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10种11册,著名心理学家郭本禹主编,悉数自19世纪末心理学学科诞生以来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流派,囊括内容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等,分别对各流派创始人、心理学家的学术生平、思想渊源、具体研究、理论体系进行介绍,阐释各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资料翔实、立论严谨,方便读者轻松把握西方心理学流派演进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定价428元,现团购价120元包邮!

×

关键字
名家文集
团购价¥120.0 ¥428.0 折扣2.8
已售113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10余位在心理学流派钻研上各有造诣的专家学者进行撰写

分别撷取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流派——内容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流派——意动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

不仅从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学观点、理论体系、具体研究工作等线索上进行详细阐述,还对各流派代表人物的成长史进行了翔实的考察

整套丛书的一大亮点:对一度湮没在心理学史长河中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意动心理学流派进行了重新挖掘和系统整理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hnl*** 2020/6/3 12:42:24
    这套书读大学时,在图书馆里借阅过,以学派为主线梳理心理学思想的一套好书,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 ztw*** 2020/7/24 15:31:31
    包装得很好,书也很好,还送货到家,第一次在这上面买东西,但是真的超满意!!!
  • ztw*** 2020/6/24 10:29:41
    特别好,推荐购买
  • xxx*** 2020/5/31 14:19:28
    全套缺两本,买全最好。这个系列要买就买全,真的得从整个系列的体系看才能感受到整体主编的模式。丛书每本的作者都应该是主编的师生同学,丛书略显繁冗。
  • tzw*** 2020/5/29 19:19:50
    挺好看的一本书,赞一个。
  • *** 2020/5/18 20:19:07
    印刷很精美,跟新书一样。
  • ztw*** 2020/4/28 16:38:51
    书很好,可惜不全,少三本,不过真便宜啊,也不错了!
  • wan*** 2019/9/28 19:38:59
    内容很不错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心理学的长期过去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或哲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的短期历史被称为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是指具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与之相对的是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前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主要指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它以纯粹思辨的方式进行推演研究,试图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它主要受到近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影响,采用经验尤其是实验的方式进行归纳研究,得出心理现象本质的知识。

从理论形态演变上看,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更替过程。这一过程大致沿着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两条路线不断演进。科学主义心理学是主流的心理学取向,主要包括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皮亚杰学派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派。人文主义心理学是非主流的心理学取向,主要包括意动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流派。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哲学心理学时期的思想起源,从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二是心理学流派自身的历史演进,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三是心理学流派的当代效应,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分册介绍

《意识的分析:内容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一开始就表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即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学派是冯特创立的内容心理学(主要是实验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学派是布伦塔诺创立的意动心理学。冯特无可争议地被称为“科学主义心理学之父”。正如波林所言:“在冯特之前有心理学,但没有心理学家。”心理学得以摆脱哲学的怀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与冯特为科学心理学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现代心理学确立了科学的实验精神分不开的。因此,尽管有不少人批评冯特,但都无法撼动其“科学主义心理学之父”的地位。

本书在考察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分别阐释了内容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及其同时代的内容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缪勒和内容心理学的极端化者铁钦纳的学术生平、思想渊源、具体研究、理论体系,并对每个人的理论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揭示了内容心理学思想对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后还介绍了内容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书中还专列一章论述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其一,虽然民族心理学不属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体系,但它的确是冯特的另一大贡献,是凝聚了其生命*后20年心血的一项成就。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社会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等)和当前的一些心理学新取向(如文化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等)的渊源都可追溯到冯特的民族心理学那里。考虑到目前国内对冯特民族心理学的介绍相对较少,故借此机会多做一些说明。其二,为了避免读者误解冯特只是一位内容心理学家或实验心理学家,而忽视其民族心理学的贡献。

作者简介

方双虎,学 历:心理学博士,职 称: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


《心灵的适应:机能心理学》
题名为《心灵的适应》,意在指明本书的研究主题和写作范围:限于对实验心理学传人美国之后,由于接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而形成的那种以强调生物适应价值为基本特征的机能心理学。这种历史形态的机能心理学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构成实验心理学在美国发展的主导趋势,并构成美国心理学历史发展的逻辑起点。同时,这种机能心理学作为历史形态所具有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历史的,因为正是这种机能心理学塑造了美国心理学的内在性格,从而决定了实验心理学在美国从机能心理学到行为主义再到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发展线索。所以,《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心灵的适应:机能心理学》还将特别地以作为全部美国心理学一般特征和总体倾向的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精神为背景,来研究作为历史形态而存在的早期的机能心理学。关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作为机能心理学的一种逻辑形态,不在本书研究范围之内,而是意动心理学专门研究的主题。

作者简介

高申春,男,安徽庐江人,1966年9月生,哲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探新》编委、《社会心理研究》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目前专攻现象学及现象学心理学,已出版个人专著2部、译著6部、参编教材和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上下)》

本书中,我们以时间为顺序,以代表人物的理论为线索,阐释了行为主义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中流传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一个学派。从20世纪初产生至今仍在心理学的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从时间上和理论观点上看,行为主义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早期或经典行为主义(1913年至20世纪30年代),以华生为主要代表,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郭任远、梅耶、魏斯、霍尔特、亨特和拉施里等人。第二代是新行为主义(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古斯里、托尔曼、赫尔、坎特和斯金纳等人,他们的学生又演生出各自小型理论宗派。第三代是新的新行为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特、班杜拉、米契尔和斯塔茨等人。《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套装上下册)》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过去研究不多的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如郭任远、梅耶、魏斯、霍尔特、亨特、拉施里、坎特、罗特、米契尔和斯塔茨等人的思想给予较为详细的评介,我们还专门写了新行为主义的发展一章,介绍新行为主义者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小型理论宗派。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看到行为主义阵营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作者简介

修巧艳,女,l977年10月出生于山东龙口,1996-2003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年6月获得基础心理学专业的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10余篇,合著《大脑潜能与开发》,参编、参译著作7部,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心理的模拟:认知心理学》

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直接“革命者”,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并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研究途径和研究取向。20世纪70年代占主导性地位的是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曾与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并肩齐驱的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得以复兴,并开始在心理学中占据上风;生态论认知心理学实际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遭遇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它才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可以说,迄今符号加工论、联结主义和生态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三大研究态势或取向,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均为揭示认知的本质作出了贡献。可以说,这几种取向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认知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形态。它们各有自己的理论隐喻、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专门术语,要以时间为线索将这几种形态的认知心理学贯穿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主要根据其研究取向或形态,来分别介绍、梳理和分析这三种形态的认知心理学,*后又对当今认知研究的新动向——具身认知作了简单的介绍和展望。

作者简介

贾林祥,1966年4月出生,男,教授,心理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铜川市人,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本科,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至1993年9月在陕西省铜川教育学院工作;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在曲阜师范大学教科所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年7月至1999年9月在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习,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3年10月在徐州师范大学教科院工作;2003年10月至2005年11月在汕头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医学心理治疗博士后研究;2005年11月至今在江苏师范大学教科院工作。


《经验的描述:意动心理学》

本书力图在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路线与人文主义路线的架构下,对意动心理学进行整体的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布伦塔诺学派的心理学体系,考察其人文主义心理学内涵,提炼其核心主题,阐述其研究方法,并进行合理的评价,以期还原意动心理学的原本面目,提升意动心理学的历史地位。本书除导言和结语,正文共由十章组成。

作者简介

陈巍,1983年4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人,现任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2018年破格晋升教授,浙江省一流学科方向带头人、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点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社科联之江社科青年学者、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理论心理学方向)。


《经验的完形:格式塔心理学》

本书除导言外,分为8章,内容包括: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格式塔心理学“三剑客”、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体系、勒温:实验社会心理学“宗师”、团体动力学薪火相传、格式塔心理学在各国的传播、格式塔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功过等。

作者简介

高鹏,1978年生,山东周村人,现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持厅局级课题1项。主编、参编和参译著作6部。


《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下)》

本书介绍了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与繁荣、存在分析学的建立、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创建、神经精神分析学的兴起、精神分析在中国等。

作者简介

王国芳,1968年7月生,山东潍坊人,2000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山东滨州师专、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心理学动态》、《心理学探新》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2部,合著《拉冈》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0)。参编或参译《心理学通史》、《心理学史导论》等著作10多部。


《现象的沉思:现象学心理学》

本书的研究目标是: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对现象学心理学从整体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还现象学心理学的本来面目,凸现现象学心理学的方法、形态和特征,提升现象学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本书正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对现象学心理学进行界定。首先从西方哲学的历史背景出发,考察了现象学对以往哲学的继承和突破。现象学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纵向研究,探讨现象学心理学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发展。第四、五、六章是横向研究,考察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形态、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本书在第七、八章中对现象学心理学进行了比较、总结和评价研究。第七章将现象学心理学置于西方心理学的背景下,本书的主题是: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严格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取向。现象学心理学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反对二元论和自然主义,提倡从生活世界出发,坚持心理的意向性本质观点,追求普遍的知识。

作者简介

崔光辉,男,1980年生,山东梁山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尤其对心理学的早期历史和现象学心理学感兴趣。


《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观、超个人心理学等内容共12章。

作者简介

杨韶刚,1955年生,山东济南市人。曾任山东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主任、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


《理性的消解:后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主张将知识放到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强调知识依赖于群体的分享,科学活动要遵循群体规则和规范。只不过这些规则或规范本身也是植根于具体文化历史的,随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迁。这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这对克服传统心理学的机械主义还原论倾向和个体主义的弊端是有建设意义的,必将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价值或作用应体现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为大众心理健康服务和具体的临床应用之上。它谋求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消除现代人的焦虑、孤独、无助与恐慌,增进人们的和谐交往和思想沟通,关注人们的心身健康、和谐发展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努力营造一种合作、平等、对话、互惠、共赢、协商、友善、进取的氛围等。后现代心理学的开拓者们强烈要求确立心理学应用知识的合法地位,并对深化和加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充满了信心。他们对心理学界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的分离与对立深感不安和不解,他们在突出和注重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的同时,强调应将心理学的学术理论研讨与实际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这些主张和努力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心理学所提出的要求或使命的。

作者简介

高峰强,1996年生,山东临朐人。吉林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筹)委员。山东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济南市企业家心理协会会长;济南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编委;国际过程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编简介

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1995、2000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00年始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有近30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专著、编著、译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现代心理学丛书》、《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研究生教材·心理学系列》、《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等多套大型学术丛书。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一等奖4项。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意识的分析--内容心理学》
作者:方双虎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2405
出版时间:2009/10/22
开本:16开
页数:333
定价:40.0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内容心理学的涵义
二、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三、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四、内容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与范围

第一章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第一节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前提
一、西方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第二节 科学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一、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二、天文学与心理学
三、生理学与心理学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的社会氛围
一、德国的经济背景
二、德国的教育背景
三、德国的科学背景

第二章 冯特:内容心理学创立者
第一节 冯特的心路历程
一、孤独的童年体验
二、无味的学校经历
三、人生的重要转折
四、莱比锡的学术生涯
第二节 冯特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三、科学背景

第三章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体系
第一节 内容心理学的科学观
一、冯特科学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三、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四、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内容心理学的对象观
一、冯特之前的观点
二、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内容心理学的方法论
一、冯特心理学方法论的提出
二、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心理学的任务论
一、心理元素的分析
二、心理元素的结合
三、心理元素结合的规律
第五节 内容心理学的具体理论
一、心身关系理论
二、感情与情绪理论
三、意志理论
四、对其他具体心理学问题的看法

第四章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及其研究
第一节 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
一、实验室的概况
二、实验室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的典型研究
一、反应时研究
二、感知觉研究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
四、总结评价
……
第五章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
第六章 冯特心理学的评价
第七章 冯特同时代的内容心理学家
第八章 铁钦纳:内容心理学极端化者
第九章 构造主义:内容心理学的极端形式
第十章 康奈尔心理学实验室及其研究
第十一章 铁钦纳心理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心灵的适应-机能心理学》
作者:高申春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3286042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
页数:285
定价:35.0

目录:
总序
导言机能心理学的形态与本书主题
一、机能概念的含义
二、机能心理学的两种逻辑形态
三、本书的主题与范围
第一章 历史背景概述
第一节  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特质
一、美国人民族性格的历史塑造
二、美国人民族性格的理论表达
第二节  进化论思想的心理学实现
一、进化论的一般愿理及其心理学意蕴
二、进化论思想在美国的心理学实现
第三节  对德国心理学的继承与改造
一、德国心理学的理论性质及其发展道路
二、美国心理学与德国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发生心理学
第一节  发生心理学与心理进化的逻辑
一、发生心理学的思想起源
二、心理进化的逻辑
第二节  发生心理学的研究路线
一、比较心理学
二、儿童心理学
三、詹姆斯关于必然性真理的讨论
第三章 詹姆斯与机能心理学
第一节  詹姆斯的生平与他的心理学道路
一、詹姆斯家族
二、詹姆斯的教育与追求
三、詹姆斯的事业与成就
第二节  詹姆斯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二、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三、詹姆斯关于意识的理论与论证
第三节  詹姆斯心理学的机能主义主题
第四章 芝加哥学派
第一节  芝加哥学派的形成
第二节  杜威对机能心理学的奠基
一、杜威的生平与成就
二、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
第三节  安吉尔对机能心理学的系统化
一、安吉尔的生平与成就
二、机能心理学的领域
第四节  卡尔与机能心理学在行为主义时代的发展
一、卡尔的生平传略
二、心理学作为关于心理活动的研究
第五章 哥伦比亚学派
第一节  哥伦比亚学派作为机能心理学的概念分析
一、机能心理学概念的逻辑分析
二、哥伦比亚学派作为机能心理学的概述
第二节  卡特尔与个别差异心理学及心理测验
一、卡特尔的生平传略
二、个别差异心理学与心理测验
第三节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
一、桑代克的生平与成就
二、联结主义心理学
第四节  吴伟士的动力心理学
一、吴伟士的生平与成就
二、动力心理学
第六章 机能心理学的命运及其历史效应
第一节  行为主义革命
一、从机能心理学到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行为主义革命的理论实质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革命
一、行为主义的发展与认知心理学革命的兴起
二、认知心理学革命的实质与前景
第七章 总结与评价
第一节  关于机能心理学的总结
一、机能心理学与机能主义
二、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精神
第二节  关于机能心理学的评价
一、机能心理学的贡献
二、机能心理学的局限
主要参考文献


《行为的调控 行为主义心理学(上下)》
作者:郭本禹 修巧燕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2337
出版时间:2009/10/1
开本:16开
页数:583
定价:66.0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界定与分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演变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第一章 华生:行为主义的“旗手”
第一节 早期行为主义的兴起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三、自然科学背景
四、心理学背景
第二节 华生传略
一、行为主义者
二、广告商人
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
第四节 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
一、本能论
二、动作流学说
三、情绪论
四、思维论
五、人格论
第五节 行为主义的实际应用
一、行为治疗
一、/U l U H
三、商业广告
四、性行为问题
五、社会改良
第六节 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三、主要影响

第二章 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上)
第一节 郭任远:中国的华生
一、郭任远传略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实验的发生心理学
五、简要评价
第二节 霍尔特:非正统的行为主义
一、霍尔特传略
二、心理观
三、行为观
四、学习观
五、简要评价
第三节 亨特:人类行为学
一、亨特传略
二、人类行为学基本原理
三、人类行为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四、简要评价

第三章 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下)
第一节 梅耶:生理行为主义
一、梅耶传略
二、梅耶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批判
三、行为的生理基础
四、学习及其相关问题
五、简要评价
第二节 魏斯:生物一社会行为主义
一、魏斯传略
……
第四章 古斯里:接近联结行为主义
第五章 托尔曼:目的的行为主义
第六章 赫尔:逻辑行为主义
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下)


《心理的模拟:认知心理学》
作者:贾林祥编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449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页数:222
定价:29.0

目录:

总 序

导 言

第一章 心理的计算机模拟: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上)

第一节 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兴起的背景

一、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外部因素

二、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部因素

第二节 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隐喻和基本观点

一、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隐喻

二、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三、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第二章 心理的计算机模拟: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下)

第一节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

一、感知觉研究

二、注意和信息选择研究

三、表象研究

四、记忆研究

五、概念表征研究

六、问题解决研究

第二节 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成就与不足

一、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成就

二、符号加工论认知心理学的不足


第三章 心理的脑模拟: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上)

第一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哲学背景

二、心理学背景

三、相关学科背景

第二节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隐喻和基本观点

一、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隐喻

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含义及其网络构成

三、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

四、联结主义网络模型的训练

五、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

一、麦克洛奇和匹茨的研究

二、赫布的研究及其局限性

三、罗森布拉特的研究:早期感知机

四、明斯基和佩帕特的研究


第四章 心理的脑模拟: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下)

第一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

一、感知觉

二、学习和记忆

三、语言

四、知识表征

五、认知失调

六、语言障碍

七、思维

第二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成就与不足

一、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局限性


第五章 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心理生态论认知心理学(上)

第一节 生态论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生态论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

二、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三、人类学思想的影响

四、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第六章 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心理:生态论认真心理学(下)

第七章 三种形态的认知心理学的比较

代结语:具身认知——认知研究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后记



《经验的描述-意动心理学》
作者:郭本禹,崔光辉,陈巍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32862528
出版时间:2010/4/1
开本:16
页数:443
定价:50.0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意动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二、“布伦塔诺之谜”

三、布伦塔诺学派

四、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五、本书的主题与范围


第一章 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开创者

第一节 自由探究真理的“智者”

一、名门望族:家庭考古

二、早年时光:智慧儿童

三、大学时代:知识谱系发生

第二节 教师生涯

一、符茨堡时期

二、维也纳时期

三、教学风格

第三节 晚年生活

第四节 人格魅力

第五节 学术遗产


第二章 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体系

第一节 布伦塔诺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科学背景

二、哲学背景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一、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

二、描述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

三、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

四、心理学的特别价值

第三节 心理学的对象

一、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二、意向性主题

第四节 心理学的方法

一、内部知觉方法

二、其他方法

第五节 心理现象的分类

一、关于表象

二、关于判断

三、关于情绪现象

第六节 对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三、主要影响


第三章 斯顿夫:布伦塔诺“最年长的学生”

第一节 早年生活和大学教育

一、早年生活

二、大学教育

第二节 大学任职

一、柏林大学之前任职

二、柏林大学任职

三、晚年岁月

第三节 主要著述


第四章 斯顿夫:机能心理学体系

第一节 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二、心理学的对象

三、心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 心理状态的特征与分类

一、心理状态的特征

二、心理状态的分类

第三节 空间知觉理论和情绪学说

一、空间知觉理论

二、情绪学说

第四节 音乐心理学

一、《音乐心理学》简介

二、乐音融合学说

第五节 对斯顿夫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第五章 胡塞尔:描述心理学

第一节 胡塞尔:现象学的创始人

一、辗转求学

二、悲欢投师

三、执著探索

第二节 描述心理学观点

一、胡塞尔描述心理学的起点

二、胡塞尔的具体意动观

三、从意动心理学到描述心理学

四、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第三节 相即知觉说

一、布伦塔诺的内部知觉观点

二、胡塞尔从内部知觉向相即知觉的改进

第四节 对胡塞尔描述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三、主要影响


第六章 厄棱费尔:形质心理学的奠基

第一节 形质学派的奠基人

第二节 厄棱费尔的形质说

一、形质说的来源

二、形质说原理

三、形质的内容要素与意动要素

第三节 厄棱费尔的价值论

第四节 对厄棱费尔形质说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第七章 迈农:形质心理学的成熟

第一节 格拉茨学派的领袖

一、早年的生活与学习

二、维也纳大学的求学和任教

三、格拉茨大学的教学与研究

第二节 迈农的意向性观点

一、布伦塔诺的意向性观点

二、迈农的意向性观点

第三节 迈农的形质说

一、形质说的缘起

二、形质说的系统化

三、高级对象说

第四节 迈农的创造观

一、高级对象的把握

二、心理分析

三、知觉的模糊

四、创造理论

第五节 对迈农形质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三、主要影响


第八章 威塔塞克:形质心理学的拓展

第一节 形质学派的拓展者

一、威塔塞克的生平与著作

二、在格拉茨大学的教学与研究

第二节 威塔塞克的形质说

一、形质与意动

二、具体形质观

第三节 威塔塞克的视觉空间定位研究

一、威塔塞克的视觉空间定位研究

二、围绕相同视觉方向法则的争论

第四节 对威塔塞克形质说的评价


第九章 贝努西:实验的形质心理学

第一节 意大利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站在两种文化间的边缘人”

二、在奥地利格拉茨的艰难岁月

三、在意大利帕多瓦的消沉晚年

第二节 贝努西的意向性观点

一、错觉研究

二、意向性

三、真实心理分析

第三节 贝努西的创造说

一、不充分表象

二、非感觉表象

三、综合与分析态度

第四节 贝努西的时间把握思想

一、呈现时间

二、时间定位

三、表象阶段

第五节 对贝努西形质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三、主要影响


第十章 屈尔佩和麦塞尔:二重心理学

第一节 二重心理学的缔造者

一、屈尔佩:符茨堡学派的领袖

二、麦塞尔:二重心理学的发展者

第二节 符茨堡学派的无意象思维实验

一、符茨堡学派

二、无意象思维研究

三、关于无意象思维研究的争论

第三节 二重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

二、麦塞尔的二重心理学

第四节 对二重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三、二重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启示

结语:中外关于意动心理学的研究

一、国外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

二、中国对意动心理学的传播与研究

三、中外对意动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经验的完形-格式塔心理学》
作者:王鹏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32860434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页数:303页
定价:37.0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内涵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领军人物

三、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四、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普鲁士精神的张扬

一、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兴起

二、普鲁士精神的传承和辐射

第二节 理性主义哲学与现象学激发的热情

一、以康德先验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

二、胡塞尔的现象学

三、怀特海等人的新实在论

四、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

五、马赫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科学的推动

一、自然科学关于磁场学的研究

二、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场论的心理学解释

第四节 柏林学派与格拉茨学派的异质性张力

一、领军人物布伦塔诺

二、音乐爱好者斯顿夫

三、格拉茨学派与柏林学派的异质性张力

第五节 其他心理学家的呼应

一、狄尔泰等人的影响

二、扬施、卡茨和鲁宾的影响


第二章 格式塔心理学“三剑客”

第一节 惠特海默的观点

一、生平和著作

二、主要研究和思想

三、弟子和影响

第二节 考夫卡的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主要研究和思想

三、弟子及其影响

第三节 苛勒的研究

一、生平和著作

二、主要思想和研究

三、弟子及其影响


第三章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似动现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同型论

第二节 知觉论

一、知觉恒常性

二、知觉格式塔

三、完形趋向

第三节 学习论

一、顿悟说

二、对试误说的批判

三、迁移说

四、创造性思维

五、记忆说

第四节 心理发展论

一、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方法

二、儿童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勒漫:实验社会心理学“宗师”

第五章 团体动力学薪火相传

第六章 格式塔心理学在各国的传播

第七章 格式塔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

第八章 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功过

参考文献

后记



《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下)》
作者:王国芳等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3286039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页数:388
定价:45.0

目录:
总序
导言:精神分析运动的外部发展及其整合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外部发展
二、精神分析运动的外部整合
第一章   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与繁荣
第一节  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与特点
一、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
二、社会文化学派的特点
第二节  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
一、霍妮的生平与著作
二、基本焦虑论
三、神经症理论
四、文化与神经症
五、神经症的治疗
六、对霍妮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一、沙利文的生平与著作
二、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三、精神病理论及其治疗技术
四、对沙利文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一、卡丁纳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二、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
三、对人类学现场研究材料的分析
四、对弗洛伊德的批判与修正
五、对卡丁纳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姆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二、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三、心理病理学思想与治疗观
四、对弗洛姆理论的评价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一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产生与特点
一、弗洛伊德一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产生
二、弗洛伊德一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特点
第二节  赖希的性格结构理论
一、赖希的生平与著作
二、“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学说
三、性格结构理论
四、性革命理论
五、对赖希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弗洛姆的社会改革理论
一、占有与存在的价值取向
二、人本主义的伦理学
三、未来人的目标:心理健康
四、健全社会的蓝图
五、对弗洛姆社会改革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
一、马尔库塞的生平与著作
二、对精神分析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重释
三、爱欲解放论
四、对马尔库塞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  存在分析学的建立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产生及特点
一、存在分析学的产生
二、存在分析学的特点
第二节  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学
一、宾斯万格的生平与著作
二、存在分析观
三、心理治疗观
四、对宾斯万格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鲍斯的存在分析学
一、鲍斯的生平与著作
二、存在分析观
三、心理治疗观
四、对鲍斯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一、弗兰克尔的生平与著作
二、意义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三、意义治疗方法
四、对弗兰克尔理论的评价
第四章  存在分析学的发展
第一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学
一、罗洛?梅的生平与著作
二、人的存在分析
三、存在人格观
四、存在焦虑观
五、存在治疗观
六、对罗洛?梅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莱因的存在精神病学
一、莱因的生平与著作
二、精神病的存在分析观
三、自我的分裂
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研究
五、心理治疗观
六、对莱因理论的评价
第五章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创建
第一节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产生与特点
一、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产生
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第二节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一、拉康的生平与著作
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体系
三、心理治疗观
四、对拉康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拉康理论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影响
一、拉康理论的后现代特征
二、拉康理论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第六章  精神分析学与解释学的融合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学诠释
一、解释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二、解释学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学内涵
第二节  利科对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一、利科的生平与著作
二、主体考古学:利科对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第三节  哈贝马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反思与批判
一、哈贝马斯的生平与著作
二、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的理论架构
三、哈贝马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反思与批判
第七章  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演绎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的后现代意蕴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
二、后现代视野中的精神分析学
第二节  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
一、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生平与著作
二、生成论哲学思想
三、生成的主体
四、精神分裂分析
五、对德勒兹和伽塔里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詹姆逊的后现代精神分析一马克思主义
一、后现代文化逻辑与主体性结构
二、文本阐释与政治潜意识
第四节  利奥塔的欲望政治学
一、后现代状态
二、欲望政治学
第八章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兴起
第一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产生与特点
一、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产生
二、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第二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方法
一、临床一解剖法
二、分析一词表法
三、多重观察法
四、心理药理法
第三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研究
一、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研究
二、关于情绪的研究
三、关于梦的研究
四、关于临床应用的研究
第四节  对神经精神分析学研究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代结语精神分析在中国
一、“五四”运动前后
二、世纪年代中期前后
三、新世纪初期前后
参考文献
后记


《现象的沉思:现象学心理学》
作者:崔光辉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456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页数:318
定价:38.0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现象学心理学

二、国外关于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

三、本书的内容与主题


第一章 从现象学到现象学心理学

第一节 现象学的含义

一、作为哲学的现象学

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第二节 从现象学到心理学

一、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联

二、现象学视界中的心理学

第三节 现象学心理学的界定

一、构成“第三势力”心理学的现象学心理学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厘定

三、现象学心理学的澄清


第二章 现象学心理学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哲学思想来源

一、现象学

二、存在主义

三、解释学

第二节 心理学思想来源

一、心理学的朴素现象学研究

二、意动心理学

三、狄尔泰的心理学

四、詹姆斯的心理学


第三章 现象学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现象学心理学的思想雏形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

二、哥廷根的实验现象学

第二节 欧洲现象学心理学

一、法兰西学派

二、乌特列支学派

三、米肖特

四、斯特劳斯

第三节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

一、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兴起

二、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早期代表

三、迪尤肯阵营


第四章 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形态

第一节 现象学心理学理论形态的划分

第二节 思辨与实验的现象学心理学

一、思辨现象学心理学

二、实验现象学心理学

第三节 经验与解释的现象学心理学

一、经验现象学心理学

二、解释现象学心理学

第四节 存在与超个人的现象学心理学

一、存在现象学心理学

二、超个人现象学心理学


第五章 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现象学心理学方法与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的比较

一、生活世界与实验室

二、意向性与自然物

三、意义与事实

四、描述与说明

五、质化与量化

六、开放性与假设检验

七、实践旨向与技术旨向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

……

第六章 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七章 现象学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取向的比较研究

第八章 现象学心理学的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人性的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
作者:杨韶刚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3286041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页数:315
定价:38.0

目录:
总 序
导 言
第一章 追根溯源: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西方的起源
一、人本主义思想在古希腊时代的萌芽
二、基督教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三、欧洲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运动
四、近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东方思想
一、禅学思想的影响
二、道家学说的影响
第二章 第三势力: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和对精神分析的扬弃
一、环境决定一切: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本能至高无上:精神分析的自然主义入学观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创立和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的一些地区性的研究生院
第三节 面对挑战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批评
二、在变革中寻找出路
第三章 精神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人性观
一、马斯洛的似本能理论
二、罗杰斯的人性形成观
三、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人性观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当代人性观
一、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人与多元价值
二、现象学心理学眼中的人
三、存在心理学的人性观
第四章 价值升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价值观
一、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二、自由选择的道德价值观
第二节 价值澄清学派的理念与方法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背景
三、基本理论观点
四、价值澄清的策略
五、价值澄清学派的理论贡献
六、价值澄清学派的衰落
七、价值澄清学派向品格教育的转向
第三节 走向21世纪的人本主义道德观
一、什么是道德的人
二、动机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第五章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观
第一节 从自我到自我实现,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观
一、自我在促进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对自我概念的基本理解
三、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来自主流心理学和哲学的挑战
一、来自认知心理学的挑战
二、来自后现代哲学的挑战
第三节 自我观新解
一、奈瑟关于自我认识起源的理论
二、莱考夫和约翰逊关于自我的身体哲学
三、詹德林的错综复杂的自我
四、利科的自我解说概念
第六章 科学与人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第七章 心灵救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观
第八章 健康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
第九章 学生中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十章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管理观
第十一章 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
第十二章 面向未来: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理性的消解-后现代心理学》
作者:高峰强等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753286046
出版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页数:453
定价:50.0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后现代心理学的基本论点与立场

二、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难题

五、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 后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后现代心理学的产生

一、社会文化背景

二、自然科学背景

三、哲学思想背景

四、心理科学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后现代心理学要旨

第一节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法性”危机

一、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严格实证立场的困境

第二节 后现代心理学方法论与研究取向

一、后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论

二、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第三节 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主张

一、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

二、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构建


第三章 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形态(上)

第一节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

一、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四、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 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

一、心理学多元文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心理学多元文化论的基本观点

三、多元文化论对心理学的意义

四、多元文化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多元文化知识互惠

第三节 后现代女权主义心理学

一、女权运动及女权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二、女权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三、后现代女权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四、后现代女权主义心理学的认识论

五、后现代女权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六、后现代女权主义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七、对后现代女权主义心理学的批判


第四章 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形态(中)

第一节 后现代大众文化心态

一、大众文化研究

二、后现代大众文化心态分析

三、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

四、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五、大众文化心态研究的反思

第二节 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

一、两种后现代主义

二、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来源

四、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的生成与发展

五、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五章 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形态(下)

第六章 后现代心理学的治疗理论

第七章 中外学者关于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