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医经类编》精装全5册,总计500余万字,重达近10公斤,由著名中医专家任应秋领衔,数十位中医专家历经40年编纂完成。上编将《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十部中医古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精校本为底本,按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分类组合,下编附十部医经原文。经过科学的分类,使各类内容条贯有序,纲目分明,更易于检索,方便读者从中辨章学术、考辨源流,理清中医学术发展的脉络,同时对于中医基础研究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定价1500元,现团购价299元包邮!
★ 16开精装,共5540页,学苑出版社出版
★ 本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文革,1997年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历时40年终告完成
★ 十部医经皆是中医基础理论、针灸经络、中药方剂、辩证论治、诊法病侯等学说的奠基之作
★ 十部医经分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疾病、诊法、辨证、论治、本草、方剂、针灸、预防、护理十六大类,其下再分二级类目78个,三级类目68个,四级类目480个,五级类目328个
《十部医经类编》,作者:任应秋、严季澜,本书是将《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十部医经,打散其原有的篇章结构,按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综合分类,共分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疾病、诊法、辨证、论治、本草、方剂、针灸、预防、护理十六大类,其下再分二级类目78个,三级类目68个,四级类目480个,五级类目328个。
中医典籍多为综合叙述,错见杂出,有时一篇文章论述多个问题,有时一个问题散见于各篇之中,给学习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经过科学系统的分类之后,可使各类内容条贯有序,纲目分明,便于观览,易于检索,利于应用。且"类例既分,学术自明",学者自可从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清中医学术发展的脉络。更由于本书属于全文分类,故十部医经的内容清晰在目,巨细无遗,据此可补充和完善现今之中医理论体系,推动中医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故该书具有极高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十部医经类编(全5册)》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末,1997年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历时40年终告完成。共计500余万字。
任应秋(1914-1984)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学家,其学术成就卓越,系中医药学科建设重要的奠基人。任应秋先生论著等身,据不完全统计,一生共著书四十余部,撰写论文及著述五百余篇。任应秋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医史、文献、方药、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研究方面,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成果,对业界的影响都是历史性的。
《十部医经类编(全5册)》
作者:任应秋 等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7507715884
出版时间:2001/5/1
开本:16开
页数:5540
定价:1500.0
目录:
序
前言
凡例
上编 十部医经类编
第一册
第一类 阴阳五行
第二类 五运六气
第三类 人与自然
第四类 脏象
第五类 经络
第六类 病因
第七类 病机
第二册
第八类 疾病
第三册
第九类 诊法
第十类 辨证
第四册 运六气
第十一 类论治
第十二 类本草
第十三类 方剂
第十四类 针灸
第十五类 预防
第十六类 护理
下编 十部医经原文
第五册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伤寒论
金蹑要略
脉经
中藏经
诸病源候论
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