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籍出版社《古玉拾珍》大16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图文,以高清美图呈现周、秦、汉、唐各个时期的中华美玉,鹰形佩、龙凤佩、夜光杯、神兽负龙、太阳神、鹰面蹲人、夔龙纹玉环、凤觥、九凤圭璧……书中荟萃许多深藏不露的收藏品、弥足珍贵的民间传世品和流散品,展示了玉雕艺术的瑰丽多姿和独具鲜明东方色彩的中国玉文化传统,可供专家学者、收藏爱好者和鉴藏家们共同欣赏参考。定价280元,现团购价59元包邮!
★ 大16开精装,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 荟萃民间珍藏古玉,流光溢彩,蔚为大观
★ 作者长期生活于古都西安,一个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珍爱收藏的藏家、爱好者数以万计,这也为此书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展示了玉在古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风格
远古时代,玉是天地的圣物,是精灵的化身。玉代表神奇的魅力,代表至高无上的威权,是财富、权力、地位的象征。能和玉相提并论的,在人间唯巫唯王,在天地间唯神唯鬼。在先民的意识中,巫是神灵意志的传达者,玉是沟通神灵的信使。
古人对美玉情有独钟,珍爱备至。他们深信“玉在山而木润”(《大戴记》),“石韫玉而山辉”(陆机《文赋》),认为玉膏可以灌溉神木,可以祭祀黄帝和天地鬼神,佩戴美玉可以“以御不祥”(《山海经•西山经》)。莹洁润泽、异彩纷呈的美玉,集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光华,孕万物之风采。美玉五彩斑斓:“白如割肪,黄如蒸粟,蓝如靛沫,绿如翠羽,赤如丹砂,紫如凝血,黑如墨光。”真是美的精华,人间至宝。
中国古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华美玉独领风骚,名满天下。据考古发掘证实,中国*早的玉器实物,见于内蒙古兴隆洼和辽宁查海遗址,它距今有八千年的历史。而后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一系列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却都与玉结下不解之缘。与之后的夏、商、周、秦、汉、唐,连续不断,次第相续。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一种对玉的崇尚和珍爱之情结,已经深深地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从而形成了独具鲜明东方色彩的中国玉文化传统。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民间收藏大军到2005年底时已达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许多深藏不露的收藏品、弥足珍贵的民间传世品和流散品日渐面世。
本书作者长期生活于古都西安,一个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这里的人民,珍爱收藏的藏家、爱好者数以万计。在长久的接触中,作者萌生了将民间珍藏的以周、秦、汉、唐为主的古玉进行收集整理的想法,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编写了这本《古玉拾珍》书稿,以供专家、学者和收藏爱好者和鉴藏家们共同研讨,更好地彰显古玉文化。
杨培钧,1944年生,陕西西乡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研究馆员,第二、三届褒斜石门研究会会长。致力于中国古玉专题研究。曾主持和参与组织中华历史名人诸葛亮、张骞、蔡伦等学术研究活动。出版《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鉴赏》《中华古文明的宝库》《珍藏纵览》等著作,主编《汉中地区名胜古迹》《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陶瓷器》等;发表《论“汉魏石门十三品”》《“汉三颂”价值论》《兽骨上的神人兽面纹管窥》《士与火的奉献》《杜虎符纵横谈》《从唐诗解读胡人玉带板》、《情妙出廓璧翘袖舞人媚》等论文及《古玉拾遗与鉴识》《玉鎏金“犀牛负鸟”鉴识》《玉圆雕俳优解读》等多篇有关古玉研究的论文。此外,合作的大型交响大合唱《世纪风云一一为97香港回归而作》,由陕西省交响乐团在西安人民剧院正式演出。撰稿的《稀世瑰宝煤精印》《鎏金竹节熏炉》《皇后玉玺》《杜虎符》4集电视专题片,作为香港阳光卫视《国宝背后的故事》系列片多次播放。
陈长土,1963年生于浙江天台县。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玉研究会浙江省中心主任,中国古玉器研究会浙江省鉴定中心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收藏鉴定古玉器。
《古玉拾珍》
作者:杨培钧 陈长土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7153030
出版时间:2008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357
定价:280元
目录
序
华彩缤纷民间聚珍
弘扬玉文化的有益尝试
古玉拾珍
新石器时代
(约万年——4千年前)
玉鹰形佩
方形玉璧2
玉龙3
猪首形玉佩4
神兽负龙5
玉太阳神
翼龙负人
玉鸟食虫
鹰面蹲人
鸟人复合体
猪戏羊
神人驭女
玉兔
神人兽面纹玉饰
玉牙璧
商代
(约公元前6——世纪)
玉虎(圆雕)
玉虎(片雕)
小玉虎佩
圆雕玉虎
玉雁
玉飞雁
玉鸨
玉鹗
玉熊
玉鸟(一对)
玉鸟(一对)
人首形兽
玉跽坐人
龙形块(两件)
玉璧
西周
(公元前世纪——前77年)
夔龙纹玉环
龙纹玉璜
龙纹玉璜
玉三联环
圆雕玉鸟(一对)
青白玉鸟形佩(一对)
牺尊
凤觥
玉方彝
双龙耳立兽盖长颈扉棱圆壶
白玉立凤纽盖扁壶
玉编钟
玉簋
春秋
(公元前77——前476年)
三层饰纹璧
两层虺纹璧
龙首纹玉环
蟠虺纹璜式合环
双龙首玉璜
玉虎(一对)
蟠虺纹玉琮
蟠虺纹璜
玉碟
双环蟠虺纹璧
长条形扁嘞
兽面卷云纹扁嘞
战国
(公元前476——前22年)
高浮雕螭龙出廓璧
舞人伴虎出廓璧
透雕双风出廓重环龙凤璧
三虎兽面出廓璧
出廓龙风共体双舞人镂空双连璧
镂空螭龙兽面纹青玉璧
九风圭璧
四出廓双连璧
双风出廓双连璧
出廓立凤卷云纹璧
镂空三龙块形璧
蒲纹璧
兽面纹白玉璧
首尾相顾转体龙玉佩
璜式璧形佩
双龙捧环璜形佩
立人龙虎璜形佩
回首龙蟠虺纹佩
玉虎形佩
镂空双凤和鸣龙虎佩
夔龙玉佩
镂空龙凤佩
龙凤纹柱形玉佩
龙首长条形卷尾玉佩
镂雕龙凤条形佩
镂空对称龙凤连体佩
镂空合首螭龙佩
玉凤块形佩
卷云纹夔龙佩(一对)
红玛瑙玉龙佩(一对)
龙凤联体佩
镂空螭风纹瞒形佩
镂空蜷曲玉龙佩
夔龙负女佩
双凤联体青蛙佩
块形蛟龙佩
蟠虺纹玉块
谷纹玉龙佩(一组七件)
玉组佩(十件套)
蟠虺纹龙形佩(一组八件)
“乐舞人”玉嵌板(五片一组)j8
双女舞人佩
双舞人佩
双女舞人佩
夔龙连体璜
白玉镂雕双龙璜
兽面双龙首玉珩
持礼器的祭祀玉人(一组四件)
高冠女玉人(一组五人)
高冠文吏玉人
圆雕女乐与倡优(一组六人)
女舞人玉具剑(一套四件)
虎食人尊
墨玉凤尊(一对)
玉凤带钩
三龙首双连体玉带钩
羊首玉带钩
四山纹玉镜
花瓣勾云纹玉镜
玉圆嘞子
高浮雕双螭圆嘞子(一对)
透雕玉管饰
凤鸟形白玉杖首
错银玉兽匝
玉靴(一对)
玉合符(一对)
鎏金嵌玉龙首曲柄铜斗
龙首曲柄玉斗
跽坐玉人
双龙兽面璜形佩
玉嵌板(一组七件)
“七国”白玉组佩
两汉
(公元前26——公元22年)
高浮雕九螭龙璧
白玉九螭龙璧
高浮雕螭龙鎏金白玉璧摆件
双风出廓四异兽镂空璧
透雕重环龙凤纹四围出廓璧
白玉双舞人双璜合璧
龙纹出廓璧
黄玉镂雕龙凤出廓璧
镂雕龙凤出廓璧
镂雕双龙出廓璧(一对)
黄玉双舞人出廓璧(一对)
双凤出廓谷纹璧
双凤出廓谷纹璧
白玉谷纹璧
墨玉兽面蒲纹璧
白玉“宜子孙”,双螭出廓璧
黄玉“长乐”螭虎出廓璧
镂空双龙双风璜
双龙首璜
玉璜
双凤连体璜
白玉“宜子孙”双龙首璜
镂雕双龙首璜
双龙首凤纹璜
双龙首凤纹璜
镂空兽面龙凤佩
黄玉双龙连体双凤出廓佩
镂雕龙纹夜光佩
镂雕凤鸟觞形佩
双龙谷纹环形佩
镂空立人环形佩
高浮雕凤獾纹环佩
龙凤同獾(欢)玉佩
镂空凤鸟双獾佩
高浮雕风鸟纹双驼出廓璧形佩
镂空双凤璧形佩
透雕双龙双凤绞丝环佩
高浮雕螭龙螭凤璧形佩
镂空螭龙出廓瑗形佩
镂空走龙环形佩
浮雕尖喙立耳螭龙谷纹璧形佩
浮雕熊纹玉佩
高浮雕蟠螭纹环形佩
镂空蟠龙环形佩
双风出廓龙纹瑗
镂空三凤佩
异兽凤鸟环形佩
透雕团龙佩
透雕螭凤连体佩
龙纹碟形佩
三螭虎出廓环形佩
透雕一龙二凤佩
透雕两凤一龙佩
双龙连体瑗形立人佩
兽面双凤佩
双龙首块形佩
镂空双凤出廓璧形佩
子辰玉佩
透雕双龙如意佩
透雕龙凤连体穿环佩
镂空天马凤纹佩
透雕钺形天马佩
透雕走龙框形佩
镂雕立风佩
圆雕翔鹰佩
白玉组佩(九件套)
龙形佩(一对)
戟形框舞人佩
连体双舞人佩
玉双舞人龙凤佩
圆雕玉舞人
玉曲身舞人
玉鎏金男舞人(一对)
圆雕玉舞人(一组五人)
白玉圆雕龙凤舞人
祭祀玉人与舞人(一组七件)
戴鹃冠的乐队(一组六人)
华盖下的乐人(一组五人)
黄玉编钟(一组)
白玉羽人
飞龙在天
圆雕玉虎
白玉马(圆雕)
玉熊
白玉辟邪(圆雕)
青白玉辟邪(圆雕)
青玉辟邪(圆雕)
卧姿玉辟邪(圆雕)
玉辟邪(圆雕)
拼嵌玉辟邪(十件)
玉神兽
水晶瑞兽
圆雕玉翼兽
玉人奔马
玉鎏金仙人御天马
羽人御辟邪
高浮雕四神玉嵌板(四块)
鎏金玉牛
玉鎏金犀牛负鸟
白玉吉羊(圆雕)
白玉马拉车
白玉圆雕双胡骑
黄玉镂雕龙凤人物座屏
玉具剑(一套)
玉剑
螭纹玉带钩与玉带扣(一副)
白玉龙凤尊
白玉尊
玉奁
黄玉奁
龙首柄玉杯
龙首匝
龙凤合卺杯
高足龙錾玉杯
螭龙角形玉杯
夜光杯
玉觥
白玉角形玉杯
鎏金角形玉杯
白玉螭龙纹卮
玉方壶
玉豆
螭纹龙凤玉勺
白玉承露盘
水晶承露盘
羊觥
凤鸟玉香熏
白玉龙凤铺首衔环
双螭出廓玉瑗
透雕龙纹玉带头
白玉立佛
青白玉菩萨坐像
唐代
(公元68年——97年)
玉侍女
玉马
胡人驭骆驼玉摆件
玉圆雕伎乐飞天(一组五尊)
反弹琵琶伎乐天
白玉圆雕双人乐俑
金梁玉装蹀躞带
胡人伎乐舞白玉带板
研究文章
精妙出廓璧翘袖舞人媚
从唐诗解读胡人玉带板
对玉嵌板“乐舞人”的审思
凤鸟形白玉杖首
鎏金角形玉杯魅力四射
神秘的玉雕虎食人尊
玉鎏金“犀牛负鸟”鉴识
“玉圆雕俳优”解读
罕见的唐代玉圆雕‘伎乐飞天”
玉“承露盘”考释
附:骨雕神人兽面纹管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