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3册:《报纸的良知》《受众分析》《传媒的四种理论》。既是了解大众传媒行业的专业读本,也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美国新闻伦理和新闻学案例研究的早期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弗林特是美国老一辈新闻教育名家。

《受众分析》:迄今西方传播研究界*全面总结、探讨受众问题的著作,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的经典作品。

《传媒的四种理论》:美国三大传播学者合著,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的经典文献之一,开比较新闻学之先河。

×

团购价¥68.0 ¥164.6 折扣4.1
已售28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荟萃新闻传播领域多位学者影响深远的精品力作
当代各学科的开路先锋,为读者传授经典思想科学与学术成果
脉络清晰,资料丰富,可读性强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2/6/15 11:46:32
    包装结实,印刷还可以,开本比较大,适合研读。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
如果向进入新闻界的新人传授公正、独立、准确等原则,没有专业经验的人会毫不迟疑地接受它们,但这些美德过于抽象,以至于几乎没有意义。
当这位新人碰到他的第一个具体问题,诸如禁发新闻、差错更正、公平对待反对派、利用强调和选择歪曲新闻等。当他遇到这些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时,那些抽象的原则似乎变得天真了……
本书是美国新闻伦理和新闻学案例研究的早期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为具有多年新闻实践的新闻教育名家。在近距离观察和体验报社新闻业务的基础上,以丰富的一手资料加上高屋建瓴式的审视,使得本书既具有职业伦理学意义和史料性,又具有切合实践的可操作性。对于建构中国的新闻伦理学体系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同时,书中的案例丰富生动。读来新鲜有趣,绝不枯燥。

【作者简介】
利昂·纳尔逊·弗林特,美国老一辈新闻教育名家。在美国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堪萨斯大学的新闻系任教40年,其间担任教授30年,系主任25年。他是堪萨斯主编节和堪萨斯报纸名人堂的创办人和发起者,所撰写的新闻学教材影响了数代新闻学子,在美国新闻教育界享有很高威望。

《受众分析》
长久以来,“受众”一词作为对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信源、信道、信息、接受者、效果)中“接受者”的总体指称,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媒介实务人员和理论研究者都知晓该术语的含义,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然而,对受众的理解仍然存在许多分歧、误解,以及理论上的冲突。
本书是一本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理论专著,也是迄今为止西方传播研究界*全面地总结和探讨受众问题的一本著作。全书对受众这一概念及其演变历史进行了梳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各种受众理论和受众研究的主要传统、方法和结果。分析了受众研究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异同,从受众和媒体两个角度对传受关系进行了探讨,不矫枉过正,也不偏执一端。
本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资料丰富、论说简明,对于大众传播和媒体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来说具有比较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本书英文编辑:
在《受众分析》一书中,作者丹尼斯·麦奎尔对“媒介受众”这一概念,从其历史及其在目前媒介理论和研究中所处地位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简明而清晰的阐述。他描述并阐释了受众的主要类型、有关受众的理论流派以及受众研究的主要传统和领域。本书信息量极大,分析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同时肯定了“从受众出发”的观点具有与“从媒介出发”的观点相同的重要性。本书对有关受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并对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跨国媒介发展的影响,以及新的互动技术进行了评估。*后,本书对在迅速变化的媒介环境下受众概念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结论。
《受众分析》一书既概括了过去的研究,又引导读者了解当前的思潮,对大众传播和媒介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著名传播学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终身教授,“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曾经在牛津大学学习历史和社会学,后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传媒的四种理论》
本书是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的经典文献之一。它为研究和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兴起的几种不同的传媒理论及传媒制度,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
《传媒的四种理论》是对原译名为《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重新整理与翻译。作者将传媒与其所属的社会的政治思潮、政治结构、个人和社会关系等联系起来,显示了研究传播的一种综合视角。
本书开比较新闻学之先河,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不但在美英等国被当作教科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与争辩,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曾授予其研究奖章,而且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属于畅销的非虚构类书籍,成为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的经典文献之一。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Fred S.Siebert),美国新闻传播学者,媒介法学家。1957年至1960年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新闻学院院长,1960年至1967年担任该校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西伯特是一位杰出的教师和学者,除了与彼得森和施拉姆合著的《传媒的四种理论》,还著有极富声望的历史著作《1476-1776年英格兰的新闻自由:政府控制的兴衰》和《新闻界的权利和特许权》。
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 Peterson),美国新闻传播学者,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院首任院长。除《传媒的四种理论》外,他还著有《为杂志撰写非虚构作品》和《20世纪的杂志》。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美国新闻传播学者,被誉为“传播学之父”。他创立了传播学博士点,创立了大学里的一个传播学研究机构,撰写了首本传播学教科书。几十年来,他引导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向。1941年至1943年,他与社会学家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卡尔·霍夫兰等共事,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1943年,施拉姆任艾奥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1947年至1953年,施拉姆主要在伊利诺伊大学从事传播学研究。1953年,施拉姆任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因此成为非常受尊敬和非常有影响的传播学研究中心。施拉姆一生撰写了30多部著作,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形成了“施拉姆学派”。

【精彩书评】
几乎所有谈论新闻哲学的文章和书籍都要提及该书,评述或援引其中的观点。
——约翰·梅里尔,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新闻学教授
该书的历史功绩在于:(1)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后来的媒介理论;(4)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芮必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
作者:【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 萧严/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60231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407
定价:55元

目录
原序
上部 报纸实践和主编良知
第一章 新闻批评概述
批评的来源
批评的主流
新闻事业的主要美德

第二章 新闻中的事实与虚构
公众的看法
持平之论
报纸准确性的障碍
标题的准确性
对准确性的个人表述
对准确性的群体判断
提高准确性的手段
如何有效运作
基本品德
报纸造假

第三章 真相及其敌人:歪曲与倾向
对新闻的歪曲
公众需要不掺假的新闻
恰当的社论性文章
解释性渲染
主编对新闻倾向性的看法
对倾向性新闻的群体判断

第四章 新闻扣压的对与错
新闻扣压并非一无是处
众说纷纭话扣压
所用论据
典型案例
对扣压的群体判断
专业行为
综合权衡

第五章 追求独立和激发勇气的机会
独立的意义
自由的赢取
新闻自由的含义
独立于政党
独立于广告商
独立于公众
独立于商业主义
虽拥护资本主义,但保持独立
独立于宣传
独立于友与敌
独立的昔与今

第六章 为不偏不倚和公正而奋斗
公正对待通联
公正对待“反对派”
讨伐精神
公正对待竞争者
更正体现公正
公正不易坚持

第七章 处理反社会行为新闻
需要限制
主编的真正问题
事理的科学基础
罪案的启示
罗曼蒂克的魅力
犯罪新闻的残酷效果
自杀新闻
掩饰罪行
破碎家庭报道
曝光作为惩罚
扮演侦探角色的报纸
犯罪警告
推动清除犯罪土壤
新闻工作者个人意见的表达
对犯罪新闻的群体判断
新闻圈外人士的意见
改善的途径

第八章 若干商业一伦理问题
拒登冒犯性广告
拒登不诚实或不真实广告
可靠的广告
广告数量和比例
保护本地广告商
与广告商“合作”
公平的广告收费
发行部的问题
记者的薪水
追求绩效和出人头地的理想
中部我们之所谓新闻事业

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报纸出版业
作为公共事业的报纸
隐含的合同条款
“公共事业”理念中的危险
普遍的专业品质
新闻事业的专业品质
新闻事业的功能
普适的专业要求
总结

第十章 新闻事业的传统和趋向
新闻事业传统分类
过时的传统
行将过时的传统
活跃的传统
其他现代趋向
其他传统
职业要求

第十一章 报纸的个性和方针
报纸的一般面貌
报纸的智识性
报纸的精神或气质
报纸的道德品质
考察外国报纸
办报方针的表达

第十二章 报纸影响力、其由来和目标
影响力的事实
一般或间接影响力
报纸的直接影响力
通过“造势运动”或“改革运动”产生的影响力
报纸影响力的源泉
……
第十三章 对社区负有的专业义务

下部 未来报纸
第十四章 规约和专业标准的影响
第十五章 法律的影响
第十六章 专业训练的影响
第十七章 其他的进步途径


《受众分析》
作者: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71589
出版时间:2006年3月
开本:16开
页数:221
定价:59.8元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一个概念的历史
受众问题
受众的历史
作为大众的受众
重新发现作为群体的受众
作为市场的受众
新媒介与受众的未来
结语

第2章 大众传播理论与研究中的受众
批判的视角
受众研究的目的
其他研究传统
提出议题
结语

第3章 受众类型
受众的二重性
作为群体或公众的受众
作为受众的满足群组
媒介受众
由传播渠道和内容界定的受众
大众受众的消解:新类型出现
受-传关系的多种模式
结语

第4章 媒介到达问题
了解“客观”受众的必要性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到达概念
关于媒介到达和媒介影响的一般看法
重叠受众:不同的功能、地点和时间
不同的媒介使用
受众构成
受众的多样性:外在与内在形式
关于受众视听率:定量与定性
主动性和选择性
跨国受众
结语

第5章 受众的形成与保持原理
媒介使用之“为什么”
受众形成之结构说
功能主义模式:使用与满足研究
受众选择的“实用主义”模型
品味、偏好和兴趣
受众流
结语

第6章 受众实践:媒介的社会使用
媒介使用与日常生活
一个令人误解的媒介使用模式
媒介使用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亚文化与受众
生活方式
种族与媒介使用
性别化的受众
社交与媒介的社会使用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社会病态与媒介使用
媒介使用的规范框架
内容规范
结语

第7章 传播者-受众关系
弥合差距
传播者眼中的受众
来自受众的观点
对受众负责的方式
结语

第8章 变动中的受众
受众的终结?
技术作为变化之源
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对受众的冲击
受众更有力?
媒介更无力?
受众的“逃逸”
分化:多样性和局限性
国际化
结语

第9章 受众概念的未来
新的挑战
新媒介有新受众?
受众继续存在
若干概念问题
受众类型与术语: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译后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 等/著,戴鑫/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87955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开本:16开
页数:144
定价:49.8元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一、基本假设
二、柏拉图论威权主义
三、马基雅维利及其后的作家们
四、法西斯式的威权主义
五、威权主义的控制制度
六、许可的题材和禁止的题材
七、威权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
八、现代世界的威权主义
九、小结

第二章 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一、基本假设
二、自由主义的发展
三、自由主义与传媒
四、大众传媒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
五、现代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下的传媒
六、当代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下的电影
七、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下的广播电视
八、世界其他地方的自由至上主义传媒
九、小结

第三章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一、理论简介
二、理论根源
三、理论背后的技术发展
四、当前对传媒的批评
五、新理论的知识氛围
六、全新的责任感
七、体现新理论的规约
八、对传媒表现行为的要求
九、改善传媒表现行为的方法
十、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十一、传媒与政府
十二、表达权利
十三、有关人性的观点
十四、自我修正过程
……
第四章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