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篆刻家、文物鉴定家《徐石桥书画篆刻集》大8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共收书法44件、绘画88件。作者数十年涉猎书法、绘画、篆刻,师古不泥,传承而多变化。其书法得力于汉魏碑版,行草宗法二王,绘画以兰竹为主,有“江南一竹”之誉。书画相互辉映,气韵神采,精致生动,独具个性,迸发出多样的意境与魅力。定价280元,现团购价48元包邮!
★ 8开精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 徐石桥,著名书画篆刻家、文物鉴定家,长期被委以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出境鉴定组责任鉴定员重任,1988年63岁离休后,仍留南京博物院长期延聘至80高龄,曾及时抢救过如张大千《荷花通景》4条屏以及佛像,和于佑任、吴湖帆、王一亭等名家作品48件及高其佩指画(绢本)大幅中堂《九鸶图》和徐悲鸿《三马图》等等
★ 从中可直面其作品的风格特征、丰厚的艺术底蕴,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
★ 制作精美,印质优良,欣赏与收藏价值兼具
江苏兴化城,东门外,郑燮故居门前河上有板桥一座。向东约百丈远处,又有石桥相通,地名“中桥巷”,这就是明代隆庆朝工部员言外郎徐守愚的府宅。康熙年间徐氏孺人,乃郑板桥之表姑母。徐郑两家自然往来过从,影响后代文渊。1925年,中山王21世孙徐石桥就出生于此。父母命名曰通福,号惜庵。中年字石桥。曾自镌有“吾家门前有石桥”、“家住文峰塔东石桥南堍”两方印章。故乡的人文,尤其是郑板桥,成为影响徐石桥人生和艺术道路的重要渊源。数十年来,徐石桥不独崇敬郑板桥艺术,更以其人品为师表。修操守,养心志,潜硏书画之道,勤习丹青之艺。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家、书画评论家单国强在《郑燮》(天津美术出版社)一书中曾有评价,论及:“板桥艺术对后世不小影响,有板桥派之称。不少名家学其法,更有勇于革新精神的,如近代海派诸家及现代齐白石、徐石桥等人……”
《徐石桥书画篆刻集》有书法44件,绘画88件,为避免品类过于集中,版面单一,缺少调剂,影响视觉品味等诸多问题,因此书和画适当地穿插排列,使内容感觉多样化。印章部分,集中在一起,放在画册*后展现。
在这130多张书画中,50岁以前的作品极少,60岁左右的不多(这里也有年久散失的因素),70岁以后的才渐次增加,80岁的作品比重*大。个人风格各时期的不同演变过程,不难从此画册中寻找到轨迹。
徐石桥先生之于书画,可谓尽毕生心力,师古不泥,传承而多变化。书法上自汉魏碑版,二王行草,凡历代名家墨迹,彻喜心摹手拟,数十年孜孜不倦。绘画更以造化为师,内得心源,勃发新机。他的书法,刚劲中含俊雅,挺健中尤见灵秀,篆籀犹显雄浑,行草章法灵动。他的作品纵横恣意,生气勃勃,尤以兰竹*绝。故友人给其“江南一竹”的美誉。
书中画作比重*大的是兰竹,因为兰竹全靠写字的功夫,文人画*大的特点,是以书入画。作者以兰竹为主就在于书画互补性强。同时不难看到作者画幅中多有文字长题的特点,它能使画面增添书画相得益彰的效果,能平衡画面的重心,增强传统艺术的文人气质,为读者增添美感和可读性。
徐石桥,1925年生,江苏兴化人。青年时代参加工作,曾先后任职于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经历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岁月。文化大革命后,调职于南京博物院任副研究员。1988年63岁离休后,又被延聘至2004年,先后24年一直担任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出境鉴定组责任鉴定员。数十年涉猎书法、绘画、篆刻。书法得力于汉魏碑版;行草宗法二王;绘画以兰竹为主,人称“江南一竹”,担任金陵兰竹缘书画会副会长。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如1981年应日本国法人团体书道会邀请,江苏省文化厅领衔,两次参加中日友好书画大展,应东京凌墨书道会特邀参加该会成立30周年书画展等。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尤以南京博物院主办的“特邀海峡两岸徐通德、徐石桥兄弟书画联展”盛况空前。人民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北京青年报,江苏电视台《人物志》栏目、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采访报道。作品及传略又曾被分别收入《世界名人录(华人卷)》、《海峡两岸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集》(台湾万景文物中心)、《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金石家大辞典》、《南京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醉典》、《新世纪中国书画印大观》、《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珍藏品选》、《江苏省兴化市志》和故宫博物院《捐赠铭记》等专集中。
《徐石桥书画篆刻集》
作者:徐石桥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ISBN:9787802385757
出版时间:2009年8月
开本:8开
页数:126
定价:280元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