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每周三超低价!对话时代2册:《文化十日谈》《教育放言录》,由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连载的对话结集而成。两人知人论世,说古论今,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现代大学的制度设计、大学精神、办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授治校、校长遴选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常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读之酣畅淋漓,配以作家老村插画数幅,与文字相映成趣,堪为不容错过的文化评论佳作。定价59.6元,现团购价16.9元包邮!

×

关键字
名家文集
团购价¥16.9 ¥59.6 折扣2.8
已售181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章诒和、徐友渔、雷颐、张鸣联袂推荐,以长篇小说《骚土》名世的作家老村绘制插图

《文化十日谈》用尖锐的思想穿透表象,用犀利的语言评说世相

《教育放言录》热议中国教育的“世说新语”,冷观当代学界的“儒林外史”

书友说
  • ztw*** 2020/5/27 9:53:31
    淘书团团购的,不错。
  • msc*** 2020/5/26 12:51:34
    非常满意物超所值
  • sun*** 2018/12/6 23:25:21
    这两套书观点新颖。《文化十日谈》用尖锐的思想穿透表象,用犀利的语言评说世相,《教育放言录》热议中国教育的“世说新语”,冷观当代学界的“儒林外史”,值得反思研究。
  • zwp*** 2018/12/6 23:16:27
    书有塑封,品相好,纸张一般。采用对话方式对文化和教育进行思考评论,有些观点很独特。
  • zou*** 2018/12/6 11:53:35
    本套团购的两本书,其实是近年中国青年报此类题材文章的选集。每篇文章都不长,一般不超过3页,讲的议题也不大,还是以陈述现象和分析原因为主,点到为止,不算很深入和详实。考虑到报纸的时效性,其他途径也很难找到这些文章,本套团购书还是有一定价值。
  • cxy*** 2018/11/23 15:32:49
    还不错,其中教育谈大学的多,基础教肓更应关注,学前教育是不是更要关注?
  • laz*** 2018/11/22 11:22:23
    不错的书,鞭辟入里。
  • 249*** 2018/11/7 12:42:01
    自由知识分子的言论空间己经足够逼仄
  • 201*** 2018/10/29 21:57:23
    好书不常在,但中图网做到了。
  • noc*** 2018/10/12 19:08:23
    书的品相很好,很有思想深度。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文化十日谈》

本书源自于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全书采有对话方式,二人畅谈古今、纵横捭阖,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行文酣畅淋漓,常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令人拍案叫绝。作家老村的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教育放言录》

本书源自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全书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今昔,对备受关注、牵动人心的各种中国教育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既有对昔日教育的梳理,更有对当下教育的批评。文风虽平实,问题亦琐细,然有理有据,从容道来,却是鞭辟入里;而细细思量,所问,所谈,问题之切中时弊,思想之锋芒微现,言语之精彩痛快,均使人为之动容,拍案叫绝。还有老村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作者简介

丁东,1951年生,学者。现居北京。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近年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研究和口述史学。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精神的流浪》等。

谢泳,1961年生,厦门火学教授。他以人物、杂志和大学为切入点的研究视角,对重新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较强的概括力。他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重视,使他的工作富有学术性;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i平价又有思想性。著有《逝去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杂书过眼录》、《血色闻一多》等。

名人推荐

◆某些概念不仅具有特定内涵,还有着无限丰富性。比如时空,比如文明。当有人议论解析剽窃、告密、学术失范、教育沉沦、出版垄断以及“文人难过皇帝关”等等社会现象是不文明的时候,真正的文明就有可能从这里开始。议论解析采取对话方式;理性,入微,琐细,但我分明觉察到平和态度后面的尖锐、悲悯和愤怒。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章诒和 

◆对于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丁东、谢泳的言论是最值得注意的评论之一,不仅因为直率、中肯,而且现实感和历史感兼备。两位学者以言语平实见长,还善于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在陈述和评判之间应付裕如、游刃有余。两位的观点与关切最容易引人分享和共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友渔 

◆在万花筒一般五光十色又变幻不定的社会“表象”之下,探寻某种“基准色”,委实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 

◆说昔日的教育,是为了冲现在的教育拍砖。拍到点上,砖砖都砸到七寸,这样的“砖家”多了,中国的教育也许有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文化十日谈》
作者:丁东、谢泳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0656
出版时间:2008/10/1
开本:16开
页数:256
定价:29.8

目录:
士林风骨
 束星北:科学界的“陈寅恪”
 被遗忘的国士伍连德
 徐璋本的思想
 社会贤达的作用
 硬骨头章乃器
 文化领袖为何缺位
 大律师张思之
 农学家董时进
 钱锺书的另一面
 胡适也曾讲硬话
 政治和人情
 科学家与家庭妇女
 名家文集与学术公器
 老舍的悲剧
 冯友兰的变化
 报人王芸生
 “星期论文”的启示
 徐铸成和戴煌的回忆录
 理解陆兰秀
 孙越生的思想遗产
史海寻帆
 学习历史和思考历史
 历史学家的人生价值
 私家修史的意义
 回到傅斯年
 史料应用的道德
 “延安研究”的新收获
 旧体诗的思想史价值
 地方史的精神境界
 当代传记作家的史学素养
 日记和学术史 
 书信里的历史
 学术史分期的当代意义
 雾里看花为哪般?
 回忆录靠不住
 回忆录的生命是真实
 民间文物的意义
 博物馆与公共生活
 知识产权和历史责任
 沈嘉蔚的历史情怀
 被遗忘的历史是真历史
 从报告文学到口述历史
 代沟与历史
 谁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
书山有路
 编辑的理想
 回望“丛书热”
 关于“印客”的思考
 专著的时代
 杂志书的发展空间
 奢靡之风的背后
 阅读率为何走低?
 黄皮书的功能变迁
 敬业在民间
 如何突破图书馆发展的瓶颈?
文艺乱弹
 谁养活了作家?
 中国当代作家为何如此不谦虚?
 近期中国文学界的评奖
 评委的公事与私事
 重说《伤痕》的意义
 王小波的文学史地位
 文学期刊与公共生活
 儿童文学与公民意识
 从文学家到法学家
 别人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
 两个不同的画展
 星星的启示
 呼唤现实主义
 寻求多方共赢
 音乐与思想
 文化行业准人大可不必
国是公议
 人口问题需要集思广益
 节日不是制造出来的
 奥运场馆的喜和忧
 建立公共财政需要民间推动
 保护环境与公共政策
 削减官车与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与东方智慧
 司法行为的道德导向
 宽容是政治智慧的核心元素
 尊重不同的选择
 社会应当鼓励青年做大事
 选拔官员不妨把目光投向青年志愿者
 由学者从政到专家治国
 竞选是个好东西
 灾难中的希望


《教育放言录》
作者:丁东、谢泳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0649
出版时间:2008/10/1
开本:16开
页数:251
定价:29.8

目录:
大学·校长
 现代大学的制度设计
 老清华的校园民主
 教育原来在清华
 纪念西南联大七十周年
 大学应该追求什么目标
 大学少一些评估好
 再议高校评估的利弊
 思想解放要从具体事做起
 改善吸引人才的软环境
 善待民办大学
 校训为何雷同?  
 不能忽视校园文化
 老大学校长的气质
 大学校长的来源
 大学失魂的见证人
 谁来做高校的图书馆馆长?  
 大学老建筑的保护问题
 从大学的门票风波说起
教授·教材
 有教授才有大学
 教授有说不的权利
 潘光旦与熊庆来的争论
 大学要鼓励教授敢于批评
 从陈丹青辞职说起
 读书不肯为人忙
 引进外籍教授今昔谈
 研究告密文化
 网络时代的大学师资
 教授办书店的意义
 盛年退休与近亲繁殖
 退休官员进高校任职的隐忧
 提倡退休官员报效家乡
 回到李宗恩
 从徐方的讲稿说起
 大学语文的变革
 谁有资格编教材?  
 公民读本的诞生
学历·学位
 从学历诚信说起
 博士教育大跃进
 博士论文质量与中国学术前途
 名师为何少高徒?  
 学位制度由盛而衰
 在新的学历歧视背后
 研究生收费叫停与听证制度
 从泄题事件说到英语考试
 师范与吃饭
 师范免费面面观
 走向公正的每一步都应支持
 升学与移民
 选拔第一,培养第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
 自学成才不过时
 善待旁听生
 学校的温度
 40年后话知青
 知青油画两面观
 上学与读书
 思考的起点
 失败者的声音
学术·学风
 民间产生思想,大学维护学术
 大学出版社的追求
 学术机构的出版权利
 学术刊物的独立与自律
 提倡从容治学
 关于蒋介石日记的使用问题
 市场与学术文化的繁荣 
 事前补贴与事后奖励
 先拿成果再伸手
 网络时代的学术评价标准
 谁和谁接轨?  
 外语能力与学术诚实
 学术打假,何处用力?  
 重建正常的学术批评
 建议成立学术仲裁机构
 学者的社会声望
 学术集团中的个人因素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科学家集团”  
 如何观察当代学术史?  
 学者的底线
 鼓励民间科学研究
 从周老虎说起
 科学家的人文素养
 胡先骕落选
 从黄万里与梁思成说起
 尊重传统
 社会风气和教育的关系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