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纪事本末体由宋代著名史学家袁枢首创,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收入史实究有出处,具有便于记忆、检索的实用价值。《白话精评版·通鉴纪事本末》精装全10册,是袁枢根据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记录了自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至周世宗平淮南(公元959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史事,共计239篇;《白话精评版·宋史纪事本末》精装全3册,由明代史学家陈邦瞻撰,记载了宋代(960—1279年)三百余年的历史,共计109篇。《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任选,定价180-560元,现团购价56-146元包邮!

×

关键字
历史
团购价¥56.0-146.0 ¥180.0 折扣3.1

宋史纪事本末全三册¥56.0

历代纪事本末丛书:通鉴纪事本末(套装共10册)¥146.0

已售65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精装,辽海出版社出版

《通鉴纪事本末》基本上沿袭了《资治通鉴》的封建主义思想观点,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

 《宋史纪事本末》以中华书局本为底本,取材审慎,剪裁得当,用109个标题,以四十余万宇的较小篇幅,将北宋三百余年的史事加以整理,集中突出大事件

每篇译文后均附“精评”,对其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作出具有学术价值的评价

书友说
  • wxc*** 2020/11/29 10:19:52
    历代纪事本末丛书:通鉴纪事本末(套装共10册),白话精评版,辽海出版社。
  • *** 2019/12/23 23:20:53
    遗憾的是我当时没看是白话的
  • ygq*** 2018/12/7 21:31:47
    可惜这套书有货时候没买
  • yin*** 2018/6/22 16:45:06
    在团购上买的,非常喜欢。只是没有原文略有不足。支持中图网!!
  • yin*** 2018/6/22 16:44:23
    在团购上买的,非常喜欢。只是没有原文略有不足。支持中图网!!
  • fal*** 2018/6/17 20:38:48
    一套十本,全新,便宜,值得收。
  • web*** 2018/6/14 16:00:50
    译得不错,但总感觉读古文更有感觉。
  • 中国往*** 2018/6/4 22:20:01
    好书!还好还好!
  • 549*** 2018/2/7 9:00:03
    以为内容文言,只是点评是白话文,没想到内容也是白话文,能退吗?哭死了
  • 414*** 2017/10/4 21:00:52
    价格非常便宜,很划算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通鉴纪事本末》

本书系宋代著名史学家袁枢编著,共42卷,是袁枢根据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如《宋史.袁枢传》所说:“枢常喜读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改编时,既改变了司马光因袭过去编年体以年代为纲的体例,又不因袭历代正史以人物为纲的纪传体体例,而是另树一帜,创立了一种以历史事件为纲的新体例即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共42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周世宗平淮南”,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史事,归纳为239篇,其体例如《四库提要》所说:“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各为首尾,经纬明晰,节止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在此以前,我国史籍不外编年、纪传两种体例。这两种体例,虽各有所长,但缺点也很严重。编年体往往一事跨越数卷,不相衔接;纪传体记事又多是一事散见各纪传中,不免支离破碎,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或一事而隔绝数卷,首尾难稽”;“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因而这两种体例很难把历史事件的全貌集中地反映出来;而且卷帙浩繁,这就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困难。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不仅眉目清楚,首尾分明,使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全貌一目了然;而且简明扼要,分量不大,便于阅读,正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所说:“因事命篇,不为常格”;“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由于纪事本末体具有很多长处,可以弥补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不足之处,因而在史学领域中迅速地发展起来,自从《通鉴纪事本末》问世之后,后代仿效此书编著各代纪事本末者相继不绝,目前历朝纪事本末已经连续起来,从古代直至清代,于是纪事本末体遂与编年体、纪传体鼎足而三,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古之史策,编年而已,周以前无异轨也。司马迁作《史记》,遂有纪传一体,唐以前亦无异轨也。至宋,袁枢以《通鉴》归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遂又有此一体。”所以纪事本末体的创立,是袁枢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大贡献。当然,纪事本末的形式,自古有之,比如我国最早的史籍,就已经有专门记载地理的《禹贡》和专门记载阴阳灾异的《洪范》,它们都是原原本本有头有尾的;但它们仅仅是一部完整的史书中的个别篇章,不足以概全貌,只是编年体的一种补弃形式。纪事本末之成立独立的历史编纂体例,还是从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开始的。


《宋史纪事本末》

本书共109卷,明代陈邦瞻撰,是继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问世后的又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载了宋代(960—1279年)三百余年的历史。

《宋史纪事本末》一书取材审慎,剪裁得当,用109个标题,以四十余万宇的较小篇幅,将北宋三百余年的史事加以整理和集中,突出大事,比起《宋史》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大部头史书来说,确有简明扼要的长处,体现纪事本末体的“前后始末,一览了然”的特色。宋代三百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从这部四十余万宇的史书中得到大致的了解。同《通鉴纪事本末》相比,该书除记载重大的政治事件外,对有关礼乐、营田、封祀、灾祥、盐茶专卖、治河、学校科举、官制、道教等都设有专题叙述,对辽和西夏以及金和蒙古早期历史,几次重大的农民起义,都有较为简要的专题记载,表明该书所包括的内容反映了宋代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是一大进步,体现了陈邦瞻作为一名史家在见识上的高明之处。在《通鉴纪事本末》问世后陆续问世的十来种纪事本末体史书中,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朱》,被后世公认为是质量较好的两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对于我们今天初学宋史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它的长处和价值。

陈邦瞻所处的是时代,理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他不能不受到程失理学的影响,把理学作为评价历史的理论根据。在对待李顺、王小波、方腊、钟相、杨太等农民起义的态度上,陈邦瞻当然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称义军为盗贼,推崇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员。更有甚者,书中还诬蔑杨太与刘豫伪政权相勾结,而连官修的《宋史》也没有说杨太与刘豫联合攻宋的事,以上这些,都是在阅读时需要加以鉴别和批判的。

《宋史纪事本末》问世后,从明末到清末,先后流传的版本大约有十余种。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以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书局刻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改正不少错误,是目前最便于阅读的较好版本。因此,我们的白话《宋史纪事本末》即以中华书局本为底本。

作者简介

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卒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终年75岁。他历任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考取进士,历任温州叛官、礼部试官、严州教授、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大理寺少卿、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右文殿修撰、知常德府、知江陵府等宫职。他的主要著作《通鉴纪事本末》,就是在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任严州教授期间完成的。


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曾任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卷二四二有传。在陈邦瞻之前,山东临朐人冯琦曾起草编写宋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南京侍御史沈越也曾用同样体裁编录宋代史事,并取名《事纪》。冯、沈二入所编录的书,都未能完稿。后来,由冯琦的弟子监察御史刘曰梧、应天府丞徐申创议,请陈邦瞻将冯、沈二书加以增订,合为一编,大约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于万历三十二年完成全书。《四库总目提要》说这部书“大抵本于琦者十之三,出于邦瞻者十之七”(漏略了沈越的《事纪》),可见陈邦瞻为编纂此书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历代纪事本末丛书:通鉴纪事本末(套装共10册)》

作者:(宋)袁枢  原著,齐振翚  译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ISBN:9787805072166
出版时间:2011/1/1
开本:16开
页数:5385
定价:560.0

目录:
前言
说明
第一册
卷一三家分晋
秦并六国
豪杰亡秦
卷二高帝灭楚
诸将之叛
匈奴和亲
诸吕之变
南越称藩
七国之叛
梁孝王骄纵
卷三汉通西南夷
淮南王谋反
汉通西域
武帝伐匈奴
卷四武帝平两越
武帝击朝鲜
武帝惑神怪
巫蛊之祸
燕盖谋逆
霍光废立
赵充国破羌
匈奴归汉
恭显用事
成帝淫荒
河决之患
第二册
卷五丁、傅用事
董贤嬖俸
王莽篡汉
光武中兴
卷六光武平赤眉
光武平渔阳
光武平齐
光武平陇蜀
楚王英之狱
马后抑外家
窦氏专恣
西域归附
卷七两匈奴叛服
诸羌叛服
鲜卑寇边
嬖悻废立
梁氏之变
卷八宦官亡汉
党锢之祸董卓之乱
黄巾之乱
韩马之叛
袁绍讨公孙瓒
第三册
卷九曹操篡汉
孙氏据江东
刘备据蜀
卷十吴蜀通好
诸葛亮出师
平南中附
吴侵淮南
魏平辽东
明帝奢靡
司马懿诛曹爽
吴易太子
诸葛恪寇淮南
孙琳逆节附
卷十一魏灭蜀
淮南三叛
文钦毋丘俭诸葛诞
司马氏篡魏
晋灭吴
羌胡之叛
树机能齐万年
陈敏之叛
卷十二西晋之乱
贾氏诸王胡羯江左中兴附
第四册
卷十三刘渊据平阳
杀太弟义附
慕容据邺
成李据蜀
张氏据凉
王敦平湘汉
石勒寇河朔
前赵平秦陇
石勒灭前赵
氐据仇池
卷十四祖逖北伐
王敦之乱
苏峻之乱
燕讨段辽
讨宇文附
赵魏乱中原
冉闵灭石氏附
卷十五江左经略中原
桓温伐燕
……
第五册
第六册
第七册
第八册
第九册
第十册



《宋史纪事本末全三册》
作者:(明)陈邦瞻  原著,黄中业、陈福林 译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ISBN:9787805072173
出版时间:2011/4/12
开本:16开
页数:1504
定价:180.0

目录:
前言
说明
第一册
 卷一 太祖代周
 卷二 收兵权
 卷三 平荆湖
 卷四 平蜀
 卷五 平南汉
 卷六 平江南
 卷七 太祖建隆以来诸政
 卷八 礼乐议
 卷九 治河
 卷十 金匮之盟
 卷十一 吴越归地 陈洪进附
 卷十二 平北汉
 卷十三 契丹和战
 卷十四 西夏叛服 继迁德明
 卷十五 交州之变
 卷十六 蜀盗之平
 卷十七 太宗致治
 卷十八 营田之议
 卷十九 至道建储
 卷二十 成平诸臣言时务
 卷二十一 契丹盟好
 卷二十二 天书封祀
 卷二十三 丁谓之奸
 卷二十四 明肃庄懿之事
 卷二十五 郭后之废 温成事附
 卷二十六 天圣灾议
 卷二十七 茶盐榷罢
 卷二十八 正雅乐
 卷二十九 庆历党议
 卷三十夏元昊拒命
 卷三十一 侬智高
 卷三十二 贝州卒乱 王则
 卷三十三 浚六塔二股河
 卷三十四 英宗之立
 卷三十五 刺义勇
 卷三十六 濮议
第二册
 卷三十七 王安石变法
 卷三十八 学校科举之制
 卷三十九 元丰官制
 卷四十 西夏用兵
 卷四十一 熙河之役
 卷四十二 泸夷
 卷四十三 元祐更化
 卷四十四 宣仁之诬
 卷四十五 洛蜀党议
 卷四十六 绍述
 卷四十七 孟后废复
 卷四十八 建中初政
 卷四十九 蔡京擅国
 卷五十 花石纲之役
 卷五十一 道教之崇
 卷五十二 金灭辽
 卷五十三 复燕云
 卷五十四 方腊之乱 宋江附
 卷五十五 群奸之窜
 卷五十六 金人人寇
 卷五十七 二帝北狩
 卷五十八 张邦昌僭逆
 卷五十九 高宗嗣统
 卷六十 李纲辅政
 卷六十一 宗泽守汴
 卷六十二、两河中原之陷
 卷六十三 南迁定都
 卷六十四 金人渡江南侵
 卷六十五 苗刘之变
 卷六十六 平群盗
 卷六十七 金人立刘豫
 卷六十八 张浚经略关陕
 卷六十九 吴玠兄弟保蜀
 卷七十 岳飞规复中原 秦桧害岳飞附
 卷七十一 顺昌柘皋之捷
第三册
 卷七十二 秦桧主和桧死附
 卷七十三 金亮之恶
 卷七十四 金亮南侵 金人杀亮立雍附
 卷七十五 建炎绍兴诸政 朝臣言事附
 卷七十六 孝宗之立
 卷七十七 隆兴和议
 卷七十八 孝宗朝廷议
?卷七十九 陈亮恢复之议
 卷八十 道学崇黜
 卷八十一 两朝内禅 孝宗光宗 宁宗庙议陵议附
 卷八十二 韩侂胄专政
 卷八十三 北伐更盟
 卷八十四 吴曦之叛
 卷八十五 蒙古侵金
 卷八十六 金好之绝
 卷八十七 李全之乱
 卷八十八 史弥远废立
 卷八十九 金河北山东之没
 卷九十 蒙古取汴
 卷九十一 会蒙古兵灭金
 卷九十二 三京之复
 卷九十三 蒙古连兵
 卷九十四 余玢守蜀
 卷九十五 真魏诸贤用罢
 卷九十六 史嵩之起复
 卷九十七 董宋臣丁大全之奸
 卷九十八 公田之置
 卷九十九 蒙古诸帝之立 太宗定宗 宪宗世祖
 卷一百 蒙古立国之制
 卷一百一 北方诸儒之学
 卷一百二 蒙古南侵
 卷一百三 郝经之留
 卷一百四 李璮之纳
 卷一百五 贾似道要君
 卷一百六 蒙古陷襄阳
 卷一百七 元伯颜入临安
 卷一百八 二王之立
 卷一百九 文谢之死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