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与古城3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发展史《简明中国建筑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出品《成都城坊古迹考》,徽州艺术论文集《诗意地栖居》
《简明中国建筑论》是曾在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的2003年版《中国建筑论》的简化本,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述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发展、衰亡的历史;
《成都城坊古迹考》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出品,上起公元前311年,下至1949年,对成都两千多年来之发展与变化作了系统考证;
《诗意地栖居》是一部关于徽州艺术现象的论文集,从美术学、设计学的角度对徽州园林、徽州古民居建筑、新安画派等艺术现象作了概览式介绍。
《简明中国建筑论》
★ 16开平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03年《中国建筑论》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初版后,在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本书将原著中大量汇集的名家之说,比较、评述,以及引证的例子删去,将分析、研究的方法保留,浓缩、简化成这本《简明中国建筑论》
《成都城坊古迹考》
★ 16开平装,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
★ 全书内容主要包含建置篇、城垣篇、水道篇、杂考篇五大部分
《诗意地栖居:徽州艺术现象研究》
★ 16开平装,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 有别于旅游手册式的以介绍为主的说明性文字,本书主要目的是为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及美术、设计艺术爱好者提供一部通俗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图文并茂地解析徽州艺术的读物
《简明中国建筑论》
2003年,一部《中国建筑论》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初版后,在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建筑论》是第壹部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发展、衰亡作全面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理论巨著(近80万文字,并配有60多幅彩图和400多幅黑白图),内容翔实、厚重。今本书将原著中大量汇集的名家之说,比较、评述,以及引证的例子删去,将分析、研究的方法保留,简化了过程,明确了结论;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原书中研究所得的意旨和结构,浓缩、简化成这本《简明中国建筑论》。
《简明中国建筑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从历史上建筑实践的各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遗存实物和文献资料,解决了建筑历史自相矛盾的思想方法,及其具体的处理手法,对建筑师在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上提供借鉴,总结出古建筑形成、发展性和衰亡的历史运动过程,揭示出了中国建筑的历史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
张家骥,现代中国建筑与造园学理论家,建筑教育家、教授。曾参与筹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和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并任首届建筑系主任。向以治学严谨、睿智卓识等著称于中国建筑界,长期以来潜心典籍,孜孜不倦比较中西文化,广征博览,先后出版《中国造园史》、《中国造园论》、《园冶全释》、《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等著作。
《成都城坊古迹考》
成都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名城。对成都历史,虽有不少考证论述之作,但大多成书较早,大量史料亟待整理,不少问题应重新论证。本书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出品,已故馆长刘孟伉主持,编撰成书。上起公元前311年,终于1949年,对成都两千多年来之发展与变化,作出了系统的考证与论述,为成都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参考资料。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一为《建置篇》,简述秦设成都县及后为县与蜀郡治所。蜀汉以降,先后为益州署及节度署所在。宋以后,成都县与成都府并存。每遇分裂时代,又为割据者之京师。本篇亦简述由成都县分出之华阳、犀浦、灵泉等县沿革。
二为《城垣篇》,叙述自张仪筑城迄1949年成都城之变化。对秦之大城、少城,晋平夷秦少城,隋扩筑城垣,唐筑罗城,五代筑羊马城及宋末清初两次毁城与元、明、清三度重筑城垣,均有考述。对城外小城,如锦官城、车官城、赤涂城等,亦均兼论及之。城内外市场及历代衙署、宫殿,亦各有专章。
三为《水道篇》,先略述开明辟河道,再依次叙述李冰开二江,唐代之解玉溪、金水河、清远江、西濠及明御河;最后略述近代附郭水道。对古今桥梁,亦于此章中略加考证。四为《街坊篇》,本篇叙述街巷,不以行政区为纲,而系按大街分布状况,分为中、东、北、西、南、外北、外西、外东、外南等区。每区分为若干线,一线之内,又以大者为主街,邻主街者为支街或支巷。街皆记有方位、街名变革,祠宇、会馆、有名商号等亦成所述之列。街巷长度可知者,均一一注明。对于各种口碑材料,则记于各有关街道之下。篇末并附有1983年颁布之街巷名称袁,供读者参证。
五为《杂考篇》,上半部考述成都的名胜古迹,选题据《蜀中广记·名胜记》所列而略有增省。考述时以武担山、惠陵、合水尾、电讯大楼、正府街五处为判定其它胜迹方位之坐标点,并注意各种名胜古迹在历史上用原名易地重建者。如碧鸡坊,唐、宋时各有一处;玉局观,唐、宋、明、清,各在一处,均其例也。下半部简述成都社会面貌,包括会馆、宗祠、文化娱乐、风俗习惯等等。清末新政与民国时之学校、报刊、宗教等,亦均有简要叙述。
【作者简介】
王国平,当代作家。1976年生,四川江油人。作品见于《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等刊,曾获第六届“金芙蓉”文学奖。著有《古堰青山夕照明》《都江堰的黑白记忆》等,主编有《玉垒百家诗选》《拜水都江堰》《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地栖居:徽州艺术现象研究》
本书是作者庄一兵、宗华婷近几年来发表系列徽州艺术研究论文的总结,涉及徽州园林艺术、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文房四宝、篆刻、版画艺术、新安画派等。从美术学、设计学的角度对徽州艺术现象作出了概览式介绍,饱含作者对徽州艺术现象的思考。有别于旅游手册式的以介绍为主的说明性文字,本书主要目的是为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及美术、设计艺术爱好者提供一部通俗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图文并茂地解析徽州艺术的读物,以起到引领、研究、学习、借鉴、创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人文思想。
【作者简介】
庄一兵,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员。
宗华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员,盐城市女子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简明中国建筑论》
作者:张家骥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83869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430
定价:79元
目录
第一章何为建筑
第一节建筑释名
第二节人类与住所
第三节生活与建筑
第四节建筑与艺术
第五节建筑与传统
第六节建筑的定义
第一章中国建筑的源流
第一节木构梁架发展的源头
第二节中国发展木构架的原因说
第三节建新朝毁旧国
第四节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建筑生产方式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匠役制
第三节古代建筑生产与法式
第四节木构梁架与生产方式
第五节中国建筑生产方式的特质
第四章中国建筑的名实与环境
第一节堂
第二节厅
第三节楼
第四节阁
第五节斋
第六节轩
第七节榭
第八节廊
第九节亭
第五章中国建筑的类型(一)
第一节类型概说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性格问题
第三节宫室与宫殿
第四节寝与宅
第五节道教与道教建筑
第六节佛教与佛教建筑
第七节塔
第八节华表与坊表
第九节台观与台榭
第十节定点透视与散点透视
第六章中国的建筑类型(二)
第一节市与肆(行)
第二节邸店与塌坊
第三节酒店茶肆
第四节瓦舍勾栏与戏园
第五节学校
第六节其他
第七章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一)
第一节建筑的空间构成
第二节平面组合
第三节立面组合
第四节型体组合
第八章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二)
第一节群体组合
第二节庭院组合模式
第三节多进庭院住宅的空间组合
第四节圆明园中的庭院组合
第五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第九章中国的建筑结构与空间
第一节樽袱梁架
第二节木构架的减柱与移柱
第三节宋代标准柱网平面
第四节建筑实例分析
第五节减柱移柱的衰亡
第六节减柱法的社会背景与作用
第七节厅堂的结构与空间
第八节草架的结构与空间
第十章建筑装修和装饰
第一节建筑装饰
第二节建筑的外檐装修
第三节建筑的内檐装修
第四节家具陈设及其他
第十一章中国建筑与儒学及五行风水
第一节儒学与建筑学
第二节儒家的学者与艺术家
第三节阴阳五行与建筑
第四节风水与建筑
第十二章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第一节什么是建筑艺术
第二节建筑的生活美和艺术美
第三节建筑艺术的定义
第四节单体的建筑艺术
第五节组群建筑艺术
第六节建筑室内的空间艺术
附录
后记
《成都城坊古迹考》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ISBN:9787807053675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381
定价:60元
目录
建置篇
第一章古蜀简述
第二章秦设蜀郡与成都县
第三章秦代以后建置沿革
第一节秦及两汉
第二节六朝时代
第三节隋唐及其后
城垣篇
第一章秦城时代
第一节秦创筑之大城少城
第二节汉代成都城
第三节晋代平夷少城
第四节隋代展筑城垣
第五节唐代成都都市东南之发展
第二章罗城时代
第一节唐代扩筑罗城
第二节前、后蜀宫城与羊马城之兴废
第三节宋元两代成都概况
第四节明代大城与蜀王府城
第五节清代大城与满城
第六节历代官署所在之变迁
水道篇
第一章早期之成都二江
第一节李冰建堰时二江形势
第二节二江上之七桥
第三节内江与外江
第二章晚唐以来之二江
第一节扩建罗城改变格局
第二节新凿西濠
第三节郫江故道之探索
第三章古代其它水道
第一节古代二江旁支
第二节解玉溪
第三节金水河
第四节城区小溪及疏浚
第四章近代水道
第一节元明以来水道演变
第二节清水河 锦江
第三节府河
第四节西濠水系
第五节贯穿南城之金水河
第六节环绕皇城之御河
第七节郊区支流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上桥梁重大变化
街坊篇
第一章中城
第一节皇城内
第二节辕门线
第三节南城线
第四节东华门线
第五节东城线
第六节御河线
第七节北城线
第八节西华门线
第九节西城线
第二章东城
第一节东门线
第二节东一线
第三节东二线
第四节东三线
第五节东四线
第六节东五线
第七节东六线
第八节东七线
第九节东八线
第十节东九线
第三章北城
第一节北门线
第二节北一线
第三节北二线
第四节北三线
第五节北四线
第六节北五线
第四章西城
第一节西门线
第二节西一线
第三节西二线
第五章南城
第一节君平线
第二节南一线
第三节南二线
第四节南三线
第五节南四线
第六章外东
第一节外东线
第二节外东一线
第七章外北
第八章外西
第一节外西线
第二节新西线
第九章外南
第一节外南线
第二节外南一线
第三节新南线
第四节新南一线
附录一成都街道改造略况
附录二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成都县属街道名称
附录三1950-1984年成都市区街道之重大变迁
附录四1983年东、西城区路、街、巷、居民区标准名称
……
杂考篇
后记
修订版后记
附图
《诗意地栖居:徽州艺术现象研究》
作者:庄一兵 宗华婷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13616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178
定价:25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徽州艺术概述
第二章徽州园林艺术
一、寺观园林
二、私家园林
三、徽州的水口园林
四、徽州的书院园林
五、徽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徽州古民居建筑
一、内向优美的建筑结构
二、深邃朴素的建筑色彩
三、徽州建筑的内部装饰
第四章徽州雕刻艺术
一、徽州“四雕”源流及工艺特点
二、徽州“四雕”的审美意蕴
第五章徽州的文房四宝
一、徽墨
二、澄心堂纸
三、歙砚
四、汪笔
第六章徽派篆刻
一、徽派篆刻概述
二、代表人物
三、艺术贡献
第七章徽州版画艺术
一、徽州版画的历史沿革
二、徽州版画的技法风格
三、徽州版画的地域性特征
第八章新安画派
一、新安画派概述
二、新安四大家: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
三、新安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参考书目
庄一兵徽州速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