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泰斗李学勤主编《字源》全三册,大16开精装,重约5公斤,总达1420页,收录古汉语中的常见字头6000余个,以探究字源为宗旨,梳理从甲骨文到隶楷的字形演变脉络。
这套煌煌巨著由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主编。顾名思义,以探究字源为宗旨,梳理我国古代文字的字形演变脉络。全书收录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字头6000余个,以出土和传世文献的实例,说明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深具学术参考价值。
★16开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编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
★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为本书题字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本书以探究字源为宗旨,梳理从甲骨文到隶楷的字形演变脉络。以出土和传世文献的实例,说明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注重结合当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来阐明构形的理据。
全书收录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字头6000余个,按《说文解字》顺序排列。字头用繁体,行文用简体,行文中涉及繁体则使用繁体。字下加注古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古音标注依据《古韵通晓》。
追本溯源是人类共同的兴趣。在汉字研究领域,对于字源的探求,同样令人着迷。
在先秦文献里,已经留下人们探求字源的印迹。《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都是通过分析字形结构,追溯造字意图,来阐明某种理念的。这种风气,对于六书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系统的、大规模的字源探索,是从《说文解字》开始的。许慎立足小篆字形,借助六书手段,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9353个汉字逐个进行分析,对字源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由于汉字发展到小篆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字形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据小篆探究字源受到一定的局限。宋代以后,金文资料不断涌现,这些比小篆更早的文字,为字源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林义光的《文源》,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宋至清代利用金文探求字源的成果。
19世纪末以来,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字,20世纪4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多批战国时期的简牍帛书。这些文字或比金文更早,或补充汉字发展史的缺环,对字源的探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者们运用这些资料,在字源探讨上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大大改变了字源研究的面貌。
纵观字源研究的历史,有两条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吸取:一是要充分地、正确地利用字形资料;二是要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依据的字形必须是未经讹变的形体,分析造字意图必须结合语言,形音义三者兼顾。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通过梳理汉字的演进序列,找到汉字的源头,通过归纳字的用法,理清它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序列,然后结合早期的形体和用法,探求造字意图。
可是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做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掀起汉字文化研究的热潮, 字源研究领域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和出版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必须集合全国的力量,编纂一部能够反映时代水平的大型字源工具书。机缘巧合,这项工作历史性地落到了我们的肩上。
为了编好这部书,我们征询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意见。其中以裘锡圭先生、吴振武先生指导最多。22位编委、34位作者也倾注了巨大的心力。编委会先后召开三次研讨会,核心编委两度集中通稿,各位作者对稿件反复修改多次。整个编纂过程,断断续续,前后十余年。大家的毅力、耐心和团队精神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作为这一工作的组织者,我要诚挚感谢学术界对《字源》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努力。
衷心希望这本凝聚着我们十年心血的书籍能够释放出正面的能量。
——李学勤
《字源》精装全三册
主编:李学勤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2800692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1420
定价:1500元
目录
序
凡例
上册(一部~入部)
中册(入部~(部)
下册(囱部~酋部)
附录
甲骨文部首表
说文部首表
简化字总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汉语拼音方案
新旧字形对照表
索引
笔画检字表
音序检字表