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法学的历史》全14册,16开精装,总达1万多页,重达40斤。精选创刊至停刊、复刊至2011年的重要文章。论题广阔,作者众多,视角多样,呈现50多年法学发展的真实面貌

《法学》月刊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早的两种法学期刊之一,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风格见证了中国法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发展过程,它还是美国、英国等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国为数不多的法学刊物之一。 

本套书由法学专家何勤华、杜志淳总主编,集结当代法学家丘日庆、程荣斌、陈光中、伐·雅·柯尔金等海内外众多学者刊发的法学文章。特别对1956年创刊至1958年停刊前所出的18期全文收入,以尊重历史的真实,更为当今中国法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

团购价¥480.0 ¥2380.0 折扣2.0
已售26套,限量26套,下单要快哟
到货提醒

先去看看别的>>

推荐理由

16开精装,法律出版社出版

《法学》创刊于1956年,刊载了大量有影响的富有法治精神的文章。迫于国内形势的发展《法学》于1959年3月停刊,又于1981年复刊

丛书对1981年复刊以来的各期,精选出比较重要的文章,而对1956~1958年所出的18期(1956年《华东政法学报》共3期,1957年《法学》全年共6期,1958年《法学》出版至9月共9期)上所刊载的文章,全文收入

本丛书不仅展现了中国法学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更为当今中国法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友情提示:本书所配布面原箱不耐脏,介意的读者慎拍

书友说
  • ztw*** 2024/2/27 23:25:00
    很重的十几本,厚厚的,适合收藏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法学》是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一本中文法律类期刊,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法律理论类月刊,它创刊于1956年。创刊之始《法学》便以关注社会,面向实际,理论创新、推进法治为宗旨,发表了一系列在当时较有影响的法学文章,从而以其善于及时反映学术热点而赢得广大学者的喜爱。然而,不幸的是《法学》在1958年便被停刊了,一停就22年。

1981年11月,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复刊了。它的复刊,源自1978年年底的那场解放思想运动。

编辑本丛书,基本目的在于纪念华东政法大学成立60周年,以及《法学》创刊56周年,编者希望通过本丛书,将《法学》(1956年出版的3期称《华东政法学报》上刊登的有影响的文章保存下来,以真实地记录《法学》,更广范围地说也包括了中国法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了解新中国50多年法学发展的真实面貌,以为中国法学今天的发展繁荣提供历史借鉴。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编者在编辑时,对1981年复刊以来的各期,主要是选出比较重要的文章,而对1956—1958年所出的18期上所刊载的文章,全文收入,未作删节和修改,以尊重历史的真实。

总主编简介

何勤华,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杜志淳,1954年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司法鉴定、司法制度的教学和研究。兼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评审员、检查机构认可评审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法庭科学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司法鉴定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理事、国家艺术体育教育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理事,国家司法鉴定人,上海中信正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法学的历史:共14卷(精装)》
作者:何勤华、杜志淳 总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36427
出版时间:2012/9/1
开本:16开
页数:10266
定价:2380

目录:

第1卷 (1956年——1957年)

1956年第1期发刊词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与苏维埃法学的

任务/陈中绳译

法医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

作用/张颐昌康成徐子风吴大钧

略论公私合营企业中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

所有权/张兰田

关于我国继承问题中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

研究/吴建斗陈德贵李文彩

从“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学习分析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傅季重

犯罪动机与刑事责任/刘焕文

怎样判断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黄道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刑法中的运用/梅泽濬

对“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审判作风的思想本质的

认识/于占济

我对“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认识/刘灿璞

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反对现代反动资产阶级的法的理论

(上)/[苏]AB杜曼诺夫陈中绳译1956年第2期在法学研究中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徐盼秋

“百家争鸣”和法律科学/李良

在“百家争鸣”中谈旧法思想/刘焕文

关于法学翻译工作的几点意见/陈中绳

我们在“百家争鸣”中需要些

什么/曾毓淮杨秉烈徐冲德黄夏

上海市第一审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审理程序中目前存在

的问题/周子厚

对第二审法院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一些意见/张镇

对通奸行为处理原则的探讨/韩学章

“破坏农业合作罪”的犯罪构成/李仲成

编后记

关于犯罪概念中社会危害性问题的商榷/张仙根

什么是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姜焕宸

南斯拉夫宪法概述/康树华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侵略定义/丘日庆

有关他杀的法医学问题/张颐昌

法医学上关于因伤致死的各项原因的论述/符洪恩

反对现代反动资产阶级的法的理论

(下)/[苏]BA杜曼诺夫陈中绳译1956年第3期关于苏维埃一般法学理论科学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动态】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各学会成立/罗文

关于刑事上诉案件审理程序上的几个问题/韩述之

刑事被告人口供的证据意义与运用/戈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减刑/刘灿璞【动态】

上海学术界将创办《学术月刊》/天马

处理离婚案件必须与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子及

【动态】

上海市司法干部学习情况/文楼敬之

法律的阶级性和继承性/杨兆龙

谈苏伊士运河问题/周子亚

祖国法医学发展简史/张颐昌

如何改变我国法律科学的落后现状/吉苏生

试论辩护人的立场/刘笪生

谈谈怎样自学刑法科学/王文升

研究“旧法”的意义和态度

——关于“旧法”问题座谈会的综合报道

在“百家争鸣”中谈两个问题/陈文彬

新法学不是旧法学的简单继承者/韩学章

如何对待法学遗产/周原冰

把“旧法”和“旧法”思想区别开来/洪文澜

难道旧法思想可以吸收吗/王治安陈纯铮姚胎斗

关于中国法学遗产问题的看法/孙晓楼

关于法学遗产和接受旧法思想问题的看法/杨峯

对在法学中贯彻“百家争鸣”的一些意见/俞承修

编后记

对“对通奸行为处理原则的探讨”的商榷/常流

和陈中绳先生商讨关于“法权”的译名问题/则鸣

【栏目】读者对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的意见摘要

什么是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及怎样判明因果

关系

一/元丁余人余未

二/叶景荪

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可以有偶然的与必然的

之分/许锡珂

因果关系的转化问题

一/元丁余人余未

二/叶景荪

英国民法中的契约/PO赫鲁菲娜刘汉才译1957年第1期加强审判工作中的法制/梅泽濬

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和人民法院的审判

工作/俞伟奕

刑事审判中的再审和提审/吴牧刘树德金子桐

对一审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几点

意见/李绳武王一鸣

略谈法院调解的若干问题/广海来璧

对一个“窃盗”案例的分析

——请确定犯罪事实的单一性问题/刘庆林

中国古典法学的一些现实意义/孙晓楼

谈旧法/高焬

编后记

刑事责任年龄/史言

【动态】

上海法学会成立

对离婚自由和男女婚姻以感情为基础的理解/王容海

对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中两个问题的商榷/郭生

谈我国农业立法中的物质利益原则/陈文藻

贯彻守法原则,健全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廖开铨程辑雍

如何解决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马克

刑法科学中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杨兆龙

如何把哲学上的因果范畴应用到刑法科学中来/周原冰

奧本海《国际法》评介/周子亚

“刑法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座谈会

关于犯罪概念中社会危害性问题的讨论1957年第2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几个

问题/[苏]伐?雅?柯尔金徐立根译邬志雄校

如此法律/汪绍麟译

论共犯(上)/李光灿

关于“免予起诉”的问题/叶景荪

也谈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方今

论法的阶级性的统一性/杨峰

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的讨论

——介绍上海法学会第二次学术座谈会

关于民事执行程序中的若干问题/蔡选清

关于律师参加民事诉讼活动的几个问题/王文正

对上海私人房屋迁让纠纷处理原则的

探讨/刘钦谕柳广堤来璧

处理判刑劳改犯离婚案应注意的问题/孙文海

试论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生产资料

所有权问题/仝志敏

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黄道

无罪推定和证明

责任/[苏]MЛ希夫曼张保成译黄怡祥校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罗荣

关于“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意义/张光博

“对一个盗窃案例的分析”的不同意见

编后记1957年第3期驳“继承祖国法的遗产论”/万山

略论法的继承性/郭宇昭

略论韩非的法治主义/缪杰

现阶段国际法的体系/丘日庆

谈谈双重国籍问题/刘家骥

领海宽度问题的商讨/魏文翰

上海国际法学者讨论国际法的阶级性和体系问题

对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一些意见/叔思

论共犯(下)/李光灿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缓刑》的若干

问题的探讨/吴牧刘树德金子桐

试论新民主主义阶段人民刑法的发展(上)/杨琪

苏维埃民法中的民事法律关系/孙文海记录

社会主义共同生活规则在民法规范适用方面的重要

意义/洪文澜

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的讨论在展开中

人民检察院监督刑事审判的工作/王俊常

关于鉴定工作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王净

关于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裁定/关中

编后记1957年第4期打退“右派分子”向人民法制的进攻/叶萌

驳斥“法律界党与非党之间”/程瑞锟

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政权

——驳杨兆龙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齐乃宽

杨兆龙与庞德的关系

论专政的必要性和肃反的合法性

——驳杨兆龙否定肃反成绩、攻击人民民主专政的

谬论/杨峰

必须彻底废除伪六法/叶孝信江振良

挖杨兆龙的法西斯老根

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美国“法治”/丘日庆

【栏目】上海法学界反右派斗争报道

上海法学界揭发、批判“右派分子”王造时、杨兆龙的

反党言行/吴耀辉

伪君子王造时的真面目/丁了

杨兆龙——蒋家忠臣、庞德信徒/梅耐寒

试论新民主主义阶段人民刑法的发展(下)/杨琪

谈重婚与通奸/董敬之熊克刚熊耀武陈鼎声刘志舟许玉霞夏道平

【动态】

复旦大学法律系等举行科学报告会

船舶碰撞过失责任的研究/魏文翰

谈退社社员拉车牵马的处理问题/李郊

新中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任扶善

【讨论】

不能助长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何哲身

夫妻感情破裂是离婚的主要根据/李德庭

检察长参与民事诉讼工作/高鑫田

证言的证据意义与运用/戈风

编后记

正确地推行国家公证制度/陈六书

对《婚姻法》第18条的理解/张平顺

对一个伤亡事故案件的分析/冯吉礽

【动态】

和平共处的法律性质

——记近年来学术性国际会议对于这一问题的

争论/周子亚1957年第5期捍卫马列主义法学,驳斥“右派分子”的谬论

——在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

发言/雷经天

论杨兆龙篡改法律定义的本质/杨峰

不许“右派分子”破坏我国的立法路线/江振良

资产阶级议会“两院制”的反动本质/韩启璋

【栏目】上海法律界反右派斗争报道

上海法律界继续驳斥“右派分子”王造时、

杨兆龙/吴耀辉

上海司法部门全面反击“右派”/卓启民许润麟

“右派分子”罗家衡向人民法制

进攻/呈祥习思

关于法律继承性中的几个问题/张景华

谈谈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问题/许丽生

对处理轻伤害、斗殴案件的

体会/郭亚岚王国新田雨

关于“坦白从宽”问题/童颜

关于当前婚姻财礼的性质及处理原则的

探讨/陆子奇魏焕华

对《对〈婚姻法〉第十八条的理解》的意见

试论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程荣斌

试论被告人自白证据价值/刘庆林

关于公证工作的几个原则和效力问题的研究/冯吉礽

谈谈判决书的写作/叔思

人民检察院怎样做审查起诉工作/赵维之

血迹检查/林锡署

编后记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张光博

1957年第6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的根本

原则/程辑雍

驳斥“右派分子”杨兆龙对肃反运动的诬蔑/李仲成

驳“右派分子”的“人治主义”谬论/翟廷瑨

驳“右派分子”关于人权保障问题的谬论/王召棠

杨兆龙否定法律阶级性的反动性/梅文秋

驳杨兆龙关于法律继承性的谬论/潘念之

驳杨兆龙“过分强调的政治性忽视了它的专门性和科学性”

的谬论/傅季重

邓小平同志《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摘录)

法律和政策的关系/朱恩霖

我国选举制度是真正民主的选举制度/张大鹏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建议修改宪法教学

大纲/许崇德

各种鉴定意见的证据

意义/[苏]茨维德哥夫黄怡祥张保成译

我国刑法中的“死缓”和无期徒刑是符合人道主义

原则的/高舫

加强民事案件的调查和正确判断证据的重要性/张耀儒

【讨论】

我对“免予起诉”的看法/应后俊

对《关于“免予起诉”的问题》的商榷/吴锦文

【读者来信】

不要被“右派分子”杨兆龙的谬论所欺骗/竺型熹

【动态】

苏联成立国际法学会/金石音译

国际比较法学会举行第一次代表

大会/金石音译

华东政法学院举行第二次科学讨论会

编后记

重编后记



第2卷 (1958年)

第1期从司法改革问题谈起/魏文伯

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驳右派分子杨兆龙所谓“法律不能跟政治

走”的谬论/王绎亭高呈祥李峻勇

叶松亭

对杨兆龙十二条反动纲领的驳斥/傅季重

揭穿“右派分子”恢复资产阶级行政学的政治

阴谋/张汇文

公安、检察和法院应正确贯彻互相配合、互相

制约的原则/胡军

反对削弱院、庭长对合议庭的领导职能/魏焕华

驳资产阶级的“无罪推定”原则/张子培

“无罪推定”不应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原则/李保民

应该彻底批判“无罪推定”的谬论

——对“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一文的初步检查/黄道

坚决贯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田光

国务院关于工资福利等四个暂行规定(草案)

的意义/丘申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一讲国家与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王绎亭

谈几种尸体现象与某些生前损伤的鉴别/文剑成第2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教学

改革的初步体会/华东政法学院马克思

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教研组

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杨峰

驳“新旧法律思想有内在联系”的谬论/

王文升刘可元

国民党伪“六法”的反动实质/宋光江振良

关于法律和政策的若干问题

——对朱恩霖的“法律和政策的关系”

一文的意见/赵擎

必须克服政法战线上的右倾思想/谢飞

对“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

的理解/王乃溁陈启武

辩护人必须为社会主义法制服务/程荣斌

彻底批判人民律师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

林自强

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问题的探讨/

郭生

对“三角债”的初步探讨/李郊

中国最早的一部法医学——《洗冤录》/仲许

关于户口登记的几个问题/君芝

谈我国对年老体弱职工的关怀/夏焕瑶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二讲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国家/齐乃宽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义》/席祖德第3期王造时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的思想

基础/何海晏

关于双务合同中的客体问题的讨论/周大卓

国民党伪程序法的反动实质/江振良宋光

驳“右派分子”梅泽濬关于犯罪产生原因的

谬论/李保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常务委员会

制定单行法规是合法的

——驳“右派分子”吴家麟的谬论/张衍杰

辩护人发现被告人隐瞒的犯罪事实

必须揭露/李星桥

应当批判辩护人的“有利被告论”/黄怡祥

彻底批判“有利被告”的谬论

——对“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

一文的检查/罗荣

社会主义法律的概念和特征/吴大英

关于遗嘱继承问题的初步探讨/郭生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分问题/金钟


【栏目】关于现阶段国际法体系问题的讨论

上海法学界热烈讨论现阶段国际法的体系

问题/编者

再论现阶段国际法的体系/丘日庆

有关国际法的性质与体系的几个问题/刘家骥

关于国际法体系的几点意见/杨殿陛

略论现阶段三种国际法体系/胡文治

谈目前国际法的体系/耿福成

关于正确认识与处理当前的离婚问题

——与幽桐同志商榷/刘云祥第4期肃清旧法观点克服右倾思想巩固人民民主

专政/许建国

华东政法学院教学改革工作初步总结/

华东政法学院

政法工作“大跃进”/田戈

必须在司法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张耀儒

依靠群众办案的若干体会/邹宪民

刑事案件也可以下地区办理/陆全惠

从一件案件来看下地区办案的好处/瞿秀瑾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批判

——从老根上清算“右派分子”关于民主、

自由、法制等的谎言/叶孝信

对敌人必须专政到底

——驳“右派分子”刘焕文关于人民民主

专政问题的谬论/李仲成

【讨论】

政策和法律的关系/编者

略论政策和法律的关系/万山


【栏目】关于现阶段国际法体系问题的讨论

现在只有社会主义国际法体系/张汇文

现阶段有三种国际法的体系/江海潮

现在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国际法

体系/平明

【讨论】

当前婚姻纠纷的处理意见/编者

对离婚案件调解程序的一些意见/甄忆蓉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四讲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

领导力量/翟廷晋第5期如何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谢飞

从两类社会矛盾看犯罪的矛盾性质/王文升

杨一平刘可元

关于犯罪性质问题的几点意见/乙公

民法与专政/赵炳霖

关于民事纠纷的性质的看法/高呈祥


【栏目】政法工作“大跃进”

上海市卢湾区公安、检察、法院改进了协作

关系/徐震东

广州市公安、检察、法院举办了联合办案

“试验田”/宋克俭

贵州省仁怀县“三员”下乡就地审判的经验/

林凤池

河北省通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方法的

跃进/张亚东

采取辩论会方式解决复杂难案的几点体会/

王敏

打掉官气,联系群众,办好案件/缪宝兴

驳徐亚夫的“防错论”/杜祥坤

驳韩述之“审判工作的群众路线已过时了”的

谬论/肖一华

驳“被告人上诉案件不能加重处刑论”/黄汝坚

驳斥“右派”对联合提名和等额选举的污蔑/

华国全

贪污案件中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杨一平

李保民

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处理人民内部纠纷的重要

方法/郑仁

当前农村家庭纠纷案件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石正凯石静斋郑清琪柴笑尘

法律必须服从党的政策/光博

从法律的特殊性来谈法学研究上的厚今薄古/刘家骥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五讲社会主义的法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

工具/王绎亭石国强第6期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表一周年/编者

民法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也解决敌我矛盾/张企泰

关于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问题/黄汝坚

肖一华

在国家消亡问题上批判现代修正主义/万山

对政法工作跃进问题的几点认识/孟杰

关于农村中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丁敏

克千

我们是这样帮助和指导里弄调解委员会进行

工作的/刘同乐孙世乐

爱国公约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

周乃杨

上海市榆林区政法部门是怎样处理青少年犯罪

问题的/沈贵龙萧洪亮

民主辩论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新形式/魏焕华

“事实是根据,法律是准绳”是我国刑事诉讼的

基本指导原则/陈启武

驳韩述之“法律脱离政治”的谬论/田任平

我国的肃反工作是成功的、先进的

——驳斥徐亚夫、韩述之对肃反政策的污蔑/李勋

对人民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等几个问题的认识/钱宝谨

谈谈我国选举制度的优越性/竹均

学习列宁的教导,加强救灾工作/董光

审判制度和法律手续不能一概否定/罗素全

法学教学中厚古薄今的倾向必须克服/萧枝苹

参加农业劳动锻炼的一些体会/王克千史文清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六讲社会主义法制/石国强陈业精第7期对政法工作者贯彻总路线的一些意见/叶军

关于司法工作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几个

问题/许泉陈泽政

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处理案件

——在上海法学会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毛荣光

两类矛盾学说对刑法科学的指导意义/杨一平

应该深入学习毛主席的国家学说

——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表一周年/傅季重翟廷晋齐乃宽

我对民事违法行为的矛盾性质的认识/林云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的商榷/岳占禄

关于犯罪的矛盾性质的商讨/罗素全

推行社会主义爱国公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

创举/严则

对有关调处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意见/赵德魁

孙承基阎为群

湖北枣阳、沔田、沙市推行社会主义爱国公约的

经验/湖北省公安厅、检察院、法院推行爱国

公约办公室

就地审判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新发展/杨鹏

罗时润

依靠群众解决了一件买卖合同的纠纷/张耀儒

几年来我在别古庄人民法庭是怎样工作的/刘泽钧

正确贯彻“严肃慎重、区别对待”的方针/杨克祥

漫谈公安人员为群众办好事的问题/史石

故意杀人与故意重伤身体致死的区别/C.鲍罗金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七讲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与法在社会主义

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齐乃宽

对《对政法工作跃进问题的几点认识》一文的

质疑/刘家禾第8期必须制止殖民主义者对西亚的侵略/赵经

美英武装干涉黎巴嫩和约旦是最严重的国际罪行

——斥艾森豪威尔7月15日咨文中的

所谓法律根据/胡文治

驳斥美英帝国主义侵略黎巴嫩和约旦的无耻

借口/丘日庆

美英帝国主义侵略西亚的石油气味/刘家骥

必须做好务“虚”,更好地为总路线服务/齐中山

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李文钧

在司法工作中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尤全昌陶中何重耳韦安元

从刑事犯罪中看人民内部矛盾的转化问题/叶军

运用两类矛盾的学说解决一件群众闹事问题/曹亚峰金树森石正凯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的认识/张麟

马岷山

在审判工作中积极贯彻群众路线的几种做法/赵德魁赵学文

对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点滴体会/金匀

关于查破、处理积案的一些意见/君芝

上海市蓬莱区人民法院是怎样开展法律讲演的/王敏群良

正确贯彻审判工作中的辩护制度/宋鑫春

关于分片包干的做法和体会/辽宁省盖平县人民

法院

关于农村调处委员会组织形式的探讨/金文

适用法律必须服从党的政策/高呈祥

党的政策是具有最高科学性的理论/杨一平


【栏目】政法工作在怎样解放思想

大跃进的事实证明政法工作能够大胆设想/

甄忆蓉

政法工作者想、说、做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孙继珍

思想解放,就能在工作中创造奇迹/周云发

大胆设想和犯错误是两回事

——我对错误的切身体验/刘家禾

彻底扫除三种思想障碍/张耀儒

政治性强,有利于改造自己;单纯地怕,并不能

不犯错误/刘剑辉

只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能克服教条主义/瑞亭点工第9期联大通过美英撤军决议仅是斗争的开始/刘家骥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伟大的群众路线/忻元锡

司法工作必须坚决贯彻群众路线/王亚东

在党的领导下做好人民司法工作/李养龄

运用矛盾法则,掌握专政武器/子伟

不能说一切刑事犯罪都是敌我矛盾的性质/赖传祥

从一件医疗事故案件的处理看审判思想/谢桂生

采用群众辩论方法处理案件的几点做法和体会/王云生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法纪教育/解连河

民事审理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王和亭翁德良

六安县徐集人民法庭在大跃进中的审判活动/

晋少东

云霄县下河人民法庭是怎样为中心工作服务的/

王英才

我是怎样做书记员工作的/纪琼英

对盗窃犯罪的初步研究/张耀华陈显静

自杀还是他杀(案例分析)/乃路


【栏目】政法工作在怎样解放思想

为什么会有人思想不能解放呢/陈庆年

又红又专,就能解决怕犯错误而不安心政法

工作的问题/计国豪

政法理论上需要“敢想、敢说、敢做”/岑堃

从规章制度的改革,看政法干部思想解放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乙敏

公证工作也能敢想、敢说、敢做/赵德

发挥了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原则性/饶孝章

大胆设想必须建立在马列主义基础上/遥野

思想解放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张景厚

编后记



第3卷 法理学上卷(1981年——1995年)

1982年社会主义中国法系初探/王召棠陈鹏生

法律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傅季重

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阶段/赵炳霖

关于加强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倡议/《法学》编辑部

值得重视的一个倡议/张友渔

开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潘念之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徐盼秋

应该重视我国法的体系的研究/齐乃宽1983年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吴大英刘瀚

关于法制建设中的几个理论问题/陶希晋

当前我国法学研究的着重点/李光灿

法的科学性与科学性的法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王传生

也谈重视法哲学的研究/公丕祥

对中国式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探讨/王召棠张传桢陈鹏生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科学结构/王传生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李步云1984年关于开展我国法制建设协调发展问题讨论的

意见/《法学》编辑部

法制协调是法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

要求/《法学》特约评论员

对法制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的浅见/谢次昌卞耀武

论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大目标

——兼谈法制建设的协调发展/《法学》评论员

对我国法制协调发展的一点实践认识/陈希1985年法制建设要与改革开放相协调/倪正茂

经济开放离不开法制协调/董开军

社会主义法律的创举

——对“一国两制”的体会/何力

论政治与法律的关系/谢次昌

近年来法学界对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议/尤俊意1986年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张宗厚

对“质疑”的质疑

——与张宗厚同志商榷/陈浩然

试论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兼谈系统方法在法学中的

运用/夏勇程燎原吴家如夏道虎

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

法律观/孙国华朱景文

法学研究中的多维视野方法/张宗厚

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若干转变/柏发文

试论我国法学体系的多元性/王勇飞

权力制约论/张宗厚

论决策的法律化/傅兆龙1987年没有法律的政治是危险的政治

——法学研究的反思/陈鹏生

重视法学新学科建设/何勤华

客观性也是法的本质属性/崔敏

实证法学和价值法学的协调与我国法学

研究/葛洪义

法学应注重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研究/张宗厚

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蒋迅

在改革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张宗厚

要坚持,不要“附加”

——谈传统法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张宗厚

试论法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张耀文1988年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法制深化/沈志坤

司法体制改革初探/崔跃武

法律推理与法律适用/沈宗灵

浅评维辛斯基法律理论/徐永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理论讨论观点

综述/何勤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思想战略的几个

问题/郭道晖

法学理论更新的进一步思索/张宗厚

提倡法学理论的论战/夏之

建立与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权利观

——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法律

文化/杨春堂李敏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热”评析/张乃根

是立足现实,还是从理性出发

——谈谈关于新闻立法原则的若干

分歧/胡绩伟常大林

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张正德

论民主建设中权力的法律控制/王人博

价值追求和经验实证:中国法学理论发展的

取向/张志铭1989年对法学乃是权利学的进一步思考/张宗厚

法学领域十年来的重大论争和教训

——对若干问题的思考和观点/于浩成

论法制模式的转换

——建立民主—商品经济的法制

模式/张光博李中圣1990年把廉政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陈鹏生

法律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朱华荣

民主:廉政建设的政治保障/郭道晖

法律应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蔡诚

权利价值的二重性/魏再龙1991年权利与义务关系之争

——当代中国法理学热门话题

评介(上)/林喆

权利与义务关系之争

——当代中国法理学热门话题

评介(下)/林喆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权利原则/郭道晖1992年价值与权利:九十年代中国法学理论的

重心/陈友清

借鉴资本主义法律的理论问题/韩旭

正确看待法学领域中姓“社”姓“资”问题/郭道晖

论法—经济学研究/张乃根

论法律规范的结构/庞凌

价值观念与法律规范/严存生

对“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之我见

——兼论改革与法制不矛盾/孙国华朱景文

试论制裁与法律规范的逻辑推理/施荣根1993年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师棠

市场经济与法律现代化/师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俞梅荪

宽容的干预和中立的法律

——中国的市场经济社会需要怎样的

法律/孙笑侠

市场经济与私法文化/付子堂

中国法制现代化与移植西方法律/郝铁川1994年关于义务与权利的随想(上)/北岳

关于义务与权利的随想(下)/北岳

社会主义自由

——当代社会主义法的精神/郭道晖1995年秩序?公平?效率

——市场法律价值目标模式

定位/谢邦宇朱科敏

司法现代化:法治化的必然要求/蒋集耀

法的精神与法律精神论略

——与郭道晖同志商榷/张光博

再论社会主义法的时代精神

——答张光博教授/郭道晖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郝铁川傅鼎生

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异同/张恒山黄金华

对当前法学界两个重要理论问题的一点

看法/铁犁

党领导人民与人民监督党

——论党领导人大与人大对党的监督/铁犁

编后记



第4卷 法理学中卷(1996年——2003年)

1996年法是“理”与“力”的结合/孙国华黄金华

论立法中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郭道晖

法律经济决定论评析/周永坤

当前我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孙国华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应当重视法学学问题的研究

——兼论法学学科的功能/刘作翔

依法治国的十大建议/郝铁川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确立新的价值坐标/戴志祥

我国法制现代化特色的理论探析/王申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曹建明李然1997年论法律功能与依法治国

——法治秩序中的法律功能状况及其实现

障碍/赵震江付子堂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

误区/王晨光

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法学和法制

——兼与季卫东先生商榷/朱苏力

现代法的精神论纲/李步云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公丕祥夏锦文

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卓泽渊

依法治国评述/蔡定剑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

——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周永坤

也谈法律经济决定论

——兼与周永坤同志商榷/周世中1998年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精神与我国法治与法学

的现代化/郭道晖

权威推进与权威转化

——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

的启示/谢晖

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朱景文

权力结构与监督/崔扬

作为方法论意义的法律文化

——关于“法律文化”的一个释义/刘作翔

论法律的强制性与正当性/周永坤

法律的可诉性: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的特征

之一/王晨光

实施依法治国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李林

浅论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戚渊

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贺卫方

法理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舒国滢

法治之法与法治之制/徐显明谢晖

法的本质是一种实在还是一种虚无

——法的本质研究之一/童之伟

用什么方法确定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研究之二/童之伟

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法本质观

——法的本质研究之三/童之伟1999年“双百”方针与言论自由/胡旭晟

改善党在法治国家中的领导方略与执政

方式/郭道晖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权观念/陈弘毅

论法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童之伟

法治的悖论/杨解君

科学批判与法哲学的发展/姚建宗石东风

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

——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贺日开

“法学”的层次分析

——知识、智慧与精神/胡旭晟

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周永坤

知识经济社会与法理学的更新/温晓莉

司法如何公正

——一种尊重常识的论述/戚渊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陈金钊2000年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

——一个疑问和重述/刘星

关于法理学向何处去的一点看法/朱景文

理论创新与结构重组

——法理学的青春危机及其消解/周永坤

执政党模范守法是实现法治之关键/童之伟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

“以权利制约权力”辨/胡玉鸿

法理学的能与不能/谢晖2001年法治与艺术:论职业法律家显贵的理由/李学尧

论法官与政治家思维的区别/孙笑侠应永宏

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断想/付子堂

我们为什么需要法治/胡旭晟

法官如何表达对法律的忠诚/陈金钊2002年法治是人类最理想的选择吗

——强势文化、二元认识论与法治/於兴中

治党:固守陈规还是与时俱进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党的

历史转变/郭道晖

论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效力/刘爱龙周晓阳

司法如何介入政治/庞凌

知识在法律中的力量/苏力

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辨析/黄文艺2003年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

——从法律“西化”概念说起/蒋立山

价值判断之于法官/黎丽

编后记



第5卷 法理学下卷(2004年——2011年)

2004年法律学方法论辩说/林来梵郑磊

论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条件/孙笑侠李学尧

我国政党制度法制化问题研究综述/林怀艺

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庞凌2005年东亚区域主义法律话语之考察/黄文艺

论全球共同法/李桂林

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秦国荣

现代性语境中的司法合理性谱系/夏锦文2006年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苏力

马克思法学在中国的命运

——论“回到马克思、检验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郭道晖

“和谐社会法治文化”命题的理论与实践/孙育玮

论中国法的现代性十大困境/周永坤

“信仰法律”的提法有违法理/刘焯2007年法律技术的正当性基础/胡玉鸿

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展望/李步云

“以人为本”重在以人的自由为本/郭道晖

“监督”与“制约”不能混同

——兼论司法权的监督与制约的

不同意义/葛洪义

追求理性的学术论辩/周永坤2008年法律体系形象之解构与重构/黄文艺

经验法则及其实务应用/毕玉谦

论推定概念的界定标准/何家弘

指导性案例中具有指导性部分的确定与

适用/张骐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法治建设/何勤华

和谐的法哲学要义与境界/郭道晖

法理新话题须本改革开放精神阐释/童之伟2009年法治的正本清源

——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

法治思想的比较》/龚刃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周永坤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上)/许章润

中国的法治主义:背景分析(下)/许章润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议题/公丕祥

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周永坤

社会转型中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定位

与价值维度/夏锦文莫良元

法官思维的理性依托于司法审判之既有

理念/王申2010年法官能动与法院克制

——关于我国审判管理体制的思考/魏胜强

司法行政化管理与法官独立审判/王申

论执政党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科学化建设/方世荣2011年法治时代的法律位置

——认真看待法律逻辑与正义修辞/陈金钊

法官借助习性空间展现其角色定位/王申

编后记



第6卷 法制史卷(1981年——2011年)

1984年关于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看法/李光灿1985年略论《开皇律》的历史渊源及其对《唐律》的

影响/李曙光1986年谈谈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杨鹤皋

从世界法律史的比较研究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唐律疏议?译注》序(上)/李光灿

批判、研究、借鉴

——《唐律疏议?译注》序(下)/李光灿

对扬弃中国古代法律遗产的探索/马南1987年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张伟国

《易经》与我国古代民法/武树臣

清代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一些规定/罗平

评沈家本《律例杂说》的名例篇(上)/李光灿

评沈家本《律例杂说》的名例篇(下)/李光灿1988年略论唐律在发展唐前期经济中的作用/王立民

上海律师制度历史沿革简介/王申1989年论朱元璋的重典政策/阎青义

新中国外国法制史的回顾与展望/何勤华1990年玄学法律观在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王召棠

嵇康法律观探析/徐永康

唐律实施问题探究/王立民1991年“五听”:中国古代审讯艺术/殷啸虎

论上请/王立民

朱执信法律思想刍议/徐永康1992年中国古代伦理法观念的渊源及其流变

——兼与西方宗教伦理法观念的比较/何勤华

中国古代妇女立法的特征/赵元信

中国古代等级法观念的渊源及其流变

——兼评西方法的等级观和平等观/何勤华1993年《法经》考辨/殷啸虎1995年试析《元典章》的特色/舒炳麟

近代中西法律文化冲突概观/陶广峰

传统中国政治生活类型的转变

——依唐代经济法律所作的一种分析/张中秋1996年我国古代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兼论部门法法典与诸法合体法典

问题/王立民

法律文化史论/何勤华1997年清末中国从日本民法中吸取德国民法/王立民

从清代私家注律看传统注释律学的实用

价值/何敏

试论宋代士大夫司法活动中的德性原则与审判艺术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之二/陈景良

先秦法哲学论考/何勤华1998年《法经》新考/何勤华

中国古代复仇观之我见/张建国

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

——《汉书?刑法志》评析/何勤华1999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和

特点/陈景良2000年明代律学的珍稀作品

——佚名著《律学集议渊海》简介/何勤华

清末报律与言论、出版自由/春杨

庞德与中国之法制

——1943年至1948年之中国法制历史/刘正中2001年新中国法制史:21世纪一个亟待开拓的中法史研究

领域/陈鹏生王立民

古罗马法学家在法治思想上的贡献/汪太贤

论唐代民事法律的发展及其特点/金眉

2002年透视唐代经济民事法律/张中秋

输出与回归:法学名词在中日之间/王健

新时期中国移植西方司法制度反思/何勤华2003年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与中国近代法学/何勤华2004年孙中山、华盛顿宪政实践过程和结果之

比较/袁曙宏董文媛

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何勤华2005年家礼与国法的关系、原理、意义/张中秋2006年民国时期法学的“全球意义”

——以三种法理知识生产为中心/刘星

上海租界与上海法制现代化/王立民

唐、清两代关于异族通婚的法律比较/金眉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法官职业/侯欣一

中国经济法律传统及其与社会盛衰之

关联/张中秋

现代法学诠释中的“中华法系”

——以产权与合约为中心/苏基朗2007年明清日常生活中的讼学传播

——以讼师秘本与日用类书为中心的

考察/尤陈俊

论清代婚姻家庭法律的特质/金眉2008年清代京控中当事人的诉讼策略和官方的结案技术

——以光绪朝为例的一个分析/胡震

春秋铸刑书刑鼎究竟昭示了什么

巨变/黄东海范忠信

日本输入唐代法律文化的效果与影响/张中秋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地位及

影响/侯欣一2009年论清代九卿定议

——以光绪十二年崔霍氏因疯砍死本夫案

为例/俞江

中国古代“谋杀”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闵冬芳

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方法、材料和细节

——以清代州县审断问题研究为例/里赞

2010年隋律源流若干问题考辨/倪正茂2011年论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的分离

——以民国时期女儿的祭田权利为例/尹伟琴

中华法系道德文化精神及对未来大中国法的

意义/张中秋

先秦和秦汉的集体审判制度考论/程政举

中国传统法中老龄犯罪宽宥的

考察/张先昌刘新媛

编后记



第7卷 宪法·行政法学(1981年——2011年)

1982年宪法草案发展了我国的国家制度/肖蔚云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党的一项重要原则/楚云飞

新宪法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孔令望1983年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有力武器/本刊评论员

新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根据/许崇德

按照宪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赵炳霖1984年“两级立法体制说”和“多级立法体制说”质疑/吴家麟

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

——学习彭真同志重要谈话的体会/王凌青

论国家主席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许崇德

略论“民族自治权”的目的是自治本身

——学习宪法关于民族自治权问题的体会/姜维新

加强立法预测是法制协调发展的

重要措施/吴大英信春鹰

论宪法在我国法制建设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王叔文

社会安定与法制协调/于浩成1985年一国两制的历史借鉴/陈鹏生

宪法规范是法律规范

——斥“违宪不违法”的怪论/骆伟建1986年行政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魏海波

国家机关与行政法律管理/应松年

应追究国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责任/李前斌

论党政分工/吴家麟

对行政诉讼法内容的几点建议/王礼明1987年没有法律的政治是危险的政治

——法学研究的反思/陈鹏生

宪法观念与宪法的实施/王雁飞

在改革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张宗厚

人大常委会应参预对国家机关干部

的考察/黄利群姜国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和

宪法观/孙潮徐向华1989年政府副职产生方式与行政首长负责制/蔡定剑

【栏目】宪法权威与宪法修改

修宪问题应该研究讨论/于浩成

新权威与新宪法/觉晓

将无罪推定原则载入我国宪法/李静冰

宪法权威与修宪/李曙光

言论自由的若干法律问题/骆伟雄

公民本位: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崔卓兰

《行政诉讼法(草案)》若干争论问题再思考/张树义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龚祥瑞

宪法修改的再思考/曹思源1990年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考察/刘荣康

行政执法行为程序刍议/崔卓兰

涉外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陈泉生1991年政府规章实现程序化、法律化的若干

构想/顾长浩项冶平

论我国行政审判中的司法解释/冯军

论抽象行政行为与行政诉讼/张树义

行政诉讼

——民主政治的里程碑/董方明1992年行政监察与行政诉讼的特点/钱富兴许伟国1993年宪法与刑事诉讼/左卫民唐雪莲

中国宪政发展的症结与出路/郝铁川1996年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监督制度的思路与对策/杨惠基

非规范行为与宪法秩序/胡锦光

司法体制改革略论/沈德咏

对“人大”质询法院的质疑/李晓斌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应松年

论立法监督的概念/周伟1997年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发生及其反思

——关于清末“立宪”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殷啸虎

论结社自由权/李龙夏立安1999年超前性修宪建议/曹叠云

试析行政相对人对实现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方世荣

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沈福俊

制定我国《行政复议法》的几个重要问题/于安

党组织有权动员人大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放弃被

提名权/徐文斌

党组织不宜动员人大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放弃被

提名权/王月明

依法行政:应依何法行政/朱芒

从宪法文本谈修宪方式/蔡定剑2000年法治入宪的特别意义/郭道晖

冤假错案与人权保护/蔡定剑2001年否决“一府两院”报告是喜是忧/周永坤朱应平2002年民主的限度及其与共和、宪政的矛盾统一/郭道晖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边界划定/胡建淼

行政法的核心与理论模式/罗豪才2003年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谱写宪政

新篇章/李步云柳志伟

“十六大”后须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韩大元

从《监督法》(草案)引出的思考和建议/马岭

岳阳市长“二选”风波的启示/童之伟

SARS与人身自由

——游动在合法性和正当性之间的抗SARS

措施/朱芒

法官、检察官不可纳入“国家公务员”

——对《公务员法》起草中一个问题的

几点意见/葛洪义刘治斌李燕2004年私有财产权入宪的宪法学思考/韩大元2005年行政信息公开与个人资料保护的衔接

——以我国行政公开第一案为视角/刘飞宇2006年由《物权法(草案)》的争论想到的

若干宪法问题/韩大元

宪法的用途与误用

——如何看待物权法中的宪法问题/张千帆

地方“一把手”应认真看待公民宪法权利

——评秦中飞编发短信被拘案的起落/郭延军2007年再论民法与宪法之间的关系

——与童之伟教授商榷/赵万一周清林

物权立法过程该如何做恰当评说

——兼答赵万一教授等学者/童之伟

公共预算应推进透明化法制化民主化改革/蔡定剑

论中央与地方法律关系的变革/陈新民

政府巨型数据库时代的公民隐私权保护/孙平

中央管治权与特区高度自治

——以基本法规定的授权关系为框架/程洁2008年宪政是法治国家应有之义/许崇德

【栏目】强化宪政理念推进社会主义宪政事业

宪政是社会主义应当继承和发展的

普世价值/何勤华

什么是宪政/李步云

宪政概念的宪法学说史意义/韩大元

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周永坤

宪政是宪法和民主的统一/杜力夫

应当理直气壮地推进中国的宪政建设/文正邦

高举社会主义宪政旗帜推进中国特色民主

法治建设/李林

政府信息公开为何屡遇“玻璃门”

——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案/陈仪

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法能否优于全国人大旧法/韩大元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许崇德2009年

【栏目】废止齐玉苓案“批复”与宪法适用之关联(上)

以《宪法》第126条为基础寻求宪法适用的

共识/韩大元

齐案“批复”的废止与“宪法司法化”和法院援引

宪法问题/陈弘毅

废止齐案“批复”是宪法适用的理性回归

——兼论“宪法司法化”的理论之非与

实践之误/董和平

论行政案件的受理标准/江必新

论我国的宪法监督/许崇德

以宪法为基准选择好政改的切入点

和路径/董皞谭炜杰

行政法治理念的反思与重构

——以“支撑性概念”为分析基础/江必新2010年被选举权、竞选正当性与竞选权/蒋劲松

消除年龄歧视是劳动权平等保护的

首要内容/王月明

关于中国宪法渊源的再认识/姚岳绒2011年中国宪政的路径与局限/张千帆

不成文宪法研究的几个问题/周永坤

编后记



第8卷 民商法上卷(1981年——2004年)

1982年关于继承应从何时开始的探讨/刘涌1983年析保护妇女的合法继承权/廖光中1984年合同中的承诺/彭万林1985年我国应建立怎样的法人制度/余先予

权利义务一致不是继承法的基本原则/郑淑娜1986年论事实婚姻/荻华

如何调处财产相邻关系的纠纷/孙小平

论我国夫妻财产制中的“约定财产”/程庆红1987年正确认识国家机关侵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郑幸福

要约与邀请要约的区别/刘士国

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探讨/刘保玉

对破产界限及债务清偿顺序的探讨/徐明

析我国破产法中的撤销权/王欣新李磊1988年产权明晰化和企业非国有化/王卫国

——谈改革中企业所有权的转换机制

中国民法学理论在改革中的发展和繁荣/郭锋

——改革十年中民法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述评1989年谈和解协议在破产法上的效力/邹海林常敏

鲁迅稿酬纠纷的法律分析/潘腾岳雷驰

“角色”的权利归属及其商品化权之保护/梅慎实

——兼论“济公活佛”角色的权利归属之争

被代位继承人的继子女无权代位

继承/韩来璧徐毅林戴永盛

公司章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顾功耘

析拾得物据为己有的性质/张驰1990年也谈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傅鼎生1991年论捐助法人在民法中的地位/赵旭东

论商事代理/徐学鹿

婚姻破裂原则与感情破裂原则的比较/李红玲1992年建立债权人干预制度/傅鼎生

试管婴儿的法律问题探讨/吕国强

论现代物权法的原则/申政武1993年“情事变更原则”的探讨/彭诚信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之比较/张谷

对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再认识/徐国栋

作品原件所有权与作品著作权的

冲突及解决方案/王福珍

期货经纪人过失责任应由谁承担/陈益民1995年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徐冬根

论债权人会议的职权范围/汤维建

——兼议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第15条规定的修改与完善1996年中国合同法起草过程中的争论点/梁慧星

论担保物权的历史发展趋向/郭明瑞

以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改组国有大企业/梁慧星1997年论法人的本质/李锡鹤

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郑成思

略论我国合伙企业与公司的法律

界限/雷兴虎肖伯符

“武松打虎”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

决引发的思考/郑成思

论合伙企业财产的法律性质/苏号朋

“碧纯”水侵权案探讨/朱榄叶1998年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

与惩罚性赔偿/王卫国

非财产上损害与合同责任/韩世远

论股份质押的设立/胡基

死亡人肖像权初探/朱妙春

——鲁迅肖像权案评析1999年建立我国的破产财团制度刍议/韩长印

输血感染丙肝赔偿纠纷案中的疑难

法律问题探析/王逸寒卢文道

原始投资者的权益应该确认与保护/黄武双

伪造票据、冒领钱款的风险责任/郑孟状

“奥特曼”纠纷案引发的思考/孙美兰孔丁英

——论对商品化权的保护

商标在先使用的法律意义/董炳和

评“枫叶”诉“鳄鱼”不正当竞争案/金勇军2000年基因的专利法律问题/须建楚高建伟

【栏目】全国首例老虎袭人致死案的法律思考

猛兽致人伤害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赵志东

关于老虎伤人案的三个问题/沈幼伦

民法同质补偿原则新思考/张驰韩强

关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的经济学思考/吴汉东

网上传播国内一般作品应当适用

“法定许可”/陶鑫良2001年论信用权/吴汉东

论宾馆对住客的保护义务/刘言浩

——王利毅、张丽霞与上海银河宾馆

损害赔偿上诉案评释

对綦江彩虹桥垮塌案人身损害赔偿案中

几个问题的法理评析/杨立新

中国产品责任法/梁慧星

——兼论假冒伪劣之根源和对策

悬赏广告的适用范围/常鹏翱

保证期间再探讨/孔祥俊

商品经济的民法观源流考/徐国栋2002年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宏观思考/江平

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

责任/王保树杨继

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郭卫华常鹏翱

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杨立新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缺陷及其补救/朱谦

控股股东侵权案的法律障碍与制度创新/梁上上

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崔建远

侵权赔偿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竞合/于海涌2003年自行召集的股东会议所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梁上上

论知识产权与占有制度/刘家瑞2004年公有制与中国物权立法/孟勤国

抵押权探微/崔建远

ST宏智“双头董事会”案评析/徐子桐

【栏目】《公司法》修改与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公司法》的实施与完善刍议/顾功耘

《公司法》修改应追求适应性/王保树

《公司法》修改应着力创新/刘俊海

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弊端及其完善/徐彦冰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性/井涛

谈无形资产的股权问题/姚掌宏

股东大会召集程序、议事规则思考/钱品石

物权立法若干问题新思考/王利明

对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事实判断说”的质疑/易军

编后记



第9卷 民商法下卷(2005年——2011年)

2005年【栏目】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与法律规制

信托制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江平

中国信托业的现状与展望/高传捷

中国信托制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王连洲

中国民事信托发展的可能性/中野正俊

发展中国统一信托市场的两大问题/夏斌

破产立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王利明

彩票的法律分析/韩世远

论物权法规定取得时效的必要性/尹田

物权法如何保护私有财产/孟勤国

论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许明月邓宏光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自由继承的理论基础/王勇华

2006年【栏目】金融衍生工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金融衍生工具与法律规制的创新/顾功耘

构建金融衍生工具上市机制的若干

思路/罗培新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解释/刘哲昕刘伟

金融衍生工具上市地点的选择

——以金融期货为视角/胡茂刚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法制构建中的三个关键

问题/卢文道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陈欣

商法通则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杨继

除权判决的效力与票据善意取得之间的关系

——从中、日票据法比较的角度/李伟群

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辨思

——我国民法典的选择/付翠英2007年死亡给付保险之被保险人的同意权研究

——兼评我国2002年《保险法》第56条第1、3款之疏漏及其补充/樊启荣

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的体系化/王莲峰

平等保护原则和私人物权制度检讨/高富平2008年服务合同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定位及其制度

构建/周江洪

“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立法技术分析/徐澜波

我国合同法上减价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杜景林

信息网络传播权合理使用的立法完善/梅术文

缔约过失责任之独立性质疑/李中原

不足额保险比例赔付的逻辑误区及其校正/韩长印2009年医疗损害责任的因果关系证明及举证责任/杨立新

破产法基本原则再认识/许德风

货币所有权归属及其流转规则

——对“占有即所有”原则的质疑/其木提

我国票据制度未赋予交付转让的效力/傅鼎生2010年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应当缓行/邓宏光

商事留置权的法律构造/曾大鹏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避风港”规则的

效力/王迁

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制度之合理

构建/胡雪梅

我国股票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缺失与完善/崔香梅

消费者撤回权的正当性基础/王洪亮2011年房屋征收补偿范围与标准的思考/朱广新

单字字体和字库软件可能受著作权法保护/崔国斌

论人格权法定、一般人格权与侵权责任构成/易军

【栏目】票据法修改的法律思考

我国票据法签章规则的修改/董惠江

《票据法》上票据金额记载规定的立法完善/赵新华

对我国《票据法》第10条之修改建议/李伟群

完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思考/于永芹

关于票据付款人的几个问题/汪世虎

论空头支票的成因与防范/董翠香

解释论视野下的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王竹

编后记



第10卷 经济法卷(1981年——2011年)

1982年经济特区劳动合同制的探讨/庄咏文

1983年略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立法/关怀

1984年浅论经济法的法律特征/张士元郭锐

1985年试论企业竞争的法律调整/王希仁

1986年加快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曹旭光

1987年经济法的体系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上)/杜飞进

1988年经济法的体系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杜飞进

1989年经济立法的效益原则初探/俞梅荪孙林

1990年我国国债市场现状的法律评析/殷延辉

1991年对公害赔偿责任竞合的法律思考/汪劲

1992年债券、股票市场急需加强立法/吴越

1993年健全劳动法制为建立市场经济的劳动工资机制护航/关怀

1995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邵建东

1996年我国外资法面临的严峻挑战/丁伟

1997年劳动关系变形引起的法学思考/董保华

1998年优化监管:金融监管法基本原则/张忠军

1999年关于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曹建明

2000年2000年问题就绪声明的法律效力/谢守分

2001年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顾功耘刘哲昕

论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互动

机制/李昌麒岳彩申叶明

中国税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刘剑文熊伟

2002年论内幕交易引起的跨境监管冲突/刘长好

公用企业竞争与管制立法问题探析/曹博

2003年劳动合同无效制度研究/张渊

经济区域化对法制的影响/吴志攀

2004年【栏目】寻求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对话

以“三农”问题为例看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王全兴

略论经济法学的视角转换

——兼谈经济法与社会法的

关系/董保华

社会法:团体社会之规则/郑少华社会法中的“社会”/竺效

社会整合: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功能配合/

单飞跃

社会法的特有属性与范畴/郑尚元

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实践的法律

思考/许明月胡智强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障碍的思考/黎四奇2005年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方小敏

公开、规范与定型——养老保险制度从

政策到法律

——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的进路

分析/郑尚元

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调节/许多奇2006年经济法上的两权对抗及其消解

——以国家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管制

为视角/李志刚

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侯玲玲

“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

适用/许建宇

金融立法的趋势与前瞻/张忠军2007年离职竞业禁止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许明月

袁文全

企业集团汇总纳税的法律解析/张守文

调制受体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构/李志刚

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

——以麦当劳等低薪事件为例/王倩

银行监管机构问责性的法律保障机制/周仲飞

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纠纷之法律分析/郑尚元

构建我国环境立法中的按日连续处罚制

——以《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

为例/汪劲严厚福2008年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及构想/田思源

我国劳动派遣连带责任规定之法理分析

——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侯玲玲

民间借贷的制度性压制及其解决途径/张书清2009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十问/郑友德伍春艳

百度“竞价排名”非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李剑

经济法上的权利与权力之争/杨忠孝

取消职工上下班途中事故伤害工伤认定应慎行/梁三利

林权改革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赵绘宇2010年我国反垄断诉讼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定的误读/郑文通

从“富士康事件”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赵红梅

由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争鸣引发的思考

——兼与叶静漪教授商榷/董保华

衰退产业财政援助政策的法律保障

——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背景/陈婉玲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定性与法律适用模式

选择/许建宇2011年我国《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条款适用问题辨识/陈兵

工作时间认定标准探析/沈同仙

我国金融市场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法律路径

——以金融理财产品监管规则的改进为中心/黄韬

金融法的“三足定理”及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冯果

编后记



第11卷 刑法上卷(1981年——2002年)

1982年论刑法中的类推/朱华荣

抢劫中故意杀人是一罪还是二罪/谢友学叶松亭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高铭暄

上海三十年来刑事犯罪动态的剖析/邢真

【栏目】同种数罪是否适用数罪并罚

同种数罪不应数罪并罚/宋荣平罗书平

同种数罪应该数罪并罚/郑培兵

【栏目】对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讨论

也谈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

——兼与朱晓斌同志商榷/胡显璧江礼华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是否取得财物为主要

标志/张淑文

同经济犯罪作斗争和建设精神文明/赵炳霖

刑事案件中法人的责任问题/朱华荣

一项适时有力的法律措施/苏惠渔张国全陈世友

谈“依法从重从快”与“左”倾错误的界限/刘天兴

谈知情不举的刑事责任问题/郑大群

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再认识/丛文辉

一个19岁的死刑犯人的自白

教训在哪里/本刊评论员

【栏目】关于贿赂罪的探讨

贿赂罪的犯罪构成/刘龙培

析贿赂罪的表现种种/李林森

我对索贿罪的浅见/柯葛壮

贿赂罪的特点与处理/李郊

【栏目】职工受外单位聘用接受高额报酬是否构成

犯罪

对技术人员王某一案的剖析/徐方曾敏

受聘职工接受高额报酬的若干类型/李济铃

怎样认定这类案件的性质/韩大南李林森

处理这类案件不能“一刀切”/卢剑青

试述经济领域内罪与非罪的若干界限/宗允留

治本比治标更重要/刘龙培

【栏目】对抢劫罪既遂、未遂的讨论

从抢劫罪的犯罪形态看既遂、未遂/龚岩

构成抢劫罪是以侵犯人身权利为前提/刘林巨

侵犯人身权利是抢劫罪的首要构成要件/苏文

要从社会后果来看抢劫罪的既遂、未遂/肖竹

既遂、未遂的分界线在于是否得逞/田幸

情节严重的抢劫犯罪同样存在

未遂/严为众刘秦

对我国死缓制度立法意义的认识/余淦财齐楚珩

坚决打击“地下外贸”犯罪活动/林德明

试论套汇罪/钱国耀

受贿罪要以利用职务为构成要件/刘福海郑金钟

谈“毁人容貌”的重伤罪如何认定/朱云洲

同名数罪无须并罚/罗平

“致人死亡”与“引起被害人死亡”应负不同的刑事

责任/周成新

盗窃罪中是否存在间接故意/宋艾森1983年试论对自首罪犯的从宽处理/铭山

划清投机倒把行为的犯罪与违法的界限/刘福海

重视韩琨案件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龚介民

“司法类推”与“类推立法”/丁荣

马克思主义与刑法学(上)/李光灿

马克思主义与刑法学(下)/李光灿

悔罪是自首成立的要件吗/王者香

【栏目】对装鬼吓人造成他人精神分裂症的定性

分析/刘际英

应定故意伤害罪/柯葛壮黄耀祖周洪鸣

如何认定犯罪的“着手”实施/伍柳村

试论诬告陷害罪/周道鸾张泗汉

形式矛盾的刑法条文能否同时并用/张承

从一起毁容致残的实例看修改刑法部分规定的

必要性/田心水

奸淫幼女罪不应以“明知”为

条件/许言刘辰吴振汉

对数罪并罚中的“总和刑期”也要“限制加重”

吗/罗书平

儿子帮助母亲自杀应如何定性处理/金子桐咸忠园

论通奸引起严重后果的法律责任/宣林泉

盗开汽车造成严重后果如何定罪/孙应征

精神污染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包心鉴

关于《决定》的溯及力问题/柯葛壮顾肖荣1984年对“死缓”犯“抗拒改造情节恶劣”该怎样

理解/孙如林

【栏目】关于流氓团伙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团伙犯罪是集团犯罪的一种

形式/奎娜刘立宪

划清流氓犯罪与流氓行为的界限/李宗青

析流氓犯罪团伙的政治色彩/魏皓奔

对流氓犯罪集团的定罪要准确/王崇槐

奸淫幼女罪必须以“明知”

为条件/段新安刘明祥孙立泉

试论持续犯

——兼谈重婚罪是否持续犯的问题/柯葛壮

【栏目】关于伤害罪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如何理解《决定》中伤害罪的加重处罚/金子桐

如何区分流氓(伤人)罪与故意伤害罪/陈泽宪

对故意伤害未遂的刑事责任认识/王礼仁

论法条竞合后的从重选择/冯亚东

【栏目】对侵吞误付的公共财物应如何处理的讨论

“利用职务之便”是贪污罪的重要条件/黄秉正

应设立侵占公共财产罪/周辉

该案属民法中的不当得利/王玉虎宋仁堂

为什么侵吞误付公共财物构成贪污罪/柯葛壮

奸淫幼女罪是否以“明知”为要件的剖析/夏吉先

如何看待反革命罪的既遂与未遂/段立文

对类推的犯罪应确定新的罪名/李京生

法条竞合可以从重选择

——与肖开权同志再商榷/冯亚东1985年当前贪污罪若干问题的探讨/陆林

对在服刑期中既发现余罪又犯新罪的人应如何

处理/罗书平

对当前投机倒把罪的几点认识/王良化李志一

危害公共安全者的法律责任/武彪

正当经营与投机倒把罪界限的

对话/林既立包如星杨书文

认定奸淫幼女罪的关键在哪里/朱华荣赵国强

【栏目】有罪乎,无罪乎

——非法领取和私分奖金是否构成犯罪的探讨

案情简介和审理情况/李锦才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

特征/夏吉先张徐锦

某县某厂厂长等五人应属无罪/友平

防卫过当只能是过失犯罪/施滨海1987年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产生犯罪/魏皓奔

对窃取遗忘包内财物案件的再探讨/严求实

从定罪量刑的差异看法律应用技术的开发/史建三

打击经济犯罪与传统观念的转变/应后俊

“贿赂”不包括其他“不正当利益”/李文燕

【栏目】关于刘亨年案罪与非罪的讨论

刘亨年案不是“用今天的政策翻历史的旧账、

旧案”/荣国涛

刘亨年等人的行为为什么构成了犯罪/杨玉河

刘亨年构成贪污罪/蔡德森

严格掌握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从刘亨年被认定贪污罪谈起/司剑山

刘亨年不构成贪污罪/顾肖荣

从量刑现状的调查看电脑辅助量刑专家系统的

作用/史建三1988年适用“其他危险方法”定罪量刑的意见/徐汉亭

民间组织经营商品房构成投机倒把罪吗/本刊记者

应依法宣告戴振祥无罪/朱华荣

对戴振祥功罪是非之探/羊子张展阳

“利民道工程”是利民之举

——兼谈刑事执法观念的转变/刘宁书

请查明戴振祥案有无失误/季亦探

【栏目】关于戴振祥案罪与非罪的讨论

来自天津的呼声

——本刊在天津就戴振祥案召开座

谈会/李志刚

戴振祥案是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咨询

服务/赵光裕

戴案判决书所引法律条文不当/吴小真1989年戴振祥案是一个错案

——刑法学界部分专家、学者讨论戴振祥案座谈会

综述/李志刚

对挪用公款罪几个问题的探讨/张绍谦

类推定罪的必要性/王勇1990年抢劫借据应构成抢劫罪/潘季林

刑法中受贿罪内容急需补充立法/张树根

离婚中的“丈夫”能否成为强奸主体/刘德法

诬告陷害罪应明确规定法定刑/张永华

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的更新/李华平1991年刑事司法中的“就轻不就重”/王勇

也谈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更新

——与李华平同志商榷/陈正云

对两个刑法司法解释的理论探究

——兼论法条的从重选择/陈兴良

窃用长话账号宜定诈骗罪/刘宪权傅鼎生1992年建议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欧阳波

“罪人兼能人”的司法对策/杨新培

我国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陈兴良

对犯罪的“能人”绝不能法外施恩/鲍遂献徐淑芹

对“能人”犯罪从轻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张明楷

依法从轻处理“罪人兼能人”案件并非网开

一面/金汉标

对“能人”经济犯罪能否从宽的看法/孙立泉

“能人”经济犯罪的从宽处理与从严

掌握/陆世友钟劲庐1993年持有行为

——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态样/陈正云李泽龙1996年略论行贿罪主观要件的修改/朱孝清

信用卡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刘华1997年刑法修改的规模定位与制度设计/周光权

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

合理性/陈兴良周光权

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观念基础/蔡道通

依法“从重从快”的来历

——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

(三)/杨时李然

再论死刑/马荣春

刑法典应力求垂范久远

——论修订后的《刑法》的局限与缺陷/范忠信

我们是怎样逐步实现“罪刑法定”的

——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

(六)/孙丽娟1998年关于更改反革命罪名的风波

——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

(十六)/侯国云李然

死刑的限制与扩张之争

——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

(十七)/赵秉志肖中华

金融犯罪数额问题的刑法分析/刘宪权1999年刑法价值观念的一次维新

——对我国刑法发展的比较

考察/苏惠渔游伟孙万怀

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问题研析/田宏杰侯亚辉

虹桥垮塌案的刑法思考/许务民

罪刑相当原则解释论/黄祥青

试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

死亡”/李晓龙李立众

再论我国传统犯罪客体理论的弊端/杨兴培

刑法基本原则的法条设置与现实差距

——基于立法与司法的现状分析/赵秉志于志刚

关于适用《刑法》第300条惩治邪教和迷信的几个

问题/王世洲2000年论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之立法旨趣与

隐患/赵秉志肖中华

刑罚是什么

——一种报应论的解读/邱兴隆

冒充军警人员实施抢劫罪之法定刑设置疏漏/刘艳红

现行刑事立法技术“六维”评价/童德华2001年金融诈骗罪立法评说

——从欺诈犯罪说起/刘远于改之

论不可罚的教唆行为/石英黄祥青

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刘宪权吴允锋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形态辨析/许成磊2002年“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苏惠渔孙万怀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再思考/刘宪权

刑法学应创制行为故意概念/贾宇

编后记



第12卷 刑法下卷(2003年——2011年)

第1期从司法改革问题谈起/魏文伯

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驳右派分子杨兆龙所谓“法律不能跟政治

走”的谬论/王绎亭高呈祥李峻勇

叶松亭

对杨兆龙十二条反动纲领的驳斥/傅季重

揭穿“右派分子”恢复资产阶级行政学的政治阴谋/张汇文

公安、检察和法院应正确贯彻互相配合、互相

制约的原则/胡军

反对削弱院、庭长对合议庭的领导职能/魏焕华

驳资产阶级的“无罪推定”原则/张子培

“无罪推定”不应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原则/李保民

应该彻底批判“无罪推定”的谬论

——对“略论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一文的初步检查/黄道

坚决贯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田光

国务院关于工资福利等四个暂行规定(草案)

的意义/丘申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一讲国家与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王绎亭

谈几种尸体现象与某些生前损伤的鉴别/文剑成第2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教学

改革的初步体会/华东政法学院马克思

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教研组

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杨峰

驳“新旧法律思想有内在联系”的谬论/王文升刘可元

国民党伪“六法”的反动实质/宋光江振良

关于法律和政策的若干问题

——对朱恩霖的“法律和政策的关系”

一文的意见/赵擎

必须克服政法战线上的右倾思想/谢飞

对“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

的理解/王乃溁陈启武

辩护人必须为社会主义法制服务/程荣斌

彻底批判人民律师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林自强

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问题的探讨/郭生

对“三角债”的初步探讨/李郊

中国最早的一部法医学——《洗冤录》/仲许

关于户口登记的几个问题/君芝

谈我国对年老体弱职工的关怀/夏焕瑶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二讲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国家/齐乃宽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义》/席祖德第3期王造时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的思想

基础/何海晏

关于双务合同中的客体问题的讨论/周大卓

国民党伪程序法的反动实质/江振良宋光

驳“右派分子”梅泽濬关于犯罪产生原因的

谬论/李保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常务委员会

制定单行法规是合法的

——驳“右派分子”吴家麟的谬论/张衍杰

辩护人发现被告人隐瞒的犯罪事实

必须揭露/李星桥

应当批判辩护人的“有利被告论”/黄怡祥

彻底批判“有利被告”的谬论

——对“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

一文的检查/罗荣

社会主义法律的概念和特征/吴大英

关于遗嘱继承问题的初步探讨/郭生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分问题/金钟

【栏目】关于现阶段国际法体系问题的讨论

上海法学界热烈讨论现阶段国际法的体系

问题/编者

再论现阶段国际法的体系/丘日庆

有关国际法的性质与体系的几个问题/刘家骥

关于国际法体系的几点意见/杨殿陛

略论现阶段三种国际法体系/胡文治

谈目前国际法的体系/耿福成

关于正确认识与处理当前的离婚问题

——与幽桐同志商榷/刘云祥第4期肃清旧法观点克服右倾思想巩固人民民主

专政/许建国

华东政法学院教学改革工作初步总结/华东政法学院

政法工作“大跃进”/田戈

必须在司法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张耀儒

依靠群众办案的若干体会/邹宪民

刑事案件也可以下地区办理/陆全惠

从一件案件来看下地区办案的好处/瞿秀瑾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批判

——从老根上清算“右派分子”关于民主、

自由、法制等的谎言/叶孝信

对敌人必须专政到底

——驳“右派分子”刘焕文关于人民民主

专政问题的谬论/李仲成

【讨论】

政策和法律的关系/编者

略论政策和法律的关系/万山

【栏目】关于现阶段国际法体系问题的讨论

现在只有社会主义国际法体系/张汇文

现阶段有三种国际法的体系/江海潮

现在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国际法

体系/平明

【讨论】

当前婚姻纠纷的处理意见/编者

对离婚案件调解程序的一些意见/甄忆蓉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四讲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

领导力量/翟廷晋第5期如何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谢飞

从两类社会矛盾看犯罪的矛盾性质/王文升

杨一平刘可元

关于犯罪性质问题的几点意见/乙公

民法与专政/赵炳霖

关于民事纠纷的性质的看法/高呈祥

【栏目】政法工作“大跃进”

上海市卢湾区公安、检察、法院改进了协作

关系/徐震东

广州市公安、检察、法院举办了联合办案

“试验田”/宋克俭

贵州省仁怀县“三员”下乡就地审判的经验/林凤池

河北省通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方法的

跃进/张亚东

采取辩论会方式解决复杂难案的几点体会/王敏

打掉官气,联系群众,办好案件/缪宝兴

驳徐亚夫的“防错论”/杜祥坤

驳韩述之“审判工作的群众路线已过时了”的

谬论/肖一华

驳“被告人上诉案件不能加重处刑论”/黄汝坚

驳斥“右派”对联合提名和等额选举的污蔑/华国全

贪污案件中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杨一平

李保民

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处理人民内部纠纷的重要

方法/郑仁

当前农村家庭纠纷案件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石正凯石静斋郑清琪柴笑尘

法律必须服从党的政策/光博

从法律的特殊性来谈法学研究上的厚今薄古/刘家骥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五讲社会主义的法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

工具/王绎亭石国强第6期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表一周年/编者

民法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也解决敌我矛盾/张企泰

关于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问题/黄汝坚

肖一华

在国家消亡问题上批判现代修正主义/万山

对政法工作跃进问题的几点认识/孟杰

关于农村中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丁敏

克千

我们是这样帮助和指导里弄调解委员会进行

工作的/刘同乐孙世乐

爱国公约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周乃杨

上海市榆林区政法部门是怎样处理青少年犯罪

问题的/沈贵龙萧洪亮

民主辩论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新形式/魏焕华

“事实是根据,法律是准绳”是我国刑事诉讼的

基本指导原则/陈启武

驳韩述之“法律脱离政治”的谬论/田任平

我国的肃反工作是成功的、先进的

——驳斥徐亚夫、韩述之对肃反政策的污蔑/李勋

对人民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等几个问题的认识/钱宝谨

谈谈我国选举制度的优越性/竹均

学习列宁的教导,加强救灾工作/董光

审判制度和法律手续不能一概否定/罗素全

法学教学中厚古薄今的倾向必须克服/萧枝苹

参加农业劳动锻炼的一些体会/王克千史文清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六讲社会主义法制/石国强陈业精第7期对政法工作者贯彻总路线的一些意见/叶军

关于司法工作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几个

问题/许泉陈泽政

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处理案件

——在上海法学会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

毛荣光

两类矛盾学说对刑法科学的指导意义/杨一平

应该深入学习毛主席的国家学说

——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表一周年/傅季重翟廷晋齐乃宽

我对民事违法行为的矛盾性质的认识/林云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的商榷/岳占禄

关于犯罪的矛盾性质的商讨/罗素全

推行社会主义爱国公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创举/严则

对有关调处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意见/赵德魁孙承基阎为群

湖北枣阳、沔田、沙市推行社会主义爱国公约的经验/湖北省公安厅、检察院、法院推行爱国公约办公室

就地审判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新发展/杨鹏

罗时润

依靠群众解决了一件买卖合同的纠纷/张耀儒

几年来我在别古庄人民法庭是怎样工作的/刘泽钧

正确贯彻“严肃慎重、区别对待”的方针/杨克祥

漫谈公安人员为群众办好事的问题/史石

故意杀人与故意重伤身体致死的区别/C.鲍罗金

【栏目】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讲话

第七讲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与法在社会主义

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齐乃宽

对《对政法工作跃进问题的几点认识》一文的

质疑/刘家禾第8期必须制止殖民主义者对西亚的侵略/赵经

美英武装干涉黎巴嫩和约旦是最严重的国际罪行

——斥艾森豪威尔7月15日咨文中的

所谓法律根据/胡文治

驳斥美英帝国主义侵略黎巴嫩和约旦的无耻

借口/丘日庆

美英帝国主义侵略西亚的石油气味/刘家骥

必须做好务“虚”,更好地为总路线服务/齐中山

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李文钧

在司法工作中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尤全昌陶中何重耳韦安元

从刑事犯罪中看人民内部矛盾的转化问题/叶军

运用两类矛盾的学说解决一件群众闹事问题/曹亚峰金树森石正凯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的认识/张麟

马岷山

在审判工作中积极贯彻群众路线的几种做法/赵德魁赵学文

对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点滴体会/金匀

关于查破、处理积案的一些意见/君芝

上海市蓬莱区人民法院是怎样开展法律讲演的/王敏群良

正确贯彻审判工作中的辩护制度/宋鑫春

关于分片包干的做法和体会/辽宁省盖平县人民

法院

关于农村调处委员会组织形式的探讨/金文

适用法律必须服从党的政策/高呈祥

党的政策是具有最高科学性的理论/杨一平

【栏目】政法工作在怎样解放思想

大跃进的事实证明政法工作能够大胆设想/甄忆蓉

政法工作者想、说、做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孙继珍

思想解放,就能在工作中创造奇迹/周云发

大胆设想和犯错误是两回事

——我对错误的切身体验/刘家禾

彻底扫除三种思想障碍/张耀儒

政治性强,有利于改造自己;单纯地怕,并不能

不犯错误/刘剑辉

只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能克服教条主义/

瑞亭点工第9期联大通过美英撤军决议仅是斗争的开始/刘家骥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伟大的群众路线/

忻元锡

司法工作必须坚决贯彻群众路线/王亚东

在党的领导下做好人民司法工作/李养龄

运用矛盾法则,掌握专政武器/子伟

不能说一切刑事犯罪都是敌我矛盾的性质/赖传祥

从一件医疗事故案件的处理看审判思想/谢桂生

采用群众辩论方法处理案件的几点做法和体会/王云生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法纪教育/解连河

民事审理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王和亭翁德良

六安县徐集人民法庭在大跃进中的审判活动/晋少东

云霄县下河人民法庭是怎样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王英才

我是怎样做书记员工作的/纪琼英

对盗窃犯罪的初步研究/张耀华陈显静

自杀还是他杀(案例分析)/乃路

【栏目】政法工作在怎样解放思想

为什么会有人思想不能解放呢/陈庆年

又红又专,就能解决怕犯错误而不安心政法

工作的问题/计国豪

政法理论上需要“敢想、敢说、敢做”/岑堃

从规章制度的改革,看政法干部思想解放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乙敏

公证工作也能敢想、敢说、敢做/赵德

发挥了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原则性/饶孝章

大胆设想必须建立在马列主义基础上/遥野

思想解放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张景厚

编后记


第13卷 诉讼法卷(1981年——2011年)

刑事诉讼法学1982年严格掌握逮捕人犯的条件/任大钦1983年据理辩护不是抗拒/陈建国方成志1985年刑事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委托律师辩护的建议/杜建人

刑事上诉案不宜采取书面审的方式/邱国庆1987年论改革免于起诉制度/汪纲翔1990年“未审先判”必须克服/熊继前1993年我国刑事诉讼中退查制度的完善/叶青王强

强制医疗诉讼程序初探/刘文1997年检察官该不该起立

——对庭审仪式的一种思考/龙宗智

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

——与龙宗智先生商榷/贺卫方

无罪推定在新中国的命运

——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

研究(二)/黄道铁犁1998年论批捕权的优化配置/郝银钟1999年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

——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陈瑞华2000年批捕权的法理与法理化的批捕权

——再谈批捕权的优化配置及检察体制改革兼

答刘国媛同志/郝银钟

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

——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陈瑞华2001年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

——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陈瑞华

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龙宗智2003年刑诉中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陈瑞华

辩诉交易应当缓行/易延友2004年为辩护权辩护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陈兴良

评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若干新论

——与陈光中等教授商榷/陆锦碧

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陈瑞华

监听问题立法研究/李明

羁押启动权与决定权配置的比较

分析/陈卫东陆而启2005年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技术问题/陈瑞华

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之反思与重构/郝银钟2006年法院成为刑事诉讼被告引发的思考/秦前红2007年死刑核准制度中的法治问题/周永坤

公捕大会应依法禁止/申君贵臧艳华

从周正毅案管辖冲突看区际刑诉移管制度之

构建/黄风彭胜娟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宪政之维

——以中国宪法文本为基点的思考/秦策2008年我国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之人证的证据

能力问题/廖耘平

【栏目】当今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刑事程序法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

(专论)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若干问题之展望/陈光中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论要/卞建林

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分离

——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另一种

思路/陈瑞华2009年中国道路与全球价值:刑事诉讼制度

三十年/左卫民2010年李庄案法理研判

——主要从证据学的角度/龙宗智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系统

思考/霍宪丹

鉴定人与专家证人制度的冲突及其解决

——评最高院有关专家证人的相关答复/郭华2011年对我国国家级鉴定机构功能及意义的追问与反省

——评我国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的遴选/郭华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的探讨/江必新

【栏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的若干问题

研究(一)

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定位问题之探讨

——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司法机关”规定之商榷/陈光中

秘密搜查制度批判/万毅民事诉讼法学

1982年【栏目】解决民事纠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上海市法学界同志应本刊邀请热烈讨论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对建设“两个高度文明”的作用/徐盼秋

学好民事诉讼法,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杨时

律师要积极开展民事代理工作/韩学章

实体法离不开程序法/黄道

民事调解是我国法制的一个特色/陈天池

民事诉讼法体现诉讼、审理“两方便”/蒋福元

坚持群众路线与法制原则的统一/冯尔泰

民事诉讼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潘念之

排除干扰,严格实施民事诉讼法/曹漫之1983年执行程序中也要注重调解/王叔平1984年“执行程序中也要注重调解”的提法不妥

——与王叔平同志商榷/金信年

析涉外民事案件的司法协助/苏一正1985年民事立案的条件不应太苛刻/金中元1990年“着重调解”的提法应予修改

——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再

探讨/郑齐祥吴彤章陈国华1991年正确认识、执行《民法通则》与《民事诉讼法》

——在“《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民事诉讼法》公布施行座谈会”上的讲话/张友渔1996年浅谈举证时限的设立/赵争平

谈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王怀安

民事二审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探讨/陈福民1997年对于引进对抗制论说的质疑/傅郁林1998年我国仲裁裁决撤销程序若干法律问题之剖析

——兼谈裁决撤销程序的立法完善/陈治东1999年代位权确立了民诉法怎么办

——债权人代位诉讼初探/吴英姿

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基本框架/李龙

关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意见/顾韬2000年论民事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的法定化/张卫平2001年法庭调查与辩论:分与合之探究/张卫平2002年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

解决/章武生吴泽勇2004年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王利明

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常怡王健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汤维建2005年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吴泽勇2006年协议管辖在互联网案件中的合理适用/李智

确立我国涉外民商事管辖权的考量因素/袁发强2007年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张卫平2008年法院调解结案率须当慎定/赵钢2009年民事执行中的检法关系问题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法理基础的另一种视角/肖建国

财产保全功能有效实现的障碍及对策/洪冬英

民事再审制度功能实现的路径思考/王信芳2011年论《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的主要议题

——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三)/汤维建

论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完善/杜志淳廖根为

编后记



第14卷 国际法卷(1981年——2011年)

1982年略论国际私法的特点/余先予1984年引进外资企业有利于我国四化

建设/陈雍丁伟1985年海外投资项目的法律可行性研究/汪洋张国平1988年“3?24”撞车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思考/丁伟1990年欧共体贸易法律的变化及我国的对策/曹建明

论“一国两法”与域际法律冲突/翁其银1992年欧共体反倾销实践与司法监督

——兼析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傅东辉1993年全面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健全和完善我国冲突法立法的一大

抉择/徐崇利

冲突规范中连接点的发展方向/肖永平1995年关于BOT项目的风险分析及政府保证的

法律问题/陈治东1996年试述关税减让与保护国内产业的立法问题/尤宪迅1997年国际环境责任法律问题初探/李伟芳1999年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法规体系/周洪钧

论国家主权与人权/王虎华

论意思自治原则确定合同准据法的理论与实践/裴普

略论Internet对传统冲突法的挑战/李臣

中国加入WTO的若干法律问题/曹建明贺小勇2000年从国际法看日本国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管建强

涉外票据法律适用法的一般问题及我国的涉外票据法律制度/李健男

制定中国保障措施法刍议/陈立虎王万新

欧盟统一大市场中的消费者保护一体化研究/范征王风华

区域性投资法律文件研究/阮赞林孔庆江2001年习惯和条约的国际造法功能比较/姜文忠

TRIPs对建立中国知识产权诉讼证据披露规则的

影响/潘福仁徐亚丽徐俊2002年国际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刘俊诸程骏

从“9?11”恐怖袭击事件看航空旅客运输承运人

责任/黄力华2003年从“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看外层空间法发展

趋势/徐冬根200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服务自由化/李本森

论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刘晓红

反倾销调查中证据提供的法律

问题/陈明聪陶立峰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免责规定

之研究/孙美兰2005年论WTO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彭溆

论ICC国际仲裁院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赵秀文

试从GATS第6条与第16条的关系角度评“美国

博彩案”/石静霞胡荣国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金融制裁措施的国内法实施

程序/黄风

WTO汇率机制的困境及其解决思路/伏军

作为免责事由的“障碍”在CISG中的适用/张金海

国际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问题/朱文奇

协议管辖在互联网案件中的合理适用/李智

评WTO争端解决机构对保障措施中“未预见的情况”

的判断/王超2007年关于单边经济制裁的司法性与合法性探讨/简基松

实在国际法的危机与强行法的作用

——从朝鲜进行核试验说起/罗国强

我国的汽车贸易政策法规不违反《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高旭军

从中国在TRIPs协定下的义务看美国对中国的申诉/朱榄叶

和谐世界视域中的国际私法观照

——以现代国际私法体系的构建为焦点/吕岩峰2007年莫里斯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案

述评/黄进李庆明

建立国内预警机制:应对“中国特保”的策略分析/李娟

我国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的完善/林燕萍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对21世纪国际私法新发展的贡献/陈卫佐

间接持有制中跨国证券交易的冲突规则/萧凯2008年美国诱捕袁宏伟案的法理缺失/王强军

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法律障碍解析/徐泉

巴厘岛路线图: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演进/谷德近

GATT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判例法的发展/左海聪

WTO框架下数字产品在线跨境交易的法律

性质/陈儒丹

SCM协议中补贴的专向性要件/吕晓杰

IMF《对成员国汇率政策监督的决定》对中国汇率

主权的影响/贺小勇2009年WTO公力救济权之重构/胡加祥2010年中国诉美国轮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分析

——以《入世议定书》第16条为重点/陈卫东

SCM协议中“某些企业”的法律界定与解释

——兼评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中专向性认定方面的若干争议点/毛杰邹日强

WTO框架下碳关税可能引致的贸易争端与解决/梁咏

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上诉机构裁决看条约解释的新趋势/曾令良

美国对华“双反”案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分析/赵艳敏

从“瑞银集团案”看国际税收征管协调机制的

方向/崔晓静2011年《新决议》对汇率操纵的释义有悖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韩龙

从“欧盟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案看从低征税

规则的适用/苟大凯

编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