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礼学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中国礼文学史》精装全4册,总达220万字,著名学者陈戍国和陈冠梅合著。以时代为经,作者为纬,介绍了先秦至晚清礼文学的发展历程。
本书梳理了各时期礼文学的大致面貌,同时对礼文学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作比较全面的阐发。书中所收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以及礼制、礼教、礼俗、礼乐常识,为广大读者正确理解、深入研究中国礼文学提供翔实参考。
★ 16开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 本丛书隶属于岳麓书院国学文库,文库学术顾问由汤一介、饶宗颐、李学勤、袁行霈等担任
★ 陈戍国先生是研究礼制与礼学思想的当代著名学者,师从被喻为“今世治礼经者之第一人”的沈文倬先生,积十年之功推出的这部《中国礼文学史》,是礼制礼学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 礼学宗师沈文倬先生生前题写书名
★ 什么是礼文学?就具体作品而言,是用比较大的篇幅说明礼制、阐述礼义、描绘礼典或礼俗而富生动性、形象性的各体文章,或用情节、形象反映礼制或礼俗的文学作品
★ 阅读《中国礼文学史》能够加深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甚至能够解决因为不明礼制或礼乐制度所造成的误读与误解
《先秦两汉卷》
本书是《中国礼文学史》著作系列第一卷,凡三章。第一章为《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绪论,旨在为“礼文学”正名和祛惑。此后逐章叙述礼义之邦各个历史阶段礼文学的大致面貌,阐发礼文学和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的关系以及礼文学在整个社会生活和整个文学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所处的地位;第二章旨在描述先秦礼文学的萌芽、雏形及其大体成熟与礼义之邦初期礼文学的大致面貌;第三章阐发礼文学在秦朝两汉取得发展的基本情形与意义。依礼义之邦礼的本质、本来面目解说礼文学,是《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的宗旨、特点和总体要求。《中国礼文学史(先秦两汉卷)》及其余各卷都坚持一个原则:求真务实,古为今用,否定以往思想文化的糟粕,不赞成对礼义之邦礼与礼文学的形而上学的蔑视、否定与误会。
《魏晋南北朝卷》
本书为《中国礼文学史》著作系列第二卷,凡两章。第一章旨在阐发魏蜀吴三国两晋时期礼文学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描述该时期礼文学的大致面貌。第二章旨在揭示南北朝各个历史阶段礼文学的基本情形。依礼制礼义的本来面目和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解说魏晋南北朝的礼文学,是本书始终坚持的原则。
对以往文学史研究者误解魏晋南北朝礼文学的若干批评,本书提出了与《中国礼文学史》第一卷《绪论》所持原则精神相合的意见。
《隋唐五代辽宋金卷》
本书为《中国礼文学史》著作系列第三卷,凡两章,以时代为经,以作者为纬,分别介绍论述了隋唐五代以及宋辽金礼文学的发展历程。其中唐、宋两朝是重点研究对象。各时期礼文学的大致面貌,以及礼文学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阐发,虽以儒礼为主,亦不忘佛、道两教。
依照礼制礼义的本来面目和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解说隋唐五代宋辽金礼文学史,是《中国礼文学史(隋唐五代辽宋金卷)》始终坚持的原则。
《元明清卷》
本书为《中国礼文学史》作系列第四卷,凡三章。一章叙述元朝礼文学的大致面貌。第二章说的是朱明王朝礼文学的演变情形。第三章旨在揭示清代礼文学发展的大体情况。与前三卷一样,《中国礼文学史(元明清卷)》注意礼文学与时代政治、社会经济的关系,注意礼文学与相邻学科的沟通,尤其注意以往各卷一直坚持的解说礼文学的原则。
陈戍国(~)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柏水村人。1964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68年毕业(此依常规而言)。1979年至1982年在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为古音韵学家、《龙》(《文心雕龙》)学家、研究古代文学的专家郭君重晋稀教授。1987年至1989年在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当今治礼经之第一人"沈凤笙文倬教授。本人为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硕士、博士。1994年,湖南省人事厅批准陈戍国为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教授。2000年,陈戍国受聘于湖南大学,此后到现在,为该校岳麓书院教授,200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陈冠梅,女,1975年2月出生,湖南省长沙人,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为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从事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以中国古代礼文学、古代辞赋、《诗经》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已独立出版学术专著《杜本及〈谷音〉研究》,并参与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作。
《中国礼文学史:先秦秦汉卷》
作者:陈戍国,陈冠梅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2630
出版时间:2012/12/14
开本:16开
页数:394
定价:66.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节历来论中国文学大旨者所说的“情”与“礼”
第二节对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所谓“文化革命”的检讨
第三节中国礼文学正名与相关问题
第四节中国礼文学祛惑之一
第五节中国礼文学祛惑之二——礼与美、礼文学与美学及其他
第二章先秦礼文学
节甲金文中所见中国古代礼文学的萌芽与雏形及其趋于大体成熟
第二节《周易》经传中礼文学的萌芽与雏形
第三节《尚书》《逸周书》中礼文学由雏形走向大体成熟
第四节《左传》可以视为成熟的礼文学
第五节自《国语》所见成熟或大体成熟的礼文学
第六节自《事语》与《晏子》所见礼文学
第七节自《管子》《论语》《孔子家语》《文子》所见礼文学
第八节《诗经》中的礼文学
第九节所谓先秦“四礼”特别是小戴辑《礼记》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自《墨子》《庄子》所见礼文学
第十一节由《孟子》《荀子》所见礼文学
第十二节自《尸子》《尹文子》《鹛冠子》所见礼文学
第十三节自《商君书》《韩非子》所见礼文学
第十四节《吕氏》与云梦秦简的礼文学
第十五节《策》《从横家书》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屈原、宋玉等楚人辞赋中的礼文学
第十七节论屈子《橘颂》非行冠礼之作
第三章秦汉礼文学
节秦代礼文学
第二节陆贾、贾谊与汉初礼文学
第三节从《春秋》公羊传、毂梁传、《韩诗外传》看到的西汉礼文学
第四节淮南子、董仲舒、司马相如、桓宽贡献的礼文学
第五节司马迁与他的礼文学
第六节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三书中的礼文学
第七节扬雄《太玄》《法言》中的礼文学
第八节西汉诗赋中的礼文学
第九节东汉诗赋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东汉班氏三人与汉礼文学
第十一节《新论》《东观汉记》《越绝书》所见东汉礼文学
第十二节《论衡》中的礼文学
第十三节王符、朱穆等人笔下的礼文学
第十四节赵晔、崔寰、应劭诸人笔下的礼文学
第十五节蔡邕、孔融、仲长统诸人笔下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汉碑中的礼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魏晋南北朝卷-中国礼文学史》
作者:陈戍国,陈冠梅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4986
出版时间:2013/12/1
开本:16开
页数:335
定价:66.0
目录:
第一章 三国两晋礼文学
第一节 曹丕父子的礼文学成就
第二节 曹植创作的礼文学
第三节 王朗、王肃、邯郸淳、卫觊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高堂隆、刘卻、杜恕、阮籍创作的礼文学
第五节 何晏、母丘俭、嵇康的礼文学作品
第六节 蜀地礼文学
第七节 东吴礼文学
第八节 司马氏诸帝以及两晋皇室亲属与礼文学
第九节 两裴、两应、杜预、傅玄的礼文学成就
第十节 傅咸、袁准、张华、段灼、李密、夏侯湛创作的礼文学
第十一节 刘毅、皇甫谧、左思、挚虞创作的礼文学
第十二节 两张、两潘的礼文学作品
第十三节 刘寒、庾峻、陆氏兄弟创作的礼文学
第十四节 刘颂、华谭、盛彦、阎赞、庾亮、孙绰的礼文学作品…
第十五节 郭璞、干宝、范宁、于氏的礼文学成就•
第十六节 《抱朴子外篇》为晋代礼文学做的贡献•
第十七节 陶渊明的礼文学
第十八节 与晋朝对立时期的北朝礼文学
第十九节 东晋及与东晋对立时期的北朝二氏礼文学
第二章 南北朝礼文学
第一节 刘宋礼文学(一)
第二节 刘宋礼文学(二)
第三节 刘宋礼文学(三)
第四节 萧齐礼文学
第五节 萧梁礼文学(一)
第六节 萧梁礼文学(二)
第七节 萧梁礼文学(二)
第八节 陈朝礼文学
第九节 北魏礼文学(一)
第十节 北魏礼文学(二)
第十一节 北魏礼文学
第十二节 北齐礼文学
第十三节 北周礼文学
第十四节 北朝之隋的礼文学
第十五节 南北朝道教礼文学
第十六节 南北朝佛门礼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隋唐五代宋辽金卷-中国礼文学史》
作者:陈戍国,陈冠梅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7680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540
定价:98.0
目录:
第一章 隋唐五代礼文学
第一节 统一中国之后的隋朝礼文学
第二节 初唐礼文学(一)
第三节 初唐礼文学(二)
第四节 初唐礼文学(三)
第五节 盛唐礼文学(一)
第六节 盛唐礼文学(二)
第七节 盛唐礼文学(三)
第八节 盛唐礼文学(四)
第九节 盛唐中唐交接时期文人的礼文学创作(一)
第十节 盛唐中唐交接时期文人的礼文学创作(二)
第十一节 盛唐中唐交接时期文人的礼文学创作(三)
第十二节 中唐礼文学(一)
第十三节 中唐礼文学(二)
第十四节 中唐礼文学(三)
第十五节 中唐礼文学(四)
第十六节 中唐晚唐交接时期文人的礼文学
第十七节 晚唐礼文学(一)
第十八节 晚唐礼文学(二)
第十九节 李唐道教礼文学
第二十节 李唐佛教礼文学
第二十一节 五代十国礼文学
第二章 赵宋以及辽、金礼文学
第一节 赵宋初期礼文学
第二节 夏竦、范仲淹、石介、梅尧臣、苏舜钦诸人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宋祁、文彦博、苏颂的礼文学创作
第四节 欧阳修的礼文学创作
第五节 苏洵、苏辙父子的礼文学创作
第六节 李觏、司马光、刘敞、刘敛的礼文学创作
第七节 邵雍、张载、周敦颐、程氏兄弟的礼文学创作
第八节 曾巩及其礼文学创作
第九节 王安石及其礼文学创作
第十节 苏轼及其礼文学创作
第十一节 黄庭坚、张耒、周邦彦、朱敦儒、李清照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二节 吕本中、陈与义、张元斡、胡铨与岳飞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三节 陆游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四节 范成大、周必大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五节 杨万里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六节 项安世、张孝祥、辛弃疾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七节 朱熹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八节 张栻、杨简、陈亮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九节 叶适、姜夔、真德秀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十节 魏了翁、刘克庄、文天祥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节 赵宋佛门礼文学
第二十二节 赵宋道教礼文学
第二十三节 契丹辽朝的礼文学
第二十四节 女真金朝的礼文学(一)
第二十五节 女真金朝的礼文学(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元明清卷-中国礼文学史》
作者:陈戍国,陈冠梅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709271
出版时间:2015/12/1
开本:16开
页数:564
定价:100.0
目录:
第一章 元代礼文学
第一节 蒙古成吉思汗时期的礼文学
第二节 许衡、郝经、王恽诸人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胡祗适、姚燧、戴表元诸人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吴澄、刘因的礼文学成就
第五节 赵孟频、邓文原、袁桷诸人的礼文学作品
第六节 虞集、杨载、范柠、揭侯斯的礼文学成就
第七节 黄活、柳贯、萨都剌的礼文学作品
第八节 吴师道、欧阳玄、杨维祯诸人的礼文学成就
第九节 元代散曲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 元杂剧中的礼文学
第十一节 元代南戏中的礼文学
第十二节 元代小说代表作中的礼文学
第十三节 元代佛门礼文学
第十四节 元代道教礼文学
第二章 明代礼文学
第一节 宋濂刘基的礼文学
第二节 明初四杰的礼文学
第三节 刘三吾、陶宗仪、方孝孺的礼文学成就
第四节 台阁体作家“三杨”的礼文学
第五节 “楚人”李东阳的礼文学创作成就
第六节 李梦阳、何景明、边贡等前七子的礼文学
第七节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为代表的明朝后七子的礼文学成就
第八节 明代归有光、茅坤、王慎中为代表的唐宋派的礼文学成就
第九节 明代中叶张居正与李贽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节 公安派三袁与江盈科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一节 锤惺、谭元春代表的竞陵派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二节 《西游记》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三节 《水浒全传》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四节 《金瓶梅》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五节 明代词作家创作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 《全明散曲》与礼文学
第十七节 明戏曲中的礼文学
第十八节 汤显祖创作的诗文以及戏剧中的礼文学
第十九节 《情史》《三言》以及《二拍》中的礼文学
第二十节 杨涟、瞿式耜、陈子龙以及夏完淳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节 明代佛道二氏礼文学
第三章 清代礼文学
第一节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节 侯方域、魏禧以及汪琬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陈确、张履祥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钱谦益与吴伟业的礼文学创作寸
第五节 宋琬、朱彝尊和陈维崧等人的礼文学创作成就
第六节 尤侗、王士祯的礼文学创作
第七节 清初戏曲与礼文学创作
第八节 《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两书中的礼文学创作
第九节 纪昀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节 《儒林外史》与清中叶礼文学
第十一节 《红楼梦》与清中叶礼文学
第十二节 《镜花缘》与清中叶礼文学
第十三节 戴东原、段若膺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四节 钱大昕、王念孙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五节 凌廷堪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六节 阮元、焦循的礼文学作品
第十七节 魏源、陈澧的礼文学
第十八节 何绍基、曾国藩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九节 郭嵩焘、李慈铭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十节 晚清若干长篇小说与礼文学
第二十一节 清代佛道二氏的礼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一)
补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