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哲人哲语百年经典”12册,16开精装,荟萃洛克、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荣格、罗素等12位哲学大师,经典云集,洞悉逻辑与思辨的魅力,见解独到,展现人类智慧的高峰

本团购荟萃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荣格、亚当斯密、罗素论、洛克、马斯洛、培根、托克维尔、别尔嘉耶夫、贡斯当的传世经典,皆在西方哲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书中呈现了大师们的学术精髓,涵盖人类*具智慧的语言,带读者领略西方哲学大家的深刻思想。

×

关键字
哲学
团购价¥106.0 ¥456.0 折扣2.3
已售33套,数量有限,下单要快哟

推荐理由

16开精装,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

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

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处的探究,是融入一生的智慧经典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编辑推荐

《荣格论人生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这使得他成为 20世纪最卓越的学者之一,也因此而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它储藏着所有那些通常被荣格称之为原始意象的潜在意象。原始指的是最初或本源,原始意象涉及心理最初的发展。人从自己祖先那儿继承了这些意象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并做出反应。例如,人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我们之所以具有怕蛇和怕黑暗的先天倾向,便是因为我们的原始祖先对这些恐惧有着千万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深深地刻在人的大脑之中。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之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

【作者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G.Jung),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医师和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决裂。他提出了“情结”的概念以及内倾和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理论,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三层。作为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荣格的述为丰富,主要内容以精神分析为主,同时涉及文学、历史、神学、宗教、人类学、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代表作品有《荣格自传》《心理类型》《分析心理学》《原型与集体意识》等。


《洛克论人权与自由》

洛克在试图解决政治权力的产生以及来源这一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围绕“自然法”“自然权利”“契约”等范畴展开论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和霍布斯并无二致。然而洛克在论证伊始,即在对于“自然状态”描述中,和霍布斯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在自然法的范围内,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无需听命于任何其他人的意志。尽管这种状态并非美好的世外桃源但相对于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对人就像是狼对狼一样”“一切人对于一切人的战争”这一阴森恐怖的景象而言,却是“一个和平、善意、互助和保全的状态”。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英国哲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British Empiricism)代表人物,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他发展出了一套与托马斯·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不同的理论,主张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并且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时,社会契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了这种同意,那么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权利。


《康德论人性与道德》

本书将康德深奥的哲学思想,以通俗易懂、短小凝练的方式介绍给广大读者,也算是我们奉献给当代社会的一顿思想大餐,以此反省我们的生活,反省我们的流行文化反省我们的人生。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拉脱维亚裔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黑格尔论精神与绝对知识》

在文化的开端,或者说人类开始争取摆脱实质生活的直接性时,一直是通过获取普遍性原则和观念的知识来进行的,争取第一步达到对事情的一般思想,根据理由给予其支持或反对,按照其规定性去理解它的具体和丰富的内容,并对它作出有条理的陈述和严肃的判断。但是,这个开端工作很快就得全面让位于现实生活的严肃性,因为这种严肃性使人直接经验到事情自身,并且深入到事情更深的意义层面,那么这样的一种知识和判断就会在日常谈话中保有它们应有的位置。

只有真理存在于其中的那种真正的形态才是真理的科学体系。我在本书中所持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而是真实的知识。知识必然是科学,要对这一点提供令人满意的说明,只有依靠对哲学自身的陈述。如果我们抛开个人的和个别情况的偶然性,而以一种一般的形式来理解,那么它和内在的必然性就是同一个东西,时间呈现它自己发展环节时所表现的那种形态,哲学就确实被提升到了科学体系的水平。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公元1770—公元1831),德国哲学家。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自然哲学》等。


《叔本华论人生得失》

本书所选的诸篇文章,即根据叔本华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霍林道尔所选译的叔本文集的英译本,把有关自然科学方面已过时的观念,以及骂黑格尔的容删去或节选。我们相信本书对于读者了解叔本华的思想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会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阿图尔·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亚当斯密论情感与道德》

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已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柯卡尔迪(Kirkcaldy),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亚当·斯密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


《罗素论人的理性》

罗素主张社会主义,乃是因社会主义的实行可以得到经济的公平而消除人与人之间怨仇和争夺的缘故。但他继承他的教父密勒·约翰的精神,以为自由是人世间许多最好事物的要素。因此,他虽然主张社会主义,却决不愿自由受到剥夺。一个好政府,一方面能够维持公众秩序经济的公平和技术上的效能,一方面又须尽可能地尊重个人。罗素是赞成个人主义的,但对许多“进步的”教育家只热心培植个人主义而忘却社会,他不以为然。他认为我们非只是“个人”,更是社会的分子,教育非只须使一个人成为杰出的个人,并须使他成为社会里有用的分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便以反对战争而坐牢的罗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呼吁和平尤亟。他是时时刻刻以保存人类文明为念的,他是时时刻刻为下一代、下两代甚至更多代的人类着想的。我们非只应该替后代想好至太平的方法,并且应该尽量替后代留下生活的资源。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一名、影响*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刨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马斯洛论自我超越》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如今已成为一种大多数现代中青年人所接受的社会哲学和新的人生观。不仅如此,他的贡载还在于,他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和思考生活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树立“新人”、塑造新的社会形象、确立新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在当今这个正在“异化”的后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为赚钱、为成功、为生存努力而拼搏的时代,一生难以忘记自我、固执于自我的满足。是他又一次将那些古老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怎样才能把人教育成期望和喜欢过有道德生活的人?怎样才能把儿童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伦理学和科学在此走到了一起,才有了《马斯洛论自我超越》这本书。

马斯洛的理论,显然早已超越了人性论的范畴,审视了人存在的本质。虽然我们没有为自己的看法去翻遍马斯洛的所有作品,但我们很容易推知,生命的成长和臻于成熟,有赖于人格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没有健康的人格,就不能挖掘人的巨大潜能;没有人格的魅力,就没有真正的“自我实现”,就永远无法超越自我。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培根论人生成就》

本书不仅是人类最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四百年来读过这本书而终身受益的人不计其数,这本书在人类各种文字中几乎均有译本,为各国各界人士所推崇,它确实是一块瑰宝。文字精练、行文流畅、深入浅出、风格奇突、识与经典兼顾、推理与想象并用,它与一般空想浅陋的散文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可以从这本文集中读出培根的智慧,从而丰富我们的人生。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他推崇科学、崇尚知识,一生追求真理。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培根随笔集》等。《培根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


《托克维尔论制度与革命》

托克维尔的著作1870年后被冷落了七八十年后,近几十年来在西方突然走运,这不是偶然的。随着保守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抬头,托克维尔的政治观点重新受到了重视。人们越深入探讨法国革命的根源和特点,越感到有进一步研究旧制度的必要,特别是从政治文化角度去进行探索。托克维尔特别重视民族特征和传统对法国革命的影响他在全书的结尾描绘了法国民族性的各种表现之后指出,唯有法兰西民族“才能造就一场如此突然、如此彻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满反复、矛盾和对立的革命。没有我所陈述的那些原因法国人绝不会进行大革命;但是必须承认,所有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法国以外类似的革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托克维尔是如何看待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

【作者简介】

托克维尔,法国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1838年托克维尔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出任立宪大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逐渐从政治舞台淡出,主要从事历史研究和述。其代表性作品有:《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


《别尔嘉耶夫论自由与奴役》

当代许多大哲学家都拒绝把他们复杂深奥的思想从著作中抽出来加以解说,甚至怀疑能否抽得出来。别尔嘉耶夫也有同感。他曾多次强调他的思想中存在着矛盾、悖论和非理性的倾向他没有完全了解自己,他无法述说自己。“关注人的哲学家的思想必然会显示矛盾,因为人是矛盾的。”反映在别尔嘉耶夫身上,这种内在的矛盾无一不体现他的关注所向,展示出一个十分丰富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即是“世界总不断地向我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当别尔嘉耶夫一一作出回应时,必然会带有某些局限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他声称自己身上有着“马克思主义的酵母”,承认马克思的天才,以及马克思的学说中的许多优点;尽管他强烈地抨击作为价值虚无主义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并从各个方面拒斥由这种概念实在论建立起的一整套理想的或现实的等级秩序--但作为一位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毕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迥然相异的一面。

【作者简介】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嘉耶夫,(NicoIas Berdvaev,1874—1948),俄罗斯当代伟大的哲学家和预言家之一,以理论体系庞杂、思想精深宏富享誉两方世界。主要作《自由的哲学》《论人的奴役与自由》《论人的使命》《精神与实在》《精神王国与恺撒王国》《我与客体世界》等。


《贡斯当论社会制度与政治》

贡斯当在自由发展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尽管他不是一个长思辨的思想家,但他有文学家的敏锐,有政治家的现实感,加之他亲身经历过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因此,他的许多政治理念有独特的魅力。特别是他关于自由以及极权主义暴政的分析,尤为深刻,对后来自由主义的发展影响颇大。贡斯当对人民主权理论的批评和对民主可能产生暴政的担忧在托克维尔那里得到更明确的阐述。当托克维尔声称“上帝可以拥有无限权威而不致造成危险”,人世间任何人都不应该拥有绝对权威时,法国大革命与卢梭在他的脑海中,贡斯当以及其他法国自由主义前辈的告诫也在他脑海中。托克维尔对多数暴政的分析、对多元主义的沤歌、对个人自由的倡导可以看到贡斯当思想的影子。

【作者简介】

邦雅曼·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1767-1830),法国文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政治原则》《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阿道尔夫》《塞茜尔》《红色笔记本》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别尔嘉耶夫论自由与奴役》
作者:[俄]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嘉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616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65
定价:38

目录:
一、论自由
(一)存在与自由
(二)上帝与自由
(三)自然与自由
(四)社会与自由
(五)人格与自由
二、论奴役
(一)王国的奴役
(二)战争的奴役
(三)历史的奴役
(四)革命的奴役
(五)文明的奴役
三、论诱惑
(一)民族主义的诱惑
(二)集体主义的诱惑
(三)个人主义的诱惑
(四)贵族主义的诱惑
(五)资产阶级性的诱惑
四、论矛盾
(一)精神解救恐惧和死亡
(二)统治者、奴隶和自由人
(三)性、个体人格和自由
(四)美、艺术和自然
(五)我思想中的诸多矛盾

《贡斯当论社会制度与政治》
作者:[法]邦雅曼·贡斯当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708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65
定价:38

目录:
一、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
(一)论国家及其性质
(二)论权力和自由
二、论征服的精神和僧王政治
(一)征服的精神
(二)僭主政治
三、再论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
(一)论革新、改革及制度的一致性和谐与稳定
(二)对僭主政治的进一步思考
(三)以威廉三世为例可能会引起的异议之辨析

《黑格尔论精神与绝对知识》
作者:[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722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59
定价:38

目录:
一、论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双重性
(二)自我意识的丰富内容
(三)自我意识的道德观
(四)自我意识的内在和本质
二、对宗教的认识
(一)自然宗教
(二)艺术宗教
(三)天启宗教
三、论力的现象
(一)力的相互间辩证运动
(二)力的内在本质
(三)力的交替活动
四、精神本质的形式
(一)精神:自我与实体的统一
(二)精神:文化的教养
五、知觉的本质
(一)感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直接性
(二)事物是具有多种特性
(三)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
(四)知觉与事物
六、把理性的确实性提高到真理性
(一)观察理性的现实的、感性的存在
(二)自身与客观存在的简单统一
(三)个别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七、论绝对知识
(一)概念在它的真理之中
(二)对自我自身概念的理解
(三)确定性、实在性和真理性


《康德论人性与道德》
作者:[德]伊曼努力·康德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746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79
定价:38

目录:
一、善良的意志
二、道德的修养与训练
三、道德与良心
四、道德的价值
五、道德与体验
六、人性的特殊
七、头上与心中
八、行为的法则
九、实践的智慧
十、法则与意志
十一、精明与道德
十二、道德的实践
十三、善意与道德原则
十四、意志的自律特性
十五、理念与兴趣
十六、心灵与义务
十七、个人的德性
十八、伦理与法理
十九、向善的力量
二十、向恶的习性
二十一、人性的本质
二十二、道德法则
二十三、善意的谎言
二十四、“需要面前无法律”箴言
二十五、认识的能力
二十六、感情的需要
二十七、享乐的方式
二十八、味觉与想象
二十九、崇高与敬畏
三十、模仿与鉴赏
三十一、语言的艺术技巧
三十二、生活方式与社交活动
三十三、欲望的张扬
三十四、快乐与烦恼
三十五、忍耐与勇敢
三十六、发泄与健康
三十七、情欲与本性
三十八、妄想与懒惰
三十九、自然的善与道德的善
四十、个性与气质
四十一、血质与性格
四十二、面容与性格
四十三、性别的特性
四十四、家庭的尊重
四十五、民族的特性
四十六、理性的实践
四十七、感性的实践
四十八、理性与感性的一致
四十九、实践的对象
五十、实践的命题
五十一、意志的自律
五十二、道德与自私
五十三、道德法则
五十四、对象决定意志
五十五、事物的因果性
五十六、知性与超感触
五十七、理性的对象
五十八、福与祸的重要性
五十九、物理法则与自然法则
六十、意志的动力
六十一、尊敬只应用于人格
六十二、义务与行动
六十三、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
六十四、幸福论与道德论
六十五、自由、自然与自身
六十六、智慧与理智的爱
六十七、美德与圆善
六十八、德性及幸福的格言
六十九、实践优于思辨
七十、灵魂的不朽
七十一、纯粹实践的理论
七十二、理性与实践
七十三、圆满的概念
七十四、理想与信仰
七十五、追求的圆善

《荣格论人生信仰》
作者:[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647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77
定价:38

目录:
一、人生之路
(一)没有历史就没有心理学
(二)探讨基督教领域
(三)继续摸索
(四)诠释自己
(五)死亡边缘
(六)确认命运之路
二、人类心灵
(一)第一次心理分析
(二)联想试验
(三)病人的故事
(四)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五)心理医生的自我分析
(六)潜意识
(七)宗教情操
(八)医生与病人
三、无意识世界
(一)幻象如浪汹涌
(二)进入梦境
(三)寻求自救之道
(四)拨云见日
四、潜在的意识
(一)灵魂与信仰
(二)潜意识中的过去与未来
五、弗洛伊德
(一)泥泞的黑潮
(二)鸿沟渐形成
(三)决裂征兆出现
(四)友谊结束
六、梦的象征
(一)梦的意象
(二)梦的解析
七、性质的同异
(一)梦境象征主义中的原型
(二)心灵与意识
(三)人类的灵魂
(四)象征的角色
(五)治疗人类与其心灵之间的裂痕
八、神秘的东方
(一)泰姬玛哈陵与商奇浮图
(二)亚裔妇女性格
(三)信仰的嬗变
九、印度的圣者
(一)生命中“自我”与“自己”的矛盾
(二)因修行而形成的人格状态
(三)东洋传统的借鉴
十、冥想与心理
(一)《观无量寿经》的冥想
(二)自己催眠,主动想象
十一、与佛同质
(一)瑜伽的根本精神
(二)各种意象的象征体系及其意义
(三)探求无意识时面临的难题
(四)超越个人的无意识领域
十二、变与中国特质
(一)占卜之为物
(二)偶然的一致之意义——同时性
(三)请教《易经》
(四)《易经》答语之意义
(五)我的解释的立场
(六)坎与井
(七)让读者判断
十三、关于同时性
(一)超感官知觉与灵力
(二)占星术的意义
(三)巧合与预定和谐
十四、美女与野兽
(一)奥费斯和耶稣基督
(二)超越的象征
十五、对象化过程
(一)和潜意识的第一步接触
(二)“阴邪面”的具体化
十六、刚柔特质
(一)心灵中的阴性部分
(二)男人的阳性特质
十七、成功的象征物
(一)最初的梦
(二)对潜意识的恐惧
(三)圣人和娼妓
(四)分析的演变
(五)神论的梦
(六)面对非理性
(七)最后的梦

《叔本华论人生得失》
作者:[德]亚瑟·叔本华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753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77
定价:38

目录:
一、人生的困惑
二、生命的永恒
三、幸福的分类
四、人格的划分
五、财富与人生
六、生存的意念
七、生活的意志
八、名誉与荣誉
九、人性与道德
十、存在的得失
十一、世界的空虚
十二、爱恋的激情
十三、性爱的倒错
十四、禁欲的解脱
十五、女性的智慧
十六、生存与理念
十七、素质的由来
十八、信仰的对白
十九、哲人的智慧
二十、意志与现象
二十一、超越生命
二十二、心理的变化
二十三、宗教的源流
二十四、作家与写作
二十五、哲学杂谈

《罗素论人的理性》
作者:[英]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579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93
定价:38

目录:
一、人有不幸
二、英雄的不幸
三、生存竞争
四、厌烦和兴奋
五、疲劳的工作
六、人与妒忌
七、犯罪意识
八、虐待倾向
九、舆论与恐惧
十、幸福的获得
十一、渴望的热情
十二、人间情爱
十三、家庭问题
十四、时代与劳务
十五、个人的兴趣
十六、拼搏与取舍
十七、幸福的生活
十八、高尚的信仰
十九、禁欲与心理卫生
二十、休闲生活
二十一、不同的快乐理想
二十二、善人做恶事
二十三、自由的环境
二十四、自由的思想
二十五、怀疑的价值
二十六、人的理性
二十七、知识与价值
二十八、神秘体验
二十九、爱的地位
三十、婚姻问题
三十一、新兴的家庭
三十二、人的本能的地位
三十三、未来的世界
三十四、进化的社会
三十五、欲望的实质
三十六、始姻新解
三十七、中国的未来
三十八、自由之始
三十九、理想的素质
四十、核战争之祸
四十一、现代及将来


《洛克论人权与自由》
作者:[英]约翰·洛克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470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63
定价:38

目录:
一、权力的起源
(一)论亚当的统治权
(二)论君主权利与绝对权利
(三)论王权和父权
(四)论个人统治权
(五)论丈夫享有的主权
(六)论父亲享有的主权
(七)论统治权的共同根源
(八)论最高君主统治权的转移
(九)论世袭下来的君主制
(十)论君权的继承者
(十一)论谁有继承权
二、权利的范畴
(一)对政治权利的意见
(二)论政治权利的自由状态
(三)论政治权利与战争状态
(四)论人的自然自由
(五)论所有权与财产权
(六)论父权与儿女自由
(七)论政治社会
(八)论政治社会的起源
(九)论政府权利的目的
(十)论国家立法权的范围
(十一)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的关系
(十二)论政府权力的从属地位
(十三)论法律特权
(十四)论父权、政治权和专制权
(十五)论征服与统辖
(十六)论篡夺与暴政
(十七)论社会与政府的解体

《马斯洛论自我超越》
作者:[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555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81
定价:38

目录:
一、迈向健康的心态
二、存在主义
三、人的动机
四、超越性动机
五、缺陷与成长
六、进退的平衡
七、自卫与成长
八、需求与恐惧
九、高峰体验(一)
十、高峰体验(二)
十一、自我的实现
十二、存在与危机
十三、对强加的抗拒
十四、非结构团体
十五、自我实现的特质
十六、创造力的认识
十七、自我及其超越
十八、自我实现与创造力
十九、人性的价值
二十、价值与健康
二十一、存在的价值
二十二、健康就是超越
二十三、基本的认识

《培根论人生成就》
作者:[英]亚当·斯密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661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114
定价:38

目录:
一、论真理
二、论复仇
三、论嫉妒
四、论死亡
五、友谊与合作
六、逆境与顺境
七、假装与缄默
八、父母与子女
九、婚姻与独身
十、爱情的得失
十一、高官重职
十二、大胆与冒失
十三、慈善与性善
十四、贵族的位置
十五、煽动与纷扰
十六、无神论
十七、迷信与宗教
八、论旅游
九、帝国与君主
十、计议与策士
十一、把握时机
十二、狡猾与聪明
十三、自私的聪明人
十四、改革与守旧
二十五、迅速与效率
二十六、外表聪明
二十七、友情的益处
二十八、费用与理财
二十九、富国强兵之道
三十、养生与长寿
三十一、消除疑心
三十二、讲话的艺术
三十三、财富的处理
三十四、预言的证实
三十五、对付野心
三十六、假面舞剧与化妆
三十七、人生天性
三十八、习惯与教育
三十九、关于命运
四十、放利息的利弊
四十一、青年与老年
四十二、美的含义
四十三、残疾与心态
四十四、建筑与实用
四十五、庭园的设计
四十穴、交涉与协商
四十七、从属与朋友
四十八、诉讼与辩护
四十九、读书与学问
五十、党派与中立
五十一、礼节与仪容
五十二、赞美与荣誉
五十三、虚荣与自负
五十四、光荣与声望
五十五、司法与国家
五十六、愤怒与控制
五十七、事物的变迁
五十八、关于知识的误解
五十九、学问与政治
六十、学问与学者
六十一、学问的三种病症
六十二、误解与分歧
六十三、权衡价值
六十四、爱好与成就
六十五、个人的品性与行为
六十六、职业的缺陷
六十七、历史、诗咏与哲学
六十八、理智与情感
六十九、个性与习惯
七十、语言与文字
七十一、知识传授
七十二、欲望与意志
七十三、关于革新的解释
七十四、长寿与健康
七十五、性格与习惯
七十六、论假聪明
七十七、论狡猾
七十八、求知与学问
七十九、天性与职业
八十、勇敢与鲁莽
八十一、善的区别
八十二、情感的研究与心理训练
八十三、社会知识与智慧

《托克维尔论制度与革命》
作者:[德]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494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23
定价:38

目录:
一、论大革命
(一)大革命的产生
(二)大革命的目的
(三)大革命的本质
(四)对大革命的评论
二、论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的封建权力
(二)法国何以要先改革
(三)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四)大革命后的法国
(五)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
三、论法国人民
(一)政策激怒了人民
(二)政府对人民的教育
(三)非宗教倾向在法国人民身上的体现
(四)18世纪法国人民的处境
(五)法国人民的相似性
(六)法国人民的冷漠
四、论新旧制度
(一)旧制度下自由的种类
(二)完全相同的制度
(三)中央集权制
(四)政府管理监督制
(五)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
(六)旧制度灭亡
五、论行政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取代旧政治权力
(二)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
(三)文人执政
(四)行政革命
附录一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附录二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亚当斯密论情感与道德》
作者:[英]亚当·斯密 著,石磊 编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2463
出版时间:2016/5/1
开本:16开
页数:279
定价:38

目录:
一、论同情
(一)论同情是天性
(二)论相互同情的愉快感
(三)论同情的合宜性
(四)论同情的亲疏性
二、论激情
(一)论肉体的激情
(二)论想象的激情
(三)论不快的激情
(四)论友好的激情
(五)论自私的激情
三、论悲情
(一)论悲伤和快乐
(二)论野心起源和社会阶层
(三)论嫌贫爱富的道德败坏
四、论舍与得
(一)论报答与惩罚结果
(二)论感激与愤恨对象
(三)论施恩与损人行为
(四)论赞同和愤恨感情
(五)论优点和缺点批判
五、论天性
(一)论仁慈和正义的美德
(二)论正义和悔恨的感觉
六、论道德准则
(一)论赞扬和责备的原则
(二)论赞扬和责备的态度
(三)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四)论自我欺骗的天性和调试
(五)论行为准则的影响和权威
(六)论责任动机的原则和作用
七、论效用表现
(一)论效用表现和美的影响
(二)论效用表现和美的品行
八、论善行
(一)论天性与个人关爱次序
(二)论天性与社会慈善次序
(三)论普施万物的善行
九、论美德本质
(一)论美德的合宜本质
(二)论美德的谨慎本质
(三)论美德的仁慈本质
(四)论美德的道理学说
十、论赞同本能
(一)论赞同本能的自爱根源
(二)论赞同本能的理性根源
(三)论赞同本能的情感根源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