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艰难创生,从译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体系,诞生了许多重量级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8种14册,荟萃民国时期多部经典教育学著作,包括陈东原《中国教育史》,陈青之《中国教育史》,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均为那个年代的先声之作、扛鼎之著、综合之论、特色之述。学者们以笃实的态度、质朴的思维,立足于今,融会古今,立足于中,兼采中外,成就了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的经典篇章。定价298元,现团购价66元包邮!

×

关键字
民国 教育
团购价¥66.0 ¥298.0 折扣2.2
已售181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平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8种分别为: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下册,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中下册,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上下册,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上下册,瞿世英《西洋教育思想史》,蒋径三《西洋教育思想史》上下册,范寿康《教育哲学大纲》
辑入这套《丛编》的,皆为历经50年以上时间检验的,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著作
每一种书,皆以第壹版或修订版为底本,在各册扉页前,附印原著的封面
感悟20世纪中国教育学人的学术智慧,探寻中国教育学科的历史足迹,彰明这些学科在新世纪发展的路向参酌

书友说
  • 164*** 2020/6/7 16:49:17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集成,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 ztw*** 2019/12/21 17:28:18
    静下心来读读,受益匪浅
  • gxl*** 2019/10/2 20:38:26
    这些都需要去慢慢消化。
  • 201*** 2019/1/20 21:14:08
    价格很合适,看看大家对教育的研究。
  • dey*** 2018/12/20 15:02:18
    特别好,非常喜欢,感谢中图!
  • sun*** 2018/12/7 22:23:57
    市场上难以购到的书,辑入这套《丛编》的,皆为历经50年以上时间检验的好书,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著作,很喜欢。
  • 207*** 2018/10/28 20:19:30
    一套书很多,中图网很实惠!
  • wxc*** 2018/10/8 15:53:36
    民国时期教育家撰写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教育史.
  • wan*** 2018/10/5 20:44:09
    设计装帧不错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下册
本书收入陈东原的《中国古代教育》和《中国教育史》两部知名著作。作者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教育政策,在《中国教育史》中论述了汉代至清末两千多年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潮,涉及到儒术与经学、选举与学风、科举与教育、官学与书院、新教育的萌芽和尝试等问题。作者认为由汉至清的教育是养土教育,即统治阶级的教育,因此全书是以养士教育的产生、演变为主要线索的;并指出要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和寻找出路,必须研究中国教育史。

陈东原(1902—1978),教育史家,长期从事教育管理、教育科学教学与研究,尤专中国教育史。主要著作《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教育论》、《中国古代教育》、《群众心理ABC》等。19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影响尤大,被誉为“第壹部中国教育史专著”。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中下册
中国教育业滥觞甚古,把中国教育史作为独立学科研究则较晚,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史研究才有长足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专门著作,其中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被公认为影响较大、学术成就较高。该书写作前后历时十载,写成于1934年7月,经由众多大学者组成的大学丛书委员会审定,收入《大学丛书》,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的欢迎,尽管时值国难深重之际,仍再三重版。书中分期介绍了上自原始氏族社会下迄民国各时期的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其学说。在众多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被公认为是民国以后影响很大、学术成就高的一部。

陈青之(1891—1943),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史家,他的学术研究是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蕞高成就之一。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历史朝代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未出版之遗稿有《中国通史》、《中国民族英雄史》、《五十自述》等。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舒新城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家。本书是舒新城的重要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特点与规律,勾画出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发展的大致轮廓。体现了舒新城的教育史学观和他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规律的理解、认识和把握。 本书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和思想史研究仍不乏启迪之功。

舒新城(1893—1960),原名玉山,字心怡,号畅吾庐。学者、出版家,教育家,一代辞书编纂大师,曾编写《道尔顿制研究集》和《近代中国教育史料》,成为教育界名人。1928年应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聘,任《辞海》主编。1930年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全力主编《辞海》。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上下册
雷通群在国内各大学讲授《西洋教育史》及《中国教育史》多年,每讲一次,均编有系统之讲义。本书是依据其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所编相关讲义(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删减而成。该书该书从教育史的意义谈起,论述了西方的教育成果及政策、文化等。该书出版后被作为当时师范学校、师范大学及大学教育系之教材,具有经典性和权威性,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学术经典之一。

雷通群,著名教育史家。1927年曾任国立音乐院讲师,讲授“西洋文化史”;后任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学院教授,讲授“西洋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诸课程。主要论著有《教育社会学》、《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教学发达史大纲》、《西洋教育通史》,并有译著多种。

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上下册
本书介绍了现代西方国家的教育历史,旨在研究自十九世纪后半叶以迄二十世纪初之教育事象,以明了现代教育思潮之诸现状及预测将来教育发展之新趋势。全书共分五章,前四章阐述自然的教育、新个人的教育、作业的教育以及文化的教育,后一章论述欧美的教育制度及学校教育之现状。本书写作初衷,是为另一作品《西洋教育史大纲》的续本,但是,作者把握新的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又能独立为新时代的教育学理论专著。

姜琦,近代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得明治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归国后,曾历任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以及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央大学、安徽大学文学院、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福建厦门大学、浙江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校长、训导长、教授等职。1919年秋,发起组织永嘉新学会,任干事长,发刊《会员录》及《新学报》。除《现代西洋教育史》外,另有《西洋教育史大纲》《教育史》《德育原理》《教育学新论》等。

瞿世英《西洋教育思想史》
这是一部研究西洋从柏拉图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著作。严格的说,是许多篇关于十几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的论文。对于这些思想家的背景都有叙述。又因为教育原是很实际的,很注重现实的,所以在研究这些思想家的时候,也常常要牵连到现代的教育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亟须有一新的教育哲学,方能解决教育上的纷乱状态和无渭的争论。关于这一层,西洋教育思想家对于我们应该有相当的贡献。

瞿世英(1901一1976),近现代教育家。原名士英,江苏武进人。早年与郑振铎、瞿秋白、赵世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与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自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研究部主任、代总干事长,重庆乡村建设育才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团顾问兼秘书长。毕生从事哲学、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推行平民教育多年,专长中外哲学史、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著有《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乡村教育文录》、《现代哲学》、《西洋教育思想史》等。

蒋径三《西洋教育思想史》上下册
全书分为绪论、古代编、中世编、近世编、现代编四大部分,论述了国外教育思想史的演变与发展,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潮、教育理论、派别等都做了具体、分类的描述,内容丰富,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蒋径三(1900一1936),名燊,字径三,是新文化运动较早的一位学者,长期潜心研究教育哲学,出版有《现代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哲学之研究》、《西洋教育思想史》、《现实主义与教育》(万有文库本)、《艺术史》、《艺术哲学之研究》、《心理主义的美学说》(发表于《民铎》杂志10卷5号)、《文化教育学》、《斯宾诺莎哲学新评价》、《山海经的研究》等著作,并与林定友合编《革命文库分类法》(中山大学图书馆研究会出版),受到当时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

范寿康《教育哲学大纲》
本书作者是民国时期知名教育家、哲学家范寿康,全书分六章介绍了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学、教育美学、教育伦理学等涉及教育哲学的功能、研究方式和基本问题领域的问题。

范寿康(1896一1983),字允藏,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主编《教育大词典》。解放战争时期和共和国成立后,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1982年从台湾经美国辗转回北京定居,积极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同年12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出版有《个性教育》、《教育哲学大纲》、《各科教学法》、《近代六大教育思想家》等教育学专著。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中国教育史》上下册
作者:陈东原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2759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708
定价:53元

目录
上册
自序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游牧与宗法的社会
第二章 商及周初的社会
第三章 教育的起源
第四章 所谓庠序教育
第五章 古代教育目的
第六章 礼乐与古代教育
第七章 养老与齿学
第八章 东周社会之变乱
第九章 思想的勃兴与士的兴起
第十章 道家的思想与教育
第十一章 法家的思想与教育
……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汉初之教育
一秦汉之际教育的维系
二高襁时之教育状况
三文帝时之君主教育思潮
第二章养士教育之产生
一战圃养士变为汉代选举
二汉初选举及所遇困难
三吏治腐败与圃家主办教育之理论
四博士弟子制之产生与养士教育之实现
第三章儒术与经学
一汉初之学派与儒术
二崇儒之经过
三经学之昌盛
第四章汉代之官学
一弟子员立后之西汉官学
二王莽之建立大学提倡教育
三东汉官学之演变
四学校制度
第五章汉代之私家教学
一汉代之蒙学
二汉代小学之字书
三进而读孝经论语
四进习经审与私家教授之盛
五汉代教学状况
第六章东汉之选举与学风
一东汉之选举
二「学」「甩」之相违
三交避接纳之风
四窃名伪服与清议
第七章东汉之士气
一士气产生之政治背景
二党确前之士气表现
三第一次钩党中之士气
西第二灰钩党中之士气
五东溪士气造成之原因
第八章纸与石经
一纸之发明奥汉代书籍
二石经之刊刘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之学校
一三圃时之学校
二雨晋时之学校
三南朝之学校
四北朝之学校
第十章魏晋南北朝之选士
一三圃时之选士
二晋之选士
三南北朝之选士
第十一章魏晋南北朝之士风
一玄学之盛及此风型成原因
二玄学理论与其对教育之见解
三纵欲与养性
四清谈之风
五一般士风之堕落
下册
第十二章 隋之教育与科举
一隋之学校
二隋代选士与科举之起源
第十三章 唐之科举
一科举之目的与制度
二唐试体例
三应试之苦与登第之荣
四科举流弊与唐士陋习
五应试吏部与入仕之艰
第十四章 唐之学校
一唐初学校之盛
二中叶以后学校之衰落
三学校制度与状况
四特殊的学校与州县学
五科举与学校之关系


《中国教育史》上中下册
作者:陈青之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2742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846
定价:65元

目录
编前语
上册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一 初民的生活
二 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一 绪言
二 学校的起源
三 学官分三部
四宫庭教育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西周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一 周人最初的生活
二 封建制度的产生
三 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一 教材
二 教具
三 师资
四 考试与升格
五 视学与养老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二期东周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一 社会之剧变
二 思想之怒放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老子
一 老子何人
二 无为主义
三 禁欲主义
四 绝学主义
第三节 孔子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质论
三 教育目的
四 学习方法
五 教授方法
六 结论
第四节 墨子
一 墨子与儒家
二 兼爱主义
三 对于精神教育的三个要素
四 方法论
五 结论
第五节 孔门弟子
一 同门之盛
二 《大学》
三 《中庸》
第六节 孟子
一 孔学绍述家之孟子
二 性善论
三 培养主义的教育论
四 学习法
五教授与训练
第七节 庄子
一 庄子与道家
二 养生主义的教育论
第八节 荀子
一 儒家左党之荀子
二 性恶论
三 积伪主义的教育论
四 学习法
五 论心理作用
六 结论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秦汉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一 官僚政治之新纪元
二 秦皇之反儒政策
三 汉初之杂霸政策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一 儒家学术独占之原因
二 儒术独占对于教育之关系
三 儒术统制全国后之文化事业
第九章 两汉学风
一 致力考据
二 遵守家法
三 公开论辩
四讲学与党祸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太学
一 太学之起源
二 教授与学生
三 岁课与射策
四 视学
五 太学生在社会上之地位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官邸学
……
中册
下册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作者:舒新城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6918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318
定价:25元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思想与思想史
 2.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实际
 3.本书底范围及目的
第二章 鸟瞰
 4.近代中国教育的背景
 5.教育思想与各种思想的关系
 6.六十年来教育思想概况
第三章 方言教育思想
 7.背景
 8.变迁
 9.影响
第四章 军备教育思想
 10.背景
 11.变迁
 12.影响
第五章 西学教育思想
 13.背景
 14.变迁
 15.影响
第六章 西艺教育思想
 16.背景
 17.变迁
 18.影响
第七章 西政教育思想
 19.背景
 20.变迁
 21.影响
第八章 军国民教育思想与军事教育思想
 22.背景
 23.变迁
 24.影响
第九章 实利教育思想与实用教育思想
 25.背景
 26.变迁
 27.影响
第十章 美感教育思想
 28.背景
 29.变迁
 30.影响
第十一章 大同教育思想
 31.背景
 32.变迁
 33.影响
第十二章 职业教育思想
 34.背景一
 35.变迁
 36.影响
第十三章 民治教育思想
 37.背景
 38.变迁
 39.影响
第十四章 独立教育思想
 40.背景
 41.变迁
 42.影响
第十五章 科学教育思想
 43.背景
 44.变迁
 45.影响
第十六章 非宗教教育息想
 46.背景
 47.变迁
 48.影响
第十七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49.背景
 50.变迁
 51.影响
第十八章 公民教育思想
 52.背景
 53.变迁
 54.影响
第十九章 党化教育思想
 55.背景
 56.变迁
 57.影响
第二十章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变迁史
 58.贤母良妻主义
 59.女国民教育思想
 60.男女平等教育
 61.女子教育
 62.女子教育思想进展的因果
第二十一章 结论——六十年来中国教育思想总评及今后的途径
 63.六十年来中国教育无中心思想之原因
 64.旧思想对于新教育之影响
 65.六十年来教育思想进展之现象
 66.今后的途径
参考书目


《西洋教育通史》上下册
作者:雷通群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4937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460
定价:36元

目录
上册

绪 论
第一章 教育史的意义
(一)教育史研究之二途
(二)教育史的领域
第二章 教育史的任务
第三章 教育史的研究法
(一)教育史研究的意义
(二)教育史研究的方法
(三)教育史组织的顺序
第四章 教育史的价值
(一)历史的一般价值
(二)教育史的价值
第一编 古代的教育
第一章 总论
(一)西洋教育史的区分
(二)古代教育的概观
第二章 希腊的教育
第一节 总论
(一)希腊之建国及兴亡
(二)希腊民族的特性
(三)希腊的社会状态
(四)希腊教育史的区分
第二节 斯巴达的教育
(一)斯巴达人的特性及国情
(二)斯巴达的教育理想
(三)斯巴达教育的实际
(四)斯巴达的女子教育
第三节 雅典的教育
(一)雅典人的特性及国情
(二)雅典的教育理想
(三)雅典教育的实际
(四)雅典的女子教育
(五)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比较
第四节 民族时代的教育
(一)教育背景之变动
(二)民族时代的教育思想
(三)民族时代的实际教育
第五节 希腊的教育家
……
下册


《现代西洋教育史》上下册
作者:姜琦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4975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588
定价:45元

目录
上册
序言
绪论
教育之变迁——历史的研究之必要——哲学的演绎的教育学之反动一一划一的及主知的教育之反动——个人的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思潮之错综及其矛盾——本书的主张——本书的目的与内容——我的第一个声明——我的第二个声明——本书的章目之排列——西洋教育史大纲——上表之由来

第一章 自然的教育
第一节 超人的教育
德国人之理想——尼采的学说与上次欧洲大战一一尼采的传略尼采的学说——尼采的教育学说——尼采与卢梭——人之二典型——尼采的道德说——教化是为优者而设施的——尼采对于教育普及之非难——中学之缺点——教育之方法——尼采的教育思想之缺点及其价值——我对于尼采的教育学说之批评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教育(一)
自然主义之影响——爱伦·凯的传略——凯女士对于教育史之否认——凯女士所下的教育之定义——身体的陶冶——体育与种族改良——女子生活之目的一一德育及知育——个性尊重之必要——现今学校之通病——凯女士对于幼稚园之批评——今后之学校——凯女士的教育学说之价值及其缺点——凯女士的教育学说与尼采的教育学说之异同——古尔里特的传略——教育与儿童性的结合之必要——教师应有的资格及其任务——自然的教育——模范及习惯之价值——强迫顺从之误谬——教育上冲突之原因——不合理之压迫——自然的意志发动之价值——意志锻炼之方法——古尔里特的教育学说之价值及其缺点——德国之个人主义教育学者——明希的传略——明希对于个人主义的教育之批评——教育之主要任务——学校与传达——传达与能力之发展——明希对于中等学校之非难——学校改良之必要——今后之中学校——慎重的研究之必要——传达之必要——明希的批评之价值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教育(二)
自由主义的教育之另一派——蒙台梭利的传略——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自由之原则——学习上之自由——误谬之自己发觉——自由与训练——本乎自意之不动的练习——自治心之养成——筋肉及感觉之练习——感觉练习——感觉练习之目的与方法——第一阶段之练习——第二阶段之练习——第三阶段之练习——第四阶段之练习——读、写、算之学习——蒙女士之三种根本原则——读法练习——算术练习一一蒙女士的教育学说及教育法之价值——我对于蒙女士的教育学说之批评——本章的结论

第二章 新个人的教育
第一节 人格的教育(一)
人格的教育学之由来——人格的教育学之种类——奥伊肯的传略——奥伊肯的学说之根本思想——精神生活之必要——自然界与精神界——精神生活之四大要素——精神生活——普通生活——布德的传略——精神论的教育学——“N00logisch”之考察与心理的考察——人道的目的与社会的及自然的目的——关于实际教育之人格的教育——中学校之教授——中学校之训练——布德的教育学说之价值与缺点

第二节人格的教育(二)
艺术派之“人格的教育学”——林德的传略——人格之要案——温情、感动性、热心——个性——自由、活动、制作力——力、抵抗力、确定不动、忠实——人格教育之意义——教师之人格与训练——教师之人格与教授——学生之人格与教授——人格教育上之误解——人格与方法——人格与悟性——极端的人格教育之弊害——人格与个性限制——偏美的倾向——事物的原则——教育之非人格的要素——主张人格教育的必要之理由——林德的人格教育论之价值——我对于林德的教育学说之批评——其他人格的教育学派——伊兹奈的传略——教育之目的——形体力化——艺术教育——教授之阶段——伊兹奈的教育学说之价值与缺点——道德的方面之人格的教育学——费尔斯特的传略——品性陶冶——个性与人格——硬训练之价值——顺从之价值——教授之目的——费尔斯特的教育学说之价值与缺点

第三节艺术的教育
艺术的教育之运动——艺术教育思想之发展——教育者之伦勃朗——罗斯金的传略——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社会救济——住宅与艺术——机械的作业与艺术的作业——教育之任务与要素——罗斯金的教育学说之继承者——莫里斯与艺术上之平等——艺术普及之价值——克兰的艺术观——艺术之社会的价值——德国学者的艺术观——朗格的传略——朗格对于德国艺术界之感慨——朗格对于过度的艺术热之警告——朗格认艺术与道德有同等之权利——朗格对于图画教授所发表之意见——朗格的图画教授改革方案之价值——李希德华尔克的传略——艺术与经济——赏玩主义的真义与价值——艺术教育之方法——李氏对于儿童的天性之观察——艺术教育思想对于实际的教育之影响——韦伯的传略——教育之任务——现代教育之改造——教育学之分类——教育上所应用之美的轨范——韦伯对于教师之要求——艺术的教育之价值与缺点——艺术的教育之两大别

第四节实验的教育
实验的教育之性质——实验教育学之由来——德、美两国的实验教育学之比较——美国的实验教育学之优势——拉伊的传略——拉伊的学说——教育学之分部——儿童学与实验教育学——拉伊的同伴——梅伊曼的传略——实验教育学之成立——实验教育学上之研究事项——实验教育学上之要务——新研究法之价值——独立的科学之教育学及实验教育学的新名称之可否——旧教育学与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的内容——独立的科学的教育学成立之理由——学习经济——德国的实验教育学之批评——美国的实验教育学与发生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贾德的传略——贾德的教育学说——《教育之科学的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之效果——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一一心理学与教育学之关系——科学的教育学之目的——贾德的教育学说之价值与缺点——本节的结论

第三章作业的教育
第一节作业的教育之由来与意义
作业的语源——“作业”一语的意味之变迁——教育上作业之意义——拉伊对于作业的教育之历史的考察——小西重直对于作业的教育之考察——塞德尔对于作业的教育之历史的考察——伯格对于作业的教育之历史的考察——其他学者对于作业的教育之历史的考察——凯兴斯泰纳的主张——古来的作业的教育思想之影响——过去的历史上所谓作业的教育之意义——现代作业的教育发生之原因——作业学校以外的名称——“作业的教育”的译名问题——作业的教育之意义——作业的意义之分歧——本章的叙述法

第二节作业的教育之思想(一)
近世纪的作业的教育——施瓦布的传略——施瓦布的作业学校论——女子作业学校——男子作业学校——学校园——作业学校及学校园之价值——作业学校与个性发达——作业学校是自然的——作业学校与儿童——施瓦布的教育思想之价值——塞德尔的传略——塞德尔的教育主张——作业教授必要论的影响——德国教育学者与塞德尔之关系——塞德尔的实际生活——人类的生物——现今的学校之缺陷——改良学校之负责者——除去学校的弊病之步骤——作业教授之社会的与教育学的必要——社会情状之变化——国家之任务——作业教授之教育学的必要——作业教授之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身体的、精神的、技术的陶冶价值——道德的及社会的价值——作业教育的结论——许多教育学者对于作业教授之反对——塞德尔对于作业教授反对论之辩驳——作业教授之三种类一一真正的作业教授——塞德尔的根本思想——塞德尔的作业教授论之发生的背景——塞德尔与施瓦布的作业学校论之比较——塞德尔与凯兴斯泰纳的作业学校论之比较——凯兴斯泰纳的传略——凯兴斯泰纳的实际教育工作——凯兴斯泰纳的实际教育年谱——凯兴斯泰纳的著作——凯兴斯泰纳的作业学校论之发生——凯兴斯泰纳所说之概括——作业学校之任务——凯氏的作业学校论与其他学者的主张之差异一一凯兴斯泰纳的作业学校论——国家之性质——社会的善——许多学者对于凯氏的公民教育论之误解——凯氏对于高迪希的教育目的论之批评——凯、高两氏的相互批评——个人与社会——凯氏的两个理想——公立的学校之目的与任务——学校之组织——公立的学校之三大任务——第一任务——第二任务——第三任务——这三种任务之结合——作业学校之任务——以上理由的结论——作业教授与其他科目之关系——精神的技能与手工的技能之关系——职业选择问题——分团教授——实际的兴趣——杜威的《兴趣与努力》——凯氏的学说之反对者——伦理化的意义——费希特的见解——小学校之改造——作业社会的教育力之批评——共同体之伦理化——历史、伦理等科目之价值——第三任务对于补习学校之重要——英、美的学校——一作业学校之概念与内容——作业学校之概念的特征——凯氏的研究之结果——发达前三种品性特征之方法
……
下册
第四章 文化的教育
第五章 欧美的教育现状
结论
附录 西洋教育史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图像索引
本书编者论著目录索引


《西洋教育思想史》
作者:瞿世英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4944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298
定价:24元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史上之大潮流
第二章  希腊教育思想  柏拉图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
第四章  罗马教育思想  西塞罗  昆体良
第五章  基督教与教育思想
第六章  伊拉斯谟  拉伯雷  弥尔顿  蒙田
第七章 培根  拉特克 夸美纽斯
第八章 洛克
笛九章 卢梭
第十章  赫尔德
第十一章  裴斯泰洛齐
第十二章  福禄培尔
第十三章 赫尔巴特
附录 近代教育思想概说


《西洋教育思想史》上下册
作者:蒋径三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5033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558
定价:42元

目录
上册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教育思想史的领域及性质
第一节 教育思想史的领域
第二节 教育思想史的性质
第三节 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必要
第四节 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史的关系

古代编
第二章 原始时代的教育及教育思想
第三章 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 希腊教育的特质及其区分
第二节 希腊教育的发达
第三节 希腊古典时代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希腊民族时代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实际主义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 罗马教育的特质及其区分
第二节 罗马教育的发达
第三节 罗马的教育思想

中世编
第五章 宗教主义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 中世纪的社会组织及其教育的特质
第二节 基督教的教育的发达
第三节 中世纪的教育思想
 
近世编
第六章 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 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及其教育的特质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教育运动
第三节 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 新教主义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 宗教改革与教育
第二节 新教主义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 实学主义的勃兴
第二节 经验主义与自然主义
第三节 拉特克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
下册


《教育哲学大纲》
作者:范寿康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47182
出版时间:2007年6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54
定价:8元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康德以后的哲学
第二节 教育学的概念
第二章 教育哲学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概念
第二节 美国的教育哲学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两种研究方式
第三章 教育论理学
第一节 教育的价值
第二节 普通论理学与教育
第四章 教育美学
第一节 感情陶冶
第二节 感情陶冶的必要
第三节 美的规范与感情陶冶
第五章 教育伦理学
第一节 教育学与伦理学
第二节 教育伦理学的历史的考察
第三节 对于伦理规范的探讨
第六章 结论
特约编辑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