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英雄史诗,古典文化的基石。《奥德修纪》全两册,译坛泰斗杨宪益根据古希腊原文译出,辅以英国插画家约翰·弗拉克斯曼的精美插图,原貌呈现流传数千年的荷马史诗。
《奥德修纪》创作于2700多年前,是西方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几千年来的文化巅峰,对西方文学有着长期、深刻的影响,成为后来众多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奥德修纪》,又译作《奥德赛》,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的长篇史诗,共12000多行,分为24卷,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长达十年的战后返乡之旅。杨宪益依据“洛布古典丛书”中《奥德修纪》的古希腊原文译出,并作有“译本序”,另增加了约翰·弗拉克斯曼所作的线描铜版画插图,为读者带来文学与艺术的双重盛宴。
★ 32开平装,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诗人之王”荷马名作,流传数千年的经典名著,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 杨宪益倾情译文,甄选近百幅与内容相得益彰的精美插图
★ 本书依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奥德修纪》整理而成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世界文明中一个辉煌且重要的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成就,堪称世界文明的一座高峰,也是后世人们不断回溯的西方经典源头。“文景古典·名译插图本丛书”收集、整理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品,并增加相关插图,力图完整呈现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品的基本面貌,以飨读者。
荷马(?μηρο?/Homer)相传为公元前9—前8 世纪的古希腊盲诗人,但关于他身世的确切信息,甚至其人究竟是否存在,现代研究者仍有颇多争议。他重要的成就即是创作了并称“荷马史诗”的《伊利昂纪》(通译《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通译《奥德赛》)。
《伊利昂纪》与《奥德修纪》是现存早的古希腊文学作品,至今两千七百余年,经久不衰,饱享诸如“西方文学的始祖”“西方文化的源泉”“西方文化奠基之作”等等赞誉,堪称西方文化“永恒的经典”。荷马史诗的出现,使西方文化达到了次。其中《奥德修纪》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不少大作家,如但丁、乔伊斯、阿特伍德等人,都从机智而勇敢的奥德修历经各种冒险与磨难的归乡故事中获得了灵感。
杨宪益先生(1915—2009)是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诗人。他从事翻译工作近五十年,在中文作品英译与世界文学名著中译两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奥德修纪》中译本就是杨先生带给我们的诸多世界名著之一。
将原本以诗体写成的西方经典作品翻译为散文体,并不鲜见。罗念生、周作人等译古希腊戏剧、田德望译《神曲》、绿原译《浮士德》等等,都是如此做法。杨先生将《奥德修纪》译为散文体,其考虑在于,希腊文的“音乐性和节奏在译文中反正是无法表达出来的”,索性就用散文体,“也许还可以更好使人欣赏古代艺人讲故事的本领”。(见本书附录)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诗体作品来说,各家如此处理,自有其长处。诗体与散文体亦各有千秋,请读者鉴裁。
本书依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奥德修纪》(收入“杨宪益中译作品集”)整理而成。杨先生是依据“洛布古典丛书”(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中《奥德修纪》的古希腊原文译出,并作有“译本序”。该版本中一些与通译不尽相同的译名,仍维持杨先生的译法,以保持底本原貌。本次编辑增加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插图,其中新古典主义风格线描铜版画插图,均为约翰·弗拉克斯曼(John Flaxman,1755—1826)所作。
荷马(约公元前9—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盲眼诗人,《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创作者。两部作品并称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作。关于荷马的记载常在西方古典文献中出现,但现代研究表明其真实身份无法确定。
译者:杨宪益(1915—2009),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从事翻译工作近五十年,主要致力于中文作品如《离骚》《红楼梦》《野草》等的英译,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同时也将众多世界名著译成中文,译作共计近千万字。
◆荷马的作品是*早的,也是*秀的。荷马本人堪称有史以来*伟大的诗人。
——威廉·艾伦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或许是现存*早的希腊文学作品,但事实上它们是已经延续了好几个世纪的口头史诗传统的*之作。
——威廉·艾伦
◆《奥德赛》比《伊利亚特》“更辛辣”或“更尖锐”,这是因为其简单的外表之下有着深刻的思想。该史诗以其结构的复杂性和论述的严肃性,立刻就会给人深刻的印象。
——查尔斯·西格尔
◆荷马是圣典,也是知识普及书。
——哈罗德·布鲁姆
◆《奥德赛》也像《伊利亚特》一样,被视为古代史诗艺术的典范。
——王焕生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乃西方文明的标志性开端。
——刘小枫
《奥德修纪(上下册)》
作者:(古希腊) 荷马 (Homer) 著,杨宪益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6783
出版时间:2020/12/1
开本:32开
页数:520
定价:138
目录:
奥德修纪
卷 一 /3
卷 二 /22
卷 三 /38
卷 四 /58
卷 五 /88
卷 六 /106
卷 七 /120
卷 八 /133
卷 九 /154
卷 十 /174
卷十一 /195
卷十二 /218
卷十三 /239
卷十四 /255
卷十五 /274
卷十六 /294
卷十七 /312
卷十八 /334
卷十九 /350
卷二十 /373
卷二十一 /389
卷二十二 /406
卷二十三 /425
卷二十四 /439
附 录
译本序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