的物质形态文化

第三节 漕运的非物质形态文化

第四节 现代漕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第七章 长三角休闲文化

第一节 休闲文化概况

第二节 戏曲文化

第三节 游戏文化

第四节 广场文化

第五节 体育赛事文化


下篇

第八章 长三角特色旅游体验点

第一节 长三角服饰文化体验点

第二节 长三角饮食文化体验点

第三节 长三角建筑文化体验点

第四节 长三角漕运文化体验点

第五节 长三角休闲文化体验点


第九章 长三角十大主题旅游体验线

第一节 古运风情感悟之旅

第二节 徽州文化寻梦之旅

第三节 古今建筑品鉴之旅

第四节 丝韵江南时尚之旅

第五节 茶香文化体验之旅

第六节 赏戏听韵寻心之旅

第七节 魅力水城闲游之旅

第八节 心醉夜色体验之旅

第九节 璀璨星空探寻之旅

第十节 房车自驾体验之旅


第十章 长三角都市旅游体验圈

第一节 上海一日可达都市圈

第二节 南京一日可达都市圈

第三节 杭州一日可达都市圈

第四节 合肥一日可达都市圈

附录精彩体验游记链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坐而论道-当代文化文学对话录》
作者:杨剑龙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49115
出版时间:2014/3/1
开本:16开
页数:42
定价:66.0

目录:
第一辑高峰论谈1
 中国城市的中西文化视野
 ——关于当代城市文化的对话3
 小说: 讲述有意思的故事
 ——中日学者关于中国当代小说的对话27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困境与思考
 ——当代作家与中国经验谈35
 中国新诗与中国经验44
 意象: 新诗创作的精魂
 ——关于当代新诗创作的对话59
 真情实感: 散文创作的真谛
 ——关于当代散文创作的对话67
 郭实腊《万国地理全集》孤本的发现73
第二辑博士互动77
 文化热中的思考与研究79
 轰动后的思索与反省
 ——“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三人谈87
 岁月如歌 记忆似帆
 ——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师生谈100
 在荒诞里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关于阎连科《受活》的对话113
 文学作品必须有一种精神支撑
 ——《士兵突击》与军旅题材影视剧三人谈124
 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
 ——关于《冲积期化石》的讨论137
 官场病态与理想坚守
 ——刘醒龙长篇小说《政治课》的讨论147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
 ——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157
 诺贝尔文学奖与莫言的小说创作172
第三辑友朋之间183
 关于文化批评在中国可行性的讨论185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191
 学者视阈与史家胸襟
 ——关于香港文学史撰写的讨论198
 “在世纪末的逆光里醉生梦死”
 ——关于“七十年代”作家的讨论204
 写出现代人内心的焦灼和忧虑
 ——关于崔秀哲小说创作的研讨210
 距离与落差: 关于上海文学的讨论219
 底层生存与纯文学: 面对时代的问题227
 巴金: 符号、光环与意义
 ——纪念巴金逝世一周年240
第四辑师生论道251
 现实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新现实主义小说”三人谈253
 新生代小说创作谈259
 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关于朱晓琳留学生文学创作的对话265
 写出中国基督徒的复杂心态
 ——关于许地山小说《玉官》的讨论269
 施蛰存小说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275
 对“马加爵事件”的思考288
 青春与自恋
 ——关于“80后”作家的讨论303
 经典解构与历史戏说318
 历史责任与“文革”记忆
 ——读贾平凹的《古炉》332
 准自叙传的生命感悟
 ——马原新作《牛鬼蛇神》三人谈345
第五辑作品重读357
 一幅清新淡雅的风俗画
 ——重读汪曾祺的《受戒》359
 意象建构中的浓墨重彩
 ——重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372
 知青生活写照中的文化内蕴
 ——重读阿城的《棋王》383
 对“崇高”的反叛与颠覆
 ——重读王朔的《顽主》392
 “把它打碎之后进行重新组合”
 ——重读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405
附录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建构和发展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访谈416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作者:程郁, 朱易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41898
出版时间:2013/9/1
开本:16开
页数:342
定价:56.0

目录:
口述史:上海都市文化中的性别观察/朱易安1
于无声处——有关妇女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理论10
巾帼秀韵篇1
一片丹心贯九霄——原公立小学教师向顷女士口述史3
理崇格致务求真——原中学教师潘志擎女士口述史44
桃李春风满天下——原教会小学教师倪凤仙女士口述史57
理财走珠巧生计——原美资企业职员周于藻女士口述史76
手术台边天使忙——原私立医院护士陈瑛女士口述史98
织女新生篇107
盐城飞来金凤凰——原国营纱厂养成工裔式娟女士口述史109
新潮活跃向春风——原缫丝厂童工蒋金仙女士口述史125
双手绘就寰宇清——原私营纺织厂女工金阿妹口述史149
织女辛勤盼曙光——原日本纱厂女工周阿翠女士口述史166
孤儿生涯重作巢——原日本制衣厂女工陈雪梅女士口述史176
勉持家计自担肩——原私营染织厂女工叶秀宝女士口述史187
黄岩阿妹闯上海——原国营纱厂养成工管寿香女士口述史197
织工世家小主人——原私营染织厂童工江惠英女士口述史215
职场百花篇237
家和生计缘为勤——原糖厂童工杨秀英女士口述史239
富家小姐收废品——原私营小店主余慧凤女士口述史263
宁波阿婆叹今昔——原作坊女工郑玉英女士口述史271
辛劳一生为全家——原江苏常州农民吴祥宝女士口述史281
浦东当家童养媳——原上海郊区农民付琴仙女士口述史292
拒缠小脚充男儿——原上海郊区农民谭妙英女士口述史303
“老上海妇女口述史”微博语录(代后记)312

《都市文化研究论丛: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
作者:郑崇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36078
出版时间:2013/6/1
开本:16开
页数:312
定价:48.0

目录:
第一篇理论阐释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都市文化的生产
大众传媒与都市文化形态的建构
大众文化的阶层区隔与消费逻辑
消费文化与都市叙事
第二篇文化形态
可疑的转向
三十年流行语中的当代消费文化变迁
感恩的社会机制与伦理规范
焦虑中的性别与都市想象——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漫画为中心
当前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化危机及其价值重塑
第三篇文学转型
文学本质与现代转型
影像消费流行背后的叙事危机
文学叙事的“非消费性”
媒体批评的消费化
网络时代文学生产新机制的生机与困境
第四篇上海文化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
世博会: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新跨越
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
以文化之力助推上海转型发展
第五篇文本解读
重建个性化写作中的文学精神
后知青时代的命运叙事——关于叶辛的《孽债Ⅱ》
赝品,还是经典——有关《三人行》的若干断想
神性写作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以《放逐伊甸》为例
重返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场域”——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
《士兵突击》与当下时代的自我认同
后记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作者:杨剑龙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42185
出版时间:2013/10/1
开本:16开
页数:364
定价:52.0

目录:
上海文化
白玉兰与大苹果:上海、纽约都市文化之比较
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上海“十二五”文化建设
打造上海文化发展的“三个中心”
拓展“贤文化”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
让“贤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奉贤“贤文化”建设与发展纲要
文化繁荣:克服体制弱点,增强软实力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
文化形象
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形象
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含量
注重民族节庆中的人文精神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上海文化
白玉兰与大苹果:上海、纽约都市文化之比较
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上海“十二五”文化建设
打造上海文化发展的“三个中心”
拓展“贤文化”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
让“贤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奉贤“贤文化”建设与发展纲要
文化繁荣:克服体制弱点,增强软实力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
文化形象
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形象
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含量
注重民族节庆中的人文精神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危机与困境
论知青精神与城市文化建设
寻找后喻文化时代的都市文化动力
传媒文化
论推进文化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导向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从李辉质疑文怀沙说起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
“评话经典”与大众文化
移动电视与市民文化权益
胶州路公寓大火引起的思考
名人效应与狼性理论
——谈郭德纲徒弟打人事件
中国文化亟待提高影响力
制止情感节目造假低俗之风
文化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制研究
论幸福感与文化权益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中的校园文化建设
透视上海高校博士论文选题
由“卧槽泥马”说学术规范
取消文理分科之我见
“抄袭门”、“学历门”与舆论监督、判定机制
搀扶跌倒老人与《好撒玛利亚人法》
世博文化
科学技术与人文内涵的融会
——从巴黎世博会到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效应与上海的转型及发展
上海世博会对提升城市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上海世博会主题公众论坛的文化阐释
对上海世博会园区场馆后续利用问题的思考
上海世博会场馆的文化意蕴
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
上海世博会与都市乡村建设
——以嘉兴建设发展为例
世博后海派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附录“考察世界与我们生存之谜的一种途径”
——近年国内都市文化研究之观照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