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2册:《法律渊源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荟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的优质科研成果,极具学术参考价值。
《法律渊源论》对法律渊源的概念及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梳理了中西方法学家对法律渊源的看法以及法律渊源理论与实践的源流,揭示了法律渊源概念在中国产生的意义裂变;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着力于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对与客体相关的诉讼制度与司法实践加以探讨。
★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分析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中国法中的一系列起诉问题和审判问题
★ 《法律渊源论》:从司法的角度恢复法律渊源的原本含义,为法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学理前提和智识根基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
本书着力于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对与客体相关的诉讼制度与司法实践加以探讨。比较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表现形式“公诉事实”和“诉因”,联系“审判对象”,阐释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在形式,分析认识、证明与诉讼的关系。提出了定罪量刑证明三段论,对刑事诉讼的实质加以探索。分别探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内在实质,继而对客体的内在实质进行整体概括。
本书定义了程序性裁判引发的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一“程序性裁判(程序法事实裁判)法律关系”,提出了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一“程序法事实客体”,对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延进行了再探索。从控审分离、客体变更、重复追诉以及证明与诉讼(审判)关系这四个要素出发,分析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分析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中国法中的一系列起诉问题和审判问题。
本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七章:首章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概述”;第二章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价值和功能”,是对客体研究意义的系统阐释;第三章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相关概念”;第四章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在形式”;第五章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内在实质”;第六章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第七章为“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作者简介】
马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助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获得者,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兹研究员,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国际人权法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2本,编著1本,发表期刊论文、研究报告30余篇,其中。南大CSSCI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计9篇。曾从事律师工作和法官工作。博士后期间曾任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
《法律渊源论》
本书对法律渊源的概念以及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梳理了中西方法学家对法律渊源的认识以及法律渊源理论与实践的源流,揭示了法律渊源概念在中国产生的意义裂变。从司法的角度恢复法律渊源的原本含义,研究了法律渊源与法律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法律渊源只有与法律发现结合起来才能对司法实践产生影响。书中具体探讨了大陆法律发现原则,法律规则发现优于法律原则发现、实体法发现优于程序法发现、下位法发现优于上位法发现等,并在文中对我国的几种特殊法律渊源进行了分析。法律渊源理论的成熟,可以为法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学理前提和智识根基。
【作者简介】
彭中礼。1981年生,2004年获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法理学和法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法学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行政法学研究》《法律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红旗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出版独著、合著共9部。代表性论文为《法律渊源词义考》(《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代表性著作为《法治发展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多项。曾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破格晋升为讲师,201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
作者:马可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ISBN:9787514414790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194
定价:50元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概述
一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二 实体层面和程序层面的两种法律关系
三 法律关系中的客体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一 关于客体概念的不同学说
二 客体概念分析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价值和功能
第一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规范国家追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任意性
一 控审分离原则
二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
三 客体研究可促进上述原则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保障被告人人权
一 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
二 保障被告人不被重复追诉
第三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拓展
一 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研究
二 刑事诉讼模式对客体影响的研究
三 新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新客体的研究
四 证明与诉讼理论的结合研究
五 客体特性与犯罪论的结合研究
六 民事诉讼标的的类比研究
第四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指导实务问题
一 客体研究指导实务的切入点
二 客体研究能够指导的实务问题
第五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义务
一 国内法与国际公约冲突的两个问题
二 我国的国际公约义务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相关概念和近似概念
第一节 客体相关概念简要比较
一 第一组概念——“认识”“证明”和“查明”“认证”
二 第二组概念——“证明对象”和“认证对象”
三 第三组概念——“诉讼对象”“侦查对象”“审查起诉对象”和“审判对象”
四 第四组概念——“起诉对象”“审判对象”和“辩护对象”
五 第五组概念——“自然事实”“案件事实”“犯罪事实”和“公诉事实”
六 第六组概念——“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
七 第七组概念——“单一性”和“同一性”
第二节 客体近似概念简要比较
一 四个近似概念——“刑事诉讼客体”“审判对象”“公诉事实”和“诉因”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诉讼客体之简要比较
三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审判对象之简要比较
四 公诉事实与诉因之简要比较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客体
一 刑事诉讼客体的含义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客体之关系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在形式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在形式——审判对象
一 审判对象的含义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审判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在不同法系的表现形式
一 大陆法系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
二 英美法系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
三 日本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内在实质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与认识
一 刑事诉讼中认识和证明的区别
二 对刑事诉讼实质的探索和分析
三 刑事诉讼与刑事证明
第二节 客体内在实质的分析
一 客体的内在实质——审判阶段
二 客体的内在实质——审查起诉和侦查阶段
三 客体内在实质的整体分析
第三节 程序法事实的三维度分析——新的证明对象、裁判对象和客体
一 程序法事实发挥作用的三个维度
二 程序法事实的概念和种类
三 新的程序性裁判和新的裁判对象
四 新的证明对象和新的程序法事实证明
第四节 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新的客体
一 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外延再探索
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的相互关系
一 不同刑事诉讼模式客体表现形式之比较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两种刑事诉讼模式和客体的区别之一——控审分离、司法机关职权和诉权
一 区别要素一——控审分离的差别
二 区别要素二——法官职权和检察官职权的差别
三 区别要素三——诉权与审判权力量对比的差别
第三节 两种刑事诉讼模式和客体的区别之二——证明与诉讼(审判)关系
一 定罪证明三段论与量刑证明三段论
二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证明与审判关系上的差别
第四节 两种刑事诉讼模式和客体的立法及实践差别
一 实务问题一——客体变更
二 实务问题二——禁止重复追诉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中国实务问题
第一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实践
一 中国法客体的内涵和外延
二 中国法客体的两个特征
第二节 中国法中的客体实务问题
一 我国现行法关于控审分离和客体变更问题的规定
二 我国现行法关于禁止重复追诉问题的规定
三 对上述两原则现行法规定的分析
第三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公诉变更
一 实务问题和现行法规定
二 两高司法解释中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法院(官)变更起诉罪名
一 实务问题和现行法规定
二 我国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争鸣
三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多种样态
第五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法院(官)变更公诉事实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二 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第六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改革思路
一 公诉事实与法律评价变更的界限
二 客体变更改革的总体思路
三 客体变更改革的配套制度
第七节 禁止重复追诉的实务问题——审判监督程序
一 实务问题和现行法规定
二 审判监督程序与禁止重复追诉的矛盾
三 审判监督程序改革的若干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著作
二 中文论文
三 外文译著
四 英文著作
五 英文案例
六 日文著作
索引
致谢
《法律渊源论》
作者:彭中礼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ISBN:9787514414806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364
定价:88元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理论谬误与实践困惑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法律渊源价值的再认识
第三节 研究成果:西方理论与中国现象
一 西方法律渊源理论研究概况
二 中国学者对法律渊源的讨论
三 对中西方有关法律渊源理论研究的反思
第四节 研究内容:本书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一章 法律渊源的源流
第一节 法律渊源的语源传承
第二节 古希腊没有法律渊源概念
第三节 古罗马法中fons juris的内涵与意义
一 关于“fons juris”中的“fons”绪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理论谬误与实践困惑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法律渊源价值的再认识
第三节 研究成果:西方理论与中国现象
一 西方法律渊源理论研究概况
二 中国学者对法律渊源的讨论
三 对中西方有关法律渊源理论研究的反思
第四节 研究内容:本书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一章 法律渊源的源流
第一节 法律渊源的语源传承
第二节 古希腊没有法律渊源概念
第三节 古罗马法中fons juris的内涵与意义
一 关于“fons juris”中的“fons”
二 关于“fons juris”中的“juris”(ius)
三 关于“fons juris”
四 “fons juris”在古罗马法中的意义
第四节 法律渊源概念在中世纪的实践
第五节 法律渊源概念在近代的变异
第二章 法律渊源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法律渊源概念的界定语境
一 法律渊源概念界定的司法立场
二 法律渊源概念界定的逻辑起点
三 法律渊源概念界定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法律渊源概念的内涵
第三节 法律渊源概念的外延
一 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
二 法律渊源和法律
三 法律渊源和法律起源
四 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
第三章 法律渊源的形式
第一节 制定法
第二节 判例法
第三节 其他形式
第四章 法律渊源的发现理论
第一节 从法律渊源中发现法律
一 法律发现的概念及其司法意义
二 法律渊源是法律发现的场所
三 在法律渊源中发现法律的方法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法律发现
一 法律发现优先在制定法中展开
二 制定法中法律发现的一般原则
三 不成文法中法律发现的位序问题
第三节 普通法系中的法律发现
一 “遵循先例”的法律发现思维
二 制定法时代的法律发现思维
三 基于判例法优先发现的全面发现
第五章 法律渊源的适用理论
第一节 具体法律渊源的适用位序排列
一 具体法律渊源的适用位序排列理论
二 对具体法律渊源适用位序理论的修正
三 具体法律渊源司法适用的基本位序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具体法律渊源适用位序
一 制定法渊源的优先司法适用
二 制定法优先适用位序的司法表征
三 不成文法的现代司法适用问题
第三节 普通法系的具体法律渊源适用位序
一 法官优先适用普通法的情形
二 法官优先适用制定法的情形
三 制定法与判例法的互相促进
第六章 法律渊源的冲突理论
第一节 法律渊源的内部规范冲突
一 法律渊源内部规范冲突的概念和类型
二 法律渊源内部规范冲突的成因
三 法律渊源内部规范冲突的功能认知
第二节 法律规范冲突及其消解
一 法律规范冲突的构成要件
二 法律规范冲突的表现形式
三 法律规范冲突的消解对策
第三节 制定法与制定法以外的法律渊源的冲突
一 制定法与不成文法的冲突:从案例说起
二 制定法与不成文法之间的关系溯源
三 现代社会不成文法替代制定法的构成要件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一节 宪法作为法律渊源问题
一 宪法必须作为法律渊源
二 宪法是法律渊源的最高位阶
三 宪法作为法律渊源的司法要求
第二节 民间习惯作为法律渊源问题
一 民间习惯是法律渊源
二 民间习惯进入司法的样态
三 民间习惯替代制定法的要件
四 法官识别民间习惯的标准
五 民间习惯司法适用的趋势
第三节 判例的法律渊源地位问题
一 判例作为法律渊源的理论证成
二 判例作为法律渊源的司法意义
三 判例作为法律渊源的制度建构
第四节 党的政策的法律渊源地位问题
一 党的政策在司法活动中的历史映射
二 当代中国党的政策的法律渊源地位的证成
三 党的政策作为法律渊源的司法适用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英文文献
二 中文著作
三 中文译著
四 中文论文
索引
后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