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一直是当代学术活跃和敏感的地带,也是对西方理论和本土问题碰撞尤为剧烈的区域。“21世纪学术文库”系列丛书5册,收录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论题,如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现代性与后现代的理论转型,文学传统在当代面临的重新建构,西方思想冲击下的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当代中国文学史话语运作的权力形势等。丛书作者均为当今学术一线的学科带头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文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学术性,适合相关爱好者研究阅读。定价186元,现团购价112元包邮!

×

团购价¥112.0 ¥186.0 折扣6.0
已售126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本书论述主题集中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现象的衰变,以及欠发达国家言说和表达的困境。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全新的阐发。
《文学史研究的兴起》:本书从文学史和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呈现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的多种问题,同时对文学思潮与现代性、文学杂志与现代都市、文学经典化问题,也作出了深入而精细的学术反应。
《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本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展开论述,深度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本书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相关的论文集。从文学专业角度出发,阐述当代文学思潮和理论反思,以及当代中国的一些文化现象及其个案研究等。
《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本书是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在较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下,揭示了新世纪文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显示这个时代文学的真相。

书友说
  • *** 2020/6/5 23:59:52
    从众妙之门追陈晓明老师追过来的,增长了不少见识,越读越觉得自己浅薄。
  • ZYT*** 2018/11/25 17:18:22
    团购:21世纪学术文库5册
  • hyl*** 2018/9/26 0:24:04
    ★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本书论述主题集中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现象的衰变,以及欠发达国家言说和表达的困境。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全新的阐发。 ★ 《文学史研究的兴起》:本书从文学史和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呈现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的多种问题,同时对文学思潮与现代性、文学杂志与现代都市、文学经典化问题,也作出了深入而精细的学术反应。 ★ 《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本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展开论述,深度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 ★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本书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相关的论文集。从文学专业角度出发,阐述当代文学思潮和理论反思,以及当代中国的一些文化现象及其个案研究等。 ★ 《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本书是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在较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下,揭示了新世纪文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显示这个时代文学的真相。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论述主题集中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现象的衰变,以及欠发达国家言说和表达的困境。书中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的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分类学原则下,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全新的阐发。所述问题涉及传统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表达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论题前沿性强,语言犀利而独特。

作者张柠,中国当代著名先锋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客座副研究员、北京师大“媒体策划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曾获“第九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六届广东鲁迅文学奖”、“2003年度《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著有《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飞翔的蝙蝠》、《时尚鬣犬-文化时评集》、《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等。

《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本书从文学史和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力图呈现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的多种问题,同时对文学思潮与现代性、文学杂志与现代都市、文学经典化问题,也作出了深入而精细的学术反应。它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小说与当代文化、电影与一代人的文化时尚等新锐话题。《文学史研究的兴起》是作者重要论文的集聚式成果,显示了其对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题“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和图式”,下编主题“历史·文本·文学”。

作者程光炜,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文学史研究。多次赴欧洲、日本、韩国和港台参加学术交流,1998年在韩国韩瑞大学讲学一年。出版著作《艾青传》(1999)、《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2000,已重印八版,该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教材)、《雨中听枫》(2000)、《踩空的踏板》(2001)、《程光炜诗歌时评》(2002)、《中国当代诗歌史》(2003)、《文化的转轨》(2004)、《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2004,与孟繁华合著)、《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2005)、《京北十年》(2006)、《文字中的历史》(2007)等,并主编大型丛书数种。

《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
本书是作者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系统论文集。当代学术的前卫论题从“后现代”转向“现代性”,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诡异的倒退和保守,但本书对此学术转变的现实内涵作了解答,揭示当代学术如何在更为广阔的、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背景下展开学术话语运作的图谱。本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展开论述,尤为可贵的是,一定深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既有理论的辨析,也有具体的文学文化实践的阐释,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异的艺术分析能力,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俊逸的文风。因此,本书对于专业人士是助益良多的参考,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则是开辟思想视野之作。

作者陈晓明,1990年获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学位,留在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起任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院高评委委员等职。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95-1998年先后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IASH)、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院(IIAS)、德国鲁尔一波鸿大学等地做研究和访问讲学。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等。专著有《无边的挑战》(1993)、《解构的踪迹》(1994)、((剩余的想象》(1997)等14部。在《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评论300多万字,在欧美学术刊物Critical,Studies,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获2002年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等若干奖项。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
本书是作者对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思考的论文集。从文学专业角度出发,阐述当代文学思潮和理论反思,以及当代中国的一些文化现象及其个案研究等。本书可以让我们对西方文化研究的谱系、问题思路,以及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得失产生较为全面的了解。不过该书真正的着力处不是对一般事实的概述,而是对文化研究的反思批判,其反思批判的独特视角、立场与勇气是其分量所在。在文化研究领域,作者通过对后现代、文学重建等当代热点问题的分析,拂去了表象的存在,直切底里。作者借助阿伦特的政治概念来重申文学和文化批评的公共性品格,迎击文化可能的歧途与堕落,显示了一以贯之的锐利作风。

作者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专著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等12部,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文化与权力》等。

《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
本书是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文集。新世纪文学处在一个充满悖论的文化背景上:一方面,百年现代白话文学为新世纪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使这个时段的文学一开始就处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一方面,百年来成熟的现代白话文学也必然在绚丽的时刻开始凋零。这个凋零与文学创作的真实状况没有关系。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必然要为新的形式所取代。也正因为如此,对新世纪文学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本书认为文学回到了它确切的位置,它呈现出的叙事的坚韧性和文化的紧迫性特征,也正是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发生的。作者在较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下,揭示了新世纪文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也进一步接近了这个时代文学的真相。作者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激扬的文字,使本书具有鲜明的前沿性和时代感。

作者孟繁华,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主要著作有《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想象的盛宴》、《传媒与文化领导权》、《众神狂欢》中文、韩文版等十余部;主编有《90年代文存》、《先锋写作文丛》、《短篇王书系》、《布老虎中篇书系》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评论300余万字。法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传媒曾发表过对其研究的评论和介绍。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作者:张柠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9650
出版时间:2008年4月1版1印
开本:16开
页数:463
定价:38元

目录
第一辑  第三世界文学与知识分子
 第三世界的时间焦虑症
 第三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
 知识分子谱系
 第三世界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
第二辑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演进
 “当代文学”的概念和“史”的可能
 当代文学的三大传统
 当代文学发展的逻辑和节奏
第三辑  欠发达国家的奇思妙想
 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妄想症
 镜像中的中国与西方
 想象力的文化史考察
 文化商品流通中的问题
 中国作家离伟大小说还很远
 陌路上的大众与诗歌
 《兄弟》与当代文学批评的残局
 启蒙、市场和文学
 文学与公共领域
第四辑  当代中国精神现象分析
 英雄的语义和人格
 一个时代的精神病案
 肉体激进主义的终结
 九十年代的文学表情
 农民的表情和姿态
 贱文化及其精神症候
第五辑  文化消费市场和群众心理
 消费仪式中的阅读瘾
 历史秘密和公众心理
 偶像崇拜与fans文化
 暴露心理学和白色潜意识
 群众摧毁群众的心理分析
 性爱、伟哥与家庭的危机
 科举制度及其招魂者
 精英焦虑和八十年代的梦
 表态运动和自由的累赘
 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底线
第六辑  现代审美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细读与农耕理想
 虚构作品的思想形象
 废墟、疾病和当代文学
 文学与怀乡病
 作为“他者”的文学理论
第七辑  知识左翼的批判传统
 桑塔格的审美气质和公共关怀
 施米特政治哲学中的游击队理论
 经济学与色情学
 物的意识形态
 奢侈与资本主义
 左翼诗人庞德
第八辑  传统诗学与当代精神的相遇
 艺术延宕与神奇故事
 两歧词与雌雄同体
 虚实问题和一多互摄
 叙事与声音
 寓言与象征
 结构与典型性
 情感与修辞
 王国维的古典情结
 叙事的整体性
代跋:诗歌的南方与北方
编后补记

《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作者:程光炜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0748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16开
页数:389
定价:38元

目录
上编 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和图式
第一章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分歧和建构
第二章 文学叙事的权力
第三章 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和控制
第四章 文化研究与现当代文学
第五章 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
第六章 20世纪40年代:文学杂志与现代都市
第七章 试论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环境
第八章 20世纪40年代文学与文人集团
第九章 从《文艺报》一个栏目看20世纪50年代文学的问题
第十章 “新时期文学”的学术定位问题
第十一章 历史叙述与20世纪80年代“主流文学”
第十二章 什么是“新世纪文学”
下编 历史·文本·文学
第十三章 略谈清末新知识界的社会角色
第十四章 中韩两国文学运动中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
第十五章 当代史与主体文学形象的兴衰
第十六章 历史文献的解读问题
第十七章 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文化
第十八章 战争文化与审美意识
第十九章 周扬与当代文学
第二十章 长篇小说“三红”的写作策略
第二十一章 王安忆与文学史
第二十二章 莫言与文学批评

《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
作者:陈晓明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0854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16开
页数:354
定价:36元

目录

自序:记忆与踪迹
上编 现代性隐忧
 第一章 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
  一、后现代变成了“现代性”问题
  二、审美的现代性意义
  三、“现代性”论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
  四、建构现代性的“当下本体论”意义
 第二章 超越隐忧:现代性之多样性与本真性
  一、现代性之隐忧
  二、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
  三、重新确认的后现代根基
 第三章 多元的困扰:理论的越界与转向
  一、理论前沿:越界与多向选择
  二、西学视野:后理论、批判话语与解构
  三、文化研究:身体、图像及其向当下转向
 第四章 变革的极限:现代性与文学的非历史化
  一、现代性与历史化
  二、非历史化叙事与反本质主义写作:
  三、无法历史化的女性写作
  四、现代性与重新历史化
 第五章 虚妄的强加:文学的道德诉求
  一、什么是道德?谁的道德?谁道德?
  二、历史之外的强加: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文本内的错位:道德与审美表现力
  四、道德与当代审美意识聚合
 第六章 文学的韧性:历史化与个人记忆
  一、尖锐的断裂:启蒙叙事与革命写作
  二、书写的妥协:个人记忆与历史化的叙事
  三、结语或文学的非历史化问题
 第七章 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
  一、关于“鬼影”的文学叙事
  二、被历史覆盖的文学经验
  三、个体经验与反思性的匮乏
  四、告别历史或过激的补充
 第八章 多义的记忆:历史“回归”或者在别处
  一、历史再次无法拒绝
  二、现代性反思与历史内在性
  三、叙事的神奇性与历史的他者化
  四、抒情性叙事与历史的自我化
  五、历史始终“在场”或者断裂
下编 后当代幻象
 第一章 记忆的解脱:“私密”与历史陷阱
  一、动机与假象:原罪、隐私的修辞意义
  二、深化与改写:历史/道德的陷阱
  三、私人性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异
 第二章 重写故乡与后现代的恶之花
  一、现代性的历史叙事及其在当代的变革
  二、在历史碎片中重绘乡土/后现代图景
  三、同性、同乡及其颠覆同质化的历史
  四、故乡的迷失与对文化母本的追踪
 第三章 新新浪漫主义:后现代的变形记
  一、潮流或市场的梦想:浪漫又先锋?
  二、后现代的尴尬:现实的错位
  三、bobo族的关学:新新浪漫主义
  四、文化象征意义:倒退或者补课?
 第四章 从容中的坚韧:无法穿透的现代性之墙
  一、对人性的绝对叩问
  二、历史轮回与“现代性”之坝
  三、在爱欲的尽头舞蹈
  四、在偏斜中发掘荒诞的诗性
  五、穿越过当代生活的废墟
 第五章 现代性的幽灵:城市文学的“他者”历史
  一、城市文学的一般前提辨析
  二、无法建构的他者史,怪影重重
  三、革命对城市的驱魔,乡土的胜利
  四、城市崭露头角,不充分的主体
  五、历史永不终结,城市他者化的延搁
  六、乡土经验及现代性的永恒胜利
 第六章 “天下”的托辞:责任、规训与暴力
  一、“天下”:面向新国际的规训
  二、“天下”:暴力与艺术的超越境界
  三、暴力美学的依据和托辞
 第七章 最终的秘密:碑、瘤子与乱伦后的谋杀
  一、秘密地带,墓碑,文本的虚幻性
  二、瘤子,叙述的飞扬与乡村的苦难
  三、乱伦、谋杀与人性的秘密
  四、山谷里的诫碑,历史遗产与另外的道路
 第八章 “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
  一、底层的苦难与悲悯情怀
  二、推向极致的表现方式与脱身式的变异
  三、囚禁的思想根源与脱身的艺术可能性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
作者:陶东风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9353
出版时间:2008年9月1版1印
开本:16开
页数:459
定价:45元

目录
导论 重建政治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上编 文艺思潮·理论反思
 第一章 文学的祛魅
 附录 学会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就《文学的祛魅》一文回应郭铁成先生
 第二章 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当代中国文论若干倾向的反思
 第三章 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第四章 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
 第五章 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一个历史兼形态学的考察
 第六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主义批判
 第七章 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
中编 文化现象·个案研究
 第八章 于丹的食利者的快乐哲学
 第九章 消费文化中的身体
 第十章 中国当代文学中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
 第十一章 新文学“终结”了吗?
 第十二章 脱离了道德底线的暴力展示——国产大片批判
 第十三章 游戏机一代的架空世界——“玄幻文学”引发的思考
 附录一 也谈“土豆”与“土豆”的生产机制
 附录二 就“玄幻文学”等问题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附录三 就“玄幻文学”论争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
 附录四 就“玄幻文学”、“80后一代”等问题接受《信报》专访
下编 文学·政治·阿伦特
 第十四章 故事、小说与文学的反极权本质——关于阿伦特、哈维尔、昆德拉和克里玛的阅读笔记
 第十五章 阿伦特论民族主义
 第十六章 阿伦特论本真政治
 第十七章 阿伦特论现代世界
 第十八章 阿伦特论哲学和政治
 第十九章 阿伦特论政治和思想


《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
作者:孟繁华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0847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版1印
开本:16开
页数:297
定价:29元

目录
上编 想象的新世纪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的起点
一、历史主义与史传传统的终结
二、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
三、边缘群体的崛起

第二章 重新发现的乡村历史
一、乡村身份和精神危机
二、蛮荒之地的精神史
三、抵抗现代的权力意志

第三章 新世纪文学中的知识分子
一、知识分子的“背叛”
二、知识分子的“出走”
三、知识分子的“死亡”

第四章 边缘文化与''超稳定文化”
一、边缘文化的重新书写
二、乡村中国的“超稳定文化”

第五章 “文化乱世”中的“守成”文学
一、文学的新人民性
二、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性
三、边缘经验的发掘与想象

第六章 作为文学资源的伟大文学传统
一、鲁迅与经典改编
二、“文人”气息
三、重新寻找小说的“意味”
四、心灵的幻.路
五、这个时代的“生死恋”

第七章 生存世界与心灵世界
一、“贱民”阶层与属下无言
二、前现代状况与启蒙遗风
三、伤痕青春与残酷诗意

第八章 权力支配下的政治无意识
一、乡土中国的权力文化
二、现实深处的秘密
三、承认的政治与尊严的危机
四、文化记忆与自我救赎
五、知识阶层与体制
六、残酷游戏与悲惨人生

第九章 建构或解构的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是作家的一个梦
二、民间传奇与文化矛盾
三、风中一个苍凉的手势
四、飞翔的欲望

下编 紧迫的大文学
第一章 西部文学的气魄和力量
一、气壮山河的帝国史诗
二、大漠一曲凉州词
三、偶然性和绝对化的书写
四、“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五、文明的祈祷和颂词
六、惨烈与柔美中复活的历史

第二章 生命体验和散文的文学性
一、散文的大气象
二、书生意气侠客梦
三、北中国的亲历与遥想
四、让心灵充满爱意和阳光
五、批评的风暴

第三章 漂流者的心态史
一、风流史与忏悔录
二、文化认同与康桥噩梦
三、文学时尚:谁的时尚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青春文学
一、革命时期的爱情
二、激情岁月的理想
三、狂欢时节的蹉跎
四、艰难时世的感伤
五、变动时代的成长

第五章 战争文化的记忆与想象
一、和平时期的“英雄焦虑”
二、战争本质的国家民族叙事与个人体验

第六章 文化转型时期的学术
一、西方文艺学的本土化叙事
二、学术视野与思想锋芒
三、重新建构伟大的历史
四、现代中国的“双城记”
五、让不同的文学史照亮当代文学

第七章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
一、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的文化问题
二、当代中国的学院批评
三、为了批评的正义和尊严
四、修辞理论和伟大的传统

第八章 为新世纪文学辩护
一、如何评价当下的小说创作
二、小说创作的心理和情感隐痛
附录 面对文学的历史与当下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读史明智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