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马瑞芳主编“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全9册,布面精装,重达8公斤,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各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勾勒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
本丛书 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小说的发展历程、传播、结构、语言、史料,以及小说与中国文化、社会的关系,中外小说比较等, 既剖析小说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也对穿插其中的民风民俗、民间信仰、饮食服饰、祭祀占卜、婚嫁丧葬、狐妖迷信、神佛道观念等进行深入的考察,注重考证,更注重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剖析。
★ 16开布面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 丛书作者队伍一流,由马瑞芳先生领衔,集该领域几十年研究成果之大成
★ 丛书择善而从,所引用经、史、诗词、小说原文,基本采用权*通行本并在页下加以详注
★ 丛书中有关小说的起源、构思、传播、史料及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考辨研究,都是具有开拓意义的新课题
★ 9册包括《明清小说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唐前小说史料研究》《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传播研究》《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研究》
《明清小说与民俗文化研究》
本书对明清时期的小说名著《水浒传》《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志异》中的山东民俗文化,以及《红楼梦》中的满族民俗文化,分别作了认真细致的整理研究。对于认识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拓宽明清小说的研究视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王平,有名作家,1949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中国红学会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金瓶梅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尤其古代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传播研究》
本书以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播环境”“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诠释”“传播价值”“传播受众与效果““海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全新的况角,多方位,多层次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演变的把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作者简介
王平
《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研究》
本书系对中国长篇白活小说的发展所做出的系统、全面的研究。
按照历史线索,将白话小说的发展分作:重在讲述故事的早期阶段;以明中叶世情小说的问世为标志的、进入到描写人生、反映人物命运的阶段;以《儒林外史》及晚清谴责,小说为代表、度关心社会现实,把剖析社会弊端作内创作主旨的阶段。并结合具体作品,对上述兰类小说的产生原因、创作观念、审美特征等,做了具体、细致、深入的分析,以及理论上的解读。
作者简介
武润婷,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从事明清、近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近代文学,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了《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明清世情小说研究》、《徐夜诗集校注》等学术著作,并在《文史哲》、《南开大学学报》、《中山人文学报》(台湾)等刊物上发表文章30多篇,独立获山东省社联三等奖一项,山东省教委三等奖一项,承担山东省古委会项目两项。
《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
这是国内外**部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专著。中国古代小说形成哪些特有构思方法?哪位作家是哪类构思方式开创者?哪位作家是哪类构思集大成者?这些构思方法如何萌芽、成长,并长成一株株小说名作的参天大树?这些形态各异的参天大树如何共居华夏一园,形成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千姿百态、摇曳生风的美景?该书既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经验,又为当代作家提供经典参考。
作者简介
马瑞芳,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是我国研究《聊斋志异》的著名专家。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山东省人大常委。 主要著作有《天眼》 《感受四季》《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多次获得全国文学创作奖,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获全国很好长篇小说奖,《学海见闻录》获全国纪实散文奖,散文《煎饼花儿》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还获得过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2005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以现代视角诠释古代名著,在全国范围掀起“聊斋热”。
《唐前小说史料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唐前主要小说史料,除综合条理旧说、指示原始史料和研究史料外,时发一孔之见。如,考论《冲波传》为两晋之作;证孔慎亩乃唐人,非孔氏《志怪》作者等。又随文辑录唐前小说300多条佚交,可补鲁迅《古小蜕说沉》等论著之缺。书末附录关于20世纪以来(至2007年)唐前小说研究中外论著索引,计5000余条。
作者简介
李剑锋,1970年生,男,山东沂水人。1998年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破格教授,2009年始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著《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蒲松龄与魏晋风流》和《源于行业传说的志怪小说<千日酒>》等百余部、篇。
《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在研究过程中,以中国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为中心和主线,主要划分了七个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时期进行研究,并适当注意各个时期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时期的社会因素对文言小说发展演变的影响。
作者简介
王恒展(1948年12月—),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元明清文学方向的研究。兼任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中华家谱学学会副会长等职。王恒展教授博学睿智、性情豁达,在学术方面成绩斐然。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山东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中国历代文言小说赏析》、《中国历代白话小说赏析》、《中国古代寓言大观》、《游侠剑客》、《梁山泊与水浒传》、《谢榛全集》、《中国古代文学分体研究》(小说卷)、《中国传统文化通览》、《中国文化通览》《齐鲁典籍与小说滥觞》《孔氏谈苑》等。
《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
没有源头、胚胎,一个事物不可能产生;只有源头、胚胎,没有灌注、孕育,这个事物很可能被扼杀在萌芽之中。源头及其灌注、胚胎及其孕育,正是一个事物的发生过程。《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进行的中国占代小说发生研究,涉及小说的起源、孕育、滋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文体,哪些因素对小说的产生起到了哪些作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研究,了解上古神话、《山海经》与小说的起源,“说体”与小说的孕育,《左传》叙事的准小说笔法,《战国策》拟托文的准小说创作,还可以了解《庄子》寓言的小说成分,《史记》纪传体与传纪小说,汉代杂说、杂史、杂传与“说体”余响,怪话、仙话与志怪小说的发生以及汉代故事赋与讲诵文学、话本小说等。
作者简介
廖群,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产生于散文理论,其核心理念、内在思路、概念表述均借鉴自散文理论。在处处比附散文理论的同时,小说理论又发展出自身的新建构、新特点,其中的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乃至具体的概念术语,又与散文理论有别。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散文理论作为标尺,考察小说理论与它的离合关系。明确了这个定位,再来辨析小说理论与散文理论二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小说概念、术语、命题演变的前因后果,才能清晰地勾画出小说理论发展演变的走向,并进而辨明种种概念术语、种种论题。该思路基于以下认识:首先,散文理论是小说理论的母体,为小说理论提供了诸多基础概念;重要的是,散文理论的命题往往成为小说理论的逻辑前提。其次,小说理论在对小说创作的依附中,逐渐生成自己的审美特性,在评价标准、艺术观念、关注重心等方面,逐渐与散文理论分化;因其文化同根性,小说理论亦时时呼应散文理论。
作者简介
吕玉华,女,山东单县人,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研究》
通俗小说是文学中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文体类型,以其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故事性吸引着大批的读者,发挥着其他艺术样式所没有的艺术力量。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自唐代到清代后期一千多年间的通俗小说,选取了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予以细致分析解剖,从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所取得的徽煌艺术成就,感受其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张文珍,女,山东昌乐人,1966年生,现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教授、副主任,文学博士。在《人民日报》《山东大学学报》等各类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多次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明清小说与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王平 等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866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359
定价:69.0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水浒传》与山东民俗
第一节《水浒传》中的物质经济类民俗
一、《水浒传》中的村寨民俗
二、《水浒传》中的饮食民俗
三、《水浒传》中的服饰民俗
四、《水浒传》中的住、行民俗
第二节《水浒传》中的社会类民俗
一、《水浒传》中的家族民俗
二、《水浒传》中的生活礼仪习俗
三、《水浒传》中不同婚姻形式的描写
第三节《水浒传》中的信仰民俗
一、《水浒传》中的岁时民俗
二、《水浒传》中的民间信仰
第四节《水浒传》中的游艺民俗
一、《水浒传》中的游戏娱乐民俗
二、《水浒传》中的竞技民俗
三、勾栏瓦舍间的游艺民俗
第二章《水浒传》与宴饮文化
第一节宴饮描写考论
一、“酒库”“酒楼”
二、“阁儿”“座头”
三、“下酒”“按酒”
四、“酒质”“酒具”
第二节宴饮的类型与作用
一、宴饮描写的类型
二、宴饮描写的作用
第三节宴饮描写的叙事功能
一、梁山个人传奇中的宴饮描写
二、梁山事业发展中的宴饮描写
三、梁山酒店中的宴饮描写
四、梁山排座次及受招安后的宴饮描写
第四节宴饮描写的超越意义及美学价值
一、宴饮描写的超越意义
二、宴饮描写的美学价值
第三章《金瓶梅》与山东民俗
第一节《金瓶梅》与运河文化
一、明代运河文化的特点
二、《金瓶梅》与临清运河文化
第二节《金瓶梅》与饮食文化
一、饮食与权力
二、饮食与财色、礼仪
三、饮食与时代、地域
第三节《金瓶梅》与巫卜文化
一、《金瓶梅》之前小说中的巫卜描写
二、《金瓶梅》中的相术描写
三、《金瓶梅》中的占卜描写
四、《金瓶梅》巫卜描写的时代因素
第四节崇祯本《金瓶梅》第一回的宗教文化描写
一、强化题旨
二、结构照应
三、刻画人物
第五节《金瓶梅》与婚俗文化
一、《金瓶梅》所写婚俗的特征
二、《醒世姻缘传》所写婚俗的特征
三、《红楼梦》所写婚俗的特征
第六节《金瓶梅》与山东方言
一、《金瓶梅》方言之争
二、《金瓶梅》的语音
三、《金瓶梅》的词汇
四、《金瓶梅》的语法
第四章《醒世姻缘传》与山东民俗
第一节《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人生礼俗
一、《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婚嫁习俗
二、《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诞育习俗
三、《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寿诞习俗
四、《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丧葬礼俗
第二节《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习俗
一、《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道教信仰习俗
二、《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狐精信仰习俗
三、《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灵魂信仰习俗
四、《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俗神信仰
第三节《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节日习俗
一、《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岁时节令习俗
二、《醒世姻缘传》与山东地区的庙会集市习俗
第五章《聊斋志异》与山东民俗
第一节作家游历采风与山东地方民俗的艺术化表现
一、“雅爱搜神”与《聊斋志异》素材来源
二、游历采风与山东地域风情撷趣
第二节《聊斋志异》与花妖狐魅
一、《聊斋志异》与山东民间树妖花神崇拜
二、聊斋狐故事与山东民间狐信仰
三、民间花妖狐魅崇拜民俗与《聊斋》小说之关系
第三节齐地的仙风道骨
一、求仙风俗与聊斋仙境
二、《聊斋志异》与八仙传说
三、《聊斋志异》中的崂山与崂山道士
第四节《聊斋志异》与山东民间鬼信仰
一、东岳大帝与幽冥世界架构
二、城隍形象与民间信仰基础
三、幽冥世界架构与山东民间鬼信仰
第五节《聊斋志异》中的山东民间俗神例说
一、碧霞元君信仰与蒲松龄的神道观
二、《聊斋志异》与山东民间雹神信仰
第六章《红楼梦》与满族风俗文化(上)
第一节《红楼梦》风俗描写的满族特色
一、时代背景因素
二、地域文化因素
三、作者因素
第二节《红楼梦》与满族生活习俗
一、服饰习俗
二、饮食习俗
三、其他生活习俗
第三节《红楼梦》与满族社会习俗
一、称谓习俗
二、婚姻习俗
三、丧葬习俗
四、生育习俗
五、礼仪习俗
第四节《红楼梦》与满族信仰及游艺习俗
一、信仰习俗
二、游艺习俗
第七章《红楼梦》与满族风俗文化(下)
第一节《红楼梦》与满族骑射风俗
一、骑射教育
二、木兰行围
三、以射为戏
第二节《红楼梦》与满族蓄奴风俗
一、清代奴婢制度与满族蓄奴之风
二、《红楼梦》中贾府的蓄奴风俗
第三节《红楼梦》与满族重女风俗
一、女子持家
二、姑娘为尊
三、重内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研究》
作者:武润婷 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880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508
定价:89.0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编 故事型小说
概说
第一章 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与作者
第二节 理想的追求与破灭
第三节 历史事件的情节化与历史人物的形象化
第二章 历史演义小说的变异
第一节 描写时事的历史演义小说《新华春梦记》
第二节 讽喻现实的历史演义小说《痛史》《洪秀全演义》
第三节 描写趣事逸闻的历史演义小说《隋炀帝艳史》《吴三桂演义》
第三章 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
第二节 从赞美侠义到歌颂忠义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水浒传》的续书
第四章 描写忠臣良将的英雄传奇小说
第一节 《杨家将传》与《说岳全传》
第二节 描写瓦岗英雄变泰发迹的《隋史遗文》
第五章 英雄传奇小说向武侠小说的过渡
第一节 《七剑十三侠》对江湖世界的描写与《仙侠五花剑》对侠客技艺的神化
第二节 民初武侠小说的生成及繁盛
第三节 民国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江湖奇侠传》
第六章 神怪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
第一节 志怪小说与神魔小说
第二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玩世主义的游戏之作
第四节 奇幻诙谐的描写艺术
第七章 《封神演义》与其他神魔小说
第一节 写仙灵斗法的《封神演义》
第二节 《狐狸缘全传》与《升仙传演义》
第三节 辅教之作《绣云阁》与《金莲仙史》
第八章 公案小说与侠义公案小说
第一节 清官情结的确立与公案小说的生成
第二节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与《龙图公案》
第三节 侠义公案小说的开山之作《施公案》
第四节 《三侠五义》与其他侠义公案小说
第九章 公案小说的演变
第一节 《狄公案》对清官断案的反思
第二节 《九命奇冤》对公案小说的改造
第三节 模仿侦探小说而作的《春阿氏》
第十章 公案小说的终结与侦探小说的勃兴
第一节 公案小说的终结与侦探小说的繁荣
第二节 民国侦探小说的文学成就
第二编 世情小说
概说
第十一章 我国第一部描写人生的小说——《金瓶梅》
第一节 《金瓶梅》的作者与版本
第二节 《金瓶梅》对商人家庭生活的描写
第三节 《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
第四节 《金瓶梅》对中国小说艺术的创新
第五节 《金瓶梅》的续书及其他
第十二章 侧重于反映世风世俗的世情小说(上)
第一节 反映世风堕落的《醒世姻缘传》
第二节 反映封建教育失败的《歧路灯》
第十三章 侧重于反映世风世俗的世情小说(下)
第一节 《蜃楼志》对洋商生活的描写
第二节 《镜花缘》对妇女问题和世风世俗的思考
第三节 以科场状元与花榜魁首的爱情纠葛为中心反映时代变迁的《孽海花》
第四节 反映清末民初社会现实的《广陵潮》
第十四章 自觉反映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金云翘传》与《林兰香》
第一节 世情小说的雅化
第二节 慨叹红颜薄命的《金云翘传》
第三节 为妇女怀才不遇鸣不平的《林兰香》
第十五章 世情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
第一节 曹雪芹与《红楼梦》
第二节 贾宝玉——贵族之家的叛逆者
第三节 贵族女子的悲剧命运
第四节 《红楼梦》的艺术关
第十六章 《红楼梦》的续书和仿《红》之作
第一节 平庸乏味的《红楼梦》续书
第二节 仿《红》之作《一层楼》与《泣红亭》
第三节 《兰花梦奇传》对夫权的抨击
第十七章 晚清时期的“泛情论”小说
第一节 特定历史条件下“理”对于“情”的压制
第二节 以忠孝节义置换儿女真情的《儿女英雄传》
第三节 《野叟曝言》《绿牡丹》所描写的英雄性与儿女情
第四节 结合国家危难描写爱情悲剧的《恨海》与《劫余灰》
第十八章 揭示青楼女子命运的狭邪小说
第一节 狭邪小说的产生与演变
第二节 《品花宝鉴》与《花月痕》——改求佳人于娼优的小说
第三节 写妓女从良的《梅兰佳话》与《绘芳录》
第四节 比较真实地反映妓院生活的《风月梦》
第十九章 狭邪小说的代表作《海上花列传》
第一节 《海上花列传》所展示的特殊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海上花列传》对青楼女子人生悲剧的描写
第三节 《海上花列传》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特点
第四节 狭邪小说的堕落
第三编 问题小说
概说
第二十章 问题小说的开山之作《儒林外史》
第一节 八股制艺的叛逆者——吴敬梓
第二节 《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的抨击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第二十一章 抨击晚清吏治腐败的谴责小说
第一节 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官场现形记》
第二节 《宦海》对广东官场的揭露
第三节 《老残游记》对清官的抨击
第二十二章 谴责社会风气堕落的作品
第一节 抨击道德沦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二节 揭露下层社会世风堕落的《负曝闲谈》与《冷眼观》
第三节 抨击假道学的《祷杌萃编》
第二十三章 反映维新运动的谴责小说
第一节 抨击假维新的《官场维新记》
第二节 谴责清政府压制民族工业的《市声》
第三节 描写维新弊端的《文明小史》与《上海游骖录》
第二十四章 晚清其他谴责小说
第一节 反映鸦片输入危害的《黑籍冤魂》
第二节 揭露封建迷信的《玉佛缘》与《瞎骗奇闻》
第三节 问题小说的另类——寓言体谴责小说
第二十五章 晚清的政治小说
第一节 宣传政体改良的《新中国未来记》与《未来世界》
第二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瓜分惨祸预言记》与《狮子吼》
第三节 宣传妇女解放运动的小说《黄绣球》等
第四节 宣传科学救国的《月球殖民地》与《新纪元》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
作者:马瑞芳 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927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670
定价:99.0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古代小说构思的多重因素
第一节 小说概念和小说现象
一、“小说”的概念
二、中国古代小说的奇特现象
三、西方小说的若干问题
第二节 古小说分类和小说之源
一、古代小说分类
二、中国最早的小说
三、小说多源
第三节 神话对小说构思的影响
一、中国上古神话概况
二、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三、神话对小说家的影响
第四节 史书对小说构思的影响
一、《左传》乃小说之源
二、《国语》和《战国策》对小说构思的影响
三、《史记》对小说构思的影响
四、史书和小说记载同件事的对比例证
五、历史因文运事,小说因文生事
第五节 诸子·《诗经》·楚辞
一、儒家经典
二、《庄子》和小说基本精神
三、《诗经》和早期小说
四、楚辞和小说基本题材
第六节 佛教·科举·文以载道
一、佛教和小说构思
二、科举制度和小说构思
三、文以载道和小说构思
第二章 志怪小说构思套路
第一节 志怪小说基本状况
一、志怪小说的起源和繁荣原因
二、汉代志怪小说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鼎盛
四、唐传奇的划时代蜕变
五、《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艺术高峰
第二节 人仙交往和神仙世界
一、神仙、仙乡在哪里
二、魏晋南北朝人仙恋爱故事
三、唐传奇:仙境和人仙恋的关键转折
四、《聊斋》:仙境和人仙恋终结式
第三节 人鬼交往和幽冥世界
一、六朝鬼魂描写模式的奠定
二、唐传奇中的缠绵女鬼
三、“活捉王魁”和贾云华还魂
四、《聊斋》鬼魂的社会化、哲理化、诗意化
第四节 人妖交往和精灵世界
一、六朝:人妖交往雏形
二、以传奇法志怪的转折
三、《聊斋》:光怪陆离的妖精世界
第五节 离魂梦幻远国异民
一、六朝开离魂梦幻先河
……
第三章 志人小说的构思艺术
第四章 短篇构思艺术集大成者《聊斋志异》
第五章 历史演义扛鼎之作《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六章 英雄传奇巅峰之作《水浒传》
第七章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构思艺术
第八章 人情小说构思章法奠基者《金瓶梅》
第九章 《红楼梦》的构思艺术
第十章 《儒林外史》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末流
主要参考文献
《唐前小说史料研究》
作者:李剑锋 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903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532
定价:93.0
目录:
总序
综论 唐前小说史料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 汉代及以前小说史料
第一节 《山海经》
第二节 历史与神话杂糅的小说:《穆天子传》与《燕丹子》
一、《穆天子传》
二、《燕丹子》
第三节 《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小说
一、《伊尹说》
二、《鬻子说》
三、《周考》《青史子》
四、《宋子》
五、《师旷》
六、《务成子》
七、《天乙》
八、《黄帝说》
九、《封禅方说》
十、《虞初周说》
十一、《待诏臣饶心术》
十二、《待诏臣安成未央术》
十三、《臣寿周纪》
十四、《百家》
第四节 旧题汉人小说《神异经》与《十洲记》
一、《神异经》
二、《十洲记》
第五节 旧题汉人小说《汉武故事》与《汉武内传》
一、《汉武故事》
二、《汉武内传》
第二章 汉末魏晋小说史料
第一节 建安小说《风俗通义》与《列异传》
一、《风俗通义》
二、《列异传》
第二节 两晋地理博物类志怪小说《博物志》与《玄中记》
一、《博物志》
二、《玄中记》
第三节 《神仙传)x(拾遗记》与其他两晋杂事杂传类志怪小说
一、《神仙传》
二、《拾遗记》
三、《神异记》
四、孔氏《志怪》
五、祖台之《志怪》
六、《灵鬼志》
七、《甄异传》
第四节 《冲波传》:一部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志怪小说
第五节 魏晋志人小说《笑林》与《西京杂记》
一、《笑林》
二、《西京杂记》
第三章 《搜神记》
第一节 作者干宝生平
第二节 《搜神记》的著录和辑本
第三节 《搜神记》的续书:《搜神后记》
第四章 《世说新语》
第一节 作者刘义庆生平
第二节 书名、卷帙、门类、渊源和影响
第三节 今传重要版本
第四节 研究论著和佚文
第五章 南北朝隋代其他小说
第一节 《幽明录》
第二节 南北朝隋代其他志怪小说
一、《异苑》
二、祖冲之《述异记》
三、任防《述异记》
四、《续齐谐记》
五、《冤魂志》
第三节 南北朝隋代其他志人小说
一、《妒记》
二、《宋拾遗》
三、《俗说》
四、殷芸《小说》
五、《启颜录》
主要参考文献
附:20世纪以来唐前小说研究论著索引
后记
《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研究》
作者:王恒展 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897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460
定价:85.0
目录:
总序
绪论
一文言小说概说
二文言小说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文言小说的孕育时期——先秦
概说
第一节先秦诸子散文与文言小说
第二节先秦经学典籍与文言小说
第三节先秦史学典籍与文言小说
第四节《楚辞》与文言小说
第五节所谓先秦小说
第二章文言小说的文体独立时期——两汉
概说
第一节两汉经学对文言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两汉历史散文对文言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两汉诸子散文对文言小说的影响
第四节两汉诗赋对文言小说的影响
第五节文体独立时期的文言小说
第三章第一次创作高潮时期——魏晋南北朝
概说
第一节志怪小说的嬗变(上)
第二节志怪小说的嬗变(下)
第三节志人小说的发展与定型
第四节传奇小说的先驱——史传小说
第四章第二次创作高潮暨进士化时期——唐五代
概说
第一节志怪小说到传奇小说的演变
第二节史学兴盛与志人小说的繁荣
第三节形成时期的传奇小说
第四节鼎盛时期的传奇小说
第五节后期传奇小说
第五章文言小说的转型暨通俗化时期——宋金元
概说
第一节《太平广记》的编纂及影响
第二节转型时期的志怪小说
第三节转型时期的志人小说
第四节转型时期的传奇小说
第六章文言小说的复兴时期——明代
概说
第一节复兴与挫折——明前期文言小说
第二节复兴大潮与雅俗合流——明中后期文言小说
第三节明末文言小说综述
第七章第三次创作高潮暨雅化时期——清初至清代中叶
概说
第一节清初文言小说综述
第二节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第三节清代中期的传统文言小说
第四节文言小说的新发展
第八章最后的辉煌与无奈的退出——近代文言小说概述
概说
第一节近代传统文言小说概述
第二节近代的“新体文言小说”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
作者:廖群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910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405
定价:78.0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上古神话、《山海经》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问题
第一节 上古神话与小说的天然契合关系
第二节 《山海经》中的神话记录
一、《山海经》的记录时间与编定时间
二、《山海经》对神怪的记录
三、《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四、《山海经》神话的小说因素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流传变异与后世神话小说创作
一、神话情节被演绎,形成更为曲折动人的故事
(一)犬封国与槃瓠故事
(二)帝女之桑、欧丝之野与蚕马故事
(三)瑶草、瑶姬、神女与人妖之恋
二、神话人物、典故被用来作为新构思的基础
(一)西王母、三青鸟
(二)水都、冰夷与河伯
(三)少昊、娥皇、白帝子、穷桑
(四)王母、瑶姬、羲皇与大禹治水
三、采用神话构思方式和艺术手法进行全新创作
(一)《幽明录》中的“石鸡山”
(二)《搜神记》中的“金龙池”
(三)《幽明录》中的“采菱女”
(四)《搜神记》中的“火神天使”
(五)《搜神记》中的“龙蛇水神”
第二章 “说体”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孕育
第一节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
一、《说林》《储说》“说”为故事辨
二、“说”体故事考索
三、“说”体又称“传”“语”
四、故事杂抄简:“说体”的考古印证
五、“说体”探源
六、“说体”与先秦小说
第二节 《国语》《晏子春秋》与“说体”的关系
一、《国语》《晏子春秋》是不是“说体”著作
二、《国语》中近小说的“说体”故事
三、《晏子春秋》中近小说的“说体”故事
第三节 《汲冢琐语》与先秦杂史“小说”
一、《汲冢琐语》谁给题的名
二、《汲冢琐语》所记何人何事
三、《汲冢琐语》属于哪种“小说”
第四节 《韩非子》《吕氏春秋》中近小说的“说体”故事
一、《说林》《储说》中近小说的“说体”故事
二、《吕氏春秋》中近小说的“说体”故事
第三章 《左传》叙事的准小说笔法
第一节 《左传》的叙事者及其全知视角
一、《左传》的作者是谁
二、《左传》的叙述者
三、《左传》叙事的全知视角
(一)史官型限定性全知视角
(二)准小说型非限定性全知视角
第二节 《左传》叙事时间和策略的超史著性
一、《左传》的编年体体例
二、《左传》叙事时间对编年体的超越
(一)倒叙
(二)插叙
(三)补叙
(四)多法并用
三、《左传》叙事策略对史著的突破
第三节 《左传》叙事的模仿性和戏剧性
一、《左传》中的描摹
(一)动作
(二)话语
(三)状态
(四)举止
二、《左传》中的“戏剧”
(一)场面、场景
(二)表演、对白
(三)画面、镜头
第四章 《战国策》拟托文的“准小说”创作
第一节 《战国策》拟托文考辨
第二节 《战国策》拟托文与小说创作
一、《战国策》拟托文并非小说创作
二、《战国策》拟托文与小说创作的暗合,
(一)虚构性
(二)小说因素
第三节 《战国策》拟托文虚构创作探迹
第五章 《庄子》寓言三种及其与小说的关系
第一节 关于“寓言”
第二节 《庄子》寓言三种
一、托言型寓言
二、象征型寓言
三、故事型寓言
第三节 《庄子》寓言创作中的小说成分
一、《庄子》寓言的虚构性
二、《庄子》寓言的情节性
三、《庄子》寓言的描摹性
第四节 从《神仙传》看《庄子》寓言对后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六章 《史记》纪传体与人物传记小说
第一节 《史记》是不是一部历史小说
一、《史记》小说问题的提出
二、《史记》的主旨不在于创作小说
三、《史记》纪传体的独创与人物传记小说的源起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描写内容的小说特征和因素
一、选择什么人物来写
二、书写人物的什么内容
(一)人物遭际和命运
(二)人物特点和性格
(三)人物关系和纠葛
第三节 《史记》人物传记中的近小说写法
一、虚构想象
二、夸张渲染
三、描摹刻画
第七章 汉代杂说、杂史、杂传与“说体”余响
第一节 汉代杂说著作中的“小说”
一、《韩诗外传》
二、《说苑》《新序》
三、《风俗通义》
第二节 汉代杂史著作与历史小说创作的雏形
一、《燕丹子》
二、《越绝书》
三、《吴越春秋》
第三节 汉代杂传与人物传记小说的萌生
一、《东方朔传》
二、《列女传》
第八章 怪话、仙话与志怪小说的发生
第一节 先秦两汉子书、史书中的“怪话”
一、先秦子书、史书中的“怪话”
二、两汉史传杂说中的“怪话”
第二节 《穆天子传》与仙话的关系
一、《穆天子传》的名题问题
二、《穆天子传》是不是一部先秦小说
三、《穆天子传》与“神话”“仙话”的关系
第三节 《史记·封禅书》《列仙传》《汉武故事》中的仙话故事
一、《史记·封禅书》
二、《列仙传》
三、《汉武故事》
第四节 怪话、仙话与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产生
一、采怪话、仙话以录之,或据怪话、仙话演绎之
二、据怪话、仙话模式创作之
(一)人鬼魂魄现形肉身以与人交往
(二)物怪变身人形以与人交往
(三)阴曹地府冥间的现实生活
(四)天神、仙女化身凡人与人交往
(五)人得道化仙,或与仙人交往
三、对怪话、仙话的突破和超越
第九章 汉代故事赋与讲诵文学、话本小说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汉代故事赋问题的提出
一、《神乌傅(赋)》的出土
二、韩朋故事残简与《韩朋赋》
三、田章故事残简与《晏子赋》
第二节 说书俑与汉代故事赋的说唱讲诵性猜想
第三节 汉代史书、故事书中的类故事赋
第四节 故事赋、讲诵文学与话本小说
结语 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综述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
作者:吕玉华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873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255
定价:59.0
目录:
总序
绪论
上编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辨析
第一章 小说概念的演化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确立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正史著录的文献目录学意义的小说
第三节 文献目录学意义的小说之分类
第四节 文学意义的小说概念之兴起
第五节 文学意义的小说概念的普遍应用
第六节 对小说概念的总结
第二章 小说概念的近义词辨析
第一节 稗官、稗史
第二节 说部
第三节 传奇
第四节 演义
中编 小说理论以散文理论为母体
第三章 小说的“补阙”性质
第一节 汉代史家确立小说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小说的编撰原则:补阙名义下的实录
第四章 小说的“虚实”观念
第一节 材料的虚实处理
第二节 合理虚构与艺术真实
第五章 小说理论对散文理论命题的移植和借用
第一节 文以载道
第二节 发愤著书
第三节 良史之才
下编 小说理论的自身建构
第六章 纯文学之小说观念的生成
第一节 文人的笔墨之趣
第二节 社会思想文化的推动
第七章 评点:小说理论的创新
第一节 评点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小说评点家及代表作概述
第三节 评点文字自身的审美意义
第四节 评点当中的理论命题
第八章 小说理论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传统文化观念的改变
第二节 新小说概念解析
第三节 小说理论形态的转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传播研究》
作者:王平 等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0859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416
定价:85.0
目录:
总序
绪论——古代白话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传播环境论
第一节 宋元话本小说的传播环境
第二节 明清白话小说的传播环境——以杨家将系统小说为中心
第二章 传播媒介论(上)——戏曲与古代白话小说的传播
第一节 “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传播
第二节 “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传播
第三节 “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
第四节 “封神戏”与《封神演义》的传播
第五节 “杨家将戏”与杨家将系统小说的传播
第三章 传播媒介论(下)——20世纪古代白话小说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书籍出版
第二节 曲艺、绘画
第三节 影视、网络
第四章 传播内容论
第一节 《金瓶梅》传播内容分析
第二节 从话本到小说文本——以济公小说为例
第三节 从故事到小说文本——以《说岳全传》为例
第五章 传播诠释论
第一节 百回本《水浒传》的文本构成与意义诠释
第二节 《西游记》的原旨与接受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主题接受
第四节 《红楼梦》的诠释空间
第六章 传播价值论
第一节 《水浒传》诠释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封神演义》传播接受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金瓶梅》 新中国成立前传播与接受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红楼梦》 传播接受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传播受众与效果论
第一节 《水浒传》对社会思想之影响
第二节 杨家将系统小说的传播受众
第三节 《金瓶梅》的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
第四节 《儒林外史》 对文学创作之影响
第八章 海外传播论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东周列国志》的海外传播
第二节 《水浒传》的海外传播
第三节 《封神演义》与《金瓶梅》的海外传播
第四节 “三言”“二拍”的海外传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研究》
作者:张文珍 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91832
出版时间:2016/4/1
开本:16开
页数:268
定价:59.0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俗讲、变文与通俗小说的渊源
第一节 俗讲
一、佛教与讲经
二、讲经文之通俗化
第二节 变文
一、转变和俗讲
二、变文的内容
三、变文的形式
四、变文对通俗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唐代话本
一、唐代话本概说
二、唐代话本的特点
第二章 宋元话本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
第一节 宋元说话
一、宋元说话的兴盛
二、宋元说话的“家数”
第二节 宋元话本及对通俗小说的影响
一、话本的叙事体制
二、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及对通俗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元末明初通俗小说的异军突起
第一节 讲史小说的演进和章回小说的形式特点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通俗历史演义小说的繁荣
一、三国故事的流变与《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二、七实三虚,雅俗共赏
三、崇德尚义的民间情怀与大众趣味
四、以传奇法讲故事
五、鲜活生动、异彩纷呈的人物群像
六、平易浅近、文白结合的语言
七、《三国演义》在通俗小说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类通俗小说的成熟
一、水浒故事的流变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二、源于片言史实的高超创作
三、市井百态的细致描画
四、侠义精神的充分展示
五、塑造了一系列草莽英雄、江湖好汉的人物形象
六、独具特色的结构模式
七、纯熟精到的白话运用
八、《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明中后期通俗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明初至中叶通俗小说近二百年的停滞
一、政治的高压
二、印刷业的落后
三、通俗小说消费群体的薄弱
第二节 明中后期通俗小说新变的时代背景
一、统治者的喜好
二、印刷业的发达
三、小说消费市场的活跃
四、书坊主们的推动
五、文人的积极参与
第三节 明中后期通俗小说创作的新变化
第四节 《西游记》与神怪类通俗小说
一、《西游记》的故事渊源及成书过程
二、亦幻亦真、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三、强烈的喜剧效果
四、“极似世上人情”
五、神人兼备的人物形象
六、风趣诙谐的语言
七、《西游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节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一、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通俗小说
二、开辟描写凡俗生活的新领域
三、高超的写实艺术
四、市井人物的群像
五、充分俚俗化的语言
六、网状化结构模式
七、《金瓶梅》的地位与影响
第五章 明末清初通俗小说的繁荣
第一节 “三言”“二拍”与白话通俗小说的成熟
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文化背景
二、冯梦龙与“三言”
三、凌濛初与“二拍”
第二节 艳情小说
一、晚明纵欲风气的产物
二、士子人生价值无由实现的发泄
三、出版业牟利的动机
第三节 暴露谴责小说
一、末世颓败的刺激
二、思想界的反思
三、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暴露谴责
第四节 时事小说
第五节 才子佳人小说
一、士人排解苦闷的乌托邦
二、士人寄托理想与希望的温柔乡
三、士人对抗社会、消极避世的一种方式
四、士人麻木不仁的表现
第六节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继承与发展
一、《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继承
二、《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新发展
三、《醒世姻缘传》结构与语言艺术的新开拓
第七节 李渔与通俗短篇小说
一、主动的创造意识
二、强烈的娱乐性
第六章 清代前期通俗小说的文人化趋势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
一、《水浒后传》
二、《说岳全传》
三、《隋唐演义》
四、《说唐演义全传》
第三节 《林兰香》与清前期世情小说
一、清前期世情小说的新发展
二、清前期世情小说的代表作——《林兰香》
第七章 清中期:通俗小说的高峰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红楼梦》——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高峰
一、红楼梦的作者与成书
二、细数繁华与告诫警醒
三、贾宝玉与新的时代气息
四、精雕细琢的人物群像
五、独具匠心的结构艺术
六、炉火纯青的语言
七、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第八章 清代后期:古代通俗小说的终结
第一节 清代后期通俗小说的新变化
一、小说数量急速增长
二、小说地位与价值空前提高
三、更加贴近现实
第二节 侠义公案小说
一、概说
二、《三侠五义》
第三节 狭邪小说
一、概说
二、《海上花列传》
第四节 谴责小说
一、概说
二、《官场现形记》
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四、《老残游记》
五、《孽海花》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