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名家学术文库”5册:《从王维到苏轼》《唐宋诗探索拾遗》《韩愈研究》《孤光自照》《西来孔子艾儒略》,是各领域资深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总结。
这5部学术作品,是知名大学资深教授萧丽华、罗宗涛、罗联添、曹淑娟、潘凤娟的学术研究成果总结,内容涉及诗歌与禅学、唐诗、宋词、韩愈生平及思想、晚明文士、意大利传教士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16开平装,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从王维到苏轼》:从王维到苏轼,诗歌的创作样态与佛教禅学思想高度结合,可以说是诗禅交会的黄金时代。他们以毕生*精彩的生命风华,和佛教结下殊胜的因缘,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处别有洞天的广大领域。
★《唐宋诗探索拾遗》:关于唐宋诗之探索的十几篇文稿,(拾遗补阙)道破了文稿的共同性质。
★《韩愈研究》:对于读者概括性地了解韩愈的生平,深入、全面地认知韩愈古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颇具助益。
★《孤光自照》:主要访寻明朝隆、万以降迄于易代之际的文士如何以言说与行动,以清言撰述、园居活动与生死实践为追索脉络,阐释晚明文士的人生经验及其形构的文学文化特质。
★《西来孔子艾儒略》:时序性地重构意大利籍耶稣会士艾儒略在华活动,以补目前中文学界对艾儒略认识的不足,并以艾儒略为例,展望未来关于中西交流研究发展。
《从王维到苏轼-诗歌与禅学交会的黄金时代》
唐宋是中国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诗歌艺术形式与内涵的高峰。从王维到苏轼,诗歌的创作样态与佛教禅学思想高度结合,可以说是诗禅交会的黄金时代。从中国古典诗坛的成就上来看,实在应该感谢这些诗人与僧人,他们以毕生*精彩的生命风华,和佛教结下殊胜的因缘,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处别有洞天的广大领域,他们的作品与理念犹如深山大海中的宝矿奇珍,为中国佛教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为佛教文学开出烁古耀今的奇葩。
作者简介:
萧丽华,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台大佛学研究中心学报》主编、《台大中文学报》主编、现代佛教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国唐代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副主任,国语日报《古今文选》主编等。
专著有《古今诗史第*人——杜甫》、《道心禅悦一诗佛——王维》、《唐代诗歌与禅学》。论文有《试论王维宦隐与大乘般若空性的关系》、《唐代僧人诗格的诗学意义》等四十余篇。
《唐宋诗探索拾遗》
这本集子中的十几篇文稿都是关于唐宋诗之探索的,(拾遗补阙)道破了文稿的共同性质。由于这十几篇文稿基本上是为了配合教学需要而做的尝试,所以多半在题目上标出(初探)(试探)(浅探)之类字眼,意即我只是开个头,往后漫长的路程就由有兴趣的学生继续向前走。由此文化得以维系不绝,得以发扬光大,这是令人快慰振奋的事情。
作者简介:
罗宗涛,1938年生,曾任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理学院院长。他是唐代文学研究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尤其是对于佛教文学的研究,是台湾*早投注心力经营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前后,罗先生已经注意到变文的重要性。1972年,他以《敦煌讲经变文研究》一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接着发表了二十篇与变文相关的文章。而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更将心力关注到诗人与佛教、僧人与诗歌的层面,续而有诗人、诗僧的研究;另外由于罗先生琴、棋、书、画皆通,昕以又注意到唐人题壁诗、题画诗等作品的研究。
《韩愈研究》
本书以充分的第*手资料为基础,深入探讨了韩愈的郡望、家世、生平、交游、仕宦等生活背景,着重研究了韩愈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古文创作的渊源、技巧、特色、承传和古文运动的相关情况,卷末并附有韩愈年表以及明清迄今名家对韩文的评析,其中不乏今已罕见的文献,《韩愈研究》对于读者概括性地了解韩愈的生平,深入、全面地认知韩愈古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颇具助益。
罗联添所著的《韩愈研究》遵作者之意,以台湾学生书局一九八一年增订本为底本修订出版。原著采用民国纪年,兹改为公元纪年。原著用于注释古地名的今地名,以现行地名为准进行修订。为了尊重文献,避免歧义,修订本保留了必要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原著称引古代文献,书名皆用简称或大意,多不用书名号,偶尔用引号;为尊重原著,避免产生歧义、造成混乱,本次编辑过程中未做强行改动,由此与大陆通行标点习惯或有不同,给读者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作者简:
罗联添,台湾大学退休教授、旧任台大中文系系主任、台大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台湾《书目季刊》主编,台湾唐代研究学者联谊会会长。现任台湾唐代研究学会常务监事。著有《白居易年谱》《柳子厚年谱》《刘梦得年谱》《张籍年谱》《白香山年谱考辨=》《韦应物事迹系年》《唐司空图事迹系年》《柳宗元事迹系年暨资料汇编》《韩愈研究》《韩愈传》等。
《孤光自照-晚明文士的言说与实践》
本书主要访寻明朝隆、万以降迄于易代之际的文士如何以言说与行动来表露其价值认取。盖人生于世,每在不得自主中,试图借由感受、思索、言说与行动去整理解释人生。而个人的感受与思索处在隐微默会的状态,方其发为言说与行动,其中往往宣告自我对生命意义的赋予,提供了可以观察探索的形式依据。作者以清言撰述、园居活动与生死实践为追索脉络,阐释晚明文士的人生经验及其形构的文学文化特质。
作者简介:
曹淑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曾任捷克查理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园林文学、明清文学、中国诗学,关注文学如何书写人的存在境遇与感受。著有《华夏之美——诗歌》《汉赋之写物言志传统》《晚明性灵小品研究》《流变中的书写——祁彪佳与寓山园林论述》等专著,并有期刊论文数十篇。
《西来孔子艾儒略-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
艾儒略为意大利籍耶稣会士,明朝末年追随利玛窦中国传教。后进入福建地区开拓教务,与当地中国人建立良好关系,尔后终其一生住在福建。明亡不久,福建动荡,在避难福建延平时郁郁而终。《西来孔子艾儒略--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时序性地重构艾儒略在华活动,包括他的著作以及在闽时期与当地知识分子的来往情形,以补目前中文学界对艾儒略认识的不足,并以艾儒略为例,展望未来关于中西交流研究发展。
作者简介:
潘凤娟,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
《从王维到苏轼-诗歌与禅学交会的黄金时代》
作者:萧丽华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69502
出版时间:2013-1
开本:16开
页数:434页
定价:56元
目录
论诗禅交涉——以唐诗为考索重心
宴坐寂不动,大千人毫发——唐人宴坐诗析论
论王维宦隐与大乘般若空性的关系晒
从禅悟角度看王维自然诗空寂的美感经验
禅与存有——王维辋川诗析论
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
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
苏轼诗的《圆觉》意象与思想
苏轼诗中的华严世界
苏轼诗中的般若譬喻
佛经偈颂对苏轼诗的影响
从庄禅合流看苏轼诗的舟船意象
苏轼诗论中的禅喻
苏轼诗禅合一论对惠洪“文字禅”的影响
参考书目
《唐宋诗探索拾遗》
作者:罗宗涛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66433
出版时间:2012-1
开本:16开
页数:542页
定价:68元
目录
自序/罗宗涛
唐人题壁诗初探
一、引言
二、题诗的处所、方式和相关问题
三、作者和读者
四、体裁和内容
五、意图和效果
六、结语
四杰三李之梦
一、引言
二、四杰之梦
三、李白之梦
四、李贺之梦
五、李商隐之梦
六、结语
唐五代诗僧之梦初探
一、撰写缘起与资料述略
二、释梦
兰、本论
四、结语
《辋川集》中王维、裴迪诗作异同之探讨
一、引言
二、王维与裴迪的关系
三、《辋川集》创作之时代
四、《辋川集》各题主旨分论
五、《辋川集》组诗综论
六、结语
唐人咏云诗试探
一、引言
二、取材
三、唐代诗人对云之观察与联想
四、唐代诗人因云生发之情趣及赋予云之意义
五、结语
从汉到唐诗歌中海的词汇之考察
一、引言
二、从汉到隋诗歌中海的词汇
三、唐诗对历代词汇的继承、淘汰与开发
四、讨论
五、结语
李商隐诗中的百花世界
一、引言
二、李商隐的生平
三、莲花
四、桂花
五、牡丹
六、梅花
七、菊花
八、兰花
九、桃花、李花
十、朱槿花、槿花
十一、紫薇、杏花
十二、木兰花
十三、樱桃花
十四、其他
十五、百花——代结论
皎然、贯休、齐己诗中的花
唐代女诗人作品中的花
温庭筠诗词比较研究
一、引言
二、现象之描述
三、问题之探讨
贯休与唐五代诗人交往诗浅探
一、引言
二、追怀前辈诗人作品述论
三、赠送同时代诗人作品述论之一
四、赠送同时代诗人作品述论之二
五、同时代诗人赠送或追念贯休的作品述论
六、结论
唐末诗人对唐亡的反应试探
一、绪论
二、本论
三、结论
从传播的视角析论宋人题壁诗
一、引言
二、宋人题壁诗概述
三、谁?
四、说什么?
五、通过什么渠道?
六、向谁?
七、在什么情况下?
八、为什么目的?
九、产生什么效果?
十、结语
苏东坡梦中作诗之探讨
一、引言
二、文本及各诗记录的时地
三、梦中得句在诗中之作用
四、梦中作诗与相关诗篇之考察
五、梦中诗的禅味
六、结语
七、后记
宋代宗室诗探讨
一、绪论
二、宋代宗室所作诗歌内涵之演变
三、太祖、太宗、魏王廷美三系宗室诗心情之异同
四、宗室诗人与文人学者的交往诗
五、宗室诗之评价
六、结论
《韩愈研究》
作者:罗联添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66495
出版时间:2012-1
开本:16开
页数:409页
定价:52元
目录
增订本序
前言
一、韩愈家世
(一)郡望与里居
(二)先世
(三)家族
(四)家庭经济情况
二、韩愈事迹
(一)幼年至成人
(二)长安应举
(三)进士擢第
(四)三举吏部与三上宰相书
(五)汴州推官
(六)从事徐州幕
(七)四门博士
(八)阳山之贬
(九)移江陵,召授国子博士
(十)仕宦洛阳
(十一)入仕长安
(十二)中书舍人改右庶子
(十三)出征淮西
(十四)贬潮州,移袁州
(十五)自袁州召授国子祭酒
(十六)奉使镇州
(十七)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十八)“退之服硫磺”
三、韩愈交游
(一)陈羽
(二)李观
(三)欧阳詹
(四)侯喜
(五)陆惨
(六)张署
(七)孟郊
(八)柳宗元
(九)三杨(懑、凝、敬之)
(十)刘禹锡
(十一)皇甫浞
(十二)元稹
(十--)自居易
四、学术思想
(一)尊儒道
(二)排佛老
(三)建立道统
(四)推崇孟子
(五)奠定新儒学基础
(六)情性三品说
五、古文运动
六、文学理论
七、韩文评论
八、韩诗特色
附录(一)韩文评论选辑
附录(二)韩愈年表
引用书目
《孤光自照-晚明文士的言立与实践》
作者:曹淑娟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67034
出版时间:2012-5
开本:16开
页数:440页
定价:56元
目录
序
王阳明对良知与生死问题的探索
一、引言
二、龙场悟格致,化生死之经历
三、致良知以处生待死
四、良知与不朽之追寻
五、良知与临丧心情
六、结语
晚明性灵文论的心性基础
一、引言
二、综括德性与才性范畴以言性灵
三、辨别真假与奇正而主真奇
四、混同性其情与不性其情以至任情
五、兼重学古与选述而以述为作
六、结语
颜子身讽说的义理性格与时代性格
一、颜子身讽说的提出
二、从“所乐何事”到“其乐如何”
三、历史、时代与个人的交光叠影
四、结语
从清言看晚明士人主体自由之追寻与呈显
一、引言
二、自由“主体”之追寻
三、主体自由在人群社会中的呈显
四、主体自由在生活环境中的呈显
五、结语
晚明清言对人与宇宙关系之省思
一、前言
二、年命有限,人身易老的问题
三、才性与功业是否一致的问题
四、德行与福报是否一致的问题
五、主客体的分合问题
六、结语
《醉古堂剑扫》到《幽梦影》的清言路向转折
一、引言
二、《醉古堂剑扫》的成书过程与意义
三、《醉古堂剑扫》类引的主题诠释
四、《幽梦影》序跋的解释系统
五、《幽梦影》的主题关怀与转向
六、结语
袁宏道的园亭观及其柳浪体验
一、前言——归隐柳浪湖
二、袁宏道的园亭观
三、袁宏道的柳浪经营
四、舟居、柳浪与水月——柳浪体验的诠释
五、结语——过客与归人
祁彪佳与寓山——一个主体性空间的建构
一、引言
二、祁彪佳著作与存在经验的对应
三、开辟寓山——主体性地体现寓山
四、书写寓山——人间桃源的勾勒
五、观省自我——以寓山为砥石
六、尾声
园舟与舟园——汪汝谦湖舫身份的转换与局限
一、舟/庵/园的身份转换
二、不系园的建制与规约
三、游湖之舟
四、居园之庵
五、意在之园
六、不系与随喜
从寓山到宁古塔——祁班孙的空间体认与遗民心事
一、前言
二、寓山空间身份的游移与遗民之志的继承
三、从寓山到宁古塔的遣戍行程与意义诠释
四、结语
从自叙传文看明代士人的生死书写
一、前言
二、自觉走向死亡的提前告别
三、生命历程的回顾与定位
四、濒死经验的自我观照
五、生死之际的抉择与实践
六、结语
引用书目
《西来孔子艾儒略-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
作者:潘凤娟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73288
出版时间:2013-08-01
开本:16开
页数:322页
定价:39元
目录
序一/钟鸣旦
序二/黄伯和
前言“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再探一回顾与前瞻
第*章艾儒略在华活动分期
第*节著作分期
第二节活动时地分期
第二章艾儒略在福建所交往的士人群体
第*节奉教士人
第二节温和士人
第三节反教士人
第三章天学的对话:有关神/天论的讨论
第*节超越或内在?
第二节创造或化生?
第三节言或不言?
第四章人学的对话:有关人/性论的讨论
第*节三魂或一性?
第二节克性或率性?
第三节降生或参赞?
第五章伦理对话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诠释——转向关系
第*节由形上对话转向伦理对话
第二节天理与人欲关系
第三节己他关系
第四节“天一己一人”三角伦理关系
第六章宣教策略的转变与本地化议题
第*节艾儒略传教策略的转变:从适应、对谈到本地化
第二节文化交流:诠释循环
第三节本地化议题与全球地方化: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第七章宣教神学之典范变迁与宗教对话
第*节典范变迁
第二节宣教神学之典范变迁
第三节浮现中的基督教宗教神学
结语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
附录艾儒略年谱
本书主要史料介绍
研究文献回顾
参考书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