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全站满29即送新春福字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文明对话”丛书5种,精选中、美、日、韩4国名家关于不同文明、宗教间对话交流的论著。研究本土文化与国际问题的关系,总结宗教间对话的成果,探索儒耶文明,研究东亚近代化,讨论韩文字母的易学哲思。

《近代之挫折》,日本哲学家高坂史朗探究了整个东亚近代化挫折背后的逻辑基础。

《普天之下》,精通道家与宋明理学的美国神学家白诗朗尝试将儒耶文明对话。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试图用本土文化积极回应全球性重大问题。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著名哲学家刘述先介绍了宗教间对话的成果。

《韩文的创制与易学》韩国易学名家李正浩创造性地讨论了韩文字母创立背后的易学哲思。

×

团购价¥45.0 ¥154.0 折扣2.9
已售117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代之挫折》的研究领域是东亚社会的日本、朝鲜和中国,指出东亚社会的近代化本身就是一个挫折。
《普天之下》是有关儒耶对话是如何开始的历史,同时也是对于相关问题的哲学和神学反省。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是著名学者杜维明的17篇文章(包括一篇访谈)的汇集,这些文章并非一时之作,所以在形式上也不是一本有着系统构思的专著。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指出各个精神传统都有意放下身段,真心平等互待,指望收到交流互济之效的趋势。
《韩文的创制与易学》认为《正音》的纵横和调和的原理与《周易》阴阳太极原理相同,而且其制字之初还运用了《易》之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等原理。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读书是*** 2020/11/7 20:08:32
    为寒假攒书啦!之前听过杜老师的资料,这回冲着杜老师入手了一整套。心水啊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
本书题为“近代之挫折”,这一标题具有双重内涵。首先,本书的研究领域是东亚社会的日本、朝鲜和中国,诚如本书所阐述的,东亚社会的近代化确实充满了无数的苦斗与挫折、痛苦与不安。也就是说,“近代之挫折”正是一个根本的事实。不仅如此,伴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说东亚社会如今也依然不断地演绎着这一挫折与不安。不过,全球化所带来的地域性意识与多样化选择的要求,尤其是21世纪的“和平崛起”的中国模式,也将会令“挫折”这一概念的判定基准发生一定的动摇。
其次,“近代之挫折”这一标题可谓摒弃了“*早地”或者“成功地”这样的传统话语,指出东亚社会的近代化本身就是一个挫折。正如本书序言所指出的,东方的近代化一开始就陷入了“和魂洋才”、“东道西器”、“中体西用”这种东西二元对立的陷阱。这样的一个陷阱,不仅对于近代东方人的西方理解与世界认识,同时也对东亚近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日本主义、东方主义、大亚洲主义等一大批观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近代化过程中的西方认识与谋求自身文化形态转型的建构活动,皆是在东西二元对立的框架之内进行的,由此也就欠缺了一个真正的合理性的、普遍化的逻辑基础。
作者简介:
高坂史朗,194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关西学院大学博士课程毕业,哲学博士,现为大阪市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近代日本哲学、东亚思想史。主要著作有:《实践哲学的基础》(创元社,1983年)《恶的问题》(编著,昭和堂,1990年)《近代之挫折》(nakanisiya,1997年)《江户时代日本都市的信息系统与文化生活》(Informationssystem und kulturelles Lebenin den Staedten der Edo-Zeit,HarrassowitzVerlag Wiesbaden,2000年)《东亚与哲学》(共同编著,沈阳出版社,2002年)(《世界中的日本哲学》(合著,昭和常,2005年)。

《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
对于对话的希望有可能转变成不过是又一种乌托邦的梦想。常言道,熟悉有时反而导致轻慢。宗教间更好的理解不会解除现代世界的所有疾患。对于世界上那些其历史大多相对均衡与和平的地区来说,日益增长的宗教差异甚至会产生各种新的问题。除了相对尊重和平衡之外,宗教差异也可能激发更多的战争,对于其他宗教的暴力性回应在历史上似乎更为司空见惯。目前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这样一个世界: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能够原谅以往的过失,而是一个能够产生文明的对话,从而不使双方困难问题的解决诉诸暴力的世界。
参与儒耶对话的一个前提假定,当然是认为儒学和基督教一样在现代世界中是有前途的。除了个别例外,大体来说,这两个伟大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一直是处在彼此隔离的状态下各自运行的。这种相互隔离的局面如今已经改变了。对于如何解决环境危机、人权论争、文化价值、经济全球化以及神学对话和精神性的分享等各种各样的论题,儒者与基督徒如今可以随时互相讨论。
作者简介:
白诗朗(John Berthrong),1946年生于美国威思康辛(Wisconsin)的La Crosse。堪萨斯大学文学学士(1969),芝加哥大学硕士、博士(1972、1979)。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分别为道家哲学和宋代理学。曾在台湾进修中文(1974~1975)。曾任加拿大联合教会信仰问对话秘书(1980~1989)、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1985~1987)。现任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副院长、宗教对话研究所所长。除本书之外,还著有Transformations of the ConfucianWay(1998)、Concerning Creativity:A Comparison of Chu Hsi,Whiteheadand NeviHe(1998)、The Divine Deli(1999)。与Mary Evelyn Tucker合编Confucianism and Ecology:The Interrelationof Heaven,Earth,and Humans(1998)。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本书是作者17篇文章(包括一篇访谈)的汇集,这些文章并非一时之作,所以在形式上也不是一本有着系统构思的专著。但全书确实有着内在的关联:通过启蒙反思,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本土化提供理论的支持。通过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反复申辩,既充分尊重多元化与本土化,又申明对全球化共同价值追求的必要,于是文明对话便成为必然。文明对话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互动保驾护航,也激励了本土文化与传统文明在面对各种全球性重大问题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儒家传统的人文精神即可为这种回应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对话本质上是一种倾听的艺术。对话将生成一种双方都未曾料到的新视界。诸种文明之间的对话也是如此。文明对话首先预设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它承认平等和差别,平等意味着彼此信任,差别意味着互相尊重。作者杜维明说:“对话一定不能被视为一种说服的开场白”。文明对话的目的,是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向不同的视野开放,并且分享真知灼见,所以,对话乃是扩展我们视野、深化我们自我反思以及开拓我们文化意识的机会。作为众多文明形态之一的儒家思想,理应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为全球伦理提供可贵的价值资源。不对话、不学习、不交流的本土文明,就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其结果可能是自行隐退。而这,显然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作者简介:
 杜维明,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为美国人文、艺术及科学院院士。现为哈佛大学中国史终身教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儒学尤其是儒家伦理研究,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今日儒家伦理》、《人性与自我修养》、《儒学精神与儒家传统》、《儒家思想:创造转化的人格》、《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等。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
宗教的向往是超越的绝对,然而实际的宗教却是一个文化现象,与现实的政治、社会结构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本书收录了第二次世界伦理会议的精神主旨,介绍了宗教与宗教相互对话的成果,供相研究者阅读参考。
与西方的历史对较,中国除了三武之乱那几个孤立的事件之外,基本上缺少宗教战争。这充分显示了儒家的开放性格,适足以为今日的世界借鉴之用。同时儒家传统中确可以找到资源来面对现时流行的宗教多元论的趋势。而今日的问题与昔日恰好倒转了过来,多元主义强调分殊,不免有堕入相对主义的危险。这种新的处境可以说是,“分不患其不殊,所难者理一耳”。现在各个精神传统都有意放下身段,真心平等互待,指望收到交流互济之效,独霸真理的态度则备受各方的责难与批判,自然而然正统意识无可避免地日益减弱了。
作者简介:
刘述先,江西吉安人,1934年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文学上、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副教授(1962~1964)、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70~1974)和正教授(1974~1981)、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198l~1999)、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讲座研究员(1999~2004)、东吴大学第一任端木恺讲座教授(2000~)、香港科技大学包玉刚杰出访问讲座教授(2006)。主要著作有《文学欣赏的灵魂》、《语意学与真理》、《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文化哲学的试探》、《生命情调的抉择》、《中国哲学与现代化》、《马尔劳与中国》、《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文化与哲学的探索》、《黄宗羲心学的定位》、《中西哲学论文集》、《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Underrstanding Confucian Pbilosophy:Classical,and Sung-Ming(1998)、(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2003)以及中英文论文200余篇。

《韩文的创制与易学》
作者在本书的上篇着重探讨了世宗爱民爱族的实学精神、《性理大全》的传承过程以及对其进行研究的状况,而《性理大全》则在创制《正音》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上篇部分还阐述了以世宗为首的集贤殿学士们研究易理的状况,以及世宗关于易学、象数以及易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构思28个字母的过程与“象形而字仿古篆”等内容。下篇则着重讨论了28个字母的制字起源以及各字母所蕴涵的折哲学意义。笔者认为,《正音》的纵横和调和的原理与《周易》阴阳太极原理相同,因为《正音》整体构成原理立足于《易》的构成原理,而且其制字之初还运用了《易》之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等原理。
作者简介:
李正浩(1913~2004),生于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新阳面西界阳里。毕业于韩国首尔京城帝国大学朝鲜语文学系。曾任延禧大学校国语国文学系、梨花女子大学校国语国文学系、忠南大学校文理科大学国语国文系和哲学系教授,并继任国立忠南大学校总长(校长),后被聘为首尔国际大学国语国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周易字句索引》、《国文英文解说译注:训民正音》、《训民正音的构造原理:其易学的研究》、《正易研究》、《周易正义》、《学易饕言:韩国易学的新方向》、《正易与一夫》、《原文对照国译批注:正易》、《第三的易学》、《周易集注大要》(遗稿)、《正易字句索引》(遗稿)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
作者:(日)高坂史朗 著,吴光辉 译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7202043068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270
定价:32.0

目录:
序:“东方与西方”这一架构的陷阱
近代的解读
作为绊脚石的“近代”
 第一章 和魂洋才
  一 西欧近代的普遍性
  二 黑船来航
  三 洋魂洋才
  四 近代化的“型”
  五 实学的合理思想
  六 无仁之理
 第二章 东道西器
  一 从实学到开化的转换
  二 卫正斥邪论
  三 天主教的传教与朝鲜的开国问题
  四 和魂洋才与东道西器的差异性
 第三章 中体西用
  一 Liberty的翻译
  二 洋务运动、变法自强、中体西用
  三 太平天国运动
  四 反对自由主义
  五 自由是什么
作为历史发展阶段的“近代”
 第四章 西方的冲击
  一 脱亚入欧
  二 岩仓遣欧使节团
  三 货币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四 经世济民
  五 “法”的概念的差异
  六 从朱子学到近代法的变容
 第五章 理与Ratio
  一 福柯的“癫狂”
  二 理
  三 佛教的事理与朱熹的理气
  四 学问与技术的结合
  五 启蒙主义的理性
  六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七 文化的多样性与历史的理性批判
 第六章 “近代”的概念
  一 “近代是什么”
  二 近代精神的挫折
  三 “近代”的历史观的批判
  四 Post—Modern(后现代)的时代意识
  五 “近代的超克”的论争这一视角
与近代化对抗
 第七章 道
  一 本居宣长的“趋向物的道”
  二 伊藤仁斋的“道”
  三 狂
  四 神道
  五 语言与Sprache
 第八章 东亚的民族主义
  一 民族的意识
  二 尊皇攘夷论
  三 朝鲜的卫正斥邪思想
  四 “排满兴汉”与反帝国主义
近代的结局
 第九章 “东方与西方”的统合概念
  一 “辩证法”这一术语
  二 辩证法的导入
  三 正·反·合与因·缘·果
  四 法哲学的立场
  五 昭和六年(1931)的黑格尔百年祭
  六 讲坛哲学家
  七 黑格尔主义的终结
 第十章 “东方与西方”这一架构
  一 对立的架构:绝对者、自然、历史、文化
  二 中国人的“西方”观
  三 欧洲人的“东方”观
四 文化的主体性课题


《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
作者:(美)白诗朗 著;彭国翔 译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43028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401
定价:42.0

目录:
导言
 一 他者的差异
 二 听众的差异
 三 对话的阶段
 四 三重线索
 五 原因何在
 六 本书结构
第一章 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
 一 双向转化
 二 四种转化中的遭遇
 三 过程选择与神学论说
 四 神学重建的问题
 五 儒家传统
 六 儒耶对话的容纳
 七 折衷主义与多元宗教参与的危险
第二章 宗教多元主义与神学的处境
 一 历史的反思
 二 儒家学者和基督徒之间缺乏敌意
 三 一些神学问题
 四 方法学的考虑
 五 比较神学
 六 儒耶对话的脉络
 七 对话的各种定义:梵蒂冈和日内瓦
 八 儒学的对话性
 九 有关儒家代表的问题
 十 与儒学对话的神学挑战
第三章 儒家思想的宗教向度
 一 儒家对超越性的反思
 二 儒家传统的根源
 三 儒学的主旨
 四 儒家的古代经典
 五 儒学的各个时代
 六 早期现代儒家论说的兴起:朱熹的基元系统
 七 朱熹之道的概要
 八 朱熹道德形上学的价值论基础
 九 “理”的理论
 十 “心”的能动性
 十一 存在的枢纽:“命”与“太极”
第四章 牟宗三对儒家宗教性的辩护和杜维明对信赖社群的诉求
 一 牟宗三对儒家宗教性的界定
 二 牟宗三对儒家之道的分析
 三 牟宗三的宗教理论及其与儒学的关联
 四 牟宗三对朱熹的批判
 五 进入一种社会关怀的关系世界
 六 中庸与相互感通性
第五章 过程神学与双向超越性
 一 超越性与内在性的问题
 二 有关过程传统的。一般观察
 三 过程宇宙论和神学的几条原则
 四 理性主义的希望
 五 对话性的上帝与过程之道
 六 双向超越性与神学方法论
 七 三参性的创造
第六章 双重公民权:折衷主义的修正
 一 前言:引入问题
 二 双重公民权的问题
 三 牟宗三的儒家回应
 四 基督教神学的挑战
 五 折衷主义的一成不变性
 六 仍然是真理所有权的问题
附录一 儒家宗教性研究的趋向
 一 导论
 二 儒家之道的六个阶段
 三 儒家研究的学术变革
 四 儒学研究的类型
 五 人道之教、宗教精神性和道德形上学
 六 结论
附录二 宗教对话中现代新儒家的精神性
 一 背景
 二 儒释之遭遇
 三 现代的联姻
 四 参与及借鉴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作者:杜维明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720204305X
出版时间:2006/8/1
开本:16开
页数:271
定价:26.0

目录:
序: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
一 儒学与文明
(一)生态意识
(二)女性主义的感受性
(三)宗教多元论
(四)全球伦理
二 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
三 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
四 文明的对话: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传达的信息
五 全球化和文明对话
六 相互学习:社会发展的一项议程
七 全球社群:探寻社会发展的精神资源
八 文明对话的脉络:全球化与多样性
(一)全球化与人类状况
(二)多样性和共同体
(三)共同价值
(四)智慧
九 汇集观念的资源把握变动的世界
(一)所谓地球村的出现
(二)东方未实现的愿望
(三)何谓现代?
(四)地方化的全球化
(五)召唤公共知识分子
(六)遭受围攻的文科大学
(七)变动中的东亚
(八)资本主义种种
(九)朝向全球对话_
十 迈向一种对话的文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宗教领袖
十一 文明对话的成果之一:波士顿儒学评介
十二 文明对话的成果之二:中国传统中的回儒对话略说
十三 作为“体证之爱”的仁道:全球伦理视野中“孝”的探索
十四 新儒学论域的开展
十五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一)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
(二)从时间、地域、层次解说儒家传统
(三)儒家传统的解构
(四)对儒学的批判
(五)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强势的回应及新儒学的发展
十六 儒家人文精神与生态
十七 杜维明教授访谈录
(一)边缘批评:地方化与全球化
(二)关于俄国、印度和日本
(三)关于“东亚现代性”
(四)“现代化”“对话”和“超越西方”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资本
(六)儒学思想与启蒙心态
编译后记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
作者:刘述先 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7202043041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220
定价:28.0


目录:
自序:对话时代来临
一 宗教信仰与世界和平
(一)宗教的矛盾和普遍性
(二)与儒家合辙的天主教神学家
(三)不同宗教须寻求共同标准
(四)宗教间的和平是国际和平之保障
二 世界伦理与文化差异
三 起草《世界伦理宣言》的波折——第二次世界伦理会议剪影
(一)《世界伦理宣言》计划的产生与进程
(二)英、德学者相继登场,两国学风适成对比
(三)两位前总理作报告,强调建立全球性秩序
(四)孔汉思提责任宣言,望为联合国接纳
(五)美国学者讲文化平行,反对草率提出宣言
(六)弗莱霞克成箭靶,孔汉思打算即时离去
(七)与道德非对立,民主法治也非万灵药
(八)用宋儒“理一分殊”来面对世界伦理问题
(九)中国学者谈儒家伦理,伊斯兰理念备受议论
(十)哲学的冷静与宗教的热情角力
四 从当代新儒家观点看世界伦理
(一)前言
(二)新儒学观点与资源运用
(三)建立既融合又独立的文化特色
(四)“五常”的现代意义与阐扬
(五)以“存异求同”与世界伦理对话
五 宗教情怀与世界伦理——以史威德勒为例
六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亚伯拉罕信仰为重点
七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八 世界伦理建构的探索
(一)引语
(二)全球的危机与共同价值之探索与追求的努力
(三)联合国的“普遍伦理计划”
(四)《二十一世纪伦理学之共同间架》
九 “理一分殊”的规约原则与道德伦理重建之方向
(一)“理一分殊”的含义
(二)当代新儒家的处境
(三)世界伦理建构的探索
(四)现代危机的体认与回应
(五)“理一分殊”规约原则的指引
(六)道德伦理重建的方向
十 世界伦理与传媒操守
附录


《韩文的创制与易学》
作者:(韩)李正浩 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7202043033
出版时间:2006/12/1
开本:16开
页数:181
定价:26.0

目录:
凡例
自序
解说:世宗《训民正音》的创制原理与哲学思想——以易学和性理学思想为中心
上篇《正音》的创制
 第一章 世宗的忧患
 第二章 《四书五经大全》及《性理大全》的传人与研究
 第三章 惊人的设想——“象形而字仿古篆”
 第四章 《正音》的内容
下篇《正音》的易学之考察
 第一章 初声十七字
  一 初声各字的制字起源与易学意义
  二 初声图
 第二章 中声十一字
  一 中声各字的制字起源与易学意义
  二 中声图
 第三章 《训民正音图》
  一 《正音图》的解说
  二 《正音图》的易学意义
 第四章 连书与并书
 第五章 《正音》的运用法则
  一 初中声合字的法则
  二 初终声合字的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训民正音
 训民正音解例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